第31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石静娴沉着脸:“怎么?各位大人怕朕活不到看着皇子成年?这么着急就让朕立太子?
  第440章 册封礼
  什么就看不到皇子成年,这话谁敢接呀?
  他们想说太上皇当初不也是在皇上你两岁的时候就立你为太子了吗?
  这怎么现在让你立太子,你这么不高兴呢?
  他们也不想想,当初康熙已经做了皇帝很多年,才立的太子,而石静娴才刚刚登基几天。
  “皇上息怒,臣等罪该万死!”
  众臣都跪在地上,大有你不原谅我,我不起来的架势。
  石静娴看着大臣们说道:“众卿若是没事便多多操心操心国家大事。都起来吧。”
  免得将这心思都放在她这一亩三分地儿。
  “今年开恩科的时候,朝廷重点选拔一些懂得数术的考生,还有一些懂得耕种的。”
  “日后科举并不一定要文学造诣突出,在别的领域也要多多选拔一些人才。”
  最后石静娴将眼神落在武将的身上:“朕准备改革武举,入伍满3年亦或是三年内立功者,皆有资格参加武举,并在武举科考时加分。”
  这样有才之士也就不用非要在战场上拼杀等晋升了。
  现在朝廷的武将虽说也有从武举上选拔的人,但最多的还是从军队中选拔出来,立过功的将士们。
  其次便是武官或八旗勋贵家族蒙荫子承父业。
  石静娴倒不是说觉得这样不好。
  穷文富武,平民百姓咬着牙能供养一个读书人,却供养不起一个武将。
  在身体素质上就与富户拉开了差距。
  大多百姓家征召入伍的兵卒,还没来得及建功立业,便不是壮烈牺牲,就是伤残退伍。
  现在百姓们都觉得应召入伍是个不好的事,而不是像后世那样,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想当兵都进不去。
  若是想要以后大清强盛,军队就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第一步便是提高武将的待遇,提升武将的地位。
  所以石静娴便放宽了入伍武举的门槛,现在义务教育在一步步的慢慢开展。
  考不上文举,至少还有个武路子可以走。
  就算百姓入伍也能得到很好的晋升,而不是只能做一个无名小卒。
  若是从战场上下来,将来残了,朝廷也会养活这些人。
  若是阵亡,石静娴也会努力做好抚恤,好好对待这些将士家属。
  给他们一些荣光,优待,以及更好的生活。
  这想法一说出来,文臣们都站出来反对。
  现在重文轻武,若是皇上真的改革,那武将地位必定同他们并驾齐驱,亦或是重武轻文。
  和平年间重文士,战乱时期重武将。
  这是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当然,石静娴自然是没想这么快就施行这么多的新政。
  但丝毫不耽误她给这些大臣们找些活干。
  果然,文臣一站出来反对,武将们就开始站出来赞同。
  文武大臣分为两波,开始在朝堂上唇枪舌战,再也没人抓着石静娴说什么立太子的事了。
  武将吵不过文臣,每次武将要输了,石静娴就悄悄说两句话,帮着武将逆转局面。
  她也不嫌吵,等日后给这些大臣们椅子,让他们坐着上朝后,石静娴就乐的看戏了。
  等眼看着战火就要转移到她身上时。
  石静娴便说:“朕下了朝再好好想想,无事的话,便先散朝吧。”
  批奏章的时候石静娴更是让“童工们”把一个字“阅”改成“知道了”三个字。
  因为她发现写一个字儿,他们干活速度有些快。
  为了不让他们闲太久,石静娴便让他们多练几个字。
  现在四个孩子轮流给她读奏章,抻长的童音读的石静娴每次躺在美人榻上都昏昏欲睡。
  太催眠了,又不能睡,石静娴就开始教他们归纳总结中心思想。
  这几个孩子最后只有弘皙和弘曥明白了该怎么做,于是工作效率更是加快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天,很快就在朝堂中争论不休,石静娴吃瓜吃的欢乐中过去。
  几个孩子也从“阅”,“知道了”,“朕已阅”一直写到了“朕知晓了”。
  登基大典那天,石静娴没有早朝。
  今天大典除了在外做官回不来的官员之外,所有身上有职位,领朝廷俸禄的文武百官以及命妇公主郡主等,都要身穿官服诰命服齐齐到宫中跪迎石静娴。
  昨日,石静娴就命诚亲王与雍亲王赶往天地坛,在今日大典之前代她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
  一大早石静娴便起身洗漱,嘴边已经长了一些胡茬。
  把她显得有些沧桑。
  胤礽穿戴整齐后,亲自给石静娴穿朝袍,戴朝服冠。
  龙袍与朝袍不同。
  出席重大场合:登基,大婚,祭天地,祭祀活动以及过寿,元旦冬至等,才会穿朝袍。
  <img src="
?rk3s=a0246922&x-expires=1752857346&x-signature=upmwkfsPR%2FLwwMKXiVmi4GzIjHE%3D" width="500" height="280" alt=""/>
  龙袍是直筒上下一体的,朝袍就是图片上下分开,带披肩的。
  “今日过后,你便是大清朝名正言顺的帝王。”
  胤礽正了正朝冠,眼里含着钦羡。
  石静娴从镜子中看向自己,刚刚还沧桑的模样,在朝袍的衬托中,却多了一些威严与男人味。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她不自觉的就想挺胸抬头。
  “皇上,刚下人来报,诚亲王和雍亲王已经祭好了天地,正往回赶了。”
  胤礽听着何柱的话,看向石静娴:“去吧,到时辰了。”
  看着胤礽有些落寞的神色,石静娴笑了笑:“你也快换上朝服,到时候典礼结束还要你接待命妇。”
  胤礽强笑着随意的点点头。
  等石静娴走了之后,碧云几人喜气洋洋的围着胤礽,给他换衣服。
  几个孩子也都被带去太和殿等待大典的开始。
  “你们怎么这么开心?”
  胤礽好笑的看着碧云几个,有些好笑道。
  碧云几个昨日里便知道皇上的安排,她们这是为自家主子开心呢。
  就算日后宫里进了人,是不是任谁都取代不了她们主子和小主子的地位。
  “奴婢是开心,为主子开心,听说今儿个皇上特意给您个惊喜,皇后的册封礼就是在今天。”
  碧云和彩月边说边给胤礽戴朝冠,细细的检查胤礽妆容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胤礽失笑,这有什么好高兴的?
  石静娴难道真的以为让他同她一天举行册封礼,他就能开心吗?
  不管册封礼还是封后大典,他都提不起兴致。
  第441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现在石静娴已经开始祭拜列祖列宗及各路神灵了吧?
  胤礽神思不属,随着时间流逝,他好像脑海中再次回想起石静娴昨日说的那些个流程。
  祭完天地和列祖列宗之后,就轮到礼部的官员出场。
  他们会先到天地坛,农坛以及太庙三个地方告知历代皇帝的英灵,新君即将继位。
  “咚~咚~咚~”
  登基大典的钟鼓声清晰的传到胤礽耳中,他的心跳好似也随着鼓点声不断加快。
  毓庆宫的宫人都神情激动,今日过后,他们的主子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皇后)。
  “娘娘,到时辰了,该去进行册封礼了。”
  碧云说话的声音都发着抖。
  皇后同皇上一同走登基大典,开天辟地也是头一回。
  不管是不是第一次,碧云都当成第一次。
  她为她们家的主子开心,为主子高兴。
  胤礽回过神就看碧云几个人激动的满面红光,眼含热泪。
  “好,走吧,瞧你们这点子出息,一个册封礼能让你们激动成这样。”
  碧云几人也没反驳,册封典礼她们虽然会激动,但是不能激动成这个样子。
  胤礽也是因为兴致不高,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听着鼓乐声上。
  脑海中正脑补典礼是什么样的,心中代表自己的小人正随着鼓乐声,假装自己在参加典礼。
  所以胤礽也就没有注意到身边宫女的不对劲。
  若是他分着心神给身边的碧云几人便能看出不对,他身边的大宫女。
  自制力怎么会这么差?
  只是一个皇后册封礼,怎么会激动的热泪盈眶?
  凤辇早已停在毓庆宫门前,独属于皇后的仪仗也在。
  胤礽听着上空传来的鼓乐声,缓缓将视线转到太和殿的方向。
  想透过红墙看看他未曾见过的壮观景象。
  “娘娘,走吧,一会再误了吉时。”碧云有些着急,到时候主子没到,皇上等急了不带主子一起走怎么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