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走吧。”胤礽收回视线,转身走到凤辇中坐定。
  他对一会的册封不感兴趣,也没注意到凤撵摇摇晃晃的半晌都没到目的地。
  而另一边太和门到太和殿的门前,都用价值不菲的红缎铺满。
  早已等候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裕亲王,恭亲王为首的皇亲宗室。
  索额图(太子太保)为首的朝廷百官以及石家觉罗氏抱着弘晗带着弘簪为首的命妇伴随着气势恢宏的钟声,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按照品级缓缓走入太和门。
  走到位置后,随着礼部的指挥,按官职高低,有序地跪在御道两侧,等候皇帝祷告后从这里经过跪迎帝王。
  石静娴祭拜后等在太和殿门前:“皇后呢?”
  可别误了时辰啊,到时候惊喜没送成,变成惊吓就不好了。
  “应该就要到了,奴才吩咐碧云听到钟鸣便更衣。”
  何柱看向毓庆宫的方向,恨不得跑回去看看皇后到哪了。
  “皇上!来了来了,皇后来了!”何柱看到宫道转过来的仪仗队压抑着激动说道。
  胤礽坐在车撵中听着鼓乐声越来越大,有些疑惑的蹙着眉。
  怎么回事?不是去坤宁宫受封么?
  胤礽想要挑开帘子看看,是不是宫人走岔了路,再冲撞了石静娴的登基大典就不好了。
  还没等他行动,凤撵缓缓停下。
  “娘娘,到了。”
  碧云的声音微微有些发抖。
  胤礽皱着眉撩开帘子,就见石静娴站在车撵外笑意盈盈的看着他。
  身上还穿着他今日一早亲自给她穿上的朝袍和冠冕。
  他正想开口问问怎么回事,就见石静娴将手伸到他的面前,想要扶他下车架。
  胤礽看着站在光中的石静娴,手越发的攥紧车帘,心中隐隐有些预感,但始终不敢相信他的猜想。
  她怎么敢?怎么可能?
  这是什么场合?
  看来他也被石静娴拐的有些胆大包天了。
  “你还站这做什么?”
  胤礽听着礼乐声越发的庄重,便赶紧催促石静娴。
  “你别闹行不行?快去好好参加你的登基大典,我也要去参加我的册封礼了。”
  “来。下车,我扶着你。”石静娴手没有收回,反而覆在胤礽紧紧抓着车帘的手上。
  触手冰凉,她便知道胤礽也是猜到了,毕竟一个皇后的册封大典还不足以让胤礽紧张激动到小手冰凉。
  石静娴不由分说,半拉半扶着胤礽下了车撵。
  胤礽有些急切的看向石静娴,生怕石静娴因为胡闹,将才刚坐两天的皇位,被康熙收回去了。
  若是真因为她先斩后奏的胡闹,参加完登基大典…不,也许都没等她参加完,就可能被废了。
  到时候他胤礽的大名,可要在史册上遗臭万年,被后人津津乐道的评头论足。
  他都能想到后人会怎么说他,看,这就是在位时间最短帝王前三甲!
  还没参加完,或刚参加完登基大典就被废了!
  “石静娴,你别闹,快去好好的参加你的登基大典。”
  胤礽已经被石静娴拉到红毯前,透过半阖的太和门他已经能看到太和殿前跪满了文武百官。
  还有飘荡在空中,象征满蒙汗八旗的法驾卤簿。
  <img src="
?rk3s=a0246922&x-expires=1752857347&x-signature=2%2BB%2BnM4ER%2B1vjCBCo31SFkmJ%2FC4%3D" width="1079" height="607" alt=""/>
  (还有一种最大的,像雨伞似的卤簿,皇上身后跟着的,他不让我放图了!)
  礼部已经将康熙请到太和殿前,开始宣读祭文了。
  胤礽看着石静娴居然还有闲心带着他站在门前看热闹,急得胤礽使劲掰石静娴抓着他的手。
  “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了,我不遗憾了,我看着你登基,能看到太和殿里的场景,我就是马上死,我都能瞑目了。”
  胤礽看着礼官已经收起了圣旨,急得口不择言,也不管什么吉利不吉利。
  “你不要闹了,行不行?一会真的来不及了!”
  石静娴抬起手,扶了扶胤礽挣扎之下有些歪掉的凤冠。
  “不要怕,我永远不会让你陷入窘境,困境。”
  石静娴对着胤礽笑了笑:“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满足你的所有愿望,哪怕你想走这登基大典又何妨?”
  “只要我在,你不需担心任何事,我永远会挡在你的面前。”
  “只要你想要,只要我有。”
  “所以…你准备好,和我一起携手走这登基大典,和我一起携手,使大清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么?”
  第442章 登基大典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胤礽听着石静娴的话,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便见太和门缓缓打开。
  石静娴本不用站在这里等这么久的,可她要等着胤礽。
  带着他一起慢慢的走向属于他们的胜利,走向他们的未来。
  胤礽呆呆的看着太和殿前方的景象,随着太和门一点点被打开。
  石静娴拉着胤礽一步步的走上红绸。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
  响彻云霄的请安声,盘旋在紫禁城的上空,也回荡在胤礽的耳中和心中,久久不散。
  “你看,我们做到了,这是我们的江山,也是我们未来要一起走的路。”
  石静娴拉着胤礽一步步从山呼海啸的万岁千岁中坚定的往前走。
  “胤礽。”
  她转头看向胤礽:“你可以学着相信我,我们是最亲近的人,应该彼此信任。”
  胤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明明石静娴的声音很小。
  但却能盖住山呼海啸般的问安声,直直钻入他的耳中,印在他的心里。
  回想起两人走来的这一路,从猜疑算计,到接受现实,互相合作。
  最后相辅相成,摘取他们胜利的果实。
  明明她懂得不多,又柔弱的很,却仿佛没有什么挫折能将她击败。
  没日没夜的苦练他的字迹,和他学习蒙语,练功夫,日夜不息的努力。
  明明只是一女子,却能做到心有天下,有凌霄之志。
  而自身也在为那个目标而努力。
  石静娴真的很好,是一个不管在何时何地,不管身旁的人是谁,都会被人反复爱上的女子。
  “好,我们彼此信任,相携相扶的走下去。”
  胤礽鼻尖发酸,眼里含着泪,紧紧回握住石静娴的手。
  石静娴感受到胤礽握着她的手,也微微用力。
  两人听着身边的问安声,石静娴看到了人群中的石家众人。
  看到了索额图年迈的身影,心中除了升起万丈豪情之外,更多的是责任。
  她要带着大清,一步步走远,努力实现政哥的目标。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天下大同,海晏河清 时和岁丰 四海承平 国泰民安。
  康熙看着远处相携走来的一对璧人,好似也回到了当初迎娶赫舍里时的时光。
  现在他老了,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站在这里看着他和赫舍里的孩子带着妻子一步步走向他。
  “赫舍里啊,你看见了么?我们的儿子长大了,也能担当起这大清的江山了。”
  康熙眼中含着骄傲自豪的泪水,看着他的儿子一步步坚定的走到他的面前。
  “太上皇有旨~~”
  这是康熙最后一次发布圣旨。
  等正式的传位圣旨礼部读完后,便由石静娴从康熙手中接过代表皇位的玉玺。
  走完了流程,石静娴带着胤礽,便经御道走入太和殿举行即位仪式。
  外面的大臣名妇也都站起身,对着太和殿躬身站定。
  鼓乐声再次奏响,平时都是前任皇帝殡天后举行登基大典。
  所以为表哀思,不能有鼓乐声,但这次是授受大典。
  两人帝王的交接仪式,自然是要走全套流程。
  欢快庄严的鼓乐声响起后,大学士便在太和殿外的香案前宣读祭文。
  石静娴连胤礽的座位都给准备好了,尽管礼部一再要求不能同皇上的龙椅平齐。
  但石静娴说皇后眼神不好,若是坐的太靠后,恐怕就看不清跪地的是谁。
  届时叫错了名字,登基大典出了错漏,那岂不是有些不祥?
  若是坐的靠前,不知道登基大典的流程,到时候出了乱子也不好。
  不如就和她的龙椅平齐,稍稍退后一些,表示退避皇权一线。
  结果这一线,真的是一“线”。
  石静娴在朝中大臣破了线的朝服上揪了根线头下来,定好了位置。
  这也导致胤礽在看见和石静娴龙椅齐平的凤椅时,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