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胤禛:……
德亨再道:“但若是皇上能赐下保胎御医就不一样了,这样皇阿哥是皇阿哥,公主是公主,有皇上赐下的御医在,翁牛特部的人肯定还会如以前那般侍奉公主。”
胤禛一拍桌子,面沉如水道:“翁牛特部的人敢怠慢公主!”
德亨火上浇油:“有什么不敢的,寻常人家结亲,亲家遭了难,嫁进这家的媳妇还要遭婆婆白眼呢,更有甚者,休妻、病妻、甚至是杀妻的都有呢。”
胤禛斜眼他:“仓津不敢的,你这话过了。”
德亨:“作为娘家人,我是不吝以最大的恶意揣度而已,并不是说人家就一定会这么做。只是言语如刀,公主是心细如发的女子,如今又有了身孕,不得不防。但您若是去御前跟提一句,也是您作为兄长的友悌之情不是?皇上听了,只会更高兴的。”
“十三叔和两位公主,也会对您感恩戴德的。”
胤禛倒是没想让兄弟和妹妹感恩戴德,但“友悌之情”这四个字着实打动他,就道:“如此,我便勉力为之。”
德亨忙上前拍马屁殷勤伺候,笑嘻嘻道:“我就知道,找您一定能行。”
胤禛倒没自大自负到以为这事儿真的只有自己能做,他道:“你自己派两个太医去翁牛特给公主养胎也是能行的,你说与我听,是想我得好儿,若这事儿果真能做成,你想要什么赏,尽管开口。”
德亨先道:“我自己派的哪有皇上派的御医有派头儿,这是皇家的体面,公主的荣宠,哪是能比的。”又讨好道:“您手上那副<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Ta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唐朝周昉的《仕女簪花图》我很喜欢……”
话未说完,胤禛变了脸色,截口道:“我也很喜欢,你想都别想。”
德亨不服气:“刚才可是您说的,‘尽!管!开!口!’”
胤禛:“你换一个。”
德亨坚持:“我不换,我就要这个。”
胤禛怒道:“你是不是讨打,爷让你换一个,要不然就什么都别要了。”
德亨也怒了,不依道:“你你你你…你这是说话不算话。”
胤禛冷笑:“跟你小子,爷讲什么算话不算话的,你过来……”
德亨大叫一声:“我不!”然后就跟狗撵兔子似的撒腿跑了。
气的胤禛在后面直道“逆子”,让看到听到的侍卫们直咂舌,这位德公爷瞧着不像是亲戚,倒像是四贝勒的亲儿子。
胤禛并没有一下子就去康熙帝面前说要给温恪公主派养胎御医的话,要不然他没法说他是怎么知道。
他先去胤祥那里走了一趟,问他可有收到妹妹的来信,胤祥有些摸不着头脑四哥问这话的目的,他实话实说,过年的时候收到过问候的信件,然后就没有了。
胤禛心下复杂不已,看来,在温恪公主心里,小小年纪的德亨,可比自家哥哥靠谱多了。
胤禛告知胤祥道:“温恪有孕了。”
胤祥先是一喜,继而黯然道:“是我没做个好哥哥。”他没问胤禛是怎么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的,他已经学会不问多余的话了。
胤禛:“你可有信件给她?”
胤祥想了想,摇头道:“她既没跟我说,我就当不知道好了。”
胤禛:……
胤禛:“那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胤祥再摇头,道:“她在翁牛特部安心过日子就行了。”
相比于胤祥这样,德亨就显的事儿太多了,但也,细心太多了。
细心又温情,只要想起他,就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并不是胤祥不在意温恪公主,相反,若是可以,胤禛相信,胤祥是愿意替妹妹去死,但是,人活着,不只是生与死。
胤祥这里没信件,胤禛就去理藩院,问可有蒙古公主请安折子。
同样也没有。
胤禛思来想去,找出这两日收到的卓克陀达给他的请安信,然后找会模仿笔迹的师爷在另页上给改了几笔,添上了温恪公主有孕的话。
胤禛心下再次叹息,这怎么就是个女儿呢,这要是个儿子该有多好啊,现在就可以替阿玛分忧了。
不过,女儿也不错,女儿有女儿的好处,还可以当儿子使唤。
之前,鄂尔多斯多罗郡王松阿喇布来京朝正,因年纪老迈,长途跋涉下,在京中得了病,然后没撑住,薨逝了。
康熙帝赐银,让在京中办丧礼,然后运送棺梓回鄂尔多斯下葬时,遣多罗贝勒胤禩和侍卫等往送。
所以,在御驾之外,胤禛遇上了在等候的胤禩。
如今是在回畅春园途中,中途休息,胤禛是见康熙帝精神头尚好,心情也不错,就打算趁着问圣躬安时,将温恪公主的事情说一说。
胤禩纯粹来回话,理藩院那边有了奏折,鄂尔多斯郡王的葬礼已经办完了,他要请旨,送郡王那个的棺梓去鄂尔多斯。
这不算是趟苦差事,如今春日融融,出远门并不遭罪,只是,将运送棺梓这样的闲差在这个节骨眼上特地交给他,很有羞辱的意思。
反正胤禩是品出了羞辱的意味,只是他面上不显罢了,仍旧是皇父有命,我必达成的恭顺态度。
魏珠出来,先和胤禩对了一眼,才低头道:“皇上请四阿哥、八阿哥入内觐见。”
胤禛在魏珠和胤禩之间看了一眼,然后抬脚入内。
胤禛突然想起来,德亨之前在他跟前提到过一嘴,说是上次他请旨去胤禩府上看马奇,他感觉好似胤禩专门在府中等他一般。
“真是奇怪,八贝勒是怎么知道我要去他府上的。”德亨不理解的嘀嘀咕咕。
当时胤禛听到这话,并没有当回事,德亨这个孩子,每天都叨叨咕叨叨咕的说个不停,吃个不停,嘴上就没停下的时候。
胤禛都是将他的话当做噪音听的。
但现在,不知为何,德亨那句奇怪的话就浮现在他的心头,让他也奇怪了起来。
嗯,是挺奇怪的,呵。
康熙帝见到胤禛,笑道:“朕就是歇一歇,并没有什么事情,你莫要太过多心了。”
康熙帝以为胤禛是来请安的。
胤禛当然是来请安的。他详细问了康熙帝的身体感受,可有哪里不适,以及,御医开的养身茶有没有喝,饭食用的怎么样……
事无巨细,他不仅问,他还说他自己的见解,和康熙帝讨论了一下他现在的饭食和汤药是和还是相冲,春天了,可以吃一些什么当下的食材更符合“道”。
听的胤禩心下直嘀咕,这个四哥,真是好生啰嗦。
康熙帝笑道:“要说春天吃什么,无外乎‘芽’,春天乃生发之季,吃一些豆芽、苋菜芽、椿树芽等,都很相宜。”
说起芽菜,胤禛似是想起来什么,笑道:“前儿儿子收到卓尔的来信,说是自己生了一筐豆芽,想要孝敬老父老母,又怕送来京后,豆芽已经不新鲜了,只好送了亲手挑好的豆子来,让家下奴才泡了,然后生发了,给老父老母添菜。对了,她还说,温恪遇喜了,想来不久,汗阿玛就能收到温恪给您的请安折子报喜了。”
说到卓尔生发豆芽时,康熙帝捋须莞尔,似乎在想象孙女儿自己手忙脚乱一脸深沉的研究生豆芽的样子,在听到温恪公主遇喜的消息时,他面上一愣,继而抚掌大笑道:“果然大喜,果然大喜啊!”
胤禛自然也是道喜,只是,面上欲言又止的,似是有不好说出的话一般。
康熙帝笑道:“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来,你要是说的不好,朕也不会顺了你的意,当然,也不会怪你。”
胤禛先道:“只是儿子的一点儿女小心思。汗阿玛,十三弟他……”康熙帝以为胤禛是要趁温恪公主有孕的时机替胤祥说话,面上就不喜起来,但听胤禛继续道:
“……之前有些糊涂处,做了错事,受到皇父惩罚,是他罪有应得,也是皇父教导他做事的意思。但外人不明就里,只当是皇父厌弃了他,他如何自有皇上处置,只是温恪为其同母妹,未免会遭受无妄之灾。
如今她又有了身孕,这孕妇最是多思多虑,正所谓冷言讽语如刀割之锋利……身为兄长,儿子实在是替温恪妹妹担心。”
听其说完后,康熙帝就笑了,道:“不成想,你还有如此细腻周全心思。”
胤禛轻咳一声,赧然道:“儿子福晋育有一儿一女,孕妇养胎的日子,儿子…深有体会。”
“哈哈哈哈……”康熙帝指着胤禛哈哈大笑起来,笑话道:“老四啊老四,不成想,你还有惧内的时候呐。”
胤禛忙纠正道:“是隐忍,隐忍而已。毕竟是汗阿玛您指给儿子的嫡福晋,儿子自然要相让几分……不是惧内……”
胤禩一直在旁听着,此时不免莞尔同时,又觉着你个老四你可真不要脸。
为了彩衣娱亲,居然拿自家房内之事出来娱乐老父,你这宠争的真是
太不要脸了。
不过,康熙帝的确是很高兴的,儿子家和万事兴,作为父亲,怎么能不为儿子高兴呢?
德亨再道:“但若是皇上能赐下保胎御医就不一样了,这样皇阿哥是皇阿哥,公主是公主,有皇上赐下的御医在,翁牛特部的人肯定还会如以前那般侍奉公主。”
胤禛一拍桌子,面沉如水道:“翁牛特部的人敢怠慢公主!”
德亨火上浇油:“有什么不敢的,寻常人家结亲,亲家遭了难,嫁进这家的媳妇还要遭婆婆白眼呢,更有甚者,休妻、病妻、甚至是杀妻的都有呢。”
胤禛斜眼他:“仓津不敢的,你这话过了。”
德亨:“作为娘家人,我是不吝以最大的恶意揣度而已,并不是说人家就一定会这么做。只是言语如刀,公主是心细如发的女子,如今又有了身孕,不得不防。但您若是去御前跟提一句,也是您作为兄长的友悌之情不是?皇上听了,只会更高兴的。”
“十三叔和两位公主,也会对您感恩戴德的。”
胤禛倒是没想让兄弟和妹妹感恩戴德,但“友悌之情”这四个字着实打动他,就道:“如此,我便勉力为之。”
德亨忙上前拍马屁殷勤伺候,笑嘻嘻道:“我就知道,找您一定能行。”
胤禛倒没自大自负到以为这事儿真的只有自己能做,他道:“你自己派两个太医去翁牛特给公主养胎也是能行的,你说与我听,是想我得好儿,若这事儿果真能做成,你想要什么赏,尽管开口。”
德亨先道:“我自己派的哪有皇上派的御医有派头儿,这是皇家的体面,公主的荣宠,哪是能比的。”又讨好道:“您手上那副<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Ta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唐朝周昉的《仕女簪花图》我很喜欢……”
话未说完,胤禛变了脸色,截口道:“我也很喜欢,你想都别想。”
德亨不服气:“刚才可是您说的,‘尽!管!开!口!’”
胤禛:“你换一个。”
德亨坚持:“我不换,我就要这个。”
胤禛怒道:“你是不是讨打,爷让你换一个,要不然就什么都别要了。”
德亨也怒了,不依道:“你你你你…你这是说话不算话。”
胤禛冷笑:“跟你小子,爷讲什么算话不算话的,你过来……”
德亨大叫一声:“我不!”然后就跟狗撵兔子似的撒腿跑了。
气的胤禛在后面直道“逆子”,让看到听到的侍卫们直咂舌,这位德公爷瞧着不像是亲戚,倒像是四贝勒的亲儿子。
胤禛并没有一下子就去康熙帝面前说要给温恪公主派养胎御医的话,要不然他没法说他是怎么知道。
他先去胤祥那里走了一趟,问他可有收到妹妹的来信,胤祥有些摸不着头脑四哥问这话的目的,他实话实说,过年的时候收到过问候的信件,然后就没有了。
胤禛心下复杂不已,看来,在温恪公主心里,小小年纪的德亨,可比自家哥哥靠谱多了。
胤禛告知胤祥道:“温恪有孕了。”
胤祥先是一喜,继而黯然道:“是我没做个好哥哥。”他没问胤禛是怎么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的,他已经学会不问多余的话了。
胤禛:“你可有信件给她?”
胤祥想了想,摇头道:“她既没跟我说,我就当不知道好了。”
胤禛:……
胤禛:“那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胤祥再摇头,道:“她在翁牛特部安心过日子就行了。”
相比于胤祥这样,德亨就显的事儿太多了,但也,细心太多了。
细心又温情,只要想起他,就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并不是胤祥不在意温恪公主,相反,若是可以,胤禛相信,胤祥是愿意替妹妹去死,但是,人活着,不只是生与死。
胤祥这里没信件,胤禛就去理藩院,问可有蒙古公主请安折子。
同样也没有。
胤禛思来想去,找出这两日收到的卓克陀达给他的请安信,然后找会模仿笔迹的师爷在另页上给改了几笔,添上了温恪公主有孕的话。
胤禛心下再次叹息,这怎么就是个女儿呢,这要是个儿子该有多好啊,现在就可以替阿玛分忧了。
不过,女儿也不错,女儿有女儿的好处,还可以当儿子使唤。
之前,鄂尔多斯多罗郡王松阿喇布来京朝正,因年纪老迈,长途跋涉下,在京中得了病,然后没撑住,薨逝了。
康熙帝赐银,让在京中办丧礼,然后运送棺梓回鄂尔多斯下葬时,遣多罗贝勒胤禩和侍卫等往送。
所以,在御驾之外,胤禛遇上了在等候的胤禩。
如今是在回畅春园途中,中途休息,胤禛是见康熙帝精神头尚好,心情也不错,就打算趁着问圣躬安时,将温恪公主的事情说一说。
胤禩纯粹来回话,理藩院那边有了奏折,鄂尔多斯郡王的葬礼已经办完了,他要请旨,送郡王那个的棺梓去鄂尔多斯。
这不算是趟苦差事,如今春日融融,出远门并不遭罪,只是,将运送棺梓这样的闲差在这个节骨眼上特地交给他,很有羞辱的意思。
反正胤禩是品出了羞辱的意味,只是他面上不显罢了,仍旧是皇父有命,我必达成的恭顺态度。
魏珠出来,先和胤禩对了一眼,才低头道:“皇上请四阿哥、八阿哥入内觐见。”
胤禛在魏珠和胤禩之间看了一眼,然后抬脚入内。
胤禛突然想起来,德亨之前在他跟前提到过一嘴,说是上次他请旨去胤禩府上看马奇,他感觉好似胤禩专门在府中等他一般。
“真是奇怪,八贝勒是怎么知道我要去他府上的。”德亨不理解的嘀嘀咕咕。
当时胤禛听到这话,并没有当回事,德亨这个孩子,每天都叨叨咕叨叨咕的说个不停,吃个不停,嘴上就没停下的时候。
胤禛都是将他的话当做噪音听的。
但现在,不知为何,德亨那句奇怪的话就浮现在他的心头,让他也奇怪了起来。
嗯,是挺奇怪的,呵。
康熙帝见到胤禛,笑道:“朕就是歇一歇,并没有什么事情,你莫要太过多心了。”
康熙帝以为胤禛是来请安的。
胤禛当然是来请安的。他详细问了康熙帝的身体感受,可有哪里不适,以及,御医开的养身茶有没有喝,饭食用的怎么样……
事无巨细,他不仅问,他还说他自己的见解,和康熙帝讨论了一下他现在的饭食和汤药是和还是相冲,春天了,可以吃一些什么当下的食材更符合“道”。
听的胤禩心下直嘀咕,这个四哥,真是好生啰嗦。
康熙帝笑道:“要说春天吃什么,无外乎‘芽’,春天乃生发之季,吃一些豆芽、苋菜芽、椿树芽等,都很相宜。”
说起芽菜,胤禛似是想起来什么,笑道:“前儿儿子收到卓尔的来信,说是自己生了一筐豆芽,想要孝敬老父老母,又怕送来京后,豆芽已经不新鲜了,只好送了亲手挑好的豆子来,让家下奴才泡了,然后生发了,给老父老母添菜。对了,她还说,温恪遇喜了,想来不久,汗阿玛就能收到温恪给您的请安折子报喜了。”
说到卓尔生发豆芽时,康熙帝捋须莞尔,似乎在想象孙女儿自己手忙脚乱一脸深沉的研究生豆芽的样子,在听到温恪公主遇喜的消息时,他面上一愣,继而抚掌大笑道:“果然大喜,果然大喜啊!”
胤禛自然也是道喜,只是,面上欲言又止的,似是有不好说出的话一般。
康熙帝笑道:“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来,你要是说的不好,朕也不会顺了你的意,当然,也不会怪你。”
胤禛先道:“只是儿子的一点儿女小心思。汗阿玛,十三弟他……”康熙帝以为胤禛是要趁温恪公主有孕的时机替胤祥说话,面上就不喜起来,但听胤禛继续道:
“……之前有些糊涂处,做了错事,受到皇父惩罚,是他罪有应得,也是皇父教导他做事的意思。但外人不明就里,只当是皇父厌弃了他,他如何自有皇上处置,只是温恪为其同母妹,未免会遭受无妄之灾。
如今她又有了身孕,这孕妇最是多思多虑,正所谓冷言讽语如刀割之锋利……身为兄长,儿子实在是替温恪妹妹担心。”
听其说完后,康熙帝就笑了,道:“不成想,你还有如此细腻周全心思。”
胤禛轻咳一声,赧然道:“儿子福晋育有一儿一女,孕妇养胎的日子,儿子…深有体会。”
“哈哈哈哈……”康熙帝指着胤禛哈哈大笑起来,笑话道:“老四啊老四,不成想,你还有惧内的时候呐。”
胤禛忙纠正道:“是隐忍,隐忍而已。毕竟是汗阿玛您指给儿子的嫡福晋,儿子自然要相让几分……不是惧内……”
胤禩一直在旁听着,此时不免莞尔同时,又觉着你个老四你可真不要脸。
为了彩衣娱亲,居然拿自家房内之事出来娱乐老父,你这宠争的真是
太不要脸了。
不过,康熙帝的确是很高兴的,儿子家和万事兴,作为父亲,怎么能不为儿子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