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帝心情很好的笑问道:“照你说,朕该怎么办?”
  他听出来了,胤禛这是来替温恪求恩宠来了。
  胤禛道:“不如汗阿玛给翁牛特部赐下嬷嬷和御医,去伺候妹妹养胎,等她坐稳了胎,说不得,等您北巡之日,还能见到有孕的妹妹呢。”
  不成想,胤禛竟只是为温恪求了养胎的御医,他想了想,道:“你这法子好是好,只是,不够周全。温恪虽然有公主府,但翁牛特部毕竟不如京里,医药随意,这样,朕赐下御医去为公主调理身体,等胎坐稳了,能行路了,让她去热河养胎。待得朕临幸热河行宫,我等父女也能团聚,岂不是好。”
  胤禛忙拜谢道:“儿子先替温恪妹妹谢汗阿玛慈父隆恩。”
  这真心实意的谢,可比拍马屁好听多了。
  康熙帝一声令下,即刻有随侍侍卫将旨意传回理藩院,然后理藩院当天就将旨意快马加鞭送去紫禁城,带上擅长妇、儿科的御医,朝草原翁牛特部而去。
  和胤禛说说笑笑的说完话,似是才看到胤禩一般,康熙帝问道:“你是做什么来着?”
  胤禩忙回道:“鄂尔多斯多罗郡王松阿喇布的葬仪已经完成了,理藩院已经择定明日运棺梓回鄂尔多斯,儿子是来与皇父辞行的。”
  康熙帝颔首,道:“知道了,你自去吧。”
  胤禩等了一下,将康熙帝没有别的吩咐了,就道:“儿臣领旨。儿子告退。”
  康熙帝:“嗯。”
  胤禩退下,出帐帘时,回头看着其乐融融说话的父子两个,心下不是不酸的。
  在外护驾的胤禵看到胤禩从銮车内出来,不由好奇问道:“八哥怎么在里面待了这么长时间?”
  胤禩笑笑,没回答胤禵,而是恭喜胤祥道:“恭喜十三弟,温恪遇喜了,皇上很高兴。”
  胤祥知道胤禛就在里面的,自然想到是胤禛替温恪报的喜,心下高兴感激,面上就带了笑容,道:“能让皇上高兴就好。”
  胤禩道:“皇上何止是高兴,他还特地赐下御医即刻前往翁牛特部,替公主安胎。还说等胎坐稳了,就让翁牛特额驸送其去热河行宫养胎,到时候,皇上人已经在热河行宫了。有皇上坐镇,公主定能安然生产,后顾无忧矣。”
  胤禩说这话,本意是向胤祥卖个好儿,毕竟是他将这等恩宠的好消息说给胤祥听的。
  胤祥听了,的确很感动,但他感动的对象不是胤禩,而是胤禛。
  想也知道,是胤禛替妹妹求了情,温恪才得了这等皇恩。
  胤祥道:“多谢八哥告知,胤祥感激不尽。”
  然后,就没话了。
  胤禩看看胤祥,没等来多余的话,就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皇上如此感念公主,你好日子也不远了。”
  胤祥心下一激灵,直觉这话听着不对,但又没觉着有哪里不对,就说了一句万金油的话,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弟弟并无二话。”
  胤禩点头,道:“你能这样想,就很好。”
  胤禩和胤祥说的本就是客气话,说完就走了。
  胤禵跟胤祥随口说了句“我去送送八哥”,就跟着胤禩屁股后头离开了。
  胤禛从銮驾内出来,一眼就看到了胤禩和胤禵远去的背影,问胤祥道:“我刚才听到你们在外头说话,都说什么了?”
  胤祥压下看到胤禛后激动的心情,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胤禛听的直皱眉,道:“他那句‘皇上如此感念公主,你好日子也不远了’说的很有问题。”
  胤祥心下一跳,紧张道:“我也听着不像话,只是不知道是哪里不对。”
  胤禛想跟胤祥仔细解释一番,但銮驾前,到处都是人,只好捏了捏胤祥的手,然后疾言厉色训道:“你是你,公主是公主,你带累了公主,本就是不该,怎么还能想着让公主替你搏取荣宠呢?”
  胤祥愣了一下,眼角看到銮车门帘掀起,立即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康熙帝叩首道:“儿子实无此心,儿子能不拖累妹妹已经是皇父偏爱,如何又要以公主搏宠,若是如此,真的是猪狗不如了……”
  胤祥说了很多剖白的话,胤禛也在旁说情道:“汗阿玛,十三阿哥不似是在说谎,刚才的原委,儿子都已知晓,实在是他人乱语,十三阿哥回的也很得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是真的这样想的。”
  康熙帝面色上看不出什么来,道:“起来吧,你们的话朕都听到了,谁是谁非,朕自有判断。只是,胤祥,若是温恪和敦恪被你带累,皆是你行事不谨之故,你好自为之。”
  胤祥泣泪叩首:“儿子谨遵皇父教诲。”
  等銮驾再次启程,胤祥跟胤禛道谢道:“四哥,谢谢你,你今日的恩情,弟弟都铭记在心。”
  胤禛拍拍他的肩膀,叹气道:“你却是谢错人了,是德亨跟我提了,才有了今日这一出。”
  胤祥喃喃:“德亨……”
  第206章
  康熙帝一回到畅春园, 就看到了罗列在案头尺高的奏折,全部是朝中大臣们保奏胤禩为皇太子的。
  似是看康熙帝复立胤礽为太子的念头彻底打消了,朝中大臣越发蠢蠢欲动起来。
  国朝不可无储君, 尤其是在康熙帝身体状况时好时坏的情况下,更加要在老皇帝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确定下储君之位,才是国祚永长之法。
  这是满洲八旗王公以及满洲著姓勋贵们的普遍想法, 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汉臣也不是没有发言权,但只有头部的几位阁老有发言权。
  若是在最开始废太子的时候,他们当中还有些人心痒难耐的话,等见到左副都御史劳之辨,因为康熙帝露出复立胤礽的意愿,就上疏保奏废皇太子,被康熙帝说:“劳之辨将朕之意作为己功,行事甚为奸诡, 着革职, 交刑部责四十板,逐回原籍。”时, 便再无发声。
  就连附议保奏胤禩为皇太子的王鸿绪,都寒心不已,由有所言,变作沉默寡言。
  以至于康熙帝下谕旨责令汉大臣,说:……乃九卿会议时,但一二人发言, 众俱唯唯。其汉大臣、则必有涉于彼之事, 方有所言。若不涉于彼之事, 即默无一语……生人杀人, 乃朕之权,彼焉得操之……平时读书,至临大事,竟归无用,则所读何书,所学何事耶。王鸿绪、李振裕……蔡升元……杨瑄……俱著原品休致。
  这下好了,户部尚书王鸿绪,礼部尚书李振裕,内阁学士蔡升元、杨瑄都修致回家了。
  康熙帝口口声声说什么“朕向待大臣,不分满汉,体恤包容”,等到了说话的时候,咱们附庸你的意思,你打人板子,革职,发回原籍,好吧,咱们闭嘴,你又嫌咱们当摆件
  那你到底要我们如何呢?
  都说伴君如伴虎,汉家臣子伴这胡人的皇帝,当真是里外不是人。
  估计,这也是像是李光地、张玉书、陈廷敬这些臣子们,平时行事谨慎小心,只知唯唯之故。
  这回,连唯唯都有错了,他们站在这个朝堂上,更加不知如何是好了。
  要德亨说,纯粹是这些汉臣们的偏见,觉着他们站的地方不是汉家的朝廷,心里有疙瘩所致。
  他们只看到了一个劳之辨此人就是之前因为江浙两广地区有百姓向海外走私粮食,就建议康熙帝干脆关闭海关,这样就不会有海上走私的那个因为一道菜做坏了就要掀桌子的短视迂腐无知的家伙却没看到,有多少八旗王公、高官子弟因此被削爵、罢职、打入辛者库为奴。
  怎么着,皇帝打杀这些八旗子弟就是处理自己的家事,打一个不知所谓的朝廷蛀虫就是打了你们的脸了?
  道理呢?!
  劳之辨是掀桌子,你们就是干脆饭都不吃了,是不是?
  也难怪乎康熙帝会生气了。
  汉家臣子们集体默声,但满清的这帮臣子们,则是拿起了汉家“无后为大”这一套,开始逼迫皇帝立皇太子了。
  以佟国维为首的八爷党们,开始再次上书康熙帝,立胤禩为皇太子。
  康熙帝的做法是,将佟国维当朝大骂一顿,骂的佟国维要以死明志。
  康熙帝当然不会让人死,他道:“朕若诛尔,似类沽名。朕今断不诛尔,其坦怀勿惧。但不可卸责于朕躬。观尔迷妄之状,其亦被人镇魇欤。”
  你个老家伙,朕看你是被镇魇了,才这么冥顽不灵。
  然后,康熙帝将额驸舜安颜革了额驸爵位,让他和他祖父佟国维回家一齐养老去了。
  这事儿还没完,紧接着,康熙帝揪着一次国宴时,排座位的事情,借题发挥。
  说五旗诸王,不念他这个做皇帝的好,只知道结交匪类,“于朕诸子间,肆行谗谮,机谋百出,凡事端之生,皆由五旗而起。”
  皇子们人品贵重,并不与你们计较,你们却越发肆无忌惮,任性妄为,“人情若此,朕深为愤懑”。
  还有,列席而坐,为什么朕的皇子们座位反倒在你们的下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