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女配换亲错嫁年代文大佬 第10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乔远香平时爱看个文艺演出什么的,可惜近年来,儿媳主要是投身于出国演出,国内舞台上轻易也看不见她。
  此时她忍不住脑补一下,要是孙媳能接过这个棒,登上了文工团的舞台,她在台下看,岂不是跟当年看儿媳一样,加倍享受,心满意足?
  乔远香对这个事儿既然有了憧憬和期许,也就浮上来几分担忧:“进步快是有多快,周末不就考试了吗?有几分把握?”
  唐文竹笑着说:“妈,雪梅进步可快了。小花说陆恒是天才,依我看啊,雪梅才是天才。我给她讲的,才说一遍,她就都听懂了。一般的学生练个三天,能学个七八分像,她唱两遍,已经像模像样了。”
  林雪梅领受了明星婆婆的夸奖,心里藏了话不能说。她上辈子在孤儿院合唱团都学过了,这次只是复习一遍,那进步能不快吗?
  乔远香听了哪能不高兴:“雪梅就是聪明,学什么东西都快,要不是已经走了专业技术路线,参加成人高考,也能考个好大学。”
  大学这玩意儿,林雪梅真是不想考了,上辈子考完大学又考了研究生,考够了,也卷够了,对乔远香微笑说道:“奶奶,我都结婚了,不想考大学了。”
  陆恒到此时,也不得不对这个贤妻刮目相看,看来是除了不会做饭,加上针线活差点意思,其余什么都会,什么都能来两手。
  本来不想说话,也忍不住调侃她一句:“她是聪明,还会作曲,真能考上文工团,也说不定。”
  林雪梅假装没听出来他的揶揄,只是甜甜一笑:“你做的菜也是真好吃,再过一段时间,你还能学会做面点,包饺子蒸包子擀面条,加油。”
  唐文竹却不满意儿子的说法:“什么叫能考上也说不定?据我看,至少有五分把握。”
  陆天野一向是乐观激进派:“文竹说有这么大的把握,我信。人生嘛,就得敢想敢干。连尝试都不敢尝试,怎么能抓住机会?”
  陆天野这话,凡是经历过动荡的年代,或者动荡人生的,都有感触。陈小花得到过实实在在的好处,马上支持:“陆老说得对。人生就要大胆往前走,大胆往前迈,要不然,真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大出息。”
  谁知道,到了星期五的晚餐桌上,唐文竹忽然自己改了口风:“雪梅明天考文工团的事,怕是要玄乎。”
  不等林雪梅本人说话,乔远香先提起了一颗心:“怎么?文竹,你不是说有五分把握吗?”
  唐文竹少见的皱了眉:“我们安排考官,是近亲回避原则,都知道雪梅是我的儿媳,不光我不能当考官,连跟我关系好的几个,都没安排。安排了我的老对头,当主考。”
  乔远香顿时吸了一口凉气:“柳如?是这次的主考官?”
  林雪梅一听,连乔远香都知道何如这个人,可见与唐文竹的矛盾,非同一般了。
  唐文竹点了点头,表情凝重。
  考试当天,陆恒开车,陪林雪梅来到现场,在大厅等候。
  林雪梅跟着唐文竹排练了几天,文工团各个门朝那边开,都已经摸得清清楚楚,步履轻盈,走进了考场。
  今天这个考试选拔在大礼堂举行,让报名选手上台,如同正式演出一样。
  既是考量唱功潜力,又是考量整体的演员素质和潜力,也是为了选拔人才更精准,能尽快的上台,成为成熟可用的演员。
  林雪梅进了门,跟一排考官们点头,打个招呼,走入了选手席,跟几个报考选手坐在一起。
  眼见当中坐着的中年女演员,外貌出众,气场压人,眉目之中带三分锐利之气,想必就是婆婆唐文竹的老对手柳如,文工团几个当红的独唱演员之一。
  评委和考官都到齐,一个年轻男孩上台,拿着话筒微笑报幕,像正式的演出一样:“1985届通俗唱法演员招考正式开始,我们军区文工团,首次面向社会招考通俗唱法,从报名的五名同志当中,现场择优,录取两名。”
  林雪梅跟现场其他四位互相看一眼,微笑点个头。五个人年龄都差不多,外貌也都挺漂亮,巧得很,还都是女同志。
  林雪梅暗暗思忖,赞叹一声,这个年代真是黄金时代。哪个赛道都空着,哪个赛道都缺人才。赛道有的是,缺的是有胆有识敢想敢干的人。
  五个当中能录取两个,单说说这概率。
  比后世的考公考编,那几百比一的录取率,好得太多了。
  而且,这是国家和军队双重编制的文艺团体,在八零年代居然能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可真是。林雪梅觉得这个工作名额,香晕了。
  台上年轻帅气的男报幕员面带微笑,接着介绍考评方式:“等所有报名者表演完毕,评委老师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按平均分值确定录取顺序。”
  林雪梅一听,这个项目策划脑子挺灵活,如果真有机会来文工团工作,倒是要认识一下这位同志,切磋切磋策划思路。
  电视上刚兴起这一套办法,他就学到了手。报名者才五个,底下坐了一溜十来个评委,现场打分现场评定,办法又新鲜,也能保证公平性。
  报幕员宣布,第一个选手上场,台上台下都屏住了呼吸,提起了精神。
  钢琴的琴音优雅清冷,缓缓响起。事先沟通递交过报名曲目,一架钢琴伴奏虽然简单,倒也从容清爽,充分衬托歌手本身的音色。
  只是这第一名歌手,多少有点不尽如人意。
  这位歌手舞台经验丰富,是从地方院团特意奔来的,看来是有一个军装梦。
  可惜,她原来是民族唱法,这是为了抓住这个机会,现改唱法。时间不长,本身自信有点不足。一个歌手一旦原来定过型,再改路子,本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明白的。
  她唱了一段主歌,进了副歌,因为不是个寻常的演出,是个重要的招考,台下评委众目睽睽地看着,她越唱越紧张,一紧张,发声方法一下子溜回了老路子。
  副歌一进,发声方法、发音位置、口型,一下子,统统切回了民族唱法的路子,在座评委听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种半路硬改,难办就在这里,改不好就成了四不像。
  台上的选手一看评委的反应,心一慌,更加控制不住唱法,勉强把一首歌支撑着唱完,评委都摇了头。
  林雪梅听的也是替她叹息一声,转开了眼。
  第一位歌手下台,没有回选手席,直接奔了休息室,要单独呆一会儿,平复一下情绪。
  第二位歌手上台,把评委听得,又是倒吸一口凉气。这位是唱的太好了,好到出乎意料。
  这位明显是有充分准备的,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也好,有名家的指导也好,显然是比较早就得到了消息,直奔着这个机会而来的,外貌和嗓音条件也比较优越。
  林雪梅一看评委们的反应就明白,这两个录取名额,是要被这位叫郭可云的,提前拿下一个了。
  剩下三个人,要争最后一个名额。
  第三个表演者,轮到林雪梅上台了。
  她站到台上,深深吸了一口气。
  第92章 黄金搭档,倒戈相向 编制花落谁家……
  林雪梅一上台,下面一溜评委,看她的眼光齐刷刷,眼前就是一亮。
  都是年年选拔演员练出来的,眼光毒着呢,一看,这个小姑娘的外形底子,不是一般的好,是万里挑一的好。
  从面貌到身型,头身比,头肩比,各个方面不用拿尺子量,都是黄金比例,放台上一看,正是360度无死角的耐看。
  何况一张脸生的极为精致好看,皮肤白到发光,明眸皓齿,舞台大灯的照耀下,越发的让人移不开眼。
  明明是个护士,应该从来没上过台的人,可上了台之后,一点也不怯场,眼神流转之间,如同会说话一样,瞬间吸引了台下评委的目光。
  钢琴音色淙淙,前奏如春天刚化冻的雪水潺潺流淌,现场所有人的感觉,顿时都是一个清凉。
  林雪梅一个舒展的挥臂,开口进第一句,音色轻盈甜美,炎炎夏末之中,现场的清凉之感加了倍,好像喝了一杯解渴消暑的柠檬汽水。
  她现场演唱的这首歌叫《春光美》,是港岛一个女歌手刚刚在春节唱的,这时候还没有太多人注意。
  一只亲切平和的小歌儿,从主歌到副歌,没有一个炫技的技巧,也没有一个高音,就是听的人心神愉悦,唇边情不自禁露出微笑。
  台下评委心旷神怡,不约而同望着台上选手,如春花绽放的笑颜,身上一件裸粉色薄纱裙,领口和裙摆处,带着点恰到好处的碎钻亮片,在舞台灯光下,闪闪像人鱼的眼泪。
  实在是,赏心悦目。
  他们虽然都是资深演员,见多识广,此时也忍不住忘了情。
  等林雪梅唱完,台下静默了几秒钟,也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鼓了几下掌作为赞赏。
  接着,所有评委跟着鼓掌。
  这掌声里头,不包括柳如的。
  其他评委面带微笑,鼓着掌。唯独她,板着脸,一动没动。
  林雪梅回到台下选手席,看着第四位选手登场。
  这个选手叫胡月,气息很足,嗓音条件就是大开大合的大嗓,选曲的曲目也是刚刚流行起来的西北乡土摇滚风味的大热流行。
  现场一溜十来个评委听完,也是一个提神醒脑,精神一震。
  有了前面为林雪梅鼓掌的先例,这回评委席先响起来掌声。
  是柳如带头鼓的掌。
  前面强手各有各的强,第五个选手又弱了下去。
  各方面都平庸了一点,就抓不住现场的注意力。她自己也知道没有这份竞争力,中规中矩的唱完,下台回到选手席,情绪倒也安然,就等着评委打分,评定结果。
  第二个名额,无非是在林雪梅和胡月之间,产生。
  报幕员,十个评委,依次给五个选手打分,计算分值的结果,如大家所料。
  郭可云是没有争议的好,没有争议的最高分,占了其中一个名额。
  林雪梅和胡月的分数,并列第二,难分伯仲。
  出现了并列分数,报幕员眼望了台下的评委席。
  今天的首席评委,是柳如。
  其他评委都望着柳如。
  既然是现场招考,现场评定结果,她一发言,几乎就可以一锤子定音。
  柳如站起身来,胸有成竹,面带微笑:“我个人支持胡月入选。我的理由是,胡月嗓音更宽广,气息足,硬件条件好,未来有更大的潜力。林雪梅这位选手,有她的优点,但是气息偏弱,这是作为歌手的先天缺陷。”
  在场评委都打量一眼胡月,又打量一眼林雪梅。
  虽然都知道林雪梅是唐文竹的儿媳,而柳如是唐文竹的老对手,但柳如这番话,却是从业务角度出发,并不能说有私人恩怨的成分掺杂在内。
  作为歌手,胡月身材高大健壮一些,肺活量好的大嗓,确实适应的风格会更宽泛一些。
  而林雪梅,外貌虽然更漂亮,但身骨偏弱,肺活量怕是跟普通人比,都有所欠缺,按以往对职业歌手的考量,的确是个缺陷。
  林雪梅在众人目光打量之下,看看自己这副身子骨,自己也苦笑一下。
  本来的命运,应该是乡下小伙王喜早早亡故的病弱妻子,能健健康康活到现在,已经不错了,如何能跟人比拼肺活量?
  大家听完柳如的话,多少都带了遗憾的目光打量了一眼林雪梅。遗憾也没用,这事已经是一锤子定音了。
  有评委已经收拾自己桌面上的纸和笔,准备结束走人。大周末上午的,来加了个班,很累。回家补个觉要紧。
  文工团的演员们,无论老中青,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一觉睡到中午,不受拘管的散仙。
  报幕员也瞟了林雪梅一眼,神情中带了惋惜,开口宣布:“第二个录取名额,胡月……”
  这时评委席上一个人站了出来,一挥手,叫停了报幕员:“等等,我对柳如的说法有异议。”
  林雪梅一看,忍不住一愣,实在没想到,叫停的人,会是他。
  评委席上都有名牌,唐文竹也给林雪梅看过评委的照片。
  给林雪梅的分数,最低分,不出唐文竹的事先所料,是出自柳如之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