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59节
他的声音骤然转高:“是想谋害我家主子?”
那年幼的小童吓得瑟缩起来,瞪大一双惊惶的眼睛。
年纪稍轻些的妇人双腿一软,脸色惨白地摇头:“不是,不是,我们不敢的。”
苏惠声音再度扬起:“那你们是要干什么?是不是要行偷盗之事?说!”
毕竟是内卫历练出来的审讯本领,即使苏惠刻意收敛,作出一副装腔作势的模样,其无意间流露出来的威势依然不是寻常人能够承受的。
那妇人脸色已经非常惨淡,还勉强一手圈住小童,一手护住年纪更大些妇人,口唇几番张合,一张脸涨得通红,几乎要滴下泪来。
就在这时,另一间屋子门口,忽然传来惊讶的喊声:“六子媳妇!”
早在抓获这三人之初,景昭便立刻令苏惠将这三人带进屋子里,并不在院中停留,以免惊动村中其他人家。
裴令之则反客为主,令积素看住西侧那间屋子,不许真正的房主出来。
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因为他们正身处陌生的村庄里。
尽管目前看来,村中大多都是妇孺老弱,青壮男丁尽数被征走,但这里毕竟是同姓村落,村中人多势众。
真要动起手来,成群结队的妇孺老弱未必能对他们造成太大伤害,但有些风险能避则避,更何况,一旦动起手来,难道真要将刀锋轻易地挥向他们?
裴令之侧首,眉梢微蹙。
他夜间越窗而出,没有戴帷帽,此前一直落后景昭半步,站在烛光没有照见的阴影里。
当景昭抄着手站在光暗边缘时,明亮烛光与夜色阴影同时交汇在她文秀的面容上,平白生出了无尽冷意与幽然,使得所有人都情不自禁低下头,目光不敢直视她,于是一并越过了她身后阴影里的裴令之。
但现在。
裴令之侧首,他偏头的动作使得那张冰雪般动人的秀美面容出现在烛光之下。
于是那声未尽的惊呼戛然而止。
裴令之不易察觉地蹙了蹙眉,往后退了半步,不去理会双眼发直的房主。
倒是景昭转过头,平静问道:“你来说,这是谁?”
结结巴巴的房主夫妇胆战心惊走了出来,那对老夫妇则被正堂中分外肃杀的气氛吓得心脏砰砰乱跳,不敢出门。
“六子媳妇,荷花嫂子,稻穗!”
那叫做荷花的妇人和小童拼命低头,六子媳妇满脸羞惭地低着头,嗫嚅道:“春生,春生嫂子……”
春生是这家男人的名字。
春生嫂子昨晚还和景昭说了会话,并不觉得景昭非常难以相处。即使此刻既迷茫又慌乱,还是壮起胆子拍着胸脯向景昭保证:“是不是,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六子媳妇是我们村长家的儿媳妇,最和气的一个人,荷花她爹是这几个村唯一一个会写字的读书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坏心思。”
荷花已经羞惭不已,几欲落泪。
六子媳妇咬唇,忽的挺起胸膛,大声道:“几位贵人,你们要打要罚就冲我来吧,是我起了坏心,动了邪念,见你们有车有马,就想偷几两银子。我堂嫂是被我硬拉来的,稻穗是我这个当娘的没教好!”
偷东西?
房主春生夫妇顿时瞪大了眼,春生嫂子连声嚷着这不可能,稻穗扑进母亲怀里哇一声痛哭起来,荷花连连摆手,脸色涨红:“不是,是我,不是她!”
屋子里鸡飞狗跳,众人各说各的,几乎乱成一锅粥。穆嫔整理好衣襟快步走出来,看着这混乱的场面愣在原地:“这是怎么了?怎么了?”
景昭见她满脸费解,平静说道:“偷东西。”
穆嫔立刻松了口气:“原来只是偷东西啊,我还以为……”
她还以为有刺客呢。
左右张望,穆嫔拖来一张简陋的木椅,殷勤推到景昭面前。
景昭落座,随手拍了拍穆嫔手背,示意她站到自己的身后去,朝苏惠点了点头。
苏惠会意,立刻道:“你说你们是为了偷东西?”
六子媳妇忍着羞惭道:“是。”
“为什么?”
“是啊!”“是啊,为什么!”
春生夫妇还在急切地追问,荷花却忍不住了,哇的一声痛哭出来。
“不是,不是!”荷花痛哭着摇头,“她不是为了自己,她是为了村子……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啊!”
今年的征召来得格外早。
甫一开春,征召伴随着雨水一同落到小王村的土地上,带走了村中绝大部分青壮男丁。
又过了些许时日,新一轮的征召到来,连村中还算硬朗,不太衰老的老人也一并带走了。
小王村的村民们在短暂的不安之后,只能如常接受了这个事实。耕田的青壮年走了,村里剩下的女人们操持着田地与家务,还要费尽心思凑足隔三差五来村中收杂税、打秋风的钱粮。
六子媳妇的公公辈分很高,是村长,原本已经有些年纪,往年能够留在村里,今年也和她的丈夫一同被征走了。
无可避免的,原本由村长面对的难题,直接砸落到了她的头上。
这一季的稻谷还未长成,新粮还未收获,然而村中要缴纳的头子钱却已经逼近眼前,容不得丝毫拖延。
穆嫔低声问:“什么是头子钱?”
她自幼学习打理产业庶务,对常见的几种赋税也有些了解,却从没听说过头子钱这个词。
这也是自然,对于高门大户来说,这等额外加收的税钱,很难收到他们头上。
景昭皱眉道:“是加收的一种税钱,咱们北方不常见。”
她正思索着该如何解释,裴令之已然轻声说道:“是南方官吏私下勒索的一种手段,头子钱没有固定名目,甚至没有固定抽成比例,官署也好、小吏也罢,常用这个借口向下打秋风。”
说到这里,荷花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官府催的急,可咱们村里连自己吃的粮食都紧缺,还要挖野菜才能勉强填补,就算各家砸锅卖铁,也别想凑够啊!距离新粮下来还有些时日,难道叫村里的老人孩子全部饿死吗?”
荷花没有说的是,往年老村长在村中时,尚且能说些好话,凑上些鸡鸭鹅贿赂小吏,将实在凑不足的那部分含糊过去。但六子媳妇是个年轻的妇人,那小吏看她长相尚可,有意挑逗,正是存了将她逼迫到低头的心,非但不肯含糊,反而格外严苛逼迫如数缴纳。
六子媳妇本是个极为倔强的女人,心知肚明那小吏不怀好意,既不肯低头,又不愿因自己连累全村,情急之下走投无路,竟想出了偷东西这条邪路。
眼睁睁看着荷花说出催逼赋税的实情,长久以来压在六子媳妇心上的那块大石毫无预兆地一松,羞惭、痛苦和绝望同时涌上心头,再也撑不住,双膝一软跌跪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她一边哭着,一边跪倒朝着春生夫妇、苏惠等人叩头:“春生大哥,春生嫂子,我对不起你们,我知道偷了东西会给你们带来麻烦,一时鬼迷心窍——对不起,对不起,我不该偷你们的东西!”
春生夫妇惊呼一声,眼眶也湿了。
春生嫂子哭着扑上去:“你糊涂啊,我单知道他们要来收头子钱,不知道要收这么多——再多,全村凑一凑,哪怕勒断了腰,借遍亲戚,总不值得叫你去做贼!”
“差多少钱?”
一片痛哭声中,苏惠铁石心肠,冷冰冰地追问。
“二两。”
春生媳妇发出一声急促的吸气声。
“……”
房中忽然静默下来,唯有几个妇人抱头痛哭的声音回荡。
穆嫔张了张嘴,愕然道:“银子?”
她这句话问了也是白问。
这种地方,能凑出银子就不错了,难道还会是金子?
不必别人解释,穆嫔自己就能想通这一点。
然而正是因为她想得明白,反而陷入了更大的、难解的荒谬之中。
二两银子。
一方水土一方物价,但哪怕穆嫔不太清楚各地物价差距,依旧有着最基本的判断能力。
一套珍宝阁中的头面,至少五十两银子。
一盒上贡的素净胭脂,市面上要八两银子。
一间大县中最宽敞的客栈上房,二两还不够住上一整夜。
然而就是这区区二两,远不及她随手碰碎的一只杯盏,画眉的一支螺黛,居然是一整个小王村的村民们榨干家底都补不上的天堑鸿沟。
景昭问:“是谁收的?临澄郡还是仙野县?”
六子媳妇提起来时,仍恨得咬牙切齿:“是县里收的,收税的就是李公差!”
她说着说着,又呜呜哭了起来:“他催的急,明日一早就要来村里收,收不上就要押人丁抵税……”
可村里的青壮已经全被征走了,哪里还有多余的人丁?
她越想越绝望,甚至顾不上思考自己偷窃的后果,怀里抱着稻穗,哭得越发伤心了。
清淡的足音响起。
一缕非常清淡的香气飘来,说不出是什么香,非常好闻。
景昭负手,看着哭成一团的女人们,平静说道:“二两银子我这里有。”
迎着骤然亮起来的、期盼的目光,景昭问:“收税的差役明早过来?”
六子媳妇用力点头。
“既然如此,明日一早,让他来找我拿银子。”
说完这句话,景昭转身向东侧的屋子里走去。
穆嫔愣了愣,连忙急急跟上,声音清脆地追问:“姐姐,就这么便宜他们了?他们巧立名目胡乱捞钱,钱不定到了哪里去,挨骂的却是……”
哗啦一声。
帘子落下。
视线变得黑暗,景昭没有理会,爱怜地瞥了一眼穆嫔,平静说道:“敢巧立名目四处捞钱,是他们的本事。”
穆嫔愕然,几乎疑心自己听错了。
景昭接着道:“能不能把钱从我手中拿走,就要看他们的命了。”
分明是语调平缓,声音平和的一句话,不知为什么,穆嫔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姐姐是想……”
隔着草帘,可以听到门口传来足音。
紧接着,笃笃笃三声轻叩,敲响了这间屋子大开的木门。
那年幼的小童吓得瑟缩起来,瞪大一双惊惶的眼睛。
年纪稍轻些的妇人双腿一软,脸色惨白地摇头:“不是,不是,我们不敢的。”
苏惠声音再度扬起:“那你们是要干什么?是不是要行偷盗之事?说!”
毕竟是内卫历练出来的审讯本领,即使苏惠刻意收敛,作出一副装腔作势的模样,其无意间流露出来的威势依然不是寻常人能够承受的。
那妇人脸色已经非常惨淡,还勉强一手圈住小童,一手护住年纪更大些妇人,口唇几番张合,一张脸涨得通红,几乎要滴下泪来。
就在这时,另一间屋子门口,忽然传来惊讶的喊声:“六子媳妇!”
早在抓获这三人之初,景昭便立刻令苏惠将这三人带进屋子里,并不在院中停留,以免惊动村中其他人家。
裴令之则反客为主,令积素看住西侧那间屋子,不许真正的房主出来。
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因为他们正身处陌生的村庄里。
尽管目前看来,村中大多都是妇孺老弱,青壮男丁尽数被征走,但这里毕竟是同姓村落,村中人多势众。
真要动起手来,成群结队的妇孺老弱未必能对他们造成太大伤害,但有些风险能避则避,更何况,一旦动起手来,难道真要将刀锋轻易地挥向他们?
裴令之侧首,眉梢微蹙。
他夜间越窗而出,没有戴帷帽,此前一直落后景昭半步,站在烛光没有照见的阴影里。
当景昭抄着手站在光暗边缘时,明亮烛光与夜色阴影同时交汇在她文秀的面容上,平白生出了无尽冷意与幽然,使得所有人都情不自禁低下头,目光不敢直视她,于是一并越过了她身后阴影里的裴令之。
但现在。
裴令之侧首,他偏头的动作使得那张冰雪般动人的秀美面容出现在烛光之下。
于是那声未尽的惊呼戛然而止。
裴令之不易察觉地蹙了蹙眉,往后退了半步,不去理会双眼发直的房主。
倒是景昭转过头,平静问道:“你来说,这是谁?”
结结巴巴的房主夫妇胆战心惊走了出来,那对老夫妇则被正堂中分外肃杀的气氛吓得心脏砰砰乱跳,不敢出门。
“六子媳妇,荷花嫂子,稻穗!”
那叫做荷花的妇人和小童拼命低头,六子媳妇满脸羞惭地低着头,嗫嚅道:“春生,春生嫂子……”
春生是这家男人的名字。
春生嫂子昨晚还和景昭说了会话,并不觉得景昭非常难以相处。即使此刻既迷茫又慌乱,还是壮起胆子拍着胸脯向景昭保证:“是不是,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六子媳妇是我们村长家的儿媳妇,最和气的一个人,荷花她爹是这几个村唯一一个会写字的读书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坏心思。”
荷花已经羞惭不已,几欲落泪。
六子媳妇咬唇,忽的挺起胸膛,大声道:“几位贵人,你们要打要罚就冲我来吧,是我起了坏心,动了邪念,见你们有车有马,就想偷几两银子。我堂嫂是被我硬拉来的,稻穗是我这个当娘的没教好!”
偷东西?
房主春生夫妇顿时瞪大了眼,春生嫂子连声嚷着这不可能,稻穗扑进母亲怀里哇一声痛哭起来,荷花连连摆手,脸色涨红:“不是,是我,不是她!”
屋子里鸡飞狗跳,众人各说各的,几乎乱成一锅粥。穆嫔整理好衣襟快步走出来,看着这混乱的场面愣在原地:“这是怎么了?怎么了?”
景昭见她满脸费解,平静说道:“偷东西。”
穆嫔立刻松了口气:“原来只是偷东西啊,我还以为……”
她还以为有刺客呢。
左右张望,穆嫔拖来一张简陋的木椅,殷勤推到景昭面前。
景昭落座,随手拍了拍穆嫔手背,示意她站到自己的身后去,朝苏惠点了点头。
苏惠会意,立刻道:“你说你们是为了偷东西?”
六子媳妇忍着羞惭道:“是。”
“为什么?”
“是啊!”“是啊,为什么!”
春生夫妇还在急切地追问,荷花却忍不住了,哇的一声痛哭出来。
“不是,不是!”荷花痛哭着摇头,“她不是为了自己,她是为了村子……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啊!”
今年的征召来得格外早。
甫一开春,征召伴随着雨水一同落到小王村的土地上,带走了村中绝大部分青壮男丁。
又过了些许时日,新一轮的征召到来,连村中还算硬朗,不太衰老的老人也一并带走了。
小王村的村民们在短暂的不安之后,只能如常接受了这个事实。耕田的青壮年走了,村里剩下的女人们操持着田地与家务,还要费尽心思凑足隔三差五来村中收杂税、打秋风的钱粮。
六子媳妇的公公辈分很高,是村长,原本已经有些年纪,往年能够留在村里,今年也和她的丈夫一同被征走了。
无可避免的,原本由村长面对的难题,直接砸落到了她的头上。
这一季的稻谷还未长成,新粮还未收获,然而村中要缴纳的头子钱却已经逼近眼前,容不得丝毫拖延。
穆嫔低声问:“什么是头子钱?”
她自幼学习打理产业庶务,对常见的几种赋税也有些了解,却从没听说过头子钱这个词。
这也是自然,对于高门大户来说,这等额外加收的税钱,很难收到他们头上。
景昭皱眉道:“是加收的一种税钱,咱们北方不常见。”
她正思索着该如何解释,裴令之已然轻声说道:“是南方官吏私下勒索的一种手段,头子钱没有固定名目,甚至没有固定抽成比例,官署也好、小吏也罢,常用这个借口向下打秋风。”
说到这里,荷花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官府催的急,可咱们村里连自己吃的粮食都紧缺,还要挖野菜才能勉强填补,就算各家砸锅卖铁,也别想凑够啊!距离新粮下来还有些时日,难道叫村里的老人孩子全部饿死吗?”
荷花没有说的是,往年老村长在村中时,尚且能说些好话,凑上些鸡鸭鹅贿赂小吏,将实在凑不足的那部分含糊过去。但六子媳妇是个年轻的妇人,那小吏看她长相尚可,有意挑逗,正是存了将她逼迫到低头的心,非但不肯含糊,反而格外严苛逼迫如数缴纳。
六子媳妇本是个极为倔强的女人,心知肚明那小吏不怀好意,既不肯低头,又不愿因自己连累全村,情急之下走投无路,竟想出了偷东西这条邪路。
眼睁睁看着荷花说出催逼赋税的实情,长久以来压在六子媳妇心上的那块大石毫无预兆地一松,羞惭、痛苦和绝望同时涌上心头,再也撑不住,双膝一软跌跪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她一边哭着,一边跪倒朝着春生夫妇、苏惠等人叩头:“春生大哥,春生嫂子,我对不起你们,我知道偷了东西会给你们带来麻烦,一时鬼迷心窍——对不起,对不起,我不该偷你们的东西!”
春生夫妇惊呼一声,眼眶也湿了。
春生嫂子哭着扑上去:“你糊涂啊,我单知道他们要来收头子钱,不知道要收这么多——再多,全村凑一凑,哪怕勒断了腰,借遍亲戚,总不值得叫你去做贼!”
“差多少钱?”
一片痛哭声中,苏惠铁石心肠,冷冰冰地追问。
“二两。”
春生媳妇发出一声急促的吸气声。
“……”
房中忽然静默下来,唯有几个妇人抱头痛哭的声音回荡。
穆嫔张了张嘴,愕然道:“银子?”
她这句话问了也是白问。
这种地方,能凑出银子就不错了,难道还会是金子?
不必别人解释,穆嫔自己就能想通这一点。
然而正是因为她想得明白,反而陷入了更大的、难解的荒谬之中。
二两银子。
一方水土一方物价,但哪怕穆嫔不太清楚各地物价差距,依旧有着最基本的判断能力。
一套珍宝阁中的头面,至少五十两银子。
一盒上贡的素净胭脂,市面上要八两银子。
一间大县中最宽敞的客栈上房,二两还不够住上一整夜。
然而就是这区区二两,远不及她随手碰碎的一只杯盏,画眉的一支螺黛,居然是一整个小王村的村民们榨干家底都补不上的天堑鸿沟。
景昭问:“是谁收的?临澄郡还是仙野县?”
六子媳妇提起来时,仍恨得咬牙切齿:“是县里收的,收税的就是李公差!”
她说着说着,又呜呜哭了起来:“他催的急,明日一早就要来村里收,收不上就要押人丁抵税……”
可村里的青壮已经全被征走了,哪里还有多余的人丁?
她越想越绝望,甚至顾不上思考自己偷窃的后果,怀里抱着稻穗,哭得越发伤心了。
清淡的足音响起。
一缕非常清淡的香气飘来,说不出是什么香,非常好闻。
景昭负手,看着哭成一团的女人们,平静说道:“二两银子我这里有。”
迎着骤然亮起来的、期盼的目光,景昭问:“收税的差役明早过来?”
六子媳妇用力点头。
“既然如此,明日一早,让他来找我拿银子。”
说完这句话,景昭转身向东侧的屋子里走去。
穆嫔愣了愣,连忙急急跟上,声音清脆地追问:“姐姐,就这么便宜他们了?他们巧立名目胡乱捞钱,钱不定到了哪里去,挨骂的却是……”
哗啦一声。
帘子落下。
视线变得黑暗,景昭没有理会,爱怜地瞥了一眼穆嫔,平静说道:“敢巧立名目四处捞钱,是他们的本事。”
穆嫔愕然,几乎疑心自己听错了。
景昭接着道:“能不能把钱从我手中拿走,就要看他们的命了。”
分明是语调平缓,声音平和的一句话,不知为什么,穆嫔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姐姐是想……”
隔着草帘,可以听到门口传来足音。
紧接着,笃笃笃三声轻叩,敲响了这间屋子大开的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