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58节
孟侯曾随皇帝起事,多年征战,自有寻常难及的敏锐。
他压住内心惊惶,心知逃过一劫与死无葬身之地这两种命运便只在瞬息之间,强作镇定回禀:“媛媛是老臣袍泽遗孤,养育多年,便与老臣亲女无异。”
“与亲女无异。”
皇帝淡淡重复了一遍,血色淡薄的唇角倏然泛起笑意。
所谓血亲父女,皇帝笑的时候,唇角弯起的弧度与皇太女别无二致。但同样的笑容,放在景昭身上,能够传达出很多种不同的情绪,出现在皇帝脸上时,却只剩下幽然的森冷与诡谲。
“既然与亲女别无二致。”皇帝幽然道,“极刑之下,黄泉路上,可与你满门一道同行。”
说完这句话,皇帝举步离开。
孟侯冷汗淋漓,耳畔嗡嗡作响,皇帝的话落在他耳中,却慢了半拍才捕捉到皇帝话中的意思,惊骇无比,嘶声道:“圣上!老臣有罪,老臣有罪,但求圣上看在老臣随圣上征战起事的份上,饶过臣家中儿孙……”
数个御前侍卫扑上来,如狼似虎按倒孟侯及其家眷,硬生生将他们拧过四肢五花大绑,往外拖了出去。
一个小内侍急匆匆追上来,为首的侍卫认出那是梁内官新收的小徒弟,和气道:“梁内官有什么话?”
小内侍跑得急了,连连摆手,抹了把雨水匆匆道:“师父叫我跟几位说一声——”
他抬起手,指了指那名叫做媛媛的少女。
在孟侯等人倏然亮起来的目光中,小内侍歪着头,一字一句学话:“师父说,这姑娘长得好,很有福气,下手轻些,来日死后,其他人不必理会,唯独要记得给她好生安葬,不许胡乱拉去乱葬岗丢了,不能糟践她的身体。”
话音落下,小内侍看了一眼那张惨白的美人面孔,似乎是想看出师父所说的‘福气’,最终却只是茫然地摇了摇头,蹦蹦跳跳踩在雨水里,小跑着离开了。
皇帝撑着伞,在雨中徐徐前行。
走过一座座庭院,经过一条条游廊,最终来到了明昼殿前。
内侍宫人噤若寒蝉,全都垂手跟在身后,连呼吸声都格外清浅,近乎于无。
皇帝偏了偏头,转头看向檐外的雨。
和宫人们的猜测不同,他并没有恚怒至极,甚至没有多少情绪。
过往十年里,有很多人千方百计寻找与她有几分相似的美丽少女,想尽办法送到他面前。
孟侯不是第一个,想来也不是最后一个。
即使他为此处死了很多人,但那不代表皇帝本身多么愤怒。他的喜怒哀乐,早在十年前,就只牵系在一两个人身上,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法轻易挑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年来,他呈现给朝堂百官的所有情绪,都自有用处。
只是今夜那个叫媛媛的少女,格外像她。
当然,她的风姿就像绝世名画,无人能够描摹出其中一二。但哪怕空具三分相似的外形,都可说是世间罕见的美人。
皇帝短暂地分神,去回想记忆里一张张熟悉的面容。
他不是在怀念故去的文宣皇后,从很多年前,他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并不需要刻意形似的粗陋赝品来挑起他的回忆。
他只是忽然提起了兴趣,于是开始回忆十年里见过的那些人。
然后他摇了摇头,微微一哂。
皇帝推开了明昼殿后殿的大门,步入殿中。
层层纱帐飘飞而后垂落,遮掩住了皇帝的身形。
一如往常。
.
阶前夜色,清凉如水。
皎皎月色越来越黯淡,天边乌云散而复聚,逐渐吞没最后一缕清淡的月光。
夜色越来越浓,光影越来越淡。
石阶上,景昭与裴令之并肩坐在那里,他们的距离很近,宽大袖摆垂落交叠,乍一看便像牵着手。
方才他们说了很多话,于是现在他们同时选择了沉默。
他们谁都没有说话,只静静坐在一处,看着天边乌云变幻形状,像一角袖摆、一壶浊酒,又像一把团扇。
随着月色被掩映在乌云之后,小院中的景象也越来越漆黑模糊,远处低矮的房屋与树木的枝杈构成许多奇怪的图案,远远看去有些可怕,像是乡野故事、鬼魅传奇中常有的场景。
看着黑暗中的景象,景昭想说些什么,然而她张了张口,发现自己什么都懒得说。
就像她懒得起身回房一样。
夜风清凉,白天的暑热褪去,现在无疑很适合躺下睡觉,想必一定能做个好梦。
但景昭不想动。
因为坐在对方身边,哪怕什么话也不说,只静静坐着,都感觉很好。
裴令之也是这样。
那片乌云掩住最后一缕月色之前,他们靠在石阶上,有意无意地说了很多话。
最起初或许是试探,直到谈到他们的母亲,触及到对方为数不多的一点真心。
然后他们开始聊些更轻松的话题。
比如童年、比如兴趣、比如朋友。
比如弹琴、比如写字、比如骑射。
聊这些话题,可以让人轻松很多,也愉快很多。
景昭提到她有很多一起长大、一起读书的玩伴,也提及有些玩伴的复杂心思与好笑举动。
裴令之则提起他游历四方的见闻,也说起他即将要沿路拜访的那对朋友。
那是一对非常特殊的朋友,因为与家中观念背道而驰,毅然决然共同私奔,抛弃家族带来的一切风光,在外定居行医为生。
裴令之邀请景昭和他一起去拜访那对朋友。
景昭爽快地应下。
直到乌云彻底笼罩整片夜空,他们才意犹未尽地停下。
尽管说的累了,极为疲倦,但此刻他们依然没有回房的意思。
难得碰到一个如此说得来的人,这种心有灵犀的感觉非常不错,没有人想轻易终结这个愉快的夜晚。
他们静静看着夜色,看着远方张牙舞爪的树影轮廓,就好像那些树木变成了怪物,正在悄悄向前靠近这座小院。
——不。
景昭骤然侧首。
不是错觉。
是真的有人在悄悄靠近。
几道漆黑的人影,悄悄靠近了院子。其中一道矮小的人影蹑手蹑脚翻过篱笆,黑暗中仿佛潜行的鬼魅,小心翼翼向房屋的方向走去。
景昭无声地抬起眼帘,正迎上裴令之盈如春水的眼睛。
二人无声交换目光,一触即分。
这间小院的房屋坐北朝南,共分三间。
正堂用于储存杂物、吃饭以及待客,苏惠积素临时睡在这里;东边那间屋子隔成两间,如今让出来给景昭三人暂住;这家真正的主人如今一家四口临时挤在西边那间屋子。
院中两畦菜地,开在东边那间屋子窗外,也就是景昭与裴令之如今落座的石阶下方,鸡鸭们睡在菜地尽头的简易棚子里,已经将这处并不大的院落占据了大半。
车和马不能放在院外,因此苏惠只能将它们一并栓在了西边那间房屋的阶下。
所以,确切说来,看着那人影鬼鬼祟祟的行进方向,可以说他正在向着屋子走去。
也可以说,他正走向停在那里的两辆马车。
黑影靠近了马车。
下一刻,惨叫声平地骤起。
是其中一匹拴在马车附近的骏马,被窸窸窣窣的动静惊动,不耐烦地一蹄踢出,正中那道漆黑人影。
刹那间,房中风声顿起,苏惠一阵风般卷了出来。紧接着积素狂奔而出,不由分说急扑向黑影的方向。
咔嚓两声脆响,黑影被按倒在地,惨叫声分外清晰。
那声音隐带稚嫩,竟然像是个年幼的孩子!
院外放风的几个人影正待逃离,听见院中传来的惨叫声,顿时急了,竟然自投罗网般翻过篱笆,往院中跑过来。
景昭不假思索,随手抄起团扇一甩,原本没什么重量的扇子携着雷霆万钧之势疾飞而出,只听咣当重响,一人栽倒在地。
裴令之还在四处寻觅趁手的东西,奈何手边只有一把景昭借给他的团扇,又不能拔起菜地里的菜出手制敌,就在这短短片刻迟疑之间,局势已经明晰。
带着一种被惊扰的不悦,裴令之含笑抖一抖衣袖,站起身来:“女郎身手妙绝,走吧,我们过去看看。”
第52章 景昭抄着手站在光暗边缘,……
夜风忽急。
漫天乌云被风吹开一刹,又迅速合拢,月光倾泻在院中,短暂映亮了小院中那三间正房。
呼的一声轻响。
正堂的油灯被撤下,换成了马车中的明亮灯烛,照亮大半间屋子,也照亮了被丢在屋子正中的几个人。
穆嫔在嘈杂声中惊醒,披着外衫急急忙忙推门出去寻找景昭,看见正堂中挤满了人,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掩住衣襟缩回门后。
饶是混乱时刻,百忙之中,景昭依然敏锐捕捉到了穆嫔那声惊呼。
她没有转头,平静扬声道:“无事,不用出来。”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目光依然落在正堂正中的三个人身上。
两女一男,作村民打扮,皮肤偏黑,手足均有长期劳作留下的茧子,个子矮且瘦削,像三支风干的树杈,直直插在地面上,仿佛随时会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吹断。
南方世家一度崇尚弱不胜衣的单薄美态,无论男女,均以弱柳扶风为荣。
然而面前这三人显然不是闲极无聊追求弱柳扶风的结果,景昭目光轻飘飘拂过那名捂着手臂吃痛的小童,看向那两名妇人。
“说吧。”苏惠面色冷厉道,“你们深夜潜入,究竟有何阴谋?”
他压住内心惊惶,心知逃过一劫与死无葬身之地这两种命运便只在瞬息之间,强作镇定回禀:“媛媛是老臣袍泽遗孤,养育多年,便与老臣亲女无异。”
“与亲女无异。”
皇帝淡淡重复了一遍,血色淡薄的唇角倏然泛起笑意。
所谓血亲父女,皇帝笑的时候,唇角弯起的弧度与皇太女别无二致。但同样的笑容,放在景昭身上,能够传达出很多种不同的情绪,出现在皇帝脸上时,却只剩下幽然的森冷与诡谲。
“既然与亲女别无二致。”皇帝幽然道,“极刑之下,黄泉路上,可与你满门一道同行。”
说完这句话,皇帝举步离开。
孟侯冷汗淋漓,耳畔嗡嗡作响,皇帝的话落在他耳中,却慢了半拍才捕捉到皇帝话中的意思,惊骇无比,嘶声道:“圣上!老臣有罪,老臣有罪,但求圣上看在老臣随圣上征战起事的份上,饶过臣家中儿孙……”
数个御前侍卫扑上来,如狼似虎按倒孟侯及其家眷,硬生生将他们拧过四肢五花大绑,往外拖了出去。
一个小内侍急匆匆追上来,为首的侍卫认出那是梁内官新收的小徒弟,和气道:“梁内官有什么话?”
小内侍跑得急了,连连摆手,抹了把雨水匆匆道:“师父叫我跟几位说一声——”
他抬起手,指了指那名叫做媛媛的少女。
在孟侯等人倏然亮起来的目光中,小内侍歪着头,一字一句学话:“师父说,这姑娘长得好,很有福气,下手轻些,来日死后,其他人不必理会,唯独要记得给她好生安葬,不许胡乱拉去乱葬岗丢了,不能糟践她的身体。”
话音落下,小内侍看了一眼那张惨白的美人面孔,似乎是想看出师父所说的‘福气’,最终却只是茫然地摇了摇头,蹦蹦跳跳踩在雨水里,小跑着离开了。
皇帝撑着伞,在雨中徐徐前行。
走过一座座庭院,经过一条条游廊,最终来到了明昼殿前。
内侍宫人噤若寒蝉,全都垂手跟在身后,连呼吸声都格外清浅,近乎于无。
皇帝偏了偏头,转头看向檐外的雨。
和宫人们的猜测不同,他并没有恚怒至极,甚至没有多少情绪。
过往十年里,有很多人千方百计寻找与她有几分相似的美丽少女,想尽办法送到他面前。
孟侯不是第一个,想来也不是最后一个。
即使他为此处死了很多人,但那不代表皇帝本身多么愤怒。他的喜怒哀乐,早在十年前,就只牵系在一两个人身上,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法轻易挑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年来,他呈现给朝堂百官的所有情绪,都自有用处。
只是今夜那个叫媛媛的少女,格外像她。
当然,她的风姿就像绝世名画,无人能够描摹出其中一二。但哪怕空具三分相似的外形,都可说是世间罕见的美人。
皇帝短暂地分神,去回想记忆里一张张熟悉的面容。
他不是在怀念故去的文宣皇后,从很多年前,他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并不需要刻意形似的粗陋赝品来挑起他的回忆。
他只是忽然提起了兴趣,于是开始回忆十年里见过的那些人。
然后他摇了摇头,微微一哂。
皇帝推开了明昼殿后殿的大门,步入殿中。
层层纱帐飘飞而后垂落,遮掩住了皇帝的身形。
一如往常。
.
阶前夜色,清凉如水。
皎皎月色越来越黯淡,天边乌云散而复聚,逐渐吞没最后一缕清淡的月光。
夜色越来越浓,光影越来越淡。
石阶上,景昭与裴令之并肩坐在那里,他们的距离很近,宽大袖摆垂落交叠,乍一看便像牵着手。
方才他们说了很多话,于是现在他们同时选择了沉默。
他们谁都没有说话,只静静坐在一处,看着天边乌云变幻形状,像一角袖摆、一壶浊酒,又像一把团扇。
随着月色被掩映在乌云之后,小院中的景象也越来越漆黑模糊,远处低矮的房屋与树木的枝杈构成许多奇怪的图案,远远看去有些可怕,像是乡野故事、鬼魅传奇中常有的场景。
看着黑暗中的景象,景昭想说些什么,然而她张了张口,发现自己什么都懒得说。
就像她懒得起身回房一样。
夜风清凉,白天的暑热褪去,现在无疑很适合躺下睡觉,想必一定能做个好梦。
但景昭不想动。
因为坐在对方身边,哪怕什么话也不说,只静静坐着,都感觉很好。
裴令之也是这样。
那片乌云掩住最后一缕月色之前,他们靠在石阶上,有意无意地说了很多话。
最起初或许是试探,直到谈到他们的母亲,触及到对方为数不多的一点真心。
然后他们开始聊些更轻松的话题。
比如童年、比如兴趣、比如朋友。
比如弹琴、比如写字、比如骑射。
聊这些话题,可以让人轻松很多,也愉快很多。
景昭提到她有很多一起长大、一起读书的玩伴,也提及有些玩伴的复杂心思与好笑举动。
裴令之则提起他游历四方的见闻,也说起他即将要沿路拜访的那对朋友。
那是一对非常特殊的朋友,因为与家中观念背道而驰,毅然决然共同私奔,抛弃家族带来的一切风光,在外定居行医为生。
裴令之邀请景昭和他一起去拜访那对朋友。
景昭爽快地应下。
直到乌云彻底笼罩整片夜空,他们才意犹未尽地停下。
尽管说的累了,极为疲倦,但此刻他们依然没有回房的意思。
难得碰到一个如此说得来的人,这种心有灵犀的感觉非常不错,没有人想轻易终结这个愉快的夜晚。
他们静静看着夜色,看着远方张牙舞爪的树影轮廓,就好像那些树木变成了怪物,正在悄悄向前靠近这座小院。
——不。
景昭骤然侧首。
不是错觉。
是真的有人在悄悄靠近。
几道漆黑的人影,悄悄靠近了院子。其中一道矮小的人影蹑手蹑脚翻过篱笆,黑暗中仿佛潜行的鬼魅,小心翼翼向房屋的方向走去。
景昭无声地抬起眼帘,正迎上裴令之盈如春水的眼睛。
二人无声交换目光,一触即分。
这间小院的房屋坐北朝南,共分三间。
正堂用于储存杂物、吃饭以及待客,苏惠积素临时睡在这里;东边那间屋子隔成两间,如今让出来给景昭三人暂住;这家真正的主人如今一家四口临时挤在西边那间屋子。
院中两畦菜地,开在东边那间屋子窗外,也就是景昭与裴令之如今落座的石阶下方,鸡鸭们睡在菜地尽头的简易棚子里,已经将这处并不大的院落占据了大半。
车和马不能放在院外,因此苏惠只能将它们一并栓在了西边那间房屋的阶下。
所以,确切说来,看着那人影鬼鬼祟祟的行进方向,可以说他正在向着屋子走去。
也可以说,他正走向停在那里的两辆马车。
黑影靠近了马车。
下一刻,惨叫声平地骤起。
是其中一匹拴在马车附近的骏马,被窸窸窣窣的动静惊动,不耐烦地一蹄踢出,正中那道漆黑人影。
刹那间,房中风声顿起,苏惠一阵风般卷了出来。紧接着积素狂奔而出,不由分说急扑向黑影的方向。
咔嚓两声脆响,黑影被按倒在地,惨叫声分外清晰。
那声音隐带稚嫩,竟然像是个年幼的孩子!
院外放风的几个人影正待逃离,听见院中传来的惨叫声,顿时急了,竟然自投罗网般翻过篱笆,往院中跑过来。
景昭不假思索,随手抄起团扇一甩,原本没什么重量的扇子携着雷霆万钧之势疾飞而出,只听咣当重响,一人栽倒在地。
裴令之还在四处寻觅趁手的东西,奈何手边只有一把景昭借给他的团扇,又不能拔起菜地里的菜出手制敌,就在这短短片刻迟疑之间,局势已经明晰。
带着一种被惊扰的不悦,裴令之含笑抖一抖衣袖,站起身来:“女郎身手妙绝,走吧,我们过去看看。”
第52章 景昭抄着手站在光暗边缘,……
夜风忽急。
漫天乌云被风吹开一刹,又迅速合拢,月光倾泻在院中,短暂映亮了小院中那三间正房。
呼的一声轻响。
正堂的油灯被撤下,换成了马车中的明亮灯烛,照亮大半间屋子,也照亮了被丢在屋子正中的几个人。
穆嫔在嘈杂声中惊醒,披着外衫急急忙忙推门出去寻找景昭,看见正堂中挤满了人,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掩住衣襟缩回门后。
饶是混乱时刻,百忙之中,景昭依然敏锐捕捉到了穆嫔那声惊呼。
她没有转头,平静扬声道:“无事,不用出来。”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目光依然落在正堂正中的三个人身上。
两女一男,作村民打扮,皮肤偏黑,手足均有长期劳作留下的茧子,个子矮且瘦削,像三支风干的树杈,直直插在地面上,仿佛随时会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吹断。
南方世家一度崇尚弱不胜衣的单薄美态,无论男女,均以弱柳扶风为荣。
然而面前这三人显然不是闲极无聊追求弱柳扶风的结果,景昭目光轻飘飘拂过那名捂着手臂吃痛的小童,看向那两名妇人。
“说吧。”苏惠面色冷厉道,“你们深夜潜入,究竟有何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