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61节
李公差自然不敢一开口便将头子钱全抹了,又不敢要的多了,于是犹犹豫豫,报出个二两银子。
门外传来一声尖叫。
荷花冲了进来,悲愤道:“你上次来这里,口口声声说要拿三两银子出来,我们苦苦哀求都不能减免,怎么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少了一两银子!”
李公差心里咯噔一声,一把搡开她:“你这娘们,不识好歹!”又立刻转头道,“您看,这些刁民处处颠倒黑白,我上次也说的是二两银子,可他们死活不交,只说没钱,我宽限了几天,又倒打一耙。”
“是吗?”景昭冷冷道,“可我听说,你上次见小王村拿不出钱,硬逼着村里做主的妇人在欠条上按了手印,写明如不缴纳,便要将那妇人卖出去填税——官府催逼缴税,竟以买卖良家妇人相胁吗?”
李公差本能狡辩道:“那是,那是催她们缴税催的急了,吓吓她们而已……”
“欠条呢?”景昭平淡道,“拿出来看看,上面写的到底是几两银子。”
李公差瞠目结舌。
他待要说话,却发觉自己方才下意识认下了欠条一事,现在再反口已经来不及了。
他这短暂的沉默已经能说明很多。
另一个金石相击般动人的声音从帘后响起。
裴令之淡淡道:“原来官府收税的数额,竟可以朝令夕改,倒不知这税究竟是仙野县在收,还是有人从中渔利、中饱私囊的借口?”
“这……这……”
荷花悲愤道:“李有德,这几年你连地皮都要刮下来,我一分一毫记得清清楚楚,我不怕对质!你呢,你敢不敢当着贵人的面,和我们对质!”
李公差磕磕绊绊,心下一横,索性道:“贵人,您不知道,我们这些小吏都是这么过来的。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太大的罪名我们也不能认,您是尊贵的人物,不知道这些下贱刁民们最爱胡言乱语,造谣生事。”
刘公差在身后拼命捅他,李公差硬着头皮,继续道:“您不知道,这些贱民们嘴里没个实话,尽是利用您的良善。我们也只是奉上官的命,您身份高贵,也不能插手县衙收税吧。”
话音未落,他忽然感觉身上一凉,如芒在背。
凉意不知从何而来,可能是苏惠看他如看死人的目光,也可能是屋外妇人孩童们愤恨的眼神。
景昭很久没碰到过敢在她面前这样说话的人了,一哂:“倒是有几分胆子。”
裴令之怫然道:“不知天高地厚而已。”
“好。”景昭点头道,“此言有理,收税的事,我的确不该直接问你这个末流小吏,而该直接去问一县长官。”
“不过空着手去,终究不妥。”
啪的一声,景昭随意放下手中杯盏:“我看你很大胆,有些胆色。”
话中喜怒难测,李公差总算清醒过来,额间生汗:“不,不敢当。”
“既然如此,我要找你借一件东西,才好去见仙野县令说话。”
一种不祥的预感,忽然悄悄攀上了李公差的背心,像是冰冷的蛇吐着信子,毒牙已经挨到了他的颈间。
哗啦一声。
景昭信手揭开草帘,徐行而出。
她的面容文秀,气质非凡,骤然出现在这间狭窄的房屋中,不啻于仙人临凡般惊人突兀。
两名公差一时间竟然愣住了。
“什么?”李公差梦游般地问道。
路过苏惠身边时,景昭随手抽出了他的佩刀。
雪亮刀锋迎着天光,折射出异常刺目的光芒。
李公差忽然觉得天旋地转。
他尚未回过神,下一秒,他看见了一双熟悉的腿,熟悉到有些怪异的地步。
紧接着,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视线很奇怪,像是在不断下落。
人头飞起,无头的尸首摇摇晃晃,腔子里鲜血狂喷,尖叫声平地骤起。
一片血红中,李公差终于感受到了迟来的疼痛。
他后知后觉地想:原来是我的头掉下来了。
砰的一声。
人头落地。
景昭随意一甩,刀锋上鲜血滴落,重新恢复雪亮的光泽。
她看也不看栽倒在地的无头尸首,转向软倒在地的刘公差,眉梢微挑,声音平和。
“他不会说话,不敢说话,所以我借他的头去和县令说话。那你呢,你会不会说话?”
第54章 短刃连鞘在掌心一拍,白衣……
一把短剑浸在池水里。
殷红的痕迹随着水波扩散,却没有变淡,反而越来越浓。
整间厅堂中弥散着浓重的血气,十分难闻。
景含章蹲在池边,撩水洗剑,身侧许多侍卫来来去去,将厅堂中倒毙的尸首拖出门外。
看着最后一名刺客的尸体被从池中捞出,景含章啧了一声,擦干净短剑上的水珠,随意别在腰间。
“怎么处置?”
谈照微抱臂而立,袍角溅落几点血痕,颊边沾着一滴圆圆血珠,像是血染出的一个小小梨涡。
他说:“除了追查到底,还能怎么处置?”
“我是说内贼。”景含章说,“没有人事先泄露太女殿下巡行路线,这些刺客怎么可能事先埋伏在这里。”
问题就出在这里。
能弄到皇太女巡行路线的内贼,又岂会是寻常人物?
不要说处置,就连抓捕拷问,都不是他们能轻易决定的。
郑明夷抬袖掩唇,轻咳两声,不容置疑道:“查,该抓抓,该杀杀,我自写折子回京,事关重大,后果由我一力承担。”
“用不着你承担。”谈照微指关节敲打着腰间刀鞘,眼梢压出锋利的弧度,“我奉命扈从东宫,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来人——”
侍卫狂奔而入:“世子!”
谈照微语速极快道:“封闭营地,你们各自带人,监督各部主官分头自查,可疑者、心虚者、行踪不明者、多次外出窥看鸾驾者,一律绑缚待审!”
“备纸笔。”郑明夷转头吩咐身边侍从,“另外,去请侍从太女殿下驾前的两位女官,遇刺仓促之中易生差错,千万不能留给任何人近前的机会,检视一切文书、卷宗、舆图,防止有人趁乱窥看偷盗。”
景含章招来下属,命令随驾车马、仪礼、医药、饮食等部各自检视详查,又着重叮嘱数句,再一抬头,只听得厅中气氛变了,隐隐又带了些剑拔弩张的气息。
上一刻三人还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转眼间又闹了内讧,景含章一个头两个大,听谈照微与郑明夷辩论数句,无声地翻了个白眼。
这两人的好处是绝不耽误正事,就是有天大的醋意也要等到处理完公务再开口。但一旦阴阳怪气起来,倘若没有外力强行打断,能说个三天三夜绝不停歇。
作为此间唯一的外力,景含章当仁不让强行插进正中间。
“我来!”她一把抢过空白纸张,顺便捞走了毛笔,“你们俩争什么争,不就是给圣上及殿下写禀事折子吗,谁写都一样,都不要抢了,我来!”
话未说完,景含章已经饱蘸浓墨,当仁不让写下‘臣景含章伏禀’。
谈照微张口结舌看着她,郑明夷难得露出懵然神色:“景舍人你……”
景含章撂下笔,义正辞严道:“你们能别吵了吗?我天生对阴阳怪气过敏,听着就头疼。”
郑明夷袖手欠身以示抱歉,旋即道:“景舍人,你误会了,我和谈世子之间的分歧,事实上已经经过克制,其实并不影响大局。”
谈照微更直白一点:“你可以不听的。”
景含章看看他:“你们俩随时随地可能会争执起来,难道我不能和你们两个同时待在一起,看见你们二人就要避开?我很怀疑你们在通过这种方式合纵连横,意图悄悄将我排挤出去。”
话音未落,郑明夷已然淡声解释:“并无此意。”
谈照微则对着郑明夷嫌恶地别开了脸。
景含章叹了口气,不再开玩笑,挥手道:“好了好了,我明白,你们两个不信任对方,所以一定要把禀事折子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这里还有我,与其陷入无休止的争执,不如让我来写——别吵了别吵了,写完我又不是不给你们看!”
出于对对方的不信任,与暂时的妥协,谈照微与郑明夷总算保持了默认的态度,由景含章主笔写完奏折初稿,三人正色商议一刻,共同改了改,将终稿誊写到空白奏折上,才算完成。
一边书写奏折,景含章一边很不拿自己当外人地规劝:“同僚一场,我有几句推心置腹的话,不能不和你们说。”
迎着二人的目光,她认真说道:“太女殿下天日之表,京中倾慕者多如过江之鲫,我很能理解你们的心思……”
感受到谈照微瞬时狐疑的目光,景含章连忙道:“别这样看我,我对殿下一片耿耿忠心,请不要以世俗的猜测玷污我对殿下的忠诚——还有,说的就是你,谈世子,你不要看见有人往殿下身边靠,就悄悄瞪眼睛,京中那么多人,你瞪得过来吗?还有穆嫔娘娘,那才是殿下身边真正唯一一个有名有份的娘娘,你连她都防着,是不是有点反客为主啊——将来你们要是在一个锅里捞饭吃,尴不尴尬?”
她的话是没错。
然而有时候,有些话即使没错,也只能在心中想想,如果摊开放到台面上,反而是极大的不妥。
景含章凛然无惧,又转向郑明夷:“不是我说,郑学士,你也别整日想着替殿下分忧解难,令殿下轻松愉快——这正宫娘娘姿态摆得太早也不好,反而变成了十足的宠妾作风。”
这话比方才更加冒犯,堪称无礼,郑明夷神情隐现怫然。
景含章却似丝毫未觉:“一看就知道,郑学士从小不进后宅,令堂怕是也不方便教你那些东西——听我说,小妾只要家主喜欢就够了,正妻才是和舅姑过日子的——说实话,你们长了这么大,有没有遇见过家中婢女投怀送抱?”
无人应答,景含章也不介意,坦诚道:“我就碰见过,还不止一次,有侍卫也有小厮,我自然把持住了,但被家中尊长知道之后,他们还是立刻命人将那些男人拖下去责打处置,叮嘱我断不许中计,口口声声说贱奴不安好心,想诱引我沉溺温柔乡,阻拦我上进的道路。”
“有没有感觉有点熟悉?”景含章自问自答,“你们不用藏着掖着,我们几个人不管是谁碰见这种事,家里大概都是这么处置的,天下父母大多深爱子女,即使心中不满,多半也不会觉得自家儿女有错,必然是贱人蓄意引诱,要打要罚,肯定罚不是自己生的那个——现在圣上还没发话选正妃,你们两个这么着急,落在圣上眼里,会不会……”
“贤惠啊、端庄啊!”景含章痛心疾首地提醒,“沉稳啊、内敛啊!”
这些话委实太过冒犯,极是无礼,景含章忙不迭地落下最后一笔,拔腿抽身逃跑。
冲出厅外,她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轻微的臆症总易被人忽略,但长久发展下去可能会病情加重,最终演变成失心疯。”
她下了结论:“不能讳疾忌医。”
贴身侍从听得茫然。
景含章也不解释,心想这二人现在也不知道在着急什么,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目前来看他们两个胜算最大,但圣上与殿下都还没有发话,还没到尘埃落定的那一刻,他们争来争去彼此较劲,若是被别人摘了桃子,可就丢大人了。
想到这里,景含章幸灾乐祸地想,倘若他们较劲半晌,殿下另立正妃,或是把穆嫔扶正,让这两个做小……
——更刺激了!
她想象着那幅画面,忍不住露出邪恶的笑容。
贴身侍从不理解主子为何笑得如此古怪,只担忧地规劝:“您何必说这些呢,这些话一说出来,岂不是把那两位都给得罪了?”
门外传来一声尖叫。
荷花冲了进来,悲愤道:“你上次来这里,口口声声说要拿三两银子出来,我们苦苦哀求都不能减免,怎么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少了一两银子!”
李公差心里咯噔一声,一把搡开她:“你这娘们,不识好歹!”又立刻转头道,“您看,这些刁民处处颠倒黑白,我上次也说的是二两银子,可他们死活不交,只说没钱,我宽限了几天,又倒打一耙。”
“是吗?”景昭冷冷道,“可我听说,你上次见小王村拿不出钱,硬逼着村里做主的妇人在欠条上按了手印,写明如不缴纳,便要将那妇人卖出去填税——官府催逼缴税,竟以买卖良家妇人相胁吗?”
李公差本能狡辩道:“那是,那是催她们缴税催的急了,吓吓她们而已……”
“欠条呢?”景昭平淡道,“拿出来看看,上面写的到底是几两银子。”
李公差瞠目结舌。
他待要说话,却发觉自己方才下意识认下了欠条一事,现在再反口已经来不及了。
他这短暂的沉默已经能说明很多。
另一个金石相击般动人的声音从帘后响起。
裴令之淡淡道:“原来官府收税的数额,竟可以朝令夕改,倒不知这税究竟是仙野县在收,还是有人从中渔利、中饱私囊的借口?”
“这……这……”
荷花悲愤道:“李有德,这几年你连地皮都要刮下来,我一分一毫记得清清楚楚,我不怕对质!你呢,你敢不敢当着贵人的面,和我们对质!”
李公差磕磕绊绊,心下一横,索性道:“贵人,您不知道,我们这些小吏都是这么过来的。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太大的罪名我们也不能认,您是尊贵的人物,不知道这些下贱刁民们最爱胡言乱语,造谣生事。”
刘公差在身后拼命捅他,李公差硬着头皮,继续道:“您不知道,这些贱民们嘴里没个实话,尽是利用您的良善。我们也只是奉上官的命,您身份高贵,也不能插手县衙收税吧。”
话音未落,他忽然感觉身上一凉,如芒在背。
凉意不知从何而来,可能是苏惠看他如看死人的目光,也可能是屋外妇人孩童们愤恨的眼神。
景昭很久没碰到过敢在她面前这样说话的人了,一哂:“倒是有几分胆子。”
裴令之怫然道:“不知天高地厚而已。”
“好。”景昭点头道,“此言有理,收税的事,我的确不该直接问你这个末流小吏,而该直接去问一县长官。”
“不过空着手去,终究不妥。”
啪的一声,景昭随意放下手中杯盏:“我看你很大胆,有些胆色。”
话中喜怒难测,李公差总算清醒过来,额间生汗:“不,不敢当。”
“既然如此,我要找你借一件东西,才好去见仙野县令说话。”
一种不祥的预感,忽然悄悄攀上了李公差的背心,像是冰冷的蛇吐着信子,毒牙已经挨到了他的颈间。
哗啦一声。
景昭信手揭开草帘,徐行而出。
她的面容文秀,气质非凡,骤然出现在这间狭窄的房屋中,不啻于仙人临凡般惊人突兀。
两名公差一时间竟然愣住了。
“什么?”李公差梦游般地问道。
路过苏惠身边时,景昭随手抽出了他的佩刀。
雪亮刀锋迎着天光,折射出异常刺目的光芒。
李公差忽然觉得天旋地转。
他尚未回过神,下一秒,他看见了一双熟悉的腿,熟悉到有些怪异的地步。
紧接着,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视线很奇怪,像是在不断下落。
人头飞起,无头的尸首摇摇晃晃,腔子里鲜血狂喷,尖叫声平地骤起。
一片血红中,李公差终于感受到了迟来的疼痛。
他后知后觉地想:原来是我的头掉下来了。
砰的一声。
人头落地。
景昭随意一甩,刀锋上鲜血滴落,重新恢复雪亮的光泽。
她看也不看栽倒在地的无头尸首,转向软倒在地的刘公差,眉梢微挑,声音平和。
“他不会说话,不敢说话,所以我借他的头去和县令说话。那你呢,你会不会说话?”
第54章 短刃连鞘在掌心一拍,白衣……
一把短剑浸在池水里。
殷红的痕迹随着水波扩散,却没有变淡,反而越来越浓。
整间厅堂中弥散着浓重的血气,十分难闻。
景含章蹲在池边,撩水洗剑,身侧许多侍卫来来去去,将厅堂中倒毙的尸首拖出门外。
看着最后一名刺客的尸体被从池中捞出,景含章啧了一声,擦干净短剑上的水珠,随意别在腰间。
“怎么处置?”
谈照微抱臂而立,袍角溅落几点血痕,颊边沾着一滴圆圆血珠,像是血染出的一个小小梨涡。
他说:“除了追查到底,还能怎么处置?”
“我是说内贼。”景含章说,“没有人事先泄露太女殿下巡行路线,这些刺客怎么可能事先埋伏在这里。”
问题就出在这里。
能弄到皇太女巡行路线的内贼,又岂会是寻常人物?
不要说处置,就连抓捕拷问,都不是他们能轻易决定的。
郑明夷抬袖掩唇,轻咳两声,不容置疑道:“查,该抓抓,该杀杀,我自写折子回京,事关重大,后果由我一力承担。”
“用不着你承担。”谈照微指关节敲打着腰间刀鞘,眼梢压出锋利的弧度,“我奉命扈从东宫,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来人——”
侍卫狂奔而入:“世子!”
谈照微语速极快道:“封闭营地,你们各自带人,监督各部主官分头自查,可疑者、心虚者、行踪不明者、多次外出窥看鸾驾者,一律绑缚待审!”
“备纸笔。”郑明夷转头吩咐身边侍从,“另外,去请侍从太女殿下驾前的两位女官,遇刺仓促之中易生差错,千万不能留给任何人近前的机会,检视一切文书、卷宗、舆图,防止有人趁乱窥看偷盗。”
景含章招来下属,命令随驾车马、仪礼、医药、饮食等部各自检视详查,又着重叮嘱数句,再一抬头,只听得厅中气氛变了,隐隐又带了些剑拔弩张的气息。
上一刻三人还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转眼间又闹了内讧,景含章一个头两个大,听谈照微与郑明夷辩论数句,无声地翻了个白眼。
这两人的好处是绝不耽误正事,就是有天大的醋意也要等到处理完公务再开口。但一旦阴阳怪气起来,倘若没有外力强行打断,能说个三天三夜绝不停歇。
作为此间唯一的外力,景含章当仁不让强行插进正中间。
“我来!”她一把抢过空白纸张,顺便捞走了毛笔,“你们俩争什么争,不就是给圣上及殿下写禀事折子吗,谁写都一样,都不要抢了,我来!”
话未说完,景含章已经饱蘸浓墨,当仁不让写下‘臣景含章伏禀’。
谈照微张口结舌看着她,郑明夷难得露出懵然神色:“景舍人你……”
景含章撂下笔,义正辞严道:“你们能别吵了吗?我天生对阴阳怪气过敏,听着就头疼。”
郑明夷袖手欠身以示抱歉,旋即道:“景舍人,你误会了,我和谈世子之间的分歧,事实上已经经过克制,其实并不影响大局。”
谈照微更直白一点:“你可以不听的。”
景含章看看他:“你们俩随时随地可能会争执起来,难道我不能和你们两个同时待在一起,看见你们二人就要避开?我很怀疑你们在通过这种方式合纵连横,意图悄悄将我排挤出去。”
话音未落,郑明夷已然淡声解释:“并无此意。”
谈照微则对着郑明夷嫌恶地别开了脸。
景含章叹了口气,不再开玩笑,挥手道:“好了好了,我明白,你们两个不信任对方,所以一定要把禀事折子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这里还有我,与其陷入无休止的争执,不如让我来写——别吵了别吵了,写完我又不是不给你们看!”
出于对对方的不信任,与暂时的妥协,谈照微与郑明夷总算保持了默认的态度,由景含章主笔写完奏折初稿,三人正色商议一刻,共同改了改,将终稿誊写到空白奏折上,才算完成。
一边书写奏折,景含章一边很不拿自己当外人地规劝:“同僚一场,我有几句推心置腹的话,不能不和你们说。”
迎着二人的目光,她认真说道:“太女殿下天日之表,京中倾慕者多如过江之鲫,我很能理解你们的心思……”
感受到谈照微瞬时狐疑的目光,景含章连忙道:“别这样看我,我对殿下一片耿耿忠心,请不要以世俗的猜测玷污我对殿下的忠诚——还有,说的就是你,谈世子,你不要看见有人往殿下身边靠,就悄悄瞪眼睛,京中那么多人,你瞪得过来吗?还有穆嫔娘娘,那才是殿下身边真正唯一一个有名有份的娘娘,你连她都防着,是不是有点反客为主啊——将来你们要是在一个锅里捞饭吃,尴不尴尬?”
她的话是没错。
然而有时候,有些话即使没错,也只能在心中想想,如果摊开放到台面上,反而是极大的不妥。
景含章凛然无惧,又转向郑明夷:“不是我说,郑学士,你也别整日想着替殿下分忧解难,令殿下轻松愉快——这正宫娘娘姿态摆得太早也不好,反而变成了十足的宠妾作风。”
这话比方才更加冒犯,堪称无礼,郑明夷神情隐现怫然。
景含章却似丝毫未觉:“一看就知道,郑学士从小不进后宅,令堂怕是也不方便教你那些东西——听我说,小妾只要家主喜欢就够了,正妻才是和舅姑过日子的——说实话,你们长了这么大,有没有遇见过家中婢女投怀送抱?”
无人应答,景含章也不介意,坦诚道:“我就碰见过,还不止一次,有侍卫也有小厮,我自然把持住了,但被家中尊长知道之后,他们还是立刻命人将那些男人拖下去责打处置,叮嘱我断不许中计,口口声声说贱奴不安好心,想诱引我沉溺温柔乡,阻拦我上进的道路。”
“有没有感觉有点熟悉?”景含章自问自答,“你们不用藏着掖着,我们几个人不管是谁碰见这种事,家里大概都是这么处置的,天下父母大多深爱子女,即使心中不满,多半也不会觉得自家儿女有错,必然是贱人蓄意引诱,要打要罚,肯定罚不是自己生的那个——现在圣上还没发话选正妃,你们两个这么着急,落在圣上眼里,会不会……”
“贤惠啊、端庄啊!”景含章痛心疾首地提醒,“沉稳啊、内敛啊!”
这些话委实太过冒犯,极是无礼,景含章忙不迭地落下最后一笔,拔腿抽身逃跑。
冲出厅外,她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轻微的臆症总易被人忽略,但长久发展下去可能会病情加重,最终演变成失心疯。”
她下了结论:“不能讳疾忌医。”
贴身侍从听得茫然。
景含章也不解释,心想这二人现在也不知道在着急什么,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目前来看他们两个胜算最大,但圣上与殿下都还没有发话,还没到尘埃落定的那一刻,他们争来争去彼此较劲,若是被别人摘了桃子,可就丢大人了。
想到这里,景含章幸灾乐祸地想,倘若他们较劲半晌,殿下另立正妃,或是把穆嫔扶正,让这两个做小……
——更刺激了!
她想象着那幅画面,忍不住露出邪恶的笑容。
贴身侍从不理解主子为何笑得如此古怪,只担忧地规劝:“您何必说这些呢,这些话一说出来,岂不是把那两位都给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