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62节
景含章笑容一收。
她高深莫测道:“要是不为得罪他们,我还不说这些话呢。”
看着侍从不解的神情,景含章抬手指了指自己:“宗亲。”
又往身后的厅堂点了两下:“文官、勋贵。”
“圣上与殿下精心择选此次随行奉驾的人选,如果不能彼此提防制衡,反而亲如一家,我们三个就都等着脑袋搬家吧。我不和他们过不去,就要和自己的前程过不去。”
并州的天气渐暖,然而有时还是会突然吹来一阵微寒的风。
景含章揣起手,静静思忖。
可以想见,今日她的话足以将这两位同僚一口气得罪了,看似是多嘴多舌招来麻烦,实际上反而能让殿下更放心用她。
谈照微与郑明夷之间因正妃位置生出的敌视绝不掺假,但以他们二人的城府,会将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明明白白外显,很难说不是抱着与她同样的想法和考虑。
景含章耸了耸肩。
——和聪明人一起共事,总比和蠢货待在一起更好。
.
一口匣子,放在桌面上。
仙野县令看着那只匣子,神情非常凝重且复杂,像是一日之内先死了吃喝嫖赌但还有点感情的爹,又死了不慈不爱但也有点感情的娘。
“这是……”
“一颗人头。”
话音未落,仙野县令已经手快揭开匣子,一颗双眼圆睁的带血人头,正和他四目相望。
咣当!
仙野县令大叫一声,像只受惊的兔子往后跳开,险些撞翻了桌子:“快拿走!快拿走!这是什么鬼东西!”
惊恐之下,素来自诩风雅文人的县令终于沉不住气,口中冒出长串粗鄙之词。
幕僚只能假装没有听见。
待县令惊恐稍减,歇了口气,幕僚才道:“大人,那……那人咱们还要见吗?”
县令神情变来变去,片刻一拍大腿,咬牙切齿道:“见,怎么不见,来者是客!”
“那就请了?”
县令道:“请!”
官署中的差役一路小跑消失在门外。
没过多久,门外传来一串足音,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各不相同。
下一秒,房中骤然映入明亮的日光。
门前珠帘掀起,一角白衣飘入。
衣袂飘飘,煞是好看。
然后是一只纤细雪白的手,与手中那把入鞘的短刃。
啪的一声脆响。
短刃连鞘在掌心一拍,白衣少女飘然而入。
“弘农苏和,见过大人。”
第55章 裴令之倾身向外,伸手欲扶……
茶盏中碧色沉浮,翻腾不休。
袅袅白雾升腾,模糊了白衣少女的面容,也遮蔽了县令投来的视线。
仙野县令端起茶盏,借此悄悄打量对面的苏氏女郎。
对方有一张文秀美丽的脸。
但任何人看向她的时候,都很难第一时间集中注意力去评判她她美貌与否。
她白衣广袖,似是北方馆阁服,却又更为飘逸舒展。衣衫下摆以同色异色丝线织出精细的如意云纹,乍一看通身霜白如雪,然而稍稍定睛,立刻便能看出日光照耀其上闪烁出的细细明光。
按照馆阁服的制式,她的腰间本应悬一块玉佩、香囊或官牌,此刻却别着一把连鞘薄刃,纤薄修长,自有寒光。
便如它的主人那样。
景昭端起茶盏,抬袖一挡,杯盏根本没能沾上她的唇瓣,下一秒她放下茶,远山般的眉毛扬起,道:“贸然前来拜访,失礼之处,大人莫怪。”
说实话,她最失礼的地方压根不是贸然登门,那颗盛在匣子里当做拜礼送进来的人头才是。
如果县令修养再差一点,此刻估计已经冷笑出声了。
然而仙野县令的修养显然不差,或者说,他认为自己的修养很不差,且还很有大局观。
在皇太女即将南下的节骨眼上,面对一位不知为何从北方而来的士族女郎,县令的大局观使得他保持了一百二十分的警惕心。
于是他放下茶盏,缓缓道:“女郎言重了。”
景昭看着他,径直道:“既然大人不介意,那我就直说了。今日贸然登门,是因为在大人的辖地内发生了一些很不愉快的事,所以我想向大人要个解释。”
图穷才能匕现。
但景昭今日根本没有准备好的地图,丝毫不做掩饰,更没有太多寒暄与客套,言辞就像最锋利的匕首,直直挑明了并不愉快的来历。
县令颇为意外,神色变得认真,道:“女郎请说。”
景昭道:“前日傍晚,我与舍妹游学到此,借住在仙野下辖的小王村。昨日一早还未启程,便有仙野县差役李氏、刘氏二人入村,强逼村民缴纳额外的赋税,威胁要将村中妇人卖良为贱,对我们姐妹冲撞无礼,颇多冒犯!”
说到这里,她似是有些口渴,暂时停住了话音,端起一旁茶盏啜饮。
借着袖摆遮掩,景昭无声观察着仙野县令的神色。
这是她刻意留给对方表态的时间,也是对方自救的机会。
此刻,对方说不说话,说什么话,将在不久的未来直接决定他的生死。
即使县令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砰!
县令一拍桌子,义愤填膺:“竟有此事,那二人当真是我仙野县的差役,不是闲人冒充?”
景昭看着他平静道:“那二人携带有仙野县官署铜制腰牌,不是伪造。况且,经人指证,年年县署征收劳役、赋税,都是李氏带人前来。”
那就没什么可以辩驳的了。
县令皱眉,恨声道:“这二人胆大包天,实在可恶,女郎放心,我这就命人前去查实,决不轻饶。”
景昭幽幽道:“不必大人费心,李氏罪该万死,他的头颅我已代大人斩下,至于刘氏,还有一口气,可以交由大人治罪。”
方才情急之下,县令满心满眼都是这位北方女郎,嘴上说着话,心中却已经百转千回,极力思索对方与北方朝廷是否有什么关系,甚至连看到那颗人头之后的惊吓与恐惧都被冲淡了大半。
景昭不提则已,一提他便想起那颗散发着隐隐腥臭,狰狞可怖的人头,顿时激灵灵打了个寒颤,胃里翻滚作呕。
看着县令脸色难以抑制地泛白,景昭神情变得很淡。
因为表态只需要一句话,然而县令到现在还是没有说出那句话。
不知为什么,县令忽然觉得有些冷。
或许是房中冰盆放的太多,他没有放在心上,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身后侍从连忙举着茶壶上来斟茶。
温热茶水驱散了周身寒意,也暂时压住了县令胃里的烦恶。他正色道:“那二人竟敢冲撞士族,死有余辜,女郎放心,我必定严厉处置。”
这句表态终于说出口了。
然而却不是景昭想要听到的答案。
笃的一声轻响。
景昭指尖点在桌面上,笑的很是和气:“大人不怪我擅自斩杀李氏?”
“冲撞士族,已是该死。”县令不假思索道,“女郎不必担忧,我等门第清华,岂容辱蔑?昔日灌夫亦不能免,区区几个微末差役竟敢冒犯弘农苏氏,张狂无忌自行取死,不过如有下次,无需女郎亲自动手,令下仆押送其人至官署即可。”
厅中有片刻的寂静。
很快,景昭淡红唇角一弯,是个温和满意的笑容。
她愉快说道:“大人宽宏。”
县令微笑道:“不足挂齿,女郎远道而来,在仙野碰上这种不愉快的事,我身为此地父母官,也有失察的责任。如果女郎行程不急,或许可以留下小住两日,也令我尽地主之谊,聊表歉意。”
景昭适时露出思索的表情,片刻后摇头:“不了,我们姐妹这次奉尊长之命外出游学,不能在一地盘桓很久,须得尽早回家,以免家中长辈担忧。大人好意,苏和心领了。”
“游学啊。”县令捻须赞叹道,“弘农苏氏果然积淀甚厚,旧习犹存,女郎千里迢迢至此着实不易,反观如今南方的子弟们已经吃不得这个苦了,真是今不如昔。”
景昭随意道:“大人谬赞了,一切自有侍从随行安排,倒也没什么苦头可吃。只是马车坐的久了,很是难受。”
县令一直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她的举动神情,此刻注意到她无所谓的神色,与那仿佛丝毫不知民间疾苦的语气,心下松了口气,又有些鄙夷。
——久闻北方世家经历过伪朝之祸后,大不如前,仅剩门楣,如今看来此言非虚,连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女郎竟都要着力栽培,想来当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刻。
想到这里,县令不由得微微一笑。
北方世家越是无能,南方世家越有机会。
当年朝廷推行科举,妄想提拔寒门庶族,最终一败涂地惨淡收场。御座上那位身为江宁景氏嫡系,竟出此下策,想来也是北方世家饱经战火之后人才凋零,可用之人寥寥的缘故。
如今看着对面那位年轻美丽却头脑空空的苏氏女郎,县令忍不住走神片刻,陷入思忖。
建元初年南方世家送往北方为官的大多都是些旁支,一来是受北方世家残余与从龙重臣抵制;二来也是因为北方边境荆狄活跃,各家不甚看好楚朝,生怕再像当年伪朝席卷北方十二州那般,将各族送往北方的得意子弟一网打尽顺手屠戮。
这几年各族对朝廷的态度已然渐转,只是因为朝中高位多被北方世家与从龙重臣占据,所以自矜身份,不愿让族中嫡系得意子弟做些微末小官,一时进退两难,只能先占据南方各处要职,再缓缓图谋。
但若北方世家人才难以为继……
转念之间,县令已经盘算了许多。
他及时刹住思绪,笑道:“女郎家中尊长果真开明,竟舍得自家女儿在外走动。”
景昭摆摆手:“这有什么,北方女儿常在外走动,并不忌讳的,反而到了南方,满街未见几个妙龄女郎,颇以为奇。”
“风俗不同罢了。”
她高深莫测道:“要是不为得罪他们,我还不说这些话呢。”
看着侍从不解的神情,景含章抬手指了指自己:“宗亲。”
又往身后的厅堂点了两下:“文官、勋贵。”
“圣上与殿下精心择选此次随行奉驾的人选,如果不能彼此提防制衡,反而亲如一家,我们三个就都等着脑袋搬家吧。我不和他们过不去,就要和自己的前程过不去。”
并州的天气渐暖,然而有时还是会突然吹来一阵微寒的风。
景含章揣起手,静静思忖。
可以想见,今日她的话足以将这两位同僚一口气得罪了,看似是多嘴多舌招来麻烦,实际上反而能让殿下更放心用她。
谈照微与郑明夷之间因正妃位置生出的敌视绝不掺假,但以他们二人的城府,会将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明明白白外显,很难说不是抱着与她同样的想法和考虑。
景含章耸了耸肩。
——和聪明人一起共事,总比和蠢货待在一起更好。
.
一口匣子,放在桌面上。
仙野县令看着那只匣子,神情非常凝重且复杂,像是一日之内先死了吃喝嫖赌但还有点感情的爹,又死了不慈不爱但也有点感情的娘。
“这是……”
“一颗人头。”
话音未落,仙野县令已经手快揭开匣子,一颗双眼圆睁的带血人头,正和他四目相望。
咣当!
仙野县令大叫一声,像只受惊的兔子往后跳开,险些撞翻了桌子:“快拿走!快拿走!这是什么鬼东西!”
惊恐之下,素来自诩风雅文人的县令终于沉不住气,口中冒出长串粗鄙之词。
幕僚只能假装没有听见。
待县令惊恐稍减,歇了口气,幕僚才道:“大人,那……那人咱们还要见吗?”
县令神情变来变去,片刻一拍大腿,咬牙切齿道:“见,怎么不见,来者是客!”
“那就请了?”
县令道:“请!”
官署中的差役一路小跑消失在门外。
没过多久,门外传来一串足音,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各不相同。
下一秒,房中骤然映入明亮的日光。
门前珠帘掀起,一角白衣飘入。
衣袂飘飘,煞是好看。
然后是一只纤细雪白的手,与手中那把入鞘的短刃。
啪的一声脆响。
短刃连鞘在掌心一拍,白衣少女飘然而入。
“弘农苏和,见过大人。”
第55章 裴令之倾身向外,伸手欲扶……
茶盏中碧色沉浮,翻腾不休。
袅袅白雾升腾,模糊了白衣少女的面容,也遮蔽了县令投来的视线。
仙野县令端起茶盏,借此悄悄打量对面的苏氏女郎。
对方有一张文秀美丽的脸。
但任何人看向她的时候,都很难第一时间集中注意力去评判她她美貌与否。
她白衣广袖,似是北方馆阁服,却又更为飘逸舒展。衣衫下摆以同色异色丝线织出精细的如意云纹,乍一看通身霜白如雪,然而稍稍定睛,立刻便能看出日光照耀其上闪烁出的细细明光。
按照馆阁服的制式,她的腰间本应悬一块玉佩、香囊或官牌,此刻却别着一把连鞘薄刃,纤薄修长,自有寒光。
便如它的主人那样。
景昭端起茶盏,抬袖一挡,杯盏根本没能沾上她的唇瓣,下一秒她放下茶,远山般的眉毛扬起,道:“贸然前来拜访,失礼之处,大人莫怪。”
说实话,她最失礼的地方压根不是贸然登门,那颗盛在匣子里当做拜礼送进来的人头才是。
如果县令修养再差一点,此刻估计已经冷笑出声了。
然而仙野县令的修养显然不差,或者说,他认为自己的修养很不差,且还很有大局观。
在皇太女即将南下的节骨眼上,面对一位不知为何从北方而来的士族女郎,县令的大局观使得他保持了一百二十分的警惕心。
于是他放下茶盏,缓缓道:“女郎言重了。”
景昭看着他,径直道:“既然大人不介意,那我就直说了。今日贸然登门,是因为在大人的辖地内发生了一些很不愉快的事,所以我想向大人要个解释。”
图穷才能匕现。
但景昭今日根本没有准备好的地图,丝毫不做掩饰,更没有太多寒暄与客套,言辞就像最锋利的匕首,直直挑明了并不愉快的来历。
县令颇为意外,神色变得认真,道:“女郎请说。”
景昭道:“前日傍晚,我与舍妹游学到此,借住在仙野下辖的小王村。昨日一早还未启程,便有仙野县差役李氏、刘氏二人入村,强逼村民缴纳额外的赋税,威胁要将村中妇人卖良为贱,对我们姐妹冲撞无礼,颇多冒犯!”
说到这里,她似是有些口渴,暂时停住了话音,端起一旁茶盏啜饮。
借着袖摆遮掩,景昭无声观察着仙野县令的神色。
这是她刻意留给对方表态的时间,也是对方自救的机会。
此刻,对方说不说话,说什么话,将在不久的未来直接决定他的生死。
即使县令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砰!
县令一拍桌子,义愤填膺:“竟有此事,那二人当真是我仙野县的差役,不是闲人冒充?”
景昭看着他平静道:“那二人携带有仙野县官署铜制腰牌,不是伪造。况且,经人指证,年年县署征收劳役、赋税,都是李氏带人前来。”
那就没什么可以辩驳的了。
县令皱眉,恨声道:“这二人胆大包天,实在可恶,女郎放心,我这就命人前去查实,决不轻饶。”
景昭幽幽道:“不必大人费心,李氏罪该万死,他的头颅我已代大人斩下,至于刘氏,还有一口气,可以交由大人治罪。”
方才情急之下,县令满心满眼都是这位北方女郎,嘴上说着话,心中却已经百转千回,极力思索对方与北方朝廷是否有什么关系,甚至连看到那颗人头之后的惊吓与恐惧都被冲淡了大半。
景昭不提则已,一提他便想起那颗散发着隐隐腥臭,狰狞可怖的人头,顿时激灵灵打了个寒颤,胃里翻滚作呕。
看着县令脸色难以抑制地泛白,景昭神情变得很淡。
因为表态只需要一句话,然而县令到现在还是没有说出那句话。
不知为什么,县令忽然觉得有些冷。
或许是房中冰盆放的太多,他没有放在心上,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身后侍从连忙举着茶壶上来斟茶。
温热茶水驱散了周身寒意,也暂时压住了县令胃里的烦恶。他正色道:“那二人竟敢冲撞士族,死有余辜,女郎放心,我必定严厉处置。”
这句表态终于说出口了。
然而却不是景昭想要听到的答案。
笃的一声轻响。
景昭指尖点在桌面上,笑的很是和气:“大人不怪我擅自斩杀李氏?”
“冲撞士族,已是该死。”县令不假思索道,“女郎不必担忧,我等门第清华,岂容辱蔑?昔日灌夫亦不能免,区区几个微末差役竟敢冒犯弘农苏氏,张狂无忌自行取死,不过如有下次,无需女郎亲自动手,令下仆押送其人至官署即可。”
厅中有片刻的寂静。
很快,景昭淡红唇角一弯,是个温和满意的笑容。
她愉快说道:“大人宽宏。”
县令微笑道:“不足挂齿,女郎远道而来,在仙野碰上这种不愉快的事,我身为此地父母官,也有失察的责任。如果女郎行程不急,或许可以留下小住两日,也令我尽地主之谊,聊表歉意。”
景昭适时露出思索的表情,片刻后摇头:“不了,我们姐妹这次奉尊长之命外出游学,不能在一地盘桓很久,须得尽早回家,以免家中长辈担忧。大人好意,苏和心领了。”
“游学啊。”县令捻须赞叹道,“弘农苏氏果然积淀甚厚,旧习犹存,女郎千里迢迢至此着实不易,反观如今南方的子弟们已经吃不得这个苦了,真是今不如昔。”
景昭随意道:“大人谬赞了,一切自有侍从随行安排,倒也没什么苦头可吃。只是马车坐的久了,很是难受。”
县令一直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她的举动神情,此刻注意到她无所谓的神色,与那仿佛丝毫不知民间疾苦的语气,心下松了口气,又有些鄙夷。
——久闻北方世家经历过伪朝之祸后,大不如前,仅剩门楣,如今看来此言非虚,连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女郎竟都要着力栽培,想来当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刻。
想到这里,县令不由得微微一笑。
北方世家越是无能,南方世家越有机会。
当年朝廷推行科举,妄想提拔寒门庶族,最终一败涂地惨淡收场。御座上那位身为江宁景氏嫡系,竟出此下策,想来也是北方世家饱经战火之后人才凋零,可用之人寥寥的缘故。
如今看着对面那位年轻美丽却头脑空空的苏氏女郎,县令忍不住走神片刻,陷入思忖。
建元初年南方世家送往北方为官的大多都是些旁支,一来是受北方世家残余与从龙重臣抵制;二来也是因为北方边境荆狄活跃,各家不甚看好楚朝,生怕再像当年伪朝席卷北方十二州那般,将各族送往北方的得意子弟一网打尽顺手屠戮。
这几年各族对朝廷的态度已然渐转,只是因为朝中高位多被北方世家与从龙重臣占据,所以自矜身份,不愿让族中嫡系得意子弟做些微末小官,一时进退两难,只能先占据南方各处要职,再缓缓图谋。
但若北方世家人才难以为继……
转念之间,县令已经盘算了许多。
他及时刹住思绪,笑道:“女郎家中尊长果真开明,竟舍得自家女儿在外走动。”
景昭摆摆手:“这有什么,北方女儿常在外走动,并不忌讳的,反而到了南方,满街未见几个妙龄女郎,颇以为奇。”
“风俗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