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63节
县令微笑说道,心中一哂,心想自从伪朝以来,河洛腥膻,北方十二州礼乐衣冠果然丧尽。北方这一代年轻女郎,在外行走全无矜持,竟不以为耻。
反观南方,千金之子不露相,士族郎君尚且自矜身份,女郎更是珍重名誉至极,圣人教化半点未损,又岂是北方十二州能够相提并论的?
他忽然听见景昭发问:“对了,我看这不年不节,青黄不接的时候,怎么还在收税?那两名公差话都说不清楚,我也没搞清他们究竟要我缴的是什么钱。”
县令眉心一紧,旋即又松开,快到仿佛从来神色未改,状似随意道:“哦,这赋税一事不由本官做主,一向是听凭朝廷及州郡尊长吩咐。”
说到这里,他先向天一揖以示敬意,才道:“不过,即使朝廷及州郡免税,每隔两年也要略收一点,不多,主要是用于补充县署钱库,这部分钱大多用作修葺城中建筑道路,抚恤贫民死难等,这历来是县丞亲自负责,下辖各处情况不同,我也无法说的很清楚。”
景昭作恍然大悟状。
她说:“原来如此。”
与此同时,她看县令的眼神已经变得极为冰冷,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县令并没有发现这一点,他只是皱了皱眉,然后低声吩咐侍从挪两个冰盆出去。
正在这时,一名侍从进来,低声说了两句。
县令道了句失陪,起身出门,声音极低,轻声吩咐:“把裴氏的人先请过去上茶,我稍后就去见他们,说是什么事了吗?”
侍从声音更低:“只说有奴婢盗窃族中藏品私逃,但据传言,仿佛是裴氏有位小姐,跟着人私奔了。”
“哦?”
县令有些幸灾乐祸地咧了咧嘴:“先好生招待。”
紧接着,他跨进屋门,含笑说道:“女郎是与令妹一同来的,何不请令妹一同进来,我令内人设宴,为女郎洗尘。”
话音未落,他注意到景昭已经不在原来的座位上,而是负手端详着窗边一只造型别致的花樽。
“不了。”景昭扬起唇角,微笑道,“舍妹受了些冲撞,心情不佳郁气难解,正有些不适,恐怕不宜见人。我身为长姐,也不能将她留下独自赴宴,大人的心意我便心领了,时候不早,苏和先告退了。”
说着,她一扬手:“大人留步。”
县令自然再三坚决留客,但面前这位苏氏女郎仿佛不仅脑子缺了根弦,为人处世的礼节也十分不到位,不待推拒两番,便一振衣袖翩然离去。
望着那道流云般飘然而去的背影隐没在院门外,县令收回凝住的目光。
两名亲信拖着一个死狗般血肉模糊的人停在院外,其中一人穿过庭院前来汇报:“这便是那刘守信,已经遭了苏氏的侍卫毒打,眼看是活不成了,大人您看如何处置?”
县令嗤笑一声:“处置?丢到乱葬岗去!他家里若有亲眷在县署当差的,一并赶出去,还有那……”
想起人头,他又是一阵作呕,胡乱往身后一指:“处置了,家里人也赶出去,日后不得录用。”
历来官署微末小吏,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结亲也多在同僚中择选,如此几代相传。
常言道小鬼难缠,若是寻常县官,处置本人也就罢了,将两家亲属一并逐出,不知要牵连多少,多半要有些麻烦。
但仙野县令并不在乎。
他出身南方世家,这些微末小吏在他眼中,和一两只飞虫并没有差别,更不会去考虑他们家中会不会生出怨气。
有怨?
敢对世家子弟含怨,下场可想而知。
横竖南方富饶,最不缺的就是人,死上几个又能怎么样?
“蠢东西。”县令不悦道,“苏氏女通身气派,分明出自名门,这两个蠢货竟收税收到世家头上,反为本官惹事上身,一死便宜他们了——抽几个人,远远跟着,看那苏氏车马往何处去;另外立刻派人详查她的底细,不得懈怠,快去!”
亲信连忙领命。
县令皱眉道:“还不快去?”
亲信忙不迭地示意拖走。
一名拖人的侍卫一边走,一边嘀咕:“真奇怪。”
同僚问:“什么?”
“你看这伤,不像是刀剑棍棒打出来的,倒像是......像是扫帚、锄头、铲子那些农具。”
.
吩咐完亲信,县令终于压不住胸口的惊恐烦恶,干呕两声,低声骂道:“行事癫狂,不成体统。”
走出县署的大门,马车正停在阶下。
苏惠从车上跳下来,挑起车帘,帘中飘出雪白的帷帽垂纱。
是裴令之倾身向外,伸手欲扶,同时低声道:“如何?”
景昭隔着衣袖在裴令之手腕上一搭,象征性借了把力,轻声一哂:“中饱私囊,自寻死路。”
第56章 “你可以称我的字。”景……
马车沿着青石路前行,长街尽头的回风楼迎出一名跑堂,热情地将马车迎了进去。
又过了片刻,两个男子一前一后走进回风楼,掌柜殷勤迎上来,其中一名男子摸出袖中一物晃了晃,低声道:“方才那辆马车,几个人,什么来路?”
掌柜一愣,连忙道:“弘农,姓苏,车上几个人……这不能确定,怎么,是有问题?”
男子皱眉问:“怎么会不知几个人?”
掌柜道:“他们定了一间院子,没要侍从,马车直接驾进院中去,这总不好硬要掀开车帘看看。”
男子问:“确定是弘农人,姓苏?”
掌柜道:“过所上是这么写的。”
男子皱眉思忖片刻,道:“盯着点,这是上面大人的吩咐。他们住哪间院子,隔壁可有空房?”
掌柜立刻道:“他们住天字三号院,您随我来。”
回风楼是仙野最大的客栈,空闲的小院极多。掌柜亲自将两名男子安排在一间空院里,方便他们盯住三号院中的苏氏客人。
此刻日头已经偏斜,但日光仍然极为毒辣,肆无忌惮地炙烤着大地,连吹进庭院的风都带着丝丝热气。
三号院正房中,冰盆堆满,凉风习习。
积素拎着食盒进来,往桌上一道道摆开菜肴,见裴令之支颐坐在桌边翻书,并不动筷子,疑惑道:“郎君,那两位女郎呢?”
上路这些日子,积素已经很习惯与那主仆三人同行。苏氏那名叫做苏惠的管家,显然是一位持家高手,分明只有一个人,却能将所有人的衣食住行打理妥当。
积素起初有些不习惯,在对方面前生出些自惭形秽的感觉。毕竟同样身为侍从,自己似乎除了驾车外毫无用处。
但很快,积素就说服了自己。
天生我材必有用,郎君智谋过人,算无遗策,偏偏择选自己随从上路,说明自己一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于是积素很快抛却了那些不习惯,剩下的唯一一点不适应,是因为郎君长时间与那两名女郎同车,或者与苏女郎共乘,自己只能驾着装载行李的空马车,偶尔车里会多出一个小苏女郎。
这让喜欢说话的积素感觉很是枯燥。
看着最后一盏汤摆上桌面,裴令之淡淡道:“她们有些事,稍后就来。”
“什么稍后就来?”
景昭的声音响起,她推开房门越过屏风走进来,身后日光为她的白衣披上一层光晕,就像淡金色的轻纱。
“小苏女郎怎么样了?”
“叫她小苏就好。”景昭随口道,“无妨,就是有些不适,不想起身,所以只能先躺在床上,我让人去煎药了。”
裴令之关怀道:“要请大夫吗?”
景昭语气轻松道:“不必。”
裴令之明白了什么,不再追问。
景昭在对面坐下来,很自然地给自己盛了一碗排骨莲藕汤,同时道:“后面那间五号院,里面至少有两个人,正在盯着我们。”
裴令之看着汤勺中的鱼丸,平静问道:“是县署的人?”
“应该是的。”景昭耸耸肩,“所以翻墙的时候小心点,别被他们看见。”
早在今日驾车前往县署前,景昭便将两辆车分开,一辆前往县署送上人头面见县令,另一辆车则由积素带着穆嫔,抢先以丹阳顾氏的身份入住回风楼二号院。
两间院子紧紧挨着,互为邻居,甚至不必出院门,只需越过墙头便能互相往来。
裴令之点头:“住两天?”
景昭想了想:“两天应该够,看情况吧,我们先把仙野内外逛一遍,记得出门之前翻墙,从隔壁出去。”
她可不想走到哪里都被仙野县署的人紧紧盯着。
裴令之将那颗鱼丸送进口中,似乎要借此汲取些温热。待他细嚼慢咽吞下去,才用帕子轻轻沾唇,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点评道:“有些难看。”
景昭明白他的意思,说道:“因为我是北方人的缘故?”
在九月东宫即将南下的关键时刻,仙野县令会怀疑她是朝廷派来的探子其实很正常。
裴令之道:“若不心虚,何须猜疑?”
景昭想了想:“有理。”
她默不作声喝完半盏汤,用茶水清了清口,赞同道:“确实很难看。”
仙野县距离小王村的车程只有半日,为何昨日杀掉李公差,今日近午才赶到县署?
因为景昭在小王村耽搁了许久。
她想起那些看似内敛怯弱的村民们抡起锄头钉耙,殴击无头尸身以及刘公差的场景,忍不住用力合上眼,又很快睁开。
所谓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那究竟要多少怒火,才能将南方烧作灰烬,九州烧作缟素。
她眨了眨眼,所有情绪敛没,说道:“听说泽阳郡又开始剿匪了。”
“年年如此。”
泽阳多山,裴令之每年都能听到剿山匪的消息,建元七年那次匪灾规模最大,据说泽阳山匪攻陷泽阳城,烧了郡县官署,开官仓抢粮。
然而那些山匪很快被各族联手平定,乌合之众难以抵抗训练有素的世家部曲与当地驻军,占领泽阳城不过三日,便被悉数剿灭,原因是城中缺粮,难以固守。
真是奇怪,那些山匪分明打开了官署储存陈粮、平抑粮价官仓,却只区区三日便因缺粮被尽数剿灭。
个中情由,想来十分值得玩味。
二人一时都没有再说话。
反观南方,千金之子不露相,士族郎君尚且自矜身份,女郎更是珍重名誉至极,圣人教化半点未损,又岂是北方十二州能够相提并论的?
他忽然听见景昭发问:“对了,我看这不年不节,青黄不接的时候,怎么还在收税?那两名公差话都说不清楚,我也没搞清他们究竟要我缴的是什么钱。”
县令眉心一紧,旋即又松开,快到仿佛从来神色未改,状似随意道:“哦,这赋税一事不由本官做主,一向是听凭朝廷及州郡尊长吩咐。”
说到这里,他先向天一揖以示敬意,才道:“不过,即使朝廷及州郡免税,每隔两年也要略收一点,不多,主要是用于补充县署钱库,这部分钱大多用作修葺城中建筑道路,抚恤贫民死难等,这历来是县丞亲自负责,下辖各处情况不同,我也无法说的很清楚。”
景昭作恍然大悟状。
她说:“原来如此。”
与此同时,她看县令的眼神已经变得极为冰冷,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县令并没有发现这一点,他只是皱了皱眉,然后低声吩咐侍从挪两个冰盆出去。
正在这时,一名侍从进来,低声说了两句。
县令道了句失陪,起身出门,声音极低,轻声吩咐:“把裴氏的人先请过去上茶,我稍后就去见他们,说是什么事了吗?”
侍从声音更低:“只说有奴婢盗窃族中藏品私逃,但据传言,仿佛是裴氏有位小姐,跟着人私奔了。”
“哦?”
县令有些幸灾乐祸地咧了咧嘴:“先好生招待。”
紧接着,他跨进屋门,含笑说道:“女郎是与令妹一同来的,何不请令妹一同进来,我令内人设宴,为女郎洗尘。”
话音未落,他注意到景昭已经不在原来的座位上,而是负手端详着窗边一只造型别致的花樽。
“不了。”景昭扬起唇角,微笑道,“舍妹受了些冲撞,心情不佳郁气难解,正有些不适,恐怕不宜见人。我身为长姐,也不能将她留下独自赴宴,大人的心意我便心领了,时候不早,苏和先告退了。”
说着,她一扬手:“大人留步。”
县令自然再三坚决留客,但面前这位苏氏女郎仿佛不仅脑子缺了根弦,为人处世的礼节也十分不到位,不待推拒两番,便一振衣袖翩然离去。
望着那道流云般飘然而去的背影隐没在院门外,县令收回凝住的目光。
两名亲信拖着一个死狗般血肉模糊的人停在院外,其中一人穿过庭院前来汇报:“这便是那刘守信,已经遭了苏氏的侍卫毒打,眼看是活不成了,大人您看如何处置?”
县令嗤笑一声:“处置?丢到乱葬岗去!他家里若有亲眷在县署当差的,一并赶出去,还有那……”
想起人头,他又是一阵作呕,胡乱往身后一指:“处置了,家里人也赶出去,日后不得录用。”
历来官署微末小吏,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结亲也多在同僚中择选,如此几代相传。
常言道小鬼难缠,若是寻常县官,处置本人也就罢了,将两家亲属一并逐出,不知要牵连多少,多半要有些麻烦。
但仙野县令并不在乎。
他出身南方世家,这些微末小吏在他眼中,和一两只飞虫并没有差别,更不会去考虑他们家中会不会生出怨气。
有怨?
敢对世家子弟含怨,下场可想而知。
横竖南方富饶,最不缺的就是人,死上几个又能怎么样?
“蠢东西。”县令不悦道,“苏氏女通身气派,分明出自名门,这两个蠢货竟收税收到世家头上,反为本官惹事上身,一死便宜他们了——抽几个人,远远跟着,看那苏氏车马往何处去;另外立刻派人详查她的底细,不得懈怠,快去!”
亲信连忙领命。
县令皱眉道:“还不快去?”
亲信忙不迭地示意拖走。
一名拖人的侍卫一边走,一边嘀咕:“真奇怪。”
同僚问:“什么?”
“你看这伤,不像是刀剑棍棒打出来的,倒像是......像是扫帚、锄头、铲子那些农具。”
.
吩咐完亲信,县令终于压不住胸口的惊恐烦恶,干呕两声,低声骂道:“行事癫狂,不成体统。”
走出县署的大门,马车正停在阶下。
苏惠从车上跳下来,挑起车帘,帘中飘出雪白的帷帽垂纱。
是裴令之倾身向外,伸手欲扶,同时低声道:“如何?”
景昭隔着衣袖在裴令之手腕上一搭,象征性借了把力,轻声一哂:“中饱私囊,自寻死路。”
第56章 “你可以称我的字。”景……
马车沿着青石路前行,长街尽头的回风楼迎出一名跑堂,热情地将马车迎了进去。
又过了片刻,两个男子一前一后走进回风楼,掌柜殷勤迎上来,其中一名男子摸出袖中一物晃了晃,低声道:“方才那辆马车,几个人,什么来路?”
掌柜一愣,连忙道:“弘农,姓苏,车上几个人……这不能确定,怎么,是有问题?”
男子皱眉问:“怎么会不知几个人?”
掌柜道:“他们定了一间院子,没要侍从,马车直接驾进院中去,这总不好硬要掀开车帘看看。”
男子问:“确定是弘农人,姓苏?”
掌柜道:“过所上是这么写的。”
男子皱眉思忖片刻,道:“盯着点,这是上面大人的吩咐。他们住哪间院子,隔壁可有空房?”
掌柜立刻道:“他们住天字三号院,您随我来。”
回风楼是仙野最大的客栈,空闲的小院极多。掌柜亲自将两名男子安排在一间空院里,方便他们盯住三号院中的苏氏客人。
此刻日头已经偏斜,但日光仍然极为毒辣,肆无忌惮地炙烤着大地,连吹进庭院的风都带着丝丝热气。
三号院正房中,冰盆堆满,凉风习习。
积素拎着食盒进来,往桌上一道道摆开菜肴,见裴令之支颐坐在桌边翻书,并不动筷子,疑惑道:“郎君,那两位女郎呢?”
上路这些日子,积素已经很习惯与那主仆三人同行。苏氏那名叫做苏惠的管家,显然是一位持家高手,分明只有一个人,却能将所有人的衣食住行打理妥当。
积素起初有些不习惯,在对方面前生出些自惭形秽的感觉。毕竟同样身为侍从,自己似乎除了驾车外毫无用处。
但很快,积素就说服了自己。
天生我材必有用,郎君智谋过人,算无遗策,偏偏择选自己随从上路,说明自己一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于是积素很快抛却了那些不习惯,剩下的唯一一点不适应,是因为郎君长时间与那两名女郎同车,或者与苏女郎共乘,自己只能驾着装载行李的空马车,偶尔车里会多出一个小苏女郎。
这让喜欢说话的积素感觉很是枯燥。
看着最后一盏汤摆上桌面,裴令之淡淡道:“她们有些事,稍后就来。”
“什么稍后就来?”
景昭的声音响起,她推开房门越过屏风走进来,身后日光为她的白衣披上一层光晕,就像淡金色的轻纱。
“小苏女郎怎么样了?”
“叫她小苏就好。”景昭随口道,“无妨,就是有些不适,不想起身,所以只能先躺在床上,我让人去煎药了。”
裴令之关怀道:“要请大夫吗?”
景昭语气轻松道:“不必。”
裴令之明白了什么,不再追问。
景昭在对面坐下来,很自然地给自己盛了一碗排骨莲藕汤,同时道:“后面那间五号院,里面至少有两个人,正在盯着我们。”
裴令之看着汤勺中的鱼丸,平静问道:“是县署的人?”
“应该是的。”景昭耸耸肩,“所以翻墙的时候小心点,别被他们看见。”
早在今日驾车前往县署前,景昭便将两辆车分开,一辆前往县署送上人头面见县令,另一辆车则由积素带着穆嫔,抢先以丹阳顾氏的身份入住回风楼二号院。
两间院子紧紧挨着,互为邻居,甚至不必出院门,只需越过墙头便能互相往来。
裴令之点头:“住两天?”
景昭想了想:“两天应该够,看情况吧,我们先把仙野内外逛一遍,记得出门之前翻墙,从隔壁出去。”
她可不想走到哪里都被仙野县署的人紧紧盯着。
裴令之将那颗鱼丸送进口中,似乎要借此汲取些温热。待他细嚼慢咽吞下去,才用帕子轻轻沾唇,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点评道:“有些难看。”
景昭明白他的意思,说道:“因为我是北方人的缘故?”
在九月东宫即将南下的关键时刻,仙野县令会怀疑她是朝廷派来的探子其实很正常。
裴令之道:“若不心虚,何须猜疑?”
景昭想了想:“有理。”
她默不作声喝完半盏汤,用茶水清了清口,赞同道:“确实很难看。”
仙野县距离小王村的车程只有半日,为何昨日杀掉李公差,今日近午才赶到县署?
因为景昭在小王村耽搁了许久。
她想起那些看似内敛怯弱的村民们抡起锄头钉耙,殴击无头尸身以及刘公差的场景,忍不住用力合上眼,又很快睁开。
所谓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那究竟要多少怒火,才能将南方烧作灰烬,九州烧作缟素。
她眨了眨眼,所有情绪敛没,说道:“听说泽阳郡又开始剿匪了。”
“年年如此。”
泽阳多山,裴令之每年都能听到剿山匪的消息,建元七年那次匪灾规模最大,据说泽阳山匪攻陷泽阳城,烧了郡县官署,开官仓抢粮。
然而那些山匪很快被各族联手平定,乌合之众难以抵抗训练有素的世家部曲与当地驻军,占领泽阳城不过三日,便被悉数剿灭,原因是城中缺粮,难以固守。
真是奇怪,那些山匪分明打开了官署储存陈粮、平抑粮价官仓,却只区区三日便因缺粮被尽数剿灭。
个中情由,想来十分值得玩味。
二人一时都没有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