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65节
“我记住了。”裴令之道,他顿了顿,又缓声道,“我没有字,号照霜,女郎称呼我照霜即可。”
景昭道:“我以为照霜只是你的化名。”
“照霜二字取自我幼年的居所照霜楼,是家母赐名。我有许多别号,这个不常示人,故而拿来做在外行走的化名。”
景昭想了想,道:“山晚云初雪,汀寒月照霜。意境极美,只是失之清寒冷峭。”
她看见裴令之露出一个极为动人的笑容,但那笑里不带多少欢愉。
裴令之道:“女郎错了。”
“哦?”
裴令之道:“不是‘山晚云初雪,汀寒月照霜’,而是‘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说这句话时,裴令之的声音一如平常,清而平,和而润,并没有丝毫改变,然而无需他疾言厉色,似乎隐约中已经有一种更为冷峭肃杀的情感随之流泻而出。
弓背霞明见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温热的夜风仿佛静止了一刹。
景昭轻声道:“令堂……”
一位母亲,用这首诗来为幼子的居所命名。甚至无须直言,已然能品出她所寄寓的殷殷情谊与满怀不甘。
裴令之平静说道:“我母亲出自丹阳顾氏,外祖父名讳上晋下龄,母亲自幼承教于外祖膝下,娴于三坟五典,精通百家之书。当年伪朝祸乱中原,倘若江宁裴、丹阳顾,加起来还能寻出一位当世真君子,那便只有我母亲了。”
.
“一个愚蠢的女人。”
江夫人长裙曳地,袅袅婷婷走过花园中青石小径,瞥见花木掩映后那处僻静的小院时,她微嘲想着。
耳畔传来侄女天真好奇的声音:“姑姑,那是什么地方呀?”
江夫人回过神来。
她收起似有若无的笑意,道:“那是先顾夫人的居所。”
江娘子啊了一声,掩住口:“这么偏呀!”
江夫人很有耐心地道:“那时江夫人病了,需要养病,自然要寻个偏僻幽静的地方。否则整日吵吵嚷嚷,怎么能养好身体呢?”
江娘子哦了一声,天真又向往地眨着眼:“对了姑姑,七表兄呢?”
“七表兄啊。”江夫人神色丝毫不变,温声说,“七郎他在竟陵,你六表姐有了身孕,七郎过去探望。”
江娘子颇有些失望:“那七表兄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
江夫人道:“七郎难得过去一次,总要好好陪一陪六娘,小住些时候才会回来,不过总要赶在九月前的——怎么,想你七表兄了?”
江娘子一张如花似玉的小脸泛起红霞,绞着袖子羞涩道:“没有,我只是随意问一句。”
江夫人瞥她一眼,神情柔的几乎要滴出水来,半带调笑道:“你们都大啦,不好随意相见。等你七表兄回来,自然要在外院设宴接风——行意,你不是早想与七郎探讨文辞吗,到时候替你妹妹好好看一看七郎。”
江娘子羞得捂住脸。
江行意道:“多谢姑姑。”
江夫人假意嗔怪:“你我姑侄至亲,还客气什么?”说着便吩咐侍从,要摆宴为他们接风,然后道:“我看你们也累了,先去客院里休息,等晚上开宴我让人叫你们。”
江氏兄妹连忙道谢,江行意又道:“姑姑别忙,不必了,妹妹托给您照顾,已经是大大添了麻烦。我身为外男,是来江宁读书的,哪里好在姑姑家常住,家里已经联系了东山书院,我明日便搬去江家的宅子住,离书院只有一刻钟路程,读书最是方便。”
江夫人再三挽留,江行意坚决不肯,如此推辞一番,江夫人只得作罢。
江行意告辞离去,江娘子便跟在兄长身后,要将兄长送到门外。
走出数步,江行意稍稍加快步子,刻意拉开和侍从的距离,轻声嘱咐妹妹:“在姑姑家里住着,要长个心眼,不能全当自己家那么随便。”
江娘子不解:“姑姑难道会害我?”
江行意看着她,叹了口气:“你这傻姑娘,全然听不出姑姑的言下之意吗?”
方才江娘子还未表现出少女怀春的娇羞,只是稍提了一句裴七郎,江夫人便立刻不动声色堵死了相见的可能性,只以言辞搪塞过去。
“我此次前来,是为了九月觐见东宫,裴氏不知作何想法。若他们有意让七郎君参选,我便显得碍眼了;若是他们无意舍出七郎君,那姑姑今日举动,便是全然不欲让江家嫁第二个女儿入裴家。无论是哪个原因,都说明姑姑的心是向着夫家的,傻妹妹,留个心眼吧。”
石径上,江夫人伸手折下一枝开得正艳的花。
花汁沾染在她的指尖,侍女连忙取来帕子为她轻轻擦拭,江夫人手一松,随意将娇艳的花朵抛到路旁尘土里,朝前缓步走去。
“行意这孩子,真当我不知道。”她轻轻摇头,“看见了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父亲母亲、兄长侄儿,连我都防着呢。”
什么读书,什么书院。
无非是好听些的说法,各家既想送子弟争一争东宫正妃,又怕做的太明显,有损家族清高傲岸的风骨。
像是裴沈杨这样的顶级名门,家主有资格携嫡系子弟拜见东宫叩谒皇陵,召回子弟时也就有了体面的借口;如江宁本地世家,虽然地位稍逊一筹,但家在本地,召子弟回家也算合情合理的理由;但像是那些祖籍并非江宁的世家,家主自己前来拜谒东宫还不够,再带上大串年轻貌美的少年郎君,其意昭然若揭,未免有些难看。
因而他们便要找些借口。
譬如前来读书,前来探亲,前来游学,前来求医……这个不行,有将病气过给东宫的嫌疑,天然便会失却觐见东宫的资格。
“女人呐。”江夫人叹道,“就是要为自己和儿女多做些打算,读些书,会写些字,能讨男人欢心就很好。学的太多,读书太多,全然读得疯魔了,就会想些不该女人想的事。”
她摇摇头:“前面那位,就是读书读的太多,想也想的太多,竟然想劝谏家主带头北上,从而自毁长城。”
从前她年幼时,裴氏的家主夫人已经是顾氏,那时她只当顾氏一如传闻中端庄贤惠。直到顾氏病逝,她嫁入裴家做了续弦,才在族人与下仆们的讳莫如深中拼凑出了顾氏的死因。
那位裴氏家主的元配夫人,嫡长子女的亲生母亲,誉满江宁的妇人典范,死于多年的忧愤郁结。
.
门外传来足音,极轻且快,很快门扉叩响,苏惠的声音传来。
景昭问:“兰时睡醒了?”
“五小姐醒了。”苏惠隔着门道,“她说……”
剩下的话并未出口,闺阁女郎要说的私房话,传话的下人知道也就罢了,不宜再令更多人听见。
景昭说:“进来。”
苏惠推门而入,看了一眼裴令之,确认景昭没有让他回避的意思,俯身耳语几句。
“哦?”景昭皱眉,语气加重,“有内贼?”
苏惠道:“暂时不能判断。”
裴令之抬首望来。
景昭道:“说吧。”
苏惠于是道:“刚接到北方传来的消息,太女殿下微服巡游并州,东宫学士郑明夷、谈国公世子谈照微、东宫舍人景含章三人侍从在侧,一同遇刺。幸亏谈世子英勇护卫,太女殿下未曾受伤,只是谈世子、郑学士均负了伤,景舍人伤的更重些,不能继续随驾巡行,要留在并州静养。”
裴令之纤秀的眉梢一扬。
“接着说。”景昭道。
苏惠便继续说了下去:“那刺客身怀利刃,刃上带毒,是大名鼎鼎的醉春烟。”
醉春烟。
景昭语气平缓地念出这三个字,每一个字都如同流云般柔软,从她的唇齿间掠过,像是在念情人的名字。
这是数百年以来,天下最有名的剧毒。前朝最有名的三起毒杀案,本朝极骇人听闻的一起谋杀,都与此毒有关。
但这并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这种毒药据说是齐朝时南方神医孙凤啸所制,此毒秘方已毁,世上仅剩孙凤啸生前所存留的醉春烟流传。
很多年以来,随着醉春烟一次又一次被人们提起,现有的猜测完全指向一个结论:孙神医留下的那些毒药,落入了某个南方世家手中。
“醉春烟。”
或许是因为听说自己遇刺的消息,又或许是因为另一些缘故,景昭的神情变得非常严肃,语调也冷凝起来:“你怎么看?”
裴令之自幼生在南方,自然知道南方那些隐晦流传的隐秘传言。
他定定看了景昭片刻,忽然微笑起来,含笑轻声道:“这重要吗?”
第58章 景昭心满意足地收回手:“……
六月二十,天气放晴。
仙野县令在两位爱妾的搀扶下艰难起身,另一名如花似玉的美姬捧来药碗,一口一口服侍他喝了。
温热微苦的汤药下肚,县令总算觉得有了些力气,看窗外日光正好,示意爱妾扶他去窗下晒晒太阳。
县令出身名门,多年养尊处优,哪怕入仕做了县令,一应俗务自有幕僚门人代为打理,没经过半点风浪。
几日前他收到那颗血淋淋的狰狞人头,狠狠受了惊吓,白天心惊肉跳,晚间未能安眠。后半夜又下起雨来,骤然受凉,他本就不珍重身体,常日服散饮酒拥美酣眠,体魄说不准比府中养着的美姬更弱,几重叠加之下,当即风寒入体病倒在床。
好在他府里养着医官,珍稀药材名贵补品不要钱似的砸下去,在床上结结实实躺了几日,如今已经好了大半,可以由美姬搀扶下床走动了。
窗下日光晒得正暖,身旁爱妾软语温存,县令这几日的头晕目眩一扫而光,正在心猿意马之时,忽而听闻下属前来求见。
县令正要发作,忽而想起那二人被他派去盯弘农苏氏女郎,只好忍怒道:“那就传。”
片刻后,二人一前一后进来,还不等县令开口,扑通跪倒在地。
县令太阳穴一跳:“怎么了?”
二人抬起脸,脸色一个更比一个惨淡:“大人恕罪,人跟丢了!”
三号院院门大开,空空荡荡,一阵凉风吹过,吹得掌柜心比凉风更凉。
“人呢?”掌柜抖抖索索地指着跑堂,“眼皮子底下!一天路过三次,人和车马一块没了,你们愣是没发现?”
跑堂哭丧着脸:“不,不应该啊。昨天晚上去给二号院送热水,还看见三号院里亮着灯呢,谁知道今天打扫二号院的时候,这里人已经没了。”
“等等?”
掌柜一个激灵,恍然想起二号院中的客人似乎是与苏氏同一人入住回风楼的,立刻跳起脚来:“快去,快去!快去翻查二号院中的住客身份!”
.
“丹阳顾氏。”
县令接过那本登记住客身份的簿册,眉头拧成死结:“过所是真的?”
景昭道:“我以为照霜只是你的化名。”
“照霜二字取自我幼年的居所照霜楼,是家母赐名。我有许多别号,这个不常示人,故而拿来做在外行走的化名。”
景昭想了想,道:“山晚云初雪,汀寒月照霜。意境极美,只是失之清寒冷峭。”
她看见裴令之露出一个极为动人的笑容,但那笑里不带多少欢愉。
裴令之道:“女郎错了。”
“哦?”
裴令之道:“不是‘山晚云初雪,汀寒月照霜’,而是‘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说这句话时,裴令之的声音一如平常,清而平,和而润,并没有丝毫改变,然而无需他疾言厉色,似乎隐约中已经有一种更为冷峭肃杀的情感随之流泻而出。
弓背霞明见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温热的夜风仿佛静止了一刹。
景昭轻声道:“令堂……”
一位母亲,用这首诗来为幼子的居所命名。甚至无须直言,已然能品出她所寄寓的殷殷情谊与满怀不甘。
裴令之平静说道:“我母亲出自丹阳顾氏,外祖父名讳上晋下龄,母亲自幼承教于外祖膝下,娴于三坟五典,精通百家之书。当年伪朝祸乱中原,倘若江宁裴、丹阳顾,加起来还能寻出一位当世真君子,那便只有我母亲了。”
.
“一个愚蠢的女人。”
江夫人长裙曳地,袅袅婷婷走过花园中青石小径,瞥见花木掩映后那处僻静的小院时,她微嘲想着。
耳畔传来侄女天真好奇的声音:“姑姑,那是什么地方呀?”
江夫人回过神来。
她收起似有若无的笑意,道:“那是先顾夫人的居所。”
江娘子啊了一声,掩住口:“这么偏呀!”
江夫人很有耐心地道:“那时江夫人病了,需要养病,自然要寻个偏僻幽静的地方。否则整日吵吵嚷嚷,怎么能养好身体呢?”
江娘子哦了一声,天真又向往地眨着眼:“对了姑姑,七表兄呢?”
“七表兄啊。”江夫人神色丝毫不变,温声说,“七郎他在竟陵,你六表姐有了身孕,七郎过去探望。”
江娘子颇有些失望:“那七表兄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
江夫人道:“七郎难得过去一次,总要好好陪一陪六娘,小住些时候才会回来,不过总要赶在九月前的——怎么,想你七表兄了?”
江娘子一张如花似玉的小脸泛起红霞,绞着袖子羞涩道:“没有,我只是随意问一句。”
江夫人瞥她一眼,神情柔的几乎要滴出水来,半带调笑道:“你们都大啦,不好随意相见。等你七表兄回来,自然要在外院设宴接风——行意,你不是早想与七郎探讨文辞吗,到时候替你妹妹好好看一看七郎。”
江娘子羞得捂住脸。
江行意道:“多谢姑姑。”
江夫人假意嗔怪:“你我姑侄至亲,还客气什么?”说着便吩咐侍从,要摆宴为他们接风,然后道:“我看你们也累了,先去客院里休息,等晚上开宴我让人叫你们。”
江氏兄妹连忙道谢,江行意又道:“姑姑别忙,不必了,妹妹托给您照顾,已经是大大添了麻烦。我身为外男,是来江宁读书的,哪里好在姑姑家常住,家里已经联系了东山书院,我明日便搬去江家的宅子住,离书院只有一刻钟路程,读书最是方便。”
江夫人再三挽留,江行意坚决不肯,如此推辞一番,江夫人只得作罢。
江行意告辞离去,江娘子便跟在兄长身后,要将兄长送到门外。
走出数步,江行意稍稍加快步子,刻意拉开和侍从的距离,轻声嘱咐妹妹:“在姑姑家里住着,要长个心眼,不能全当自己家那么随便。”
江娘子不解:“姑姑难道会害我?”
江行意看着她,叹了口气:“你这傻姑娘,全然听不出姑姑的言下之意吗?”
方才江娘子还未表现出少女怀春的娇羞,只是稍提了一句裴七郎,江夫人便立刻不动声色堵死了相见的可能性,只以言辞搪塞过去。
“我此次前来,是为了九月觐见东宫,裴氏不知作何想法。若他们有意让七郎君参选,我便显得碍眼了;若是他们无意舍出七郎君,那姑姑今日举动,便是全然不欲让江家嫁第二个女儿入裴家。无论是哪个原因,都说明姑姑的心是向着夫家的,傻妹妹,留个心眼吧。”
石径上,江夫人伸手折下一枝开得正艳的花。
花汁沾染在她的指尖,侍女连忙取来帕子为她轻轻擦拭,江夫人手一松,随意将娇艳的花朵抛到路旁尘土里,朝前缓步走去。
“行意这孩子,真当我不知道。”她轻轻摇头,“看见了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父亲母亲、兄长侄儿,连我都防着呢。”
什么读书,什么书院。
无非是好听些的说法,各家既想送子弟争一争东宫正妃,又怕做的太明显,有损家族清高傲岸的风骨。
像是裴沈杨这样的顶级名门,家主有资格携嫡系子弟拜见东宫叩谒皇陵,召回子弟时也就有了体面的借口;如江宁本地世家,虽然地位稍逊一筹,但家在本地,召子弟回家也算合情合理的理由;但像是那些祖籍并非江宁的世家,家主自己前来拜谒东宫还不够,再带上大串年轻貌美的少年郎君,其意昭然若揭,未免有些难看。
因而他们便要找些借口。
譬如前来读书,前来探亲,前来游学,前来求医……这个不行,有将病气过给东宫的嫌疑,天然便会失却觐见东宫的资格。
“女人呐。”江夫人叹道,“就是要为自己和儿女多做些打算,读些书,会写些字,能讨男人欢心就很好。学的太多,读书太多,全然读得疯魔了,就会想些不该女人想的事。”
她摇摇头:“前面那位,就是读书读的太多,想也想的太多,竟然想劝谏家主带头北上,从而自毁长城。”
从前她年幼时,裴氏的家主夫人已经是顾氏,那时她只当顾氏一如传闻中端庄贤惠。直到顾氏病逝,她嫁入裴家做了续弦,才在族人与下仆们的讳莫如深中拼凑出了顾氏的死因。
那位裴氏家主的元配夫人,嫡长子女的亲生母亲,誉满江宁的妇人典范,死于多年的忧愤郁结。
.
门外传来足音,极轻且快,很快门扉叩响,苏惠的声音传来。
景昭问:“兰时睡醒了?”
“五小姐醒了。”苏惠隔着门道,“她说……”
剩下的话并未出口,闺阁女郎要说的私房话,传话的下人知道也就罢了,不宜再令更多人听见。
景昭说:“进来。”
苏惠推门而入,看了一眼裴令之,确认景昭没有让他回避的意思,俯身耳语几句。
“哦?”景昭皱眉,语气加重,“有内贼?”
苏惠道:“暂时不能判断。”
裴令之抬首望来。
景昭道:“说吧。”
苏惠于是道:“刚接到北方传来的消息,太女殿下微服巡游并州,东宫学士郑明夷、谈国公世子谈照微、东宫舍人景含章三人侍从在侧,一同遇刺。幸亏谈世子英勇护卫,太女殿下未曾受伤,只是谈世子、郑学士均负了伤,景舍人伤的更重些,不能继续随驾巡行,要留在并州静养。”
裴令之纤秀的眉梢一扬。
“接着说。”景昭道。
苏惠便继续说了下去:“那刺客身怀利刃,刃上带毒,是大名鼎鼎的醉春烟。”
醉春烟。
景昭语气平缓地念出这三个字,每一个字都如同流云般柔软,从她的唇齿间掠过,像是在念情人的名字。
这是数百年以来,天下最有名的剧毒。前朝最有名的三起毒杀案,本朝极骇人听闻的一起谋杀,都与此毒有关。
但这并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这种毒药据说是齐朝时南方神医孙凤啸所制,此毒秘方已毁,世上仅剩孙凤啸生前所存留的醉春烟流传。
很多年以来,随着醉春烟一次又一次被人们提起,现有的猜测完全指向一个结论:孙神医留下的那些毒药,落入了某个南方世家手中。
“醉春烟。”
或许是因为听说自己遇刺的消息,又或许是因为另一些缘故,景昭的神情变得非常严肃,语调也冷凝起来:“你怎么看?”
裴令之自幼生在南方,自然知道南方那些隐晦流传的隐秘传言。
他定定看了景昭片刻,忽然微笑起来,含笑轻声道:“这重要吗?”
第58章 景昭心满意足地收回手:“……
六月二十,天气放晴。
仙野县令在两位爱妾的搀扶下艰难起身,另一名如花似玉的美姬捧来药碗,一口一口服侍他喝了。
温热微苦的汤药下肚,县令总算觉得有了些力气,看窗外日光正好,示意爱妾扶他去窗下晒晒太阳。
县令出身名门,多年养尊处优,哪怕入仕做了县令,一应俗务自有幕僚门人代为打理,没经过半点风浪。
几日前他收到那颗血淋淋的狰狞人头,狠狠受了惊吓,白天心惊肉跳,晚间未能安眠。后半夜又下起雨来,骤然受凉,他本就不珍重身体,常日服散饮酒拥美酣眠,体魄说不准比府中养着的美姬更弱,几重叠加之下,当即风寒入体病倒在床。
好在他府里养着医官,珍稀药材名贵补品不要钱似的砸下去,在床上结结实实躺了几日,如今已经好了大半,可以由美姬搀扶下床走动了。
窗下日光晒得正暖,身旁爱妾软语温存,县令这几日的头晕目眩一扫而光,正在心猿意马之时,忽而听闻下属前来求见。
县令正要发作,忽而想起那二人被他派去盯弘农苏氏女郎,只好忍怒道:“那就传。”
片刻后,二人一前一后进来,还不等县令开口,扑通跪倒在地。
县令太阳穴一跳:“怎么了?”
二人抬起脸,脸色一个更比一个惨淡:“大人恕罪,人跟丢了!”
三号院院门大开,空空荡荡,一阵凉风吹过,吹得掌柜心比凉风更凉。
“人呢?”掌柜抖抖索索地指着跑堂,“眼皮子底下!一天路过三次,人和车马一块没了,你们愣是没发现?”
跑堂哭丧着脸:“不,不应该啊。昨天晚上去给二号院送热水,还看见三号院里亮着灯呢,谁知道今天打扫二号院的时候,这里人已经没了。”
“等等?”
掌柜一个激灵,恍然想起二号院中的客人似乎是与苏氏同一人入住回风楼的,立刻跳起脚来:“快去,快去!快去翻查二号院中的住客身份!”
.
“丹阳顾氏。”
县令接过那本登记住客身份的簿册,眉头拧成死结:“过所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