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83节
一只咬钩的老乌龟在空中摆来摆去,与她木讷地对望。
景昭眨眨眼,试图把乌龟摘下来扔回水里,却发现无从下手,想了想,状似无意地左顾右盼一番,把鱼竿继续浸在水里,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一个好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卢家主的车马进了城,往县署方向去了。你的猜测没错,县令与卢家早已相互勾结,之前那些看似认真的调查,不过是做给我们看的戏。”
裴令之月白的衣角被风吹起,轻轻飘舞,冰雪般浅淡的香气随之一同飘来。
他在景昭身边坐下。
“朱砂呢?”
裴令之道:“你也不知道?”
景昭随意地丢下鱼竿:“我总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别人,她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去卢家也无妨。”
裴令之问:“你不信任她?”
“哪种信任?”景昭反问,“我相信她确实是卢妍娘子的朋友,而非卢家或钟家派来的探子,因为没有那个必要——但如果说另一种更深层面的信任,那当然没有——难道你有?”
裴令之笑而不答。
景昭将话题转回正题:“你想去县署?”
裴令之摇了摇头,从伞下取来茶壶,斟了两盏茶,递给景昭一盏,道:“一次把事情弄得太大,固然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后续却不太好办。等第二封信发挥作用然后平息,就轮到我们手里这封信出场了。”
“很好。”景昭接过茶盏欣然道,“看来你还算清醒。”
裴令之拿起景昭的鱼竿掂了掂,放在一旁,平静说道:“生在世家,接受能力总要更强些。”
“你已经接受了?”
裴令之侧首,他没有戴帷帽,静静看着景昭,眼底倦色隐现:“接受事实,但不接受观点。”
前者意味着适应,后者意味着妥协。
景昭明白他的意思,平静道:“我同意。”
水边一时寂静,直到鱼竿向下猛然沉去,景昭和裴令之同时伸手去抓,袖摆交叠间,两只手也同时交叠在一起。
景昭动作一顿。
鱼竿脱出二人手心,被另一端扯得向水底沉落,溅起连绵的水花,消失在水面下。
“……”
景昭转头,看看身边空空荡荡的桶,又看看背后伞下准备的食水,然后看看身后不远处的马车。
最后,她无言看向裴令之,叹了口气。
一条鱼没钓到,还把鱼竿丢了,何苦来哉。
气氛有些尴尬。
裴令之轻咳一声:“抱歉。”
景昭摆摆手,示意没什么。
裴令之又道:“谢谢。”
景昭说:“这就不用了。”
裴令之正色说道:“我又欠你一个人情,你若开口,我自当尽力回报。”
和风吹拂,卷起肩头几缕乌黑长发,清凉宜人,河上涟漪层层荡开,偶有鱼儿跃出水面,时常还能看到游鱼穿梭在水浅处。
水中鱼儿不少,不知为什么景昭半日只钓上来一只老乌龟。
景昭心想难道自己当真没有钓鱼的天分?
她道:“我好奇的是,如果你孤身至此,你会怎么做?”
话中隐有深意,裴令之恍若未觉,答道:“竭尽全力。”
这是很平常的态度,但裴令之如今严格来说算是在离家出走,丹阳顾照霜寂寂无名,身份仅仅只能作为敲门砖,不足以震慑卢家与临澄县署。
顾照霜不行,裴令之可以。
南方最重名士,有时随口一言评判甚至可定他人终身毁誉。裴令之年纪虽轻,声名卓著,‘顾照霜’做不到的事,裴七郎可以。
但裴七郎出现,整个临澄都会为之瞩目,江宁裴氏亦会随之而来。
换而言之,裴令之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裴令之平静道:“相交一场,岂能辜负。”
被抓回去,最多也就是幽禁,江宁裴氏对他寄予厚望,对东宫正妃的位置虎视眈眈,既不会要他的性命,又不敢伤他的身体。
精神上的痛苦固然难捱,但若肉身变作了死物,那就真的再也没有任何可能了。
裴令之默然想着,母亲当年最痛苦时,都不曾想过自裁以求解脱,她最终死于日复一日的忧愤,在绝望中挣扎的滋味怕是不比干脆利落地死去更好,她仍然从无求死之心。
他真心相交的朋友不多,卢妍与钟无忧便是其中之二。
然而他们很可能已经死了。
裴令之能为他们做的,也只剩下这最后一件事。
他自然要竭尽全力,无论付出何等代价。
裴令之合上眼,又睁开。
他的所有情绪敛没,最终轻声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扑通!
数声轻响。
景昭捡起鹅卵石,瞄准水面上的涟漪,试图砸晕几条鱼来弥补损失。
她淡淡道:“我也不是全无私心。”
裴令之道:“那又如何?”
景昭笑了笑。
她面容文秀清美,神情平易近人,其实是毫不锋利的长相,唯有笑意未达眼底,平白生出几分寒意。
但当她垂下睫羽时,那份不知从何而来的冷淡便被悉数掩住。
景昭一手托腮,一手砸鱼,笑吟吟道:“我需要动用我们那边的人,这在南方有风险,而且犯忌讳。为安全起见,郎君啊,瓜田李下的道理,你应该明白。”
裴令之是聪明人,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保证:“你放心。”
景昭欣然含笑,温声说道:“嗯,我放心。”
不知为何,裴令之忽然抬袖,稍稍遮住日光下有些泛红的面容。
或许是夏日阳光太烈,河畔水声不绝,令人心乱?
一尾鱼晃晃悠悠浮上来,正被一块鹅卵石砸在脑门上,在水里晕头转向胡乱游动,看着有些凄惨。
景昭比划了一下距离,发现有些远。
北方十二州虽然并不拘束,不过也没有开放到随意跳进河里游水捞鱼的地步,更何况景昭受父母影响,总是要更自矜身份一些。
她看着那尾鱼望洋兴叹,叹息时目光一扫,看见裴令之正以袖遮面,挡住天边倾斜而下的日光,心中不由得感慨:美貌果然不仅只需天生天赐,后天精心养护亦是极为重要。
想到这里,她又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美貌易得,绝顶的美貌却极为难得。饶是景昭见惯美人,目光依旧忍不住为之流连。
景昭想起昨夜苏惠私下劝谏,说殿下万金之躯,最应珍重,岂能因闲事冒险。等再过些时候,这些豪族无异于俎上鱼肉,何须此时插手。
“不。”景昭否定了苏惠的提议。
她需要借此看清南方豪族的底细。
不问而诛,是为虐。未来终究不可能将南方世家豪族杀得半点不剩,如何对待、如何处置,都要思考,都要斟酌。
朝中能人无数,自然会为太女提出最合用的方案,但在纳谏纳言之前,身为皇太女,自己心里必须要有一本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卢家所犯的罪行,其实便是南方豪族的缩影,他们如何行事,落在景昭眼里,直接关乎她对一地、一方、一郡、一州豪族,乃至整个南方豪族的印象。
有机会令太女驻足瞩目,是他们的荣幸。
只是这份荣幸,卢家自己并不知道。
皇太女一旦下定决心,苏惠也就无法再改变她的态度,只是慎重地提了一点。
苏惠从来都不相信任何人。
当然,对他来说,此处的任何人,特指裴令之主仆。
“殿下安危重于泰山,他们知道的越多,便越可能危及殿下。”
景昭随意道:“那就盯着他们,我会提醒裴令之。”
这句话轻飘飘的,苏惠有些不放心,暗自担忧,心想美色误人,又低声询问:“若是他们有可疑的举动……”
“抓,审,杀。”景昭莫名其妙地放下书,“按你们内卫办案的方式,宁枉勿纵,自己不清楚?”
苏惠说:“……殿下英明。”
说话莫名其妙的苏惠不在。
景昭继续用欣赏的目光看着裴令之。
这样美的一张脸。
她想,可一定要聪明一点。
千万不要死在她手中。
第73章 景昭托腮,眨眨眼道:“一……
东宫舍人、长春县主景含章回京养伤,至今已有三日。
日前,皇太女鸾驾于并州遇刺,随行的长春县主护卫在侧,不幸负伤,本拟留在并州静养,却因伤势可能留下后患,又被送回京中诊治。
长春县主因护卫东宫受伤,有功无过,宫中自然极为大方。皇帝派出三位太医相继出宫诊治,名贵药材更是流水般赐入府中。
景昭眨眨眼,试图把乌龟摘下来扔回水里,却发现无从下手,想了想,状似无意地左顾右盼一番,把鱼竿继续浸在水里,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一个好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卢家主的车马进了城,往县署方向去了。你的猜测没错,县令与卢家早已相互勾结,之前那些看似认真的调查,不过是做给我们看的戏。”
裴令之月白的衣角被风吹起,轻轻飘舞,冰雪般浅淡的香气随之一同飘来。
他在景昭身边坐下。
“朱砂呢?”
裴令之道:“你也不知道?”
景昭随意地丢下鱼竿:“我总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别人,她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去卢家也无妨。”
裴令之问:“你不信任她?”
“哪种信任?”景昭反问,“我相信她确实是卢妍娘子的朋友,而非卢家或钟家派来的探子,因为没有那个必要——但如果说另一种更深层面的信任,那当然没有——难道你有?”
裴令之笑而不答。
景昭将话题转回正题:“你想去县署?”
裴令之摇了摇头,从伞下取来茶壶,斟了两盏茶,递给景昭一盏,道:“一次把事情弄得太大,固然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后续却不太好办。等第二封信发挥作用然后平息,就轮到我们手里这封信出场了。”
“很好。”景昭接过茶盏欣然道,“看来你还算清醒。”
裴令之拿起景昭的鱼竿掂了掂,放在一旁,平静说道:“生在世家,接受能力总要更强些。”
“你已经接受了?”
裴令之侧首,他没有戴帷帽,静静看着景昭,眼底倦色隐现:“接受事实,但不接受观点。”
前者意味着适应,后者意味着妥协。
景昭明白他的意思,平静道:“我同意。”
水边一时寂静,直到鱼竿向下猛然沉去,景昭和裴令之同时伸手去抓,袖摆交叠间,两只手也同时交叠在一起。
景昭动作一顿。
鱼竿脱出二人手心,被另一端扯得向水底沉落,溅起连绵的水花,消失在水面下。
“……”
景昭转头,看看身边空空荡荡的桶,又看看背后伞下准备的食水,然后看看身后不远处的马车。
最后,她无言看向裴令之,叹了口气。
一条鱼没钓到,还把鱼竿丢了,何苦来哉。
气氛有些尴尬。
裴令之轻咳一声:“抱歉。”
景昭摆摆手,示意没什么。
裴令之又道:“谢谢。”
景昭说:“这就不用了。”
裴令之正色说道:“我又欠你一个人情,你若开口,我自当尽力回报。”
和风吹拂,卷起肩头几缕乌黑长发,清凉宜人,河上涟漪层层荡开,偶有鱼儿跃出水面,时常还能看到游鱼穿梭在水浅处。
水中鱼儿不少,不知为什么景昭半日只钓上来一只老乌龟。
景昭心想难道自己当真没有钓鱼的天分?
她道:“我好奇的是,如果你孤身至此,你会怎么做?”
话中隐有深意,裴令之恍若未觉,答道:“竭尽全力。”
这是很平常的态度,但裴令之如今严格来说算是在离家出走,丹阳顾照霜寂寂无名,身份仅仅只能作为敲门砖,不足以震慑卢家与临澄县署。
顾照霜不行,裴令之可以。
南方最重名士,有时随口一言评判甚至可定他人终身毁誉。裴令之年纪虽轻,声名卓著,‘顾照霜’做不到的事,裴七郎可以。
但裴七郎出现,整个临澄都会为之瞩目,江宁裴氏亦会随之而来。
换而言之,裴令之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裴令之平静道:“相交一场,岂能辜负。”
被抓回去,最多也就是幽禁,江宁裴氏对他寄予厚望,对东宫正妃的位置虎视眈眈,既不会要他的性命,又不敢伤他的身体。
精神上的痛苦固然难捱,但若肉身变作了死物,那就真的再也没有任何可能了。
裴令之默然想着,母亲当年最痛苦时,都不曾想过自裁以求解脱,她最终死于日复一日的忧愤,在绝望中挣扎的滋味怕是不比干脆利落地死去更好,她仍然从无求死之心。
他真心相交的朋友不多,卢妍与钟无忧便是其中之二。
然而他们很可能已经死了。
裴令之能为他们做的,也只剩下这最后一件事。
他自然要竭尽全力,无论付出何等代价。
裴令之合上眼,又睁开。
他的所有情绪敛没,最终轻声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扑通!
数声轻响。
景昭捡起鹅卵石,瞄准水面上的涟漪,试图砸晕几条鱼来弥补损失。
她淡淡道:“我也不是全无私心。”
裴令之道:“那又如何?”
景昭笑了笑。
她面容文秀清美,神情平易近人,其实是毫不锋利的长相,唯有笑意未达眼底,平白生出几分寒意。
但当她垂下睫羽时,那份不知从何而来的冷淡便被悉数掩住。
景昭一手托腮,一手砸鱼,笑吟吟道:“我需要动用我们那边的人,这在南方有风险,而且犯忌讳。为安全起见,郎君啊,瓜田李下的道理,你应该明白。”
裴令之是聪明人,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保证:“你放心。”
景昭欣然含笑,温声说道:“嗯,我放心。”
不知为何,裴令之忽然抬袖,稍稍遮住日光下有些泛红的面容。
或许是夏日阳光太烈,河畔水声不绝,令人心乱?
一尾鱼晃晃悠悠浮上来,正被一块鹅卵石砸在脑门上,在水里晕头转向胡乱游动,看着有些凄惨。
景昭比划了一下距离,发现有些远。
北方十二州虽然并不拘束,不过也没有开放到随意跳进河里游水捞鱼的地步,更何况景昭受父母影响,总是要更自矜身份一些。
她看着那尾鱼望洋兴叹,叹息时目光一扫,看见裴令之正以袖遮面,挡住天边倾斜而下的日光,心中不由得感慨:美貌果然不仅只需天生天赐,后天精心养护亦是极为重要。
想到这里,她又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美貌易得,绝顶的美貌却极为难得。饶是景昭见惯美人,目光依旧忍不住为之流连。
景昭想起昨夜苏惠私下劝谏,说殿下万金之躯,最应珍重,岂能因闲事冒险。等再过些时候,这些豪族无异于俎上鱼肉,何须此时插手。
“不。”景昭否定了苏惠的提议。
她需要借此看清南方豪族的底细。
不问而诛,是为虐。未来终究不可能将南方世家豪族杀得半点不剩,如何对待、如何处置,都要思考,都要斟酌。
朝中能人无数,自然会为太女提出最合用的方案,但在纳谏纳言之前,身为皇太女,自己心里必须要有一本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卢家所犯的罪行,其实便是南方豪族的缩影,他们如何行事,落在景昭眼里,直接关乎她对一地、一方、一郡、一州豪族,乃至整个南方豪族的印象。
有机会令太女驻足瞩目,是他们的荣幸。
只是这份荣幸,卢家自己并不知道。
皇太女一旦下定决心,苏惠也就无法再改变她的态度,只是慎重地提了一点。
苏惠从来都不相信任何人。
当然,对他来说,此处的任何人,特指裴令之主仆。
“殿下安危重于泰山,他们知道的越多,便越可能危及殿下。”
景昭随意道:“那就盯着他们,我会提醒裴令之。”
这句话轻飘飘的,苏惠有些不放心,暗自担忧,心想美色误人,又低声询问:“若是他们有可疑的举动……”
“抓,审,杀。”景昭莫名其妙地放下书,“按你们内卫办案的方式,宁枉勿纵,自己不清楚?”
苏惠说:“……殿下英明。”
说话莫名其妙的苏惠不在。
景昭继续用欣赏的目光看着裴令之。
这样美的一张脸。
她想,可一定要聪明一点。
千万不要死在她手中。
第73章 景昭托腮,眨眨眼道:“一……
东宫舍人、长春县主景含章回京养伤,至今已有三日。
日前,皇太女鸾驾于并州遇刺,随行的长春县主护卫在侧,不幸负伤,本拟留在并州静养,却因伤势可能留下后患,又被送回京中诊治。
长春县主因护卫东宫受伤,有功无过,宫中自然极为大方。皇帝派出三位太医相继出宫诊治,名贵药材更是流水般赐入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