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93节
“他们信奉。”裴令之哀然道,“人贵在有灵,死后唯余躯壳,何须在意?当年我与无忧论道,他们夫妇曾说,寿命尽时,期盼能长归自然尘土,生前随心而行,须尽欢;死后肉身不必长存,随他去吧。”
“我以为你会很在意身后事。”
“是因为我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那是因为我需要给他们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交代,并非在意那些多余的繁文缛节。”
裴令之转过头来,看着景昭,认真道:“若我百年之后,愿效先贤,弃绝珠玉,为乌鸢口中食,长归长存于天地间。”
景昭下意识说道:“那多可惜啊。”
紧接着,二人同时沉默下来。
景昭缓缓道:“你给我交代后事,似乎有些早了。”
裴令之静默片刻,轻声道:“会死很多人吧。”
“那是自然。”
裴令之垂睫不语,良久,无声叹息。
“何须叹息?”景昭平静说道,“南方豪族,又有哪个干净?他们多死几个,将来做事反而方便。”
“一族之中,总有些无辜者。”
景昭明白他的意思。
世家豪族之中,享尽富贵者自然极多,但远枝庶脉,贫困潦倒者亦不在少数。若从未享过半点家族泽被,抄家灭门时却被一锅端了,委实有些倒霉。
“天底下做任何事,总会有些牺牲。或许是同道者,或许是敌人,或许只是毫不相干者,即使做的再好,也无法做到双手不染半点鲜血,不牵连半个无辜。”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吗?人命也是小节?”
景昭平静道:“如果处处顾及,不肯有半分牺牲,那么什么事都做不成了。或许对普通人来说,自觉不甘;但上位者要有上位者的觉悟,有时候即使做错也比不做要好,束手束脚不敢行事,为少数而误苍生,才是最大的罪过。”
她顿了顿,继续道:“‘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妄言也,袖手者尽可以空谈,但既居高位,便要懂取舍、做抉择。我有权决定让谁去死,谁活着,送尽可能少的人去死,换取绝大多数人平静活着,如果连这点担当都没有,不如尽早一死了断。”
“我只能优先去保那些弱者。”
世家豪族之中,平白无故被牵连的远枝庶脉,自然是弱者。但若换个角度去想,凡是正正经经有名有姓记在家族谱系中的人,即使再贫寒艰难,总归要高出寻常庶民一头。
“今夜要杀他们的人,是临澄郡署,不是我;来日我若杀人,有人愤恨不平,九泉之下诉至泰山府君处,我亦问心无愧,任凭清算。”
说完这句话,她平静看着裴令之:“卢氏今夜之祸,是一家一姓,也会是更多家族、更多姓氏。”
长风吹过高墙外的草野,带来阵阵清苦的气息。
天边无星无月,此间无声无息。
“我不是你。”
裴令之声音轻缓:“我不忍做此等抉择,所以我明白,在该退的时候要退一射之地,将选择交给真正擅长的人来做。”
他望向景昭,失笑说道:“其实我也不信杨朱。”
伴随着他的话语,远处喧嚣声越发清晰。为首的两辆马车前,卢老夫人与卢家主各自颤巍巍站在那里,被侍从扶上车,前者是因为年迈体衰,后者则是出于恐惧。
到底执掌多年家业,母子二人心里各自都清楚,这两辆马车,或许便是最后能保有的一点尊严了。
辘辘声响,马车驶动。
高丘之上,朱砂遥遥挽弓,弓开如月,箭羽离弦。
两支羽箭一前一后,没入夜色。
——砰!
箭穿过马车车窗,力道之大甚至生生震裂窗框,紧接着一箭穿脑而过,血花平地溅起。
撕心裂肺的惨呼声中,朱砂收起弓箭,最后遥遥望了一眼。
她的射术向来极好,那是她的杀手锏,并不轻易现于人前,白日里百步穿杨不在话下。
被卢妍夫妇捡回去时,她的眼睛受了伤,稍微暗些,便看不清东西,一度心灰意冷,以为自己年纪轻轻便要变成个瞎子。
那对夫妇千方百计搜罗方子,写信从朋友那里托人找来药,给她治眼。
镖师长久在外行走,死伤难料,所以每次外出押镖时,总会给家里留下个念想,取个有人牵念的意头,好祈求平安归来。
上次分别,她许诺说下次平安回来,眼睛也就差不多能恢复如初,到时候给他们展示百步穿杨的射艺。
却没想到,那一别便是永别。
许诺未能实现,她心心念念想要展示的射艺,最终用来射穿了卢妍血亲的头颅。
抱起弓箭,朱砂转身离去,无声消失在了高丘后。
另一侧的山崖上,穆嫔木着脸,用纱裹住全身,还是被蚊子咬得痛苦不堪,却依然抱膝警惕盯着随风摇晃的草丛。
背对着穆嫔,苏惠运起毕生武功,穷尽目力,良久转过身来,开始收手中的弓箭。
穆嫔看着苏惠将箭装回圆筒:“事成了?”
苏惠说道:“成了,那位朱砂姑娘射术精妙,无需再补上一记。”
盯着他手中扣紧的三支羽箭,穆嫔难得地察觉到了什么,把涌到嘴边那句‘补谁啊?’咽了回去。
第81章 保护的欲望,往往会催生出……
天亮时分,城外官道上车马辚辚向前,士卒们身穿轻甲,神色肃穆,押送着卢氏族人乘坐的马车返回临澄县。
那些马车一字排成长队,哭声不绝于耳。
来往过客看见这幅景象,心知肚明又有某户人家遭殃,觉得晦气,恨不得离开十丈远。直到士卒押送着车队走得几乎看不见了,才依次上路。
两辆马车停在树荫下。
大约过了半刻钟,官道旁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个背着长弓的身影。
那道身影靠近树下,在马车车壁上伸手敲了敲,解下遮脸的斗笠,朱砂的脸露了出来。
穆嫔揭开车帘,将帘子用小银钩挽起来,向后让出半个身位。
景昭转头,平静朝朱砂颔首:“射艺不错。”
朱砂有些不自在,嗯了一声:“多谢。”
这说的是景昭赠她强弓,又为她创造诛杀卢老夫人与卢家主的机会。
景昭坦然接受,说道:“愿不愿意跟我走?”
马车内,穆嫔立刻睁圆双眼,如同一只受惊的狸奴。
裴令之在一旁静静看着,只觉得如果不是有头上的发钗压着,恐怕她的发梢现在都要炸起来。
面对景昭的邀请,朱砂毫不犹豫,摇头道:“不用。”
景昭道:“你的射艺极好,虚掷未免可惜。”
以朱砂的年纪、出身,还有她野路子的习武方式,能练出这般优秀的射艺堪称凤毛麟角。就连苏惠都认为,她如果趁着体力目力尚未衰退,再精心栽培训练数年,说不定能成为一员骁将。
朱砂把用布裹紧的弓往上提了提,道:“可不可惜的,有什么要紧。我看得出你是贵人家的女儿,但我不想再沾贵人的边,更没有宏图大志,只想当个普通镖师,走完镖带着银子去积野小楼外的镇子上喝两碗酒,在傍晚落日下看街头巷尾鸡狗打架,一辈子慢慢就过去了。”
说着,她解下背在肩上的弓,递给景昭,真心实意道:“你的弓也很好,我走了。”
景昭不接,道:“相遇是缘,送你了。”
那只递弓的手一顿,缩回去,说:“我没东西可送你。”
“送与不送,只在随心,无需强求。”
朱砂又将弓背起来,看着景昭认真说道:“我会一直记得你们。”
景昭微笑道:“一路顺风。”
背着长弓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处山野里,景昭收回目光,吩咐道:“启程。”
.
为了躲避可能存在的官府追捕,众人临时改变计划,不按原定路线经丰年县出临澄郡,而是绕开丰年县城,沿山野离开临澄郡,然后更换身份,一路加速前往江宁。
不说别的,只说为了苏惠那颗悬在半空中随时要停止跳动的脆弱心脏,接下来的路程都最好以稳妥为主,不宜再冒险。
这里毕竟不是北方。
一行人紧赶慢赶,抢在七月结束前,灰头土脸从山野中绕出来,离开临澄,进入宜城郡北部。
接下来,只要过宜城、入丹阳,便随时能无声无息与朝廷使团汇合,直入江宁。
然而进入宜城郡内,众人得到了两个消息。
第一,北方皇太女巡行结束,正式归京,于日前奉皇太后梓宫南下,百官京郊送行,礼王世子随侍。
第二,临川、泽阳四郡爆发叛乱,当地官署镇压乱民不力,致使大量流民四散,饥民四起,动荡频仍。
皇太女鸾驾南下,奉有太后梓宫,规模庞大,品级绝顶,礼仪繁琐,万事求稳,自然走得也慢。即使陆路与水路结合,也需将近一月,算上途径各地停留一两日接见官员、慰问民生所需的时间,堪堪能在九月初驾幸江宁。
太女南下的影响暂时还没有看到,但流民四散的后果,正清晰呈现在众人眼前。
官道夯实的黄土地面上狼藉遍布、尘土飞扬,道路两旁饥民们七歪八倒,像一条条水田里捞出来放在太阳下面晒得枯干的泥鳅,黝黑消瘦,偶尔有气无力地动弹一两下,散发着血腥、泥土、汗水与腐臭交织的气息。
每逢车马经过,这些看上去只剩最后一口气的饥民们都会抬起头,用一种堪称灼热的目光望着,仿佛这时只要能从车中掉出一袋粮食、一只鸡鸭,甚至是一个大活人,都会立刻被他们扑上去啃得干干净净。
穆嫔吓得缩在车角,不敢揭开车帘;裴令之尚且沉浸在悲哀的余韵之中,又见过类似的景象,倦然倚靠在马车中,无悲无喜;就连景昭自己,看见车外那些饥民,也不由得心底生寒,只能默默掩住车帘,示意苏惠与积素加快车速,不能停车。
南方四郡生乱,带来的影响方方面面无所不在,途经的城池粮价直线上涨,然而能买到粮食已经是好事,越往东走,粮食便越是稀缺。
众人二次制定好的计划不得不再次更改,在这种极度缺粮的境地下,苏惠将马车外壁所有看上去华贵的装饰全都撤下,并坚决反对进入任何稍偏僻些的村庄投宿。
穆嫔当时问道:“是担心那些村民会劫掠我们拿去换粮?”
景昭否定道:“越是缺粮,钱就越不值钱,你腕间那玉镯放在北方可以买一座宅院,放在这里还不如一袋糙米值钱。”
她揉一揉穆嫔乌黑的发顶,难得肃穆道:“我怕在他们眼里,我们才是粮食。”
一句话说出口,穆嫔立刻吓得没声了。
刚进宜城郡时,苏惠提前听闻风声,买了几袋生稻谷及大包肉干果脯放在后面那辆车上,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无疑非常正确。
虽然每逢县城,众人总要进去找客栈沐浴更衣,补充些食物,但天气太热,马车里又没有存放冰块的条件,最多也只能携带一日的食物,连续几日赶不到下一座城里,就只能抱着干硬的麦饼猛啃。
如此赶路数日,景昭和裴令之清减许多,穆嫔原本尖俏的下颌更加楚楚可怜、风韵娇怯,已经撑不起东宫储妃的款款端庄,苏惠的圆脸也不再富态,活像家中破产后不得不亲自下田的前富商。
若说风餐露宿吃不好还能忍受,众人精神上遭受的摧残则已经逼近底线。
“我以为你会很在意身后事。”
“是因为我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那是因为我需要给他们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交代,并非在意那些多余的繁文缛节。”
裴令之转过头来,看着景昭,认真道:“若我百年之后,愿效先贤,弃绝珠玉,为乌鸢口中食,长归长存于天地间。”
景昭下意识说道:“那多可惜啊。”
紧接着,二人同时沉默下来。
景昭缓缓道:“你给我交代后事,似乎有些早了。”
裴令之静默片刻,轻声道:“会死很多人吧。”
“那是自然。”
裴令之垂睫不语,良久,无声叹息。
“何须叹息?”景昭平静说道,“南方豪族,又有哪个干净?他们多死几个,将来做事反而方便。”
“一族之中,总有些无辜者。”
景昭明白他的意思。
世家豪族之中,享尽富贵者自然极多,但远枝庶脉,贫困潦倒者亦不在少数。若从未享过半点家族泽被,抄家灭门时却被一锅端了,委实有些倒霉。
“天底下做任何事,总会有些牺牲。或许是同道者,或许是敌人,或许只是毫不相干者,即使做的再好,也无法做到双手不染半点鲜血,不牵连半个无辜。”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吗?人命也是小节?”
景昭平静道:“如果处处顾及,不肯有半分牺牲,那么什么事都做不成了。或许对普通人来说,自觉不甘;但上位者要有上位者的觉悟,有时候即使做错也比不做要好,束手束脚不敢行事,为少数而误苍生,才是最大的罪过。”
她顿了顿,继续道:“‘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妄言也,袖手者尽可以空谈,但既居高位,便要懂取舍、做抉择。我有权决定让谁去死,谁活着,送尽可能少的人去死,换取绝大多数人平静活着,如果连这点担当都没有,不如尽早一死了断。”
“我只能优先去保那些弱者。”
世家豪族之中,平白无故被牵连的远枝庶脉,自然是弱者。但若换个角度去想,凡是正正经经有名有姓记在家族谱系中的人,即使再贫寒艰难,总归要高出寻常庶民一头。
“今夜要杀他们的人,是临澄郡署,不是我;来日我若杀人,有人愤恨不平,九泉之下诉至泰山府君处,我亦问心无愧,任凭清算。”
说完这句话,她平静看着裴令之:“卢氏今夜之祸,是一家一姓,也会是更多家族、更多姓氏。”
长风吹过高墙外的草野,带来阵阵清苦的气息。
天边无星无月,此间无声无息。
“我不是你。”
裴令之声音轻缓:“我不忍做此等抉择,所以我明白,在该退的时候要退一射之地,将选择交给真正擅长的人来做。”
他望向景昭,失笑说道:“其实我也不信杨朱。”
伴随着他的话语,远处喧嚣声越发清晰。为首的两辆马车前,卢老夫人与卢家主各自颤巍巍站在那里,被侍从扶上车,前者是因为年迈体衰,后者则是出于恐惧。
到底执掌多年家业,母子二人心里各自都清楚,这两辆马车,或许便是最后能保有的一点尊严了。
辘辘声响,马车驶动。
高丘之上,朱砂遥遥挽弓,弓开如月,箭羽离弦。
两支羽箭一前一后,没入夜色。
——砰!
箭穿过马车车窗,力道之大甚至生生震裂窗框,紧接着一箭穿脑而过,血花平地溅起。
撕心裂肺的惨呼声中,朱砂收起弓箭,最后遥遥望了一眼。
她的射术向来极好,那是她的杀手锏,并不轻易现于人前,白日里百步穿杨不在话下。
被卢妍夫妇捡回去时,她的眼睛受了伤,稍微暗些,便看不清东西,一度心灰意冷,以为自己年纪轻轻便要变成个瞎子。
那对夫妇千方百计搜罗方子,写信从朋友那里托人找来药,给她治眼。
镖师长久在外行走,死伤难料,所以每次外出押镖时,总会给家里留下个念想,取个有人牵念的意头,好祈求平安归来。
上次分别,她许诺说下次平安回来,眼睛也就差不多能恢复如初,到时候给他们展示百步穿杨的射艺。
却没想到,那一别便是永别。
许诺未能实现,她心心念念想要展示的射艺,最终用来射穿了卢妍血亲的头颅。
抱起弓箭,朱砂转身离去,无声消失在了高丘后。
另一侧的山崖上,穆嫔木着脸,用纱裹住全身,还是被蚊子咬得痛苦不堪,却依然抱膝警惕盯着随风摇晃的草丛。
背对着穆嫔,苏惠运起毕生武功,穷尽目力,良久转过身来,开始收手中的弓箭。
穆嫔看着苏惠将箭装回圆筒:“事成了?”
苏惠说道:“成了,那位朱砂姑娘射术精妙,无需再补上一记。”
盯着他手中扣紧的三支羽箭,穆嫔难得地察觉到了什么,把涌到嘴边那句‘补谁啊?’咽了回去。
第81章 保护的欲望,往往会催生出……
天亮时分,城外官道上车马辚辚向前,士卒们身穿轻甲,神色肃穆,押送着卢氏族人乘坐的马车返回临澄县。
那些马车一字排成长队,哭声不绝于耳。
来往过客看见这幅景象,心知肚明又有某户人家遭殃,觉得晦气,恨不得离开十丈远。直到士卒押送着车队走得几乎看不见了,才依次上路。
两辆马车停在树荫下。
大约过了半刻钟,官道旁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个背着长弓的身影。
那道身影靠近树下,在马车车壁上伸手敲了敲,解下遮脸的斗笠,朱砂的脸露了出来。
穆嫔揭开车帘,将帘子用小银钩挽起来,向后让出半个身位。
景昭转头,平静朝朱砂颔首:“射艺不错。”
朱砂有些不自在,嗯了一声:“多谢。”
这说的是景昭赠她强弓,又为她创造诛杀卢老夫人与卢家主的机会。
景昭坦然接受,说道:“愿不愿意跟我走?”
马车内,穆嫔立刻睁圆双眼,如同一只受惊的狸奴。
裴令之在一旁静静看着,只觉得如果不是有头上的发钗压着,恐怕她的发梢现在都要炸起来。
面对景昭的邀请,朱砂毫不犹豫,摇头道:“不用。”
景昭道:“你的射艺极好,虚掷未免可惜。”
以朱砂的年纪、出身,还有她野路子的习武方式,能练出这般优秀的射艺堪称凤毛麟角。就连苏惠都认为,她如果趁着体力目力尚未衰退,再精心栽培训练数年,说不定能成为一员骁将。
朱砂把用布裹紧的弓往上提了提,道:“可不可惜的,有什么要紧。我看得出你是贵人家的女儿,但我不想再沾贵人的边,更没有宏图大志,只想当个普通镖师,走完镖带着银子去积野小楼外的镇子上喝两碗酒,在傍晚落日下看街头巷尾鸡狗打架,一辈子慢慢就过去了。”
说着,她解下背在肩上的弓,递给景昭,真心实意道:“你的弓也很好,我走了。”
景昭不接,道:“相遇是缘,送你了。”
那只递弓的手一顿,缩回去,说:“我没东西可送你。”
“送与不送,只在随心,无需强求。”
朱砂又将弓背起来,看着景昭认真说道:“我会一直记得你们。”
景昭微笑道:“一路顺风。”
背着长弓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处山野里,景昭收回目光,吩咐道:“启程。”
.
为了躲避可能存在的官府追捕,众人临时改变计划,不按原定路线经丰年县出临澄郡,而是绕开丰年县城,沿山野离开临澄郡,然后更换身份,一路加速前往江宁。
不说别的,只说为了苏惠那颗悬在半空中随时要停止跳动的脆弱心脏,接下来的路程都最好以稳妥为主,不宜再冒险。
这里毕竟不是北方。
一行人紧赶慢赶,抢在七月结束前,灰头土脸从山野中绕出来,离开临澄,进入宜城郡北部。
接下来,只要过宜城、入丹阳,便随时能无声无息与朝廷使团汇合,直入江宁。
然而进入宜城郡内,众人得到了两个消息。
第一,北方皇太女巡行结束,正式归京,于日前奉皇太后梓宫南下,百官京郊送行,礼王世子随侍。
第二,临川、泽阳四郡爆发叛乱,当地官署镇压乱民不力,致使大量流民四散,饥民四起,动荡频仍。
皇太女鸾驾南下,奉有太后梓宫,规模庞大,品级绝顶,礼仪繁琐,万事求稳,自然走得也慢。即使陆路与水路结合,也需将近一月,算上途径各地停留一两日接见官员、慰问民生所需的时间,堪堪能在九月初驾幸江宁。
太女南下的影响暂时还没有看到,但流民四散的后果,正清晰呈现在众人眼前。
官道夯实的黄土地面上狼藉遍布、尘土飞扬,道路两旁饥民们七歪八倒,像一条条水田里捞出来放在太阳下面晒得枯干的泥鳅,黝黑消瘦,偶尔有气无力地动弹一两下,散发着血腥、泥土、汗水与腐臭交织的气息。
每逢车马经过,这些看上去只剩最后一口气的饥民们都会抬起头,用一种堪称灼热的目光望着,仿佛这时只要能从车中掉出一袋粮食、一只鸡鸭,甚至是一个大活人,都会立刻被他们扑上去啃得干干净净。
穆嫔吓得缩在车角,不敢揭开车帘;裴令之尚且沉浸在悲哀的余韵之中,又见过类似的景象,倦然倚靠在马车中,无悲无喜;就连景昭自己,看见车外那些饥民,也不由得心底生寒,只能默默掩住车帘,示意苏惠与积素加快车速,不能停车。
南方四郡生乱,带来的影响方方面面无所不在,途经的城池粮价直线上涨,然而能买到粮食已经是好事,越往东走,粮食便越是稀缺。
众人二次制定好的计划不得不再次更改,在这种极度缺粮的境地下,苏惠将马车外壁所有看上去华贵的装饰全都撤下,并坚决反对进入任何稍偏僻些的村庄投宿。
穆嫔当时问道:“是担心那些村民会劫掠我们拿去换粮?”
景昭否定道:“越是缺粮,钱就越不值钱,你腕间那玉镯放在北方可以买一座宅院,放在这里还不如一袋糙米值钱。”
她揉一揉穆嫔乌黑的发顶,难得肃穆道:“我怕在他们眼里,我们才是粮食。”
一句话说出口,穆嫔立刻吓得没声了。
刚进宜城郡时,苏惠提前听闻风声,买了几袋生稻谷及大包肉干果脯放在后面那辆车上,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无疑非常正确。
虽然每逢县城,众人总要进去找客栈沐浴更衣,补充些食物,但天气太热,马车里又没有存放冰块的条件,最多也只能携带一日的食物,连续几日赶不到下一座城里,就只能抱着干硬的麦饼猛啃。
如此赶路数日,景昭和裴令之清减许多,穆嫔原本尖俏的下颌更加楚楚可怜、风韵娇怯,已经撑不起东宫储妃的款款端庄,苏惠的圆脸也不再富态,活像家中破产后不得不亲自下田的前富商。
若说风餐露宿吃不好还能忍受,众人精神上遭受的摧残则已经逼近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