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207节
杜母:“你还是去西屋凑和一下吧,老五明天要上课,你手脚放轻点。”
“好的。”
于月莺站起来,伸手拿行李,转头的冷不丁的看到了墙上的黑白像,她惊得撞倒了椅子。
哐当一声。
整个杜家的人都听到这个动静了。
杜母瞧了于月莺好几眼,她也分不清这孩子是不是故意的。
“姨妈,那墙上……”于月莺指了着墙很快又放了下来,那是什么。
怎么会是杜爷爷的遗像?
死了?
这才几天啊?
她走的时候不还是好好的吗。
“老五她爷爷前一阵过世了。”
于月莺脸皮一阵抽动。
这也太不吉利了,要是早知道这事,她就不过来住了。
次日。
机修厂。
杜思苦昨晚在一车间加班到九点半,十点才回宿舍,好在配件的问题全部解决了,她跟舒师傅一起把长度大小都调整了。
今天把轮胎那些东西拿回来,就能试着组装了。
“思苦,你怎么起得这么早?”
“今天有事要去趟五金厂。”杜思苦打着哈欠起来了。
她跟舒师傅说好了,上午去五金厂把东西拿回来,下午组装。
袁秀红也起得早,她想再去仓库看看,顺便把这事写个报告,跟主管说明一下。就算主管不待见她,这事也得说。
余凤敏还在睡觉。
杜思苦出门的时候,把余凤敏叫醒了:“该起来了。”再睡下去,只怕要迟到了。
余凤敏转了个身,“我今天休一天,回家去。”
再睡一会没事。
要不是昨天是朱安的扫盲班,她昨天就可以回去的。
又有假?
真好啊。
杜思苦上次休了个长假,接下来这周肯定是没有假了。
七半点,杜思苦跟舒师傅在修机厂门口碰头。
舒师傅带了二车间的几个学徒工,还有上次去了五金厂的大猛,舒师傅都给带上了。
人多,五金厂那边才会重视。
杜思苦就孤伶伶的一个人,这差距挺大。
“小杜,走了。”
“来了。”
几人正要出机修厂,保卫科的吴队长听到声音出来了,“你们是去五金厂的吧?”
“对。”杜思苦点头。
吴队长道:“你们先等一会,厂长有安排,说让你们等顾主任一块过去。”又转头对杜思苦道,“还让你把维修部的拖拉机开过去。”
真的假的?
这是给他们充脸面吗?
杜思苦:“有批条吗?”她就这样去机修部,还是上班时间,能借得出拖拉机吗?
“厂长叮嘱过的,你去就行了。”吴队长说。
这样啊。
杜思苦跟舒师傅商量了一下,两拔人就有了分工,杜思苦去开拖拉机,舒师傅在这边等顾主任,或者找个人去总务那边跟顾主任说一声,看看顾主任是什么意思。
总得确认一下吧。
这事怎么没人跟他们说呢?
杜思苦又一想,吴队长是靠得住的,应该不会骗他们。
很快,
杜思苦去维修部了。
铁路家属大院。
于月莺昨天一夜没睡,她一闭眼睛就梦到杜爷爷,跟画像上的一模一样,很吓人。
杜家是不能住了!
老五起来了,她瞧了一眼于月莺,没说什么,换好衣服就出去了。
于月莺赶紧跟了出来。
老五去了杜老三的屋,三哥还没醒,老五把人叫醒:“三哥,轮椅该还了,等会我们一块去吧。”
她年纪小,还是需要一个大人陪着去。脸嫩做事不方便,虽然这轮椅有同学的关系,但是就怕那些不长眼的,看她年轻就欺生,扣押金。
杜老三揉着眼睛,“怎么这么急?奶奶腰好像还是不行,不能过几天还?”
老五:“当初定的是今天还。等会我们去问问,这要是买一辆多少钱。”要是新的贵,看看能不能买个旧的。
老三起来了。
老五从三哥屋里出来,去了杜奶奶屋,她来拿轮椅。
小姑也在啊,今天小姑起得可真早。
老五打招呼:“小姑早。”她不记仇,上回的恩怨早忘了。
杜得敏昨天跟杜母吵了架,现在连着几个孩子都不待见,“你出去,我跟你奶奶有话要说。”
老五看向杜奶奶:“奶奶,我来拿轮椅。”
马上就走,耽误不了。
轮椅就挨在床边,这样方便上下。
杜奶奶舍不得把轮椅送走,可看到是老五,还是把手从轮椅上收了回来,“老五,记得再买一辆啊。”
“好。”老五点头。
要是五十块钱,她就买一辆,二叔走之前给过她钱。
老五推着轮椅正要走,被杜奶奶喊住了。
杜奶奶从枕头底下摸出十张大团结,递给老五,“拿着,买轮椅的钱。”
老五没接,她手里有钱。
爷爷去世之后,她爸跟她说过,以后不要随便拿奶奶的钱,缺什么跟父母说,家里给买。
就在这愣神的空档,杜得敏伸手,把钱抽了过去。
老五跟杜奶奶都愣住了。
杜得敏拿到钱,抽了三张出来,然后把剩下的两张往老五递:“一人一半。”她妈偏心,只给大哥家钱,不给她。
这说不过去。
老五没接,“奶奶,我先走了。”
她推着轮椅出去了。
这是奶奶的钱,要是奶奶不愿意给,会自个要回来,轮不到她管。
屋里。
杜奶奶脸色难看,“得敏,你这是做什么?”
“妈,你不该这么偏心。”
杜奶奶气得脸都红了:“这是买轮椅的钱。”不是给老五的,是她自个要用的。
杜得敏把剩下的二十块钱放到了杜奶奶手上,“妈,我这边现在花销大,您就帮帮忙,补贴一点吧。这次工作的事,还有搬家的事,我欠了不少人情呢。”
说着就往外走。
再不走,又要挨骂了。
杜奶奶气得心肝疼,她捂着胸口,伏在床上,半天起不来。
外头。
老五去了厨房:“妈,刚才小姑从奶奶那拿了三十块钱。”
水烧开了,杜母把昨天做好的面条扔到锅里,忍着道:“她们母女的事,咱们别管。”
老太太的钱,爱给谁给谁。
“小姑自个拿的,奶奶没同意。”老五继续说。
杜母把锅盖一盖,扭头就往杜奶奶屋里走,老太太不愿意给,杜得敏自己拿,那不是抢吗?
老五放心的推着轮椅走了。
老三一起出门了,“咱们从邮局那边走。”
“好的。”
于月莺站起来,伸手拿行李,转头的冷不丁的看到了墙上的黑白像,她惊得撞倒了椅子。
哐当一声。
整个杜家的人都听到这个动静了。
杜母瞧了于月莺好几眼,她也分不清这孩子是不是故意的。
“姨妈,那墙上……”于月莺指了着墙很快又放了下来,那是什么。
怎么会是杜爷爷的遗像?
死了?
这才几天啊?
她走的时候不还是好好的吗。
“老五她爷爷前一阵过世了。”
于月莺脸皮一阵抽动。
这也太不吉利了,要是早知道这事,她就不过来住了。
次日。
机修厂。
杜思苦昨晚在一车间加班到九点半,十点才回宿舍,好在配件的问题全部解决了,她跟舒师傅一起把长度大小都调整了。
今天把轮胎那些东西拿回来,就能试着组装了。
“思苦,你怎么起得这么早?”
“今天有事要去趟五金厂。”杜思苦打着哈欠起来了。
她跟舒师傅说好了,上午去五金厂把东西拿回来,下午组装。
袁秀红也起得早,她想再去仓库看看,顺便把这事写个报告,跟主管说明一下。就算主管不待见她,这事也得说。
余凤敏还在睡觉。
杜思苦出门的时候,把余凤敏叫醒了:“该起来了。”再睡下去,只怕要迟到了。
余凤敏转了个身,“我今天休一天,回家去。”
再睡一会没事。
要不是昨天是朱安的扫盲班,她昨天就可以回去的。
又有假?
真好啊。
杜思苦上次休了个长假,接下来这周肯定是没有假了。
七半点,杜思苦跟舒师傅在修机厂门口碰头。
舒师傅带了二车间的几个学徒工,还有上次去了五金厂的大猛,舒师傅都给带上了。
人多,五金厂那边才会重视。
杜思苦就孤伶伶的一个人,这差距挺大。
“小杜,走了。”
“来了。”
几人正要出机修厂,保卫科的吴队长听到声音出来了,“你们是去五金厂的吧?”
“对。”杜思苦点头。
吴队长道:“你们先等一会,厂长有安排,说让你们等顾主任一块过去。”又转头对杜思苦道,“还让你把维修部的拖拉机开过去。”
真的假的?
这是给他们充脸面吗?
杜思苦:“有批条吗?”她就这样去机修部,还是上班时间,能借得出拖拉机吗?
“厂长叮嘱过的,你去就行了。”吴队长说。
这样啊。
杜思苦跟舒师傅商量了一下,两拔人就有了分工,杜思苦去开拖拉机,舒师傅在这边等顾主任,或者找个人去总务那边跟顾主任说一声,看看顾主任是什么意思。
总得确认一下吧。
这事怎么没人跟他们说呢?
杜思苦又一想,吴队长是靠得住的,应该不会骗他们。
很快,
杜思苦去维修部了。
铁路家属大院。
于月莺昨天一夜没睡,她一闭眼睛就梦到杜爷爷,跟画像上的一模一样,很吓人。
杜家是不能住了!
老五起来了,她瞧了一眼于月莺,没说什么,换好衣服就出去了。
于月莺赶紧跟了出来。
老五去了杜老三的屋,三哥还没醒,老五把人叫醒:“三哥,轮椅该还了,等会我们一块去吧。”
她年纪小,还是需要一个大人陪着去。脸嫩做事不方便,虽然这轮椅有同学的关系,但是就怕那些不长眼的,看她年轻就欺生,扣押金。
杜老三揉着眼睛,“怎么这么急?奶奶腰好像还是不行,不能过几天还?”
老五:“当初定的是今天还。等会我们去问问,这要是买一辆多少钱。”要是新的贵,看看能不能买个旧的。
老三起来了。
老五从三哥屋里出来,去了杜奶奶屋,她来拿轮椅。
小姑也在啊,今天小姑起得可真早。
老五打招呼:“小姑早。”她不记仇,上回的恩怨早忘了。
杜得敏昨天跟杜母吵了架,现在连着几个孩子都不待见,“你出去,我跟你奶奶有话要说。”
老五看向杜奶奶:“奶奶,我来拿轮椅。”
马上就走,耽误不了。
轮椅就挨在床边,这样方便上下。
杜奶奶舍不得把轮椅送走,可看到是老五,还是把手从轮椅上收了回来,“老五,记得再买一辆啊。”
“好。”老五点头。
要是五十块钱,她就买一辆,二叔走之前给过她钱。
老五推着轮椅正要走,被杜奶奶喊住了。
杜奶奶从枕头底下摸出十张大团结,递给老五,“拿着,买轮椅的钱。”
老五没接,她手里有钱。
爷爷去世之后,她爸跟她说过,以后不要随便拿奶奶的钱,缺什么跟父母说,家里给买。
就在这愣神的空档,杜得敏伸手,把钱抽了过去。
老五跟杜奶奶都愣住了。
杜得敏拿到钱,抽了三张出来,然后把剩下的两张往老五递:“一人一半。”她妈偏心,只给大哥家钱,不给她。
这说不过去。
老五没接,“奶奶,我先走了。”
她推着轮椅出去了。
这是奶奶的钱,要是奶奶不愿意给,会自个要回来,轮不到她管。
屋里。
杜奶奶脸色难看,“得敏,你这是做什么?”
“妈,你不该这么偏心。”
杜奶奶气得脸都红了:“这是买轮椅的钱。”不是给老五的,是她自个要用的。
杜得敏把剩下的二十块钱放到了杜奶奶手上,“妈,我这边现在花销大,您就帮帮忙,补贴一点吧。这次工作的事,还有搬家的事,我欠了不少人情呢。”
说着就往外走。
再不走,又要挨骂了。
杜奶奶气得心肝疼,她捂着胸口,伏在床上,半天起不来。
外头。
老五去了厨房:“妈,刚才小姑从奶奶那拿了三十块钱。”
水烧开了,杜母把昨天做好的面条扔到锅里,忍着道:“她们母女的事,咱们别管。”
老太太的钱,爱给谁给谁。
“小姑自个拿的,奶奶没同意。”老五继续说。
杜母把锅盖一盖,扭头就往杜奶奶屋里走,老太太不愿意给,杜得敏自己拿,那不是抢吗?
老五放心的推着轮椅走了。
老三一起出门了,“咱们从邮局那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