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208节
另一边。
杜母进了杜奶奶屋,看到就是蜷在床上的杜奶奶。
“妈,你怎么了?”杜母惊慌的过去,把老人扶起来。
心绞痛。
杜奶奶脸色泛白,“抽屉里有……药。”
杜母赶紧去拿了药,“几颗?”
“两颗。”
杜母给杜奶奶喂了两颗药,半天咽不下去,杜母赶紧去外头拿了水进来,杜奶奶就着水,这才把药咽下去。
杜母帮杜奶奶拍背顺气,“妈,你年纪大了,少生些气,气坏了对自己身子不好。”
这小姑子真是的,又来气亲妈了。
老人这么大年纪了,身子骨本来就不好,不说体谅体谅,别老让老人操心啊。
杜奶奶鼻子发酸,她捡起床上散落的二十块钱,塞到杜母手里,“你拿着用。”没想到临老了,竟然是不贴心的儿媳妇在照顾她。
疼了一辈子的闺女,以前那个可爱懂事的女儿,怎么变成这样了?
杜奶奶老泪纵横。
五金厂。
原主任早上接到机修厂传达室的电话,说今天机修厂会派同志过来,商谈合作的事。
也不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
原主任一边工作一边往外头看。
十点半。
机修厂的人来了,还是开着拖拉机过来的!
崭新的绿色车头的拖拉机!油漆味都还是新鲜的!
新买的吧,得一两千块钱吧!
原主任赶紧去接人。
“顾主任,这位是五金厂的原主任,咱们两厂的合作,这边是他负责的。”杜思苦跟顾主任介绍着。
“原主任,这位是我们的顾主任,是我们的领导,这次的合作有什么问题您跟他说。”杜思苦给自己改了个身份,“我跟舒同志都是技术人员。”
原主任瞧着机修厂的这位顾主任确实看着更有领导气质,年纪也比小杜他们大一些,像负责人。
杜思苦在路上已经跟顾主任说了两厂的合作项目,自行式,女式自行车,或者可以称为二六自行车。
比二八大杠少二点。
听说,其他的城市似乎也有这种类型的自行车,但是数量不多。
那机修厂这边更得加紧了。
“原主任,幸会。”
“顾主任,久仰久仰。”
杜思苦则是去停拖拉机了,昨天小何他们给拖拉机刷了绿漆,说是刷了好几遍,颜色挺均匀,就是,味重。
杜思苦停好拖拉机赶紧下来了。
不知道顾主任他们谈得怎么样了,说实话,杜思苦压力很大,原本好好的一个小项目,现在不仅厂长搅进来了,顾主任也搅进来了,这次还来了这么多人。
要是出了差错。
出不了!
杜思苦大步往原主任的办公室走去,只要女式自行车能做出来,就错不了!
都到这一步了,没有后退的道理。
“小杜,你来得正好,过来签个字。”
顾主任笑眯眯的喊她过去。
什么字?
还要她签?
杜思苦赶紧走过去,“我看看。”五金厂跟机修厂的合作合同,上面已经签了原主任跟顾主任的名字,顾主任的名字竟然不在负责人那行?
“我签哪?”杜思苦问。
顾主任笑着指了指合同上机修厂负责人那一行,“这。”
杜思苦眼睛都睁大了,“这?”
确定吗?
她,负责人?
谁决定的?
厂里能同意吗?
顾主任望着杜思苦,“你害怕了?”
“不怕,”杜思苦问,“我签这里,回头厂里的同志们不会有意见吗?”
全权负责。
要是这项目真成了,那权力很大的。
顾主任道:“这是你为自己争取的。”他的手点了点签字的位置,“要是怕了,那就不用签。”
杜思苦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拿过合同,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式三份,都给签上了。
不就是负责人吗!
有什么可怕的!
杜思苦把签好的合同递给了顾主任,顾主任看着上面的字,点点头,“你字写得很好。”
又夸了一次。
合同签好了。
原主任把这边准备好的轮胎跟其他东西都搬到了机修厂的拖拉机上。
该回去了。
第82章 082
……
机修厂。
下午, 厂长办公室。
顾主任已经回来了,这会正在跟厂长汇报五金厂的事。
说完,最后道:“我觉得小杜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我这段时间的手头上的工作比较多,五金厂那边还是让小杜跟他们联系吧。”
厂长问:“你看过舒师傅跟小杜准备的东西吗, 怎么样,这事可行吗?”
顾主任把从杜思苦那里带来的自行车设计图给了厂长, “您看看。”
除了之前画的三个, 还有新增的几个。
新的设计图里,有加大自行车轮子的, 有优化自行车车身的,怎么说呢,那图上的东西看着赏心悦目。哪怕是在国外的杂志上, 也没见过这样的。
很新颖。
但是能不能成功,这事顾主任没法保证。
厂长拿过图纸, 仔细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 他放下图纸:“等会叫小杜过来。”他要听听杜思苦是怎么说的。
这些自行车的新图纸,难度很大。
但是, 难度越大,就说明东西越新, 要真是好东西,可以销到国外, 赚取外汇。
国家正是极度缺外汇的时候。
顾主任道:“小杜正在跟二车间的舒师傅组装自行车,现在就要叫过来吗?”
他劝道,“昨天小杜就来过您的办公室, 今天又来, 这会不会太招摇了。”这两天有人往总务这边递了小杜的举报信, 作风不正,旷工。
匿名的信,也不知道是谁写的。
旷工那倒没有,都是请假,小杜家里人过世请的是丧假。
至于作风不良,他没听说过,也有人私下问过这事,跟小杜相熟的人都说没有这回事,没有见过小杜哪个男同志特别亲近的。
所以,这两封举报信都不成立。
厂长思索片刻:“那等他们把东西做出来,我再去看看,在哪个车间?”
顾主任:“在维修部,腾了个房间出来,二车间那边最近在赶工,人来人往的。”至于一车间,那不做考虑。
小杜是一车间的新人,连个办公室都没有,没法在那干。
“老王那边。”厂长点了点头。
老王做事负责。
五金厂这边的事就到此为止,顾主任又说起了其他的事:“江原化工厂的苏制反应釜有设计缺陷,现在咱们国家跟苏联那边关系紧张,找不了专家。化工厂那边想让咱们派几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过去。”
厂长眉头一皱。
江原化工厂可不是小厂,那是江省数一数二的庞然大物,那么大个化工厂,竟然要他们机修厂派技术人员过去?
“你仔细说说。”厂长说道。
杜母进了杜奶奶屋,看到就是蜷在床上的杜奶奶。
“妈,你怎么了?”杜母惊慌的过去,把老人扶起来。
心绞痛。
杜奶奶脸色泛白,“抽屉里有……药。”
杜母赶紧去拿了药,“几颗?”
“两颗。”
杜母给杜奶奶喂了两颗药,半天咽不下去,杜母赶紧去外头拿了水进来,杜奶奶就着水,这才把药咽下去。
杜母帮杜奶奶拍背顺气,“妈,你年纪大了,少生些气,气坏了对自己身子不好。”
这小姑子真是的,又来气亲妈了。
老人这么大年纪了,身子骨本来就不好,不说体谅体谅,别老让老人操心啊。
杜奶奶鼻子发酸,她捡起床上散落的二十块钱,塞到杜母手里,“你拿着用。”没想到临老了,竟然是不贴心的儿媳妇在照顾她。
疼了一辈子的闺女,以前那个可爱懂事的女儿,怎么变成这样了?
杜奶奶老泪纵横。
五金厂。
原主任早上接到机修厂传达室的电话,说今天机修厂会派同志过来,商谈合作的事。
也不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
原主任一边工作一边往外头看。
十点半。
机修厂的人来了,还是开着拖拉机过来的!
崭新的绿色车头的拖拉机!油漆味都还是新鲜的!
新买的吧,得一两千块钱吧!
原主任赶紧去接人。
“顾主任,这位是五金厂的原主任,咱们两厂的合作,这边是他负责的。”杜思苦跟顾主任介绍着。
“原主任,这位是我们的顾主任,是我们的领导,这次的合作有什么问题您跟他说。”杜思苦给自己改了个身份,“我跟舒同志都是技术人员。”
原主任瞧着机修厂的这位顾主任确实看着更有领导气质,年纪也比小杜他们大一些,像负责人。
杜思苦在路上已经跟顾主任说了两厂的合作项目,自行式,女式自行车,或者可以称为二六自行车。
比二八大杠少二点。
听说,其他的城市似乎也有这种类型的自行车,但是数量不多。
那机修厂这边更得加紧了。
“原主任,幸会。”
“顾主任,久仰久仰。”
杜思苦则是去停拖拉机了,昨天小何他们给拖拉机刷了绿漆,说是刷了好几遍,颜色挺均匀,就是,味重。
杜思苦停好拖拉机赶紧下来了。
不知道顾主任他们谈得怎么样了,说实话,杜思苦压力很大,原本好好的一个小项目,现在不仅厂长搅进来了,顾主任也搅进来了,这次还来了这么多人。
要是出了差错。
出不了!
杜思苦大步往原主任的办公室走去,只要女式自行车能做出来,就错不了!
都到这一步了,没有后退的道理。
“小杜,你来得正好,过来签个字。”
顾主任笑眯眯的喊她过去。
什么字?
还要她签?
杜思苦赶紧走过去,“我看看。”五金厂跟机修厂的合作合同,上面已经签了原主任跟顾主任的名字,顾主任的名字竟然不在负责人那行?
“我签哪?”杜思苦问。
顾主任笑着指了指合同上机修厂负责人那一行,“这。”
杜思苦眼睛都睁大了,“这?”
确定吗?
她,负责人?
谁决定的?
厂里能同意吗?
顾主任望着杜思苦,“你害怕了?”
“不怕,”杜思苦问,“我签这里,回头厂里的同志们不会有意见吗?”
全权负责。
要是这项目真成了,那权力很大的。
顾主任道:“这是你为自己争取的。”他的手点了点签字的位置,“要是怕了,那就不用签。”
杜思苦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拿过合同,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式三份,都给签上了。
不就是负责人吗!
有什么可怕的!
杜思苦把签好的合同递给了顾主任,顾主任看着上面的字,点点头,“你字写得很好。”
又夸了一次。
合同签好了。
原主任把这边准备好的轮胎跟其他东西都搬到了机修厂的拖拉机上。
该回去了。
第82章 082
……
机修厂。
下午, 厂长办公室。
顾主任已经回来了,这会正在跟厂长汇报五金厂的事。
说完,最后道:“我觉得小杜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我这段时间的手头上的工作比较多,五金厂那边还是让小杜跟他们联系吧。”
厂长问:“你看过舒师傅跟小杜准备的东西吗, 怎么样,这事可行吗?”
顾主任把从杜思苦那里带来的自行车设计图给了厂长, “您看看。”
除了之前画的三个, 还有新增的几个。
新的设计图里,有加大自行车轮子的, 有优化自行车车身的,怎么说呢,那图上的东西看着赏心悦目。哪怕是在国外的杂志上, 也没见过这样的。
很新颖。
但是能不能成功,这事顾主任没法保证。
厂长拿过图纸, 仔细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 他放下图纸:“等会叫小杜过来。”他要听听杜思苦是怎么说的。
这些自行车的新图纸,难度很大。
但是, 难度越大,就说明东西越新, 要真是好东西,可以销到国外, 赚取外汇。
国家正是极度缺外汇的时候。
顾主任道:“小杜正在跟二车间的舒师傅组装自行车,现在就要叫过来吗?”
他劝道,“昨天小杜就来过您的办公室, 今天又来, 这会不会太招摇了。”这两天有人往总务这边递了小杜的举报信, 作风不正,旷工。
匿名的信,也不知道是谁写的。
旷工那倒没有,都是请假,小杜家里人过世请的是丧假。
至于作风不良,他没听说过,也有人私下问过这事,跟小杜相熟的人都说没有这回事,没有见过小杜哪个男同志特别亲近的。
所以,这两封举报信都不成立。
厂长思索片刻:“那等他们把东西做出来,我再去看看,在哪个车间?”
顾主任:“在维修部,腾了个房间出来,二车间那边最近在赶工,人来人往的。”至于一车间,那不做考虑。
小杜是一车间的新人,连个办公室都没有,没法在那干。
“老王那边。”厂长点了点头。
老王做事负责。
五金厂这边的事就到此为止,顾主任又说起了其他的事:“江原化工厂的苏制反应釜有设计缺陷,现在咱们国家跟苏联那边关系紧张,找不了专家。化工厂那边想让咱们派几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过去。”
厂长眉头一皱。
江原化工厂可不是小厂,那是江省数一数二的庞然大物,那么大个化工厂,竟然要他们机修厂派技术人员过去?
“你仔细说说。”厂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