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35节
“对,小袁,你坐。”向副院长对袁秀红的态度还跟以前一样,好得很。
袁秀红坐下。
这时就听向副院长说道:“小袁,有一件好事,我觉得以你的觉悟,这事你去最合适。”
来了。
袁秀红脸色不变:“您说。”
向副院长就把抽调医生下乡的事跟袁秀红说了,那面上的话是一套一套的,无非就这件事有多么好,去了增加历练,对袁秀红有多大的助力。
“也就去二三年,回头还让你回来。”
第197章 197
……
袁秀红昨天从余凤敏嘴里知道了这事, 这会并不意外。她早有准备:“副院长,这是好事,我听从咱们厂卫生院的安排。”
向副院长正准备好好劝劝, 没想到袁秀红一下子就答应了。
这就同意了?
他笑着道:“小袁,那我可就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
袁秀红医术好, 工作上认真负责,厂卫生院的人都挺喜欢她的, 只不过, 她得罪了上头,有人不愿意让她留在卫生院。
向副院长也没办法, 他还想把职位的这个副字给摘掉呢。
一早,余凤敏便回了娘家。
到了中午。
余母特意抽了空回来给她做饭。
吃饭的时候,余凤敏提起了一件事:“妈, 我们厂卫生院的袁秀红你记得吗,上回我手受伤, 就是用她做的玉红膏给冶好的。还有上回阮思雨的脸受伤了……”
“记得。”余母一边说一边吃。
她得赶紧吃完, 妇联那边事情多着呢,昨天又有一个要嫁女儿的, 姑娘才十五岁,非让嫁人, 哪有这样的!
那才多大啊国。
余凤敏道:“厂卫生院想把她调到乡下去,你说那些人是不是排挤她啊?”
“下乡啊?”余母手中筷子停住了, 她望阒余凤敏,“我记得你说这小袁还给不少人接生过呢。”
说是难产的都让这小袁给救回来了。
“对,这两年接生了十多个孩子呢。”余凤敏回想着, “产妇孩子都没出什么事。”
余母眉头一皱, “这么好的医术, 怎么要调到乡下去?”她又算了算余凤敏的预产期,下半年,得十二月了。
这大冬天的,人民医院那边有本事的老医生被弄走不少,这正儿八经的妇产科医生还真没几个,就算是什么医科学校毕业的,余母也不放心。
余凤敏念叨道:“我还想着生孩子的时候,让秀红陪着我呢,这样就不怕出事了。”
余母若有所思:“你们厂卫生院准备让她什么时候走?”
“听那意思,挺急的,估计就这几天了。”余凤敏看了看余母,然后把嘴巴闭嘴。
余母见余凤敏瞧着她,催道:“赶紧吃饭,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多吃点,别把孩子饿着了。”又想一件事,“对了,这头胎是男孩跟咱们家姓,这事你跟小朱说了吗?”
余凤敏:“跟他说了,他同意了。不过,我们没敢跟朱家长辈说。”
怕被骂。
余母道:“没事,等孩子生下来,我跟你爸去说。”
先看看是男孩女孩。
老余这人思想传统,之前就想着等女儿结婚生了孩子,留一个跟自家姓。只是他们都没想到,先结婚的会是二女儿。
余母吃完饭,很快就走了。
下午,她处理完妇联的事后,去了一趟革委会,找了余主任。
“凤敏的朋友,那就二十多岁吧,这医术真这么好?”余主任问。
“明天我去打听打听,”余母道,“不过,你先去人民医院工宣队打声招呼,要是这小袁真擅长帮人生孩子,那咱们得把人留下来。”
余主任点头。
过了两天。
机修厂,厂卫生院。
袁秀红的调动信下来了,让人意外的是,这次是让袁秀红去人民医院入职,而不是之前说的抽调下乡。
信下面的红章人民医院工宣部革委会的大红章。
“副院长,这是不是弄错了?”袁秀红主动问。
向副院长看了这有关调动的入职介绍信,也是半天没说话。
人民医院,那可是市医院,他早就想去了,一直没门路。只能想着法的把小小的厂卫生所折腾成卫生院,好不容易混成了副院长。
结果呢,这小袁摇头一变,竟然去了人民医院。
现在人民医院有资历的老医生可都下去了,那上头的职位可空了不少。
向副院长看了袁秀红好几眼,心里琢磨了着:小袁这走的什么门路?
难道是厂长那边?
不该啊,老厂长年纪大了,快退下来了,这心思全在机修厂的几个车间上,哪有空管他们这小小的厂卫生院啊。
“小袁,恭喜啊。”向副院长笑着祝贺,“这人民医院挺不错的,你去了要好好干,别丢咱们厂卫生院的脸。”
袁秀红点头:“我会的。”
厂卫生院这边抽调下乡的名额落到了小谢医生的头上,她不愿意,跑到院长院跟副院长室大闹了一通,出来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的。
板上钉钉,改不了了。
首都。
六月,月初的时候杜思苦收到了袁秀红的信。
袁秀红这次寄的信内容多了一些,说是要抽调下乡,所以要将钥匙放到余凤敏那,还跟杜思苦,等她到了下乡的大队会再给杜思苦寄信过来的。
月底,袁秀红又寄来了一封信。
她离开机修厂卫生院了,不过这次不是下乡,而是去了人民医院,成了那边妇产科的一位医生。
杜思苦筒子楼的钥匙袁秀红留下了。
信中还说,人民医院的病人多,工作量比厂卫生院那边大多了。
尤其是妇产科的知识,袁秀红在这方面有些不足,正在拼命学习呢,而且,人民医院的院长跟工宣部都有革委会的影子,袁秀红在医院是半点不敢露中医的医术。
对了,现在人民医院统称医生为医务人员。
‘主任医师’跟‘教授’那都是要被批判的。
袁秀红是从机修厂过去的,勉强算是工人阶级。
杜思苦看着信想了很多,好端端的,袁秀红怎么会突然从厂卫生院调走呢?
谁的主意?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七月,天渐渐热了起来。
今年学校的课程多是政冶课跟军事训练,生产实践课被安排在了八月,这次杜思苦没法回机修厂了。
她写信给厂长说了。
八月,学校内部传来消息,九月学校要搬迁。
杜思苦打听后才知道,不是全部随迁,部分师生搬迁到分校,还有一部分师生留校。
“你去不去?”有相熟的同学过来问杜思苦。
杜思苦思索再三:“去。”
她的专业学科是要去的,虽然现在课程极少,但是近两个月学校工宣队的人明显变多了,恐怕留校之后,这边的政冶课会更多。
十月。
杜思苦跟部分老师同学们一起搬到了分校,到了分校,情况比想像中的好一些。这边开设了一些基础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半导体电路》等等。
《半导体电路》不是杜思苦专业的课,但是她去旁听了,老师们也愿意学生过来学习。
杜思苦搬到新校区后,给家人朋友们写了信,附上的自己的新地址。当然,给三哥寄去的信还是由袁秀红或者余凤敏转寄(交)的。
十二月。
袁秀红给余凤敏算的预产期是12月上旬,4号那天晚上,余凤敏就发动了。
好在她住在娘家,余母觉浅,女儿一呼痛她就醒了,赶紧叫醒余主任,让他去借车,又把大女儿喊过来看着余凤敏。
她自个去烧水了。
要是能送到医院最好,要是来不及,家里把得接生的东西准备好。
“妈,出血了!”余凤娇急得很。
余母过去一看,不光流血了,还破水了,余凤敏的脸白得跟纸一样。
余母慌了。
余凤敏怀孕这几个月滋补的东西没断过,这一下子长了几十斤,余母跟余凤娇合力都没能把她抬起来。
“那个小袁在医院宿舍,你骑上自行车,把人找过来,赶紧的!”余母的声音都有些抖。
袁秀红坐下。
这时就听向副院长说道:“小袁,有一件好事,我觉得以你的觉悟,这事你去最合适。”
来了。
袁秀红脸色不变:“您说。”
向副院长就把抽调医生下乡的事跟袁秀红说了,那面上的话是一套一套的,无非就这件事有多么好,去了增加历练,对袁秀红有多大的助力。
“也就去二三年,回头还让你回来。”
第197章 197
……
袁秀红昨天从余凤敏嘴里知道了这事, 这会并不意外。她早有准备:“副院长,这是好事,我听从咱们厂卫生院的安排。”
向副院长正准备好好劝劝, 没想到袁秀红一下子就答应了。
这就同意了?
他笑着道:“小袁,那我可就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
袁秀红医术好, 工作上认真负责,厂卫生院的人都挺喜欢她的, 只不过, 她得罪了上头,有人不愿意让她留在卫生院。
向副院长也没办法, 他还想把职位的这个副字给摘掉呢。
一早,余凤敏便回了娘家。
到了中午。
余母特意抽了空回来给她做饭。
吃饭的时候,余凤敏提起了一件事:“妈, 我们厂卫生院的袁秀红你记得吗,上回我手受伤, 就是用她做的玉红膏给冶好的。还有上回阮思雨的脸受伤了……”
“记得。”余母一边说一边吃。
她得赶紧吃完, 妇联那边事情多着呢,昨天又有一个要嫁女儿的, 姑娘才十五岁,非让嫁人, 哪有这样的!
那才多大啊国。
余凤敏道:“厂卫生院想把她调到乡下去,你说那些人是不是排挤她啊?”
“下乡啊?”余母手中筷子停住了, 她望阒余凤敏,“我记得你说这小袁还给不少人接生过呢。”
说是难产的都让这小袁给救回来了。
“对,这两年接生了十多个孩子呢。”余凤敏回想着, “产妇孩子都没出什么事。”
余母眉头一皱, “这么好的医术, 怎么要调到乡下去?”她又算了算余凤敏的预产期,下半年,得十二月了。
这大冬天的,人民医院那边有本事的老医生被弄走不少,这正儿八经的妇产科医生还真没几个,就算是什么医科学校毕业的,余母也不放心。
余凤敏念叨道:“我还想着生孩子的时候,让秀红陪着我呢,这样就不怕出事了。”
余母若有所思:“你们厂卫生院准备让她什么时候走?”
“听那意思,挺急的,估计就这几天了。”余凤敏看了看余母,然后把嘴巴闭嘴。
余母见余凤敏瞧着她,催道:“赶紧吃饭,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多吃点,别把孩子饿着了。”又想一件事,“对了,这头胎是男孩跟咱们家姓,这事你跟小朱说了吗?”
余凤敏:“跟他说了,他同意了。不过,我们没敢跟朱家长辈说。”
怕被骂。
余母道:“没事,等孩子生下来,我跟你爸去说。”
先看看是男孩女孩。
老余这人思想传统,之前就想着等女儿结婚生了孩子,留一个跟自家姓。只是他们都没想到,先结婚的会是二女儿。
余母吃完饭,很快就走了。
下午,她处理完妇联的事后,去了一趟革委会,找了余主任。
“凤敏的朋友,那就二十多岁吧,这医术真这么好?”余主任问。
“明天我去打听打听,”余母道,“不过,你先去人民医院工宣队打声招呼,要是这小袁真擅长帮人生孩子,那咱们得把人留下来。”
余主任点头。
过了两天。
机修厂,厂卫生院。
袁秀红的调动信下来了,让人意外的是,这次是让袁秀红去人民医院入职,而不是之前说的抽调下乡。
信下面的红章人民医院工宣部革委会的大红章。
“副院长,这是不是弄错了?”袁秀红主动问。
向副院长看了这有关调动的入职介绍信,也是半天没说话。
人民医院,那可是市医院,他早就想去了,一直没门路。只能想着法的把小小的厂卫生所折腾成卫生院,好不容易混成了副院长。
结果呢,这小袁摇头一变,竟然去了人民医院。
现在人民医院有资历的老医生可都下去了,那上头的职位可空了不少。
向副院长看了袁秀红好几眼,心里琢磨了着:小袁这走的什么门路?
难道是厂长那边?
不该啊,老厂长年纪大了,快退下来了,这心思全在机修厂的几个车间上,哪有空管他们这小小的厂卫生院啊。
“小袁,恭喜啊。”向副院长笑着祝贺,“这人民医院挺不错的,你去了要好好干,别丢咱们厂卫生院的脸。”
袁秀红点头:“我会的。”
厂卫生院这边抽调下乡的名额落到了小谢医生的头上,她不愿意,跑到院长院跟副院长室大闹了一通,出来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的。
板上钉钉,改不了了。
首都。
六月,月初的时候杜思苦收到了袁秀红的信。
袁秀红这次寄的信内容多了一些,说是要抽调下乡,所以要将钥匙放到余凤敏那,还跟杜思苦,等她到了下乡的大队会再给杜思苦寄信过来的。
月底,袁秀红又寄来了一封信。
她离开机修厂卫生院了,不过这次不是下乡,而是去了人民医院,成了那边妇产科的一位医生。
杜思苦筒子楼的钥匙袁秀红留下了。
信中还说,人民医院的病人多,工作量比厂卫生院那边大多了。
尤其是妇产科的知识,袁秀红在这方面有些不足,正在拼命学习呢,而且,人民医院的院长跟工宣部都有革委会的影子,袁秀红在医院是半点不敢露中医的医术。
对了,现在人民医院统称医生为医务人员。
‘主任医师’跟‘教授’那都是要被批判的。
袁秀红是从机修厂过去的,勉强算是工人阶级。
杜思苦看着信想了很多,好端端的,袁秀红怎么会突然从厂卫生院调走呢?
谁的主意?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七月,天渐渐热了起来。
今年学校的课程多是政冶课跟军事训练,生产实践课被安排在了八月,这次杜思苦没法回机修厂了。
她写信给厂长说了。
八月,学校内部传来消息,九月学校要搬迁。
杜思苦打听后才知道,不是全部随迁,部分师生搬迁到分校,还有一部分师生留校。
“你去不去?”有相熟的同学过来问杜思苦。
杜思苦思索再三:“去。”
她的专业学科是要去的,虽然现在课程极少,但是近两个月学校工宣队的人明显变多了,恐怕留校之后,这边的政冶课会更多。
十月。
杜思苦跟部分老师同学们一起搬到了分校,到了分校,情况比想像中的好一些。这边开设了一些基础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半导体电路》等等。
《半导体电路》不是杜思苦专业的课,但是她去旁听了,老师们也愿意学生过来学习。
杜思苦搬到新校区后,给家人朋友们写了信,附上的自己的新地址。当然,给三哥寄去的信还是由袁秀红或者余凤敏转寄(交)的。
十二月。
袁秀红给余凤敏算的预产期是12月上旬,4号那天晚上,余凤敏就发动了。
好在她住在娘家,余母觉浅,女儿一呼痛她就醒了,赶紧叫醒余主任,让他去借车,又把大女儿喊过来看着余凤敏。
她自个去烧水了。
要是能送到医院最好,要是来不及,家里把得接生的东西准备好。
“妈,出血了!”余凤娇急得很。
余母过去一看,不光流血了,还破水了,余凤敏的脸白得跟纸一样。
余母慌了。
余凤敏怀孕这几个月滋补的东西没断过,这一下子长了几十斤,余母跟余凤娇合力都没能把她抬起来。
“那个小袁在医院宿舍,你骑上自行车,把人找过来,赶紧的!”余母的声音都有些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