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他的生活应该是一场永不结束的夏令营,不断迎来新的朋友,有人走了,也有人留下。留下的人,就是他永远明媚的夏天。
就在前几天,祝远山的另一位已经走了的“朋友”突然找他吃饭。
那人明明比他大几岁,一口一个“哥”,叫得他怪不好意思的。
见面约在一家中高档的美式西餐厅,牛排配红酒。卢卡没吃几口牛排,红酒却喝了半瓶。
卢卡和祝远山曾经是情敌,阴差阳错短暂地做过几天表面朋友。后来卢卡顶替了祝远山混进阿川的圈子,祝远山则留在纪忍冬身边成为密友。这关系不可谓不微妙。
卢卡很会说话,酒精让他更加健谈。他一上来就祝贺祝远山主创的话剧获奖,“山哥是我见过最没有纨绔气的公子,完全是徐志摩的才华加梁思成的颜值。”
卢卡漂亮的脸蛋挂着标准的客套笑容,嘴角却有些凝滞。徐志摩、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还是以前纪忍冬给他讲的。分开以后才发现,纪忍冬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得很清楚。他明明不想记得这样清楚。
祝远山不喜欢口齿过于伶俐的人,耐不住这番恭维正对他的胃口,心里很不该地飘飘然起来。
“还好,我也就是跟着干,”祝远山礼貌性谦虚,顺便挖苦卢卡,“不像老弟你什么都靠自己。”
今天是卢卡找祝远山办事,后者无论说什么,前者都得兜着。
卢卡面不改色,“哥你快毕业了吧?以后去哪里高就?”
他主动举起红酒杯,轻轻碰上祝远山的酒杯,薄薄的杯壁发出悦耳叮当声。
“打算回国,瞎混呗。”祝远山没说他的黑匣子剧场计划。在事成之前,他不打算向不信任的人透露。
“以山哥的才华还有家境,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回国,都能飞黄腾达。”卢卡观察祝远山的表情,狡黠地将话题引入目的地,“山哥一心投身艺术事业,要是继承家业的话,说不定是第二个霍启刚呢!”
“这个……”祝远山无心家族事业,但他猜到卢卡的来意,打算涮他一下,于是打哈哈,“也没有第二个郭晶晶看得上我啊,哈哈哈哈哈……”
“郭晶晶是霍家在大陆市场站稳脚跟的法宝,可祝家,”卢卡像一头机敏的狼,终于将猎物引入包围圈,“我记得打算进入美洲市场?”
“是要开美洲分部,可惜瞅准的是南美市场。老弟你现在在美国有这么好的工作,肯定看不上。”祝远山故意堵卢卡的话头,就为了把他的真话钓出来。
“哥”,卢卡举起红酒杯又跟祝远山碰了一下,杯口比祝远山那杯低了好几厘米,“我跟你说实话,美国现在经济不好,贸易战也没打赢咱们中国,在这边混没意思……”
“哦?你对美国不感兴趣了?”卢卡图穷匕见,祝远山及时收网,故作惋惜说,“那真是很不巧了,家父公司的美洲办事处正准备开在美国佛州,方便兼顾南北美业务,跟你的规划背道而驶。”
“哥,你们那边,缺法务吗?佛州也行,南美也行,”卢卡又喝下一大口红酒,顺着酒咽下一口气,紧接着厚起脸皮推销自己,“我是南美通,西语、葡语都是母语水平,北美业务也能办。”
要不是突然被公司裁员,卢卡才不会向祝远山求助。在阿川家的那晚,他们两个男人就已经剑拔弩张地站在了对立面。可此时就算自尊心再难受,卢卡也得为生活压力低头。
况且,他在美国拿的是工作签证,失业期只有三个月,如果不尽快找到工作就成了非法滞留。
他是没有故乡的人,离开美国,他不知道应该去哪里。
“那你把简历发给我一份吧。”祝远山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他的邮箱地址。这名片是他为回国投资准备的,没想到第一次使用是在这种场合。
卢卡双手接过名片,说今天回去就发。
祝远山对公司里的事躲都躲不及,更别说替卢卡内推简历了。而且卢卡现在和纪忍冬是这种关系,祝远山跟他更没交情可言。卢卡的简历将在他的邮箱里石沉大海,在某次工作间歇无聊时当垃圾邮件一键清理。
就像此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失业落魄且精于人际的卢卡来说是一线生机,而对于生活优渥又重感情的祝远山来说,却是浪费内存的垃圾。
卢卡能感受到祝远山的敷衍,也知道祝远山是为了谁才这么冷淡。但此刻卢卡有求于人,只好又吹捧了祝远山一番,忍痛结下两个人三百美金的账单,苦涩地结束了这场实力悬殊的对决。
回到家,卢卡小心措辞,发出一封注定没有回音的邮件。又发微信感谢祝远山和他见面,提醒对方别忘了看邮箱。
祝远山没有回复。
和纪忍冬分开后,卢卡和纪忍冬原先共同的朋友圈单方面地向卢卡关闭了。
明明他才是长袖善舞的那个。每次聚会他才是人群的焦点,而纪忍冬全靠他递话照顾才能融入。可现在,纪忍冬一个人骂他、抛弃他不够,还带着他们共同的圈子一起抛弃了他。
他明明爱她信她,她为何对他如此残忍?
卢卡感觉到心里对纪忍冬的感情,由思恋变为了怨恨。复杂而浓郁的爱恨交织成一个死结,卡在他心里最柔软的深处,在每一次心跳中磨破新的血肉。
第47章 抢男人有什么意思?抢男人的饭碗才有意思
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的T5航站楼内,旅客永远川流不息。
大屏幕上,航班信息变换,延误、准时、等待、登机、起飞的提示轮转更替。登机口堆着两三班旅客,上一班延误的航班挤掉下一班的起飞时间,以此顺延,直至晚间航班直接取消。
一边是步履匆匆的人流,一边是不断晚点取消的航班。时间在这里达成了双重性。
纪忍冬手机上的电子登机牌显示,飞往悉尼的航班延误一个半小时。十八个小时后,她即将抵达悉尼,享用安娅给她的额外福利——免费在澳大利亚为她的毕业论文进行田野调查,顺便为与霍氏集团合作的文化项目采集一些口述材料。
一早上光顾着赶飞机,她肚子都饿了。航站楼里质量参差的餐厅散发出甜腻的芝士味,这种店最容易踩雷。
于是打开小红书,搜索奥黑尔机场“美食”攻略。
关于奥黑尔机场的笔记很多,但多数比较随机,像日记一样记录网友们中转或者到达的经历。很少有人在这里吃饭,即使吃也只是临时一餐,不做多家餐厅横向对比。
手指向下滑,一篇笔记让纪忍冬眼前一亮。
笔记封面很漂亮,颇具网感的美食图片极其吸睛。正文开头,博主就列出自己的口味,喜欢偏甜不腻的美式菜,与纪忍冬很像。笔记介绍了博主在奥黑尔机场各个航站楼吃过的餐厅,每家餐厅用一个自然段介绍特色菜、服务、和上菜速度。点评中夹杂着活泼的吐槽,并且擅于用可爱的emoji表达心情。
纪忍冬忍不住点进头像查看博主的个人主页,这里几乎可以说是芝加哥华人生活探店指南。玲琅满目的笔记测评了各大网红奶茶店、甜品店、粤菜馆、川菜馆。风格是一以贯之的美食图片配活泼生动的文字。
偶有一两篇笔记内容是丝芙兰新品购物分享,彩妆类还配上了局部真人试色照片。虽然只露出一只眼睛或一张嘴唇,但可以看出化妆技术一流,五官也小巧可爱。
再往前翻,笔记内容更杂,有芝加哥租房攻略、工作签证抽H1B攻略、毕业照怎么拍好看、在美国读硕挂科了怎么补考、留学中介避雷等等。评论区有人提问,博主都一一热心回答。
纪忍冬被这些活人感十足的笔记打动了,博主想必是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子。她返回页面顶端,正准备点关注,忽然觉得头像有些眼熟。
待点开大图,她原本准备去点关注的手指僵在那里。
图片里,唐果儿穿着印花长裙在密歇根河畔对着镜头比“耶”,脸上的笑容正如她笔记的风格一样阳光活力。
纪忍冬坐在人流如织的候机厅里,脚边狼狈地瘫着她的随身行李。她低着头,披肩长发盖住大半张脸,肩膀僵硬,双眼快要埋进手机屏幕里。
她发了疯一样点开唐果儿的每一篇笔记,右手飞快滑动,两根手指大开大合地放大检查每一张图片。
终于,在一篇咖啡店的笔记里,她眼睛一亮,像缉毒犬嗅到违禁品。
笔记封面是两杯悬空举着的咖啡,一杯无糖无奶黑咖啡,一杯厚奶油卡布奇诺。背景是咖啡店淡绿色的墙壁,和两杯咖啡投下的影子。在黑咖啡影子的上面,还有一个人影,准确地说,是一个脑袋的形状。
纪忍冬百分之百确定,这就是卢卡。纪忍冬对他大狗一样的脑袋和微卷的发丝比对每天的太阳还熟悉,就算化成灰她都认识。
她慌忙下滑页面,直至显示出笔记的日期——是阿川家那个疯狂夜晚的前三天,也是她和卢卡彻底闹掰的三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