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教科书上没见过那种病,我翻遍国内外医学文献,只有一两篇提到过类似的情况,也都没给出明确的治疗方法。我站在她面前,觉得特别恐慌,我好像那么多年书都白读了,我给她做腰穿,我的手一直在抖,连个实习生都不如。
  “现代医学发展很缓慢,生命系统极端复杂,这是医学发展必然的鸿沟。人类能力有限,探索自然界的进程太短,世界上绝大多数疾病,我们现在都没法根治,仅仅只能减轻或者延缓它的致命性。很多疾病,我们不知道明确原因,但是也能干预,所谓的治疗手段,也只是通过比照大量临床数据,最后筛选出的当下效果最好的一种而已。
  “人类视野的维度,始终不会比自然界更高。”
  诊室里阒静无声,后来梁淇问:“那个患者……”
  “她死了。”李瑞冬说。
  梁淇有点受打击,他愣愣不说话,李瑞冬站起身:“行了,收拾收拾下班吧。明天我在东院坐诊,你们想来可以来,不想来就自己安排。这两天病房人少,你们可以先忙自己的事,需要来的话,我会提前给你们打电话。”
  吴悠最近忙着改论文,梁淇也有实验要做,两人连连点头说“谢谢老师”。距离下班还剩七八分钟,已经没号了,吴悠打算关电脑,突然看见提示弹窗,她蹙眉弯腰,仔细确认了一遍:“老师,还有个加号。”
  分诊台一般提前30分钟停止挂号,应该不会是刚加的,可她刚才明明看见已经没号了。吴悠纳闷不解,李瑞冬倒不怎么在意,医疗外套脱了一半又重新穿回去:“新就诊还是复查?有病历的话念一下。”
  “看着应该是复查,七年前最后一次住院记录,后面就都是开药和常规检查了,每隔半年来一次。”
  鼠标滚轮滚动,吴悠看着病历,念道:“赵佳安,38岁……”
  李瑞冬动作
  骤停,扭头望向电脑。
  第62章 ☆、62谢谢医生
  空荡走廊响起脚步声,一步一步,李瑞冬心脏跟着缩起来。
  脚步声很均匀,证明走路的人腿脚没什么问题,李瑞冬侧耳分辨,那人已经走到门口,推门一瞬,诊室老旧的窗户被风鼓动震颤一下,李瑞冬抬起头,看见拿着病历的赵佳安。
  吴悠一边询问基本情况一边敲电脑,键盘噼里啪啦,李瑞冬控制不住,一直走神。
  他盯着赵佳安的脸看,她快四十岁了,模样变成熟了些,可看起来还是很年轻,皮肤平滑,眉眼灵动,她的皱纹很少,说笑时眼睛嘴唇都弯起来,像她十七八岁时一样。
  她还是很漂亮。
  李瑞冬翻开病历,病历最初是同院另一名医生写的,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几页之后,时间随之过去半年,医生签名变成李瑞冬,疾病名称也跟着消失了,纸页密密麻麻,只剩下漫长的治疗手段和用药记录。
  赵佳安七年前春天出院,后来一直靠吃药和注射控制病情。每隔半年,她来挂号做一次复查,李瑞冬大致翻了翻,把病历合上:“今天时间很晚了,检查已经来不及做了。明天,或者下周再来吧。”
  赵佳安点了点头:“我本来约得很早,结果临时有事,下雪还堵车了。不好意思,李医生,耽误您下班了吧。”
  “还有两分钟才下班,没关系。”李瑞冬抬眼看了看表,转头示意吴悠,“参照之前的处方,给她把药和针剂开一下。”
  吴悠确认一遍:“现在就开?”
  “开吧,看着问题不大。”李瑞冬重新看了看赵佳安,“这药不能断,先开了吃着。”
  吴悠做事很麻利,不到一分钟,药开好了,她把单子递给赵佳安手里:“先缴费,然后去一楼大厅西侧药房拿药。”
  赵佳安温和道谢,起身打算离开,李瑞冬望着她背影,忽然又喊了一句:“赵佳安。”
  赵佳安停步回头,李瑞冬望着她:“明天我在东院。挂号的话,注意看一下院区,别跑空了。”
  雪下大了,吴悠整理完病历关掉电脑,梁淇学校有事,已经先走了。
  李瑞冬还要去一趟病房,于是三人各走各的,李瑞冬从病房出来,乘电梯到一楼门诊大厅,傍晚将近六点,冬季天色总是黑得早,玻璃墙外雪下得纷纷扬扬,他望见从注射室走出来的人,脚步下意识停了停。
  赵佳安也看见了他,很自然地,她走过来跟他问好。李瑞冬垂眼,看见她手背的胶布,他问:“针打上了?”
  “嗯。”
  视线离开手背,他看向她的脸:“最近……还好吧?”
  “挺好的,按时吃药,一直没复发。”赵佳安说,“谢谢医生。”
  李瑞冬点了点头。
  他又看了看外面的雪,赵佳安穿的很单薄,身上一件毛呢大衣,鞋子也是怕水的。他问:“雪这么大,你怎么回去?”
  “哦,我老公来接我。”赵佳安笑道,“他还有一个路口,马上就到了。”
  李瑞冬陪赵佳安站在屋檐下,汽车雾灯刺透风雪,最后停在大厅台阶前。
  周启开门下车,急匆匆绕过来跟李瑞冬握手:“李医生,辛苦您了。”
  李瑞冬摇了摇头,周启握住赵佳安的手,低头柔声问:“检查结果怎么样?”
  “我来晚了,检查还没做,不过针已经打上了。”赵佳安抬起手背,给他看自己的针眼,“唉,刚才场馆临时要改展览方案……”
  “没关系。”周启安慰她,“不差一天两天,正好明天我有空,陪你来做检查。”
  李瑞冬站在旁边,雪花飘摇着,他跟赵佳安相隔不止一场风雪。
  周启搂了搂赵佳安的腰,让她先进车里暖和,他礼数很周到,跟李瑞冬又聊了一阵才道别,汽车发动离开,李瑞冬撑伞走下台阶,踏进白茫茫的积雪里。
  忽然记起许多年前的另一场雪,宿舍楼房狭小昏暗,那时候他只有十七岁。
  那时候赵佳安坐在沙发上,说无论多久她都愿意等他,而今城市大厦光鲜林立,数不清多少年过去了,当初说愿意等他的赵佳安,早就不在他身边了。
  “我能再问个问题吗?”
  死亡奖励最后的时候,他终于要离开十七岁了。他闭上眼又忽然睁眼,系统耐心回应他:“请讲。”
  “赵佳安的人脉点,为什么一直是D级?我真的很好奇。”他问,“她人脉点等级那么低,照理说她应该对我没有印象,结果反倒她才是唯一记住我的人。你们系统是不是搞错了?”
  系统安静了一阵,李瑞冬听见滋滋啦啦电流声,系统又在思考了。
  两分钟后,系统说:“我听不懂您说的话。”
  李瑞冬一愣,逐渐意识到有些不对:“人脉点等级,不是跟记忆深度有关吗?”
  “我从没这样告知过您。”系统说。
  空气静止几秒钟,李瑞冬感到呼吸在颤。他望着白墙,冷静问道:“那,那些颜色,是什么意思?”
  “自然界以人类精神作为运转燃料,人类精神依赖人际关系得以增长。”系统回答,“人脉点等级高低,对应着数据系统根据当下关系所推演出的、您在此人未来生活里的重要程度,当您与某人发生对话,延续交集的概率提高,相应的人脉点等级也就随之变化。而至于您说的情况……”
  系统声音停顿,又谨慎思考了几秒钟。
  “……大概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无论您与她产生过多少交集,系统也还是无法推演出您与她的可能性。”
  系统声音消失了,光线逐渐昏暗,直到再也无法视物。
  李瑞冬坠入黑洞,坠往系统为他选定的时间坐标,失重感像针尖穿透心脏,像把他的灵魂撕成两半,很久,很久……他终于重新听见声音,人群喧哗在笑,他慢慢睁眼,坐在2013年的高二4班。
  “喂,李瑞冬,走了!”
  有人出声喊他,他恍惚一瞬,问:“去哪儿?”
  “带新生去啊,睡懵了你。”那人道,“高一4班人都快齐了,十分钟内得整好队伍带去军训,不然就扣分了。”
  李瑞冬被他拽着往高一教学楼跑,阳光是白的,窗外有蝉在叫。衬衫鼓起来,他穿过了风,远远的,高一4班靠窗坐着一个短头发女孩子,他认识她,那是16岁的赵佳安。
  赵佳安说得对。
  喜
  欢的人,也不是一定要一直在一起。
  第63章 ☆、63黄焖鸡
  雪下了一整晚,第二天早晨路更难走了。
  李瑞冬家离总院近,离东院区很远,大雪天气,他提前半小时出门还差点迟到,李瑞冬卡点进诊室换衣服,刚打开电脑,就看见有人贼溜溜推门进来。
  李瑞冬单手扣着衣扣,手指一停:“你?”
  梁淇来神经内科实习了小半年,虽然底子一般,但胜在一个死皮赖脸。
  他捧着一杯咖啡,很殷勤地放在李瑞冬手边:“师姐今天忙,老师,我帮您打病历开单子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