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现代情感] 《刃过留春》作者:衔月木【完结】
简介:
民国元年,梁家丫头在泊罗村呱呱坠地,但迎接她的只有一双双充满失望的眼睛,没有人期待她的降生。
十三年后,她只身一人来到青门山,赤脚闯过七星桩,成了陈氏武馆百年首个女徒。
——
世人道女子习武伤风败俗,她偏将螳螂拳拆成“折花手”,在贞节牌坊下教寡妇锁喉,在典妻市场带妓女破阵。
乱世浮沉,命运飘摇。
她不是蒲草,她要做长刀。
第0章 引子
人来人往的太平桥大街上,忽地锣鼓敲起,砰砰作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路边一说书人站于案后,欲讲近日燧城奇闻。
“啪——”只听醒木一拍,那说书人将折扇一抖:
“列位看官,今儿个咱就来说段新鲜热乎的武林轶事!”
“话说就在昨晚,燧城精武会的大厅那可是十足的热闹。精武会的老董事长坐在八仙桌的主位,四周整整坐了十二位掌门,就如同那十二罗汉列阵。那西洋玻璃吊灯明晃晃地照着,倒把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尚武崇德’匾映得有些刺眼。您要问这是闹哪出?且听我慢慢道来......”
......
自燧城那武馆的女馆长蒲争登堂入室,精武会可谓是如临大敌:武学传承数千年,可这燧城何时有过女馆主?让一介女流来执掌武学传承,简直是牝鸡司晨,有违祖制!
说起这蒲争,列位想必也有所耳闻,正是那位领着怡红院姑娘们打拳的蒲师傅!要我说,这位姑奶奶可了不得,就在去年还带着城南的寡妇们练擒拿手,将前来生事的混账们打了个王八朝天!要细说这蒲师傅身上的奇闻轶事,那怕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这蒲师傅啊,生在泊罗村,本随父姓梁,后跟了母姓。这丫头自小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上能爬树掏鸟蛋,下能蹚河捞鲫鱼。八岁那年剪了自己的辫子,与人争执时用铁钉捅穿了同村小子的手掌不说,还曾因溺水在阎罗殿走过一遭,死而复生;十二岁更是只身来到燧城,成了大名鼎鼎陈氏武馆的首位女徒,将那陈铁山数十年不肯传的拳法学到了手......得,这事儿咱回头再说!
女馆长当道,风头无两,势头正盛。有人得了名气,自然就有人被伤了锐气。有不少爷们纷纷到精武会告状,声称这女子武馆设立得就是个祸害,当及时取缔,以绝后患。
可不就是个祸害?常言道,夫大过天,可这蒲师傅手底下的兵不但敢还嘴,更是敢还手!
这可难坏了我们老董事长。那蒲争是什么人呐!武功不说首屈一指,可倒也不屈居人后,要是处理她,怎么着也得寻个正当由头。可那蒲师傅盘下的武馆地契手续齐全,连税银都分文不差,从外到里都是实打实的正当,压根儿没落下什么口实,更别提人家除了一身的功夫外,更会笼络人心:不管是那城东的纺织女工,还是城南的生猪女屠户,再或是留洋回来的新派小姐,那可都是她的忠实拥趸。
这时有下面人提了,昔日西楚霸王为汉高祖设下鸿门宴,那为何不效法古人之智?即便不能取而代之,也可杀一杀她的气焰。恩威并施,精武会方能服众。
那宴就设在精武会的大厅,只不过设宴的不是霸王,赴宴的亦不是刘邦。可谁又能分清谁是执棋人,谁是盘中子?
这光景约莫酉时三刻,八仙桌上摆着四荤四素。十二位掌门人个个正襟危坐,守着那枣木大门,那脸色啊......啧啧啧,活像喝了掺醋的龙井茶!
戏台已经搭好,只待那角儿粉墨登场。可谁知,这帮人足足等了半个多时辰,是左等,是右等,偏不见那蒲师傅的踪影。
人道武林规矩高过天,这“拜码头”的规矩,来与不来都要做足十分。那崆峒派高师傅最是性急,直接拍案而起,扬言:妇道人家果不堪大用!终究是怯了场,上不得大台面!
众人疑惑了,这蒲师傅真当临场退缩,连拜山都不敢来?可谁又不知道,这鸿门宴,明摆着的,就是请君入瓮的架势!
嘿,您猜怎么着,待一炷香燃尽,就在众馆长看着笑话准备离去的当口儿,那门外忽地响起了脚步声!
登时!满屋的琉璃吊灯俱灭,一阵穿堂风刮过,众掌门纷纷绷直了腰板,握紧拳头,目光死死盯着那枣木色大门,好似要把那门板扎穿!
那大门开了,只见蒲师傅身着黑色对襟箭袖马褂,腰背挺直如钢枪,目光炯然如烈火,赫然站在大门中央抱拳行礼,道——
诸位久候了!近日天寒,不知各位掌门可还安好?
要说这蒲师傅真是一身的胆,分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正是:旧时鸿门宴高祖,今日茶局斗巾帼!
“好!”场下骤然炸开一片喝彩,掌声与叫好声此起彼伏,热热闹闹响成一片。只见那人堆里站了俩人,一位梳着时髦的侧麻花辫,头戴贝雷帽,身着一套西洋斑点西装,在她身旁那位则是留了一头短发,身着黑色对襟箭袖马褂,挽起的袖口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肌肉,看起来踏实且有力量。
“你这昨天才从精武会馆的大门出来,今日就登上了说书的案子。这人的嘴皮子,倒是比我的笔杆子还快!”那麻花辫侧头望着她身旁的人,忍不住发了句牢骚。
“没办法,谁教当年有名的‘江湖猎手’如今成了正规军呢?以前走的是旁门左道,可现在走的是阳关大道,”那短发女子一笑,“怎么样,弃暗投明的感觉还不错吧,汪大记者?”
“现在我已经金盆洗手,本分得很,捕风捉影这等事儿还是留给他们吧,”长辫女子下巴朝说书案那边一扬,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人嘴里的话,到底能信上几成?又是琉璃灯灭又是刮穿堂妖风的,你昨日在精武会出场真有这么风光?”
“没有琉璃灯也没有穿堂风,他的话你且信个七八成吧,”短发女子低头苦笑,“我若是真让这帮人等上半个时辰,今后在这行当倒也
是不必混下去了。”
“那其它的呢?”长辫女子眉毛一挑,“扎手掌,死而复生,这总不会是真的吧?”
“倒也不能全说是假,”短发女子面无表情地看着她,“说不定,现在站你面前的就是只鬼呢。”
“您这经历倒是坎坷,正巧最近主编让我刊一篇人物志,我看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本记者今天就采访采访你这个鬼!”长辫女子从手提包中掏出笔记本和钢笔,朝着短发女子晃了晃。
“正巧?怕是你早就筹划已久,只等我舍身进套儿,”短发女子一语点破,“说吧,报酬给多少?”
“哎!咱们这关系,可别说这么外道的话!”长辫女子一把揽过短发女子的胳膊,推着她朝远处走,“今天咱边吃边聊,就去你老东家对面那八珍坊,我请客,你就给我讲讲您那不为人知的过去,顺便告诉我,昨天那鸿门宴,你到底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两个身影渐渐走远,说书人仍在案前口沫横飞,将醒木拍得震天响。满街过客听得入神,唯有几个武师打扮的男子交头接耳,忍不住朝着两人离去的方向瞟。
“方才那个穿马褂的......”一个络腮胡压低声音,“莫不就是那个反给老董事长下马威的蒲......”话还未说完,他便被同伴急急按住手腕。
“嘘!人还没走远,休教她听见了!”同伴紧张地环顾四周。
“没见那峨眉刺别在腰侧还反着光么?”
几人不约而同摸了摸自己的脖颈,顿时噤若寒蝉。
作者的话
衔月木
作者
06-18
声明:本文女主有成长线,非完美人设。微博:@衡水老葡萄干,更新创作碎碎念,感兴趣的可以瞅瞅
第1章 野月亮(1)
梁家丫头出生的那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让一尺多深的白贸然盖住了整个泊罗村。北风卷着细碎的雪扫平几里,最终在停在一家人家门下,成了掺着泥的几溜布鞋印子。
鞋印子踩着鞋印子,在白色里蹚出了一条路。路的这头连着灶间火炉上的水壶,路的那头连着用棉被掩了好几层的东厢房。外屋的人磕头拜牌位,里屋的人瘫在榻上叫。屋内泛着热气,沸水烫着剪子,接生婆蹭了一手的艾草灰,把龟裂的掌心伸进被窝一抚,几根长寿眉带着眼皮骤然一动,中气十足的一声顺着丹田沿着食管从两片薄唇吐出来:
“摸到孩子头了——”
头、然后是脖子、再然后是肩膀、胳膊、肚子、腿。剪子沿着烛火过了一圈,接着咔嚓一下,那根充着血的软带子就应声断了。榻上那人的声音也断了,汗沁了枕头一大圈,头朝边上一歪,像化成了一滩水。
接生婆把那秃猫似的东西倒拎着,冲着脚掌硬拍了好几下,哭声才堪堪起来。于是她用被子一围,掀开挂在门框上的重重棉被,犯错赔罪似的用褶子堆着一层又一层的笑,把那东西连着被托到外屋的梁永昌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