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罢又往小厮手里塞了一些钱两,正要送客,忽然眼睛一眯,环顾一圈四周。
  那小厮还没来得及道谢,见状问:“大人?有什么不对吗?”
  江宴池往街角盯了半晌,随后看回小厮:“哦,没什么,天色不早了,你快回吧,路上小心。”
  小厮便将信将疑地拿着钱袋离开了。
  待人一走,藏于檐下的男人也一同离去。
  -
  江宴池快步走向书房,半道忽地停住,抬头望向树上人影:“花念!侯府近来要加强巡视了!”
  花念背倚树干而坐,正擦拭着膝上霜刃,闻声只淡淡瞥了他一眼,接着收刀站起,跳到另一棵树上,很快就不见踪影。
  江宴池笑着摇摇头,继续朝书房赶去。
  “公子,萧大人刚……”江宴池甫一推门而入,便见戚暮山端坐桌前,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较年长些的温润男子,正抬手搭在他腕上。
  “高大哥?”
  男子冲江宴池微笑颔首:“宴池来啦,我给你家公子诊脉呢。”
  江宴池坐到戚暮山身边,欣喜道:“高大哥,你什么时候来的?”
  “刚来没多久。”高芩按住戚暮山的脉搏,笑说,“这小子想把我拒之门外,门都没有。”
  戚暮山睨了高芩一眼:“我闭门谢的是客,你要这么说,那我只好送客了。”
  高芩失笑:“好,要送也等我诊完了再送。”
  秋风兀自乍起,吹落一地信纸,江宴池起身去关窗,接着去收拾地上信纸,戚暮山见状欲言又止。
  江宴池捡起一张信纸,愣了愣,而后不动声色地将其他信纸捡起、叠好,放回桌案,又拿一本书压住。
  须臾,高芩诧异道:“你这身体比之前好转了不少,南溟的风水果真养人?”
  戚暮山道:“南溟比洛城还靠南,常年和暖,正适宜抑制玄霜蛊。”
  江宴池道:“可不嘛,而且南溟的天璇公主医术高超,特地给公子制了药方,让公子每隔几日药浴一次,效果相当地好。”
  高芩更讶异了:“你以前连自己死活都不顾,怎么一下子转性了?”
  “因为我惜命,怕死。”戚暮山语气淡然,转手拿过江宴池方才准备呈上的信纸,转移话题道,“萧大人刚刚怎么了?”
  江宴池解释道:“萧大人刚派人来传信,信中是萧宅前三日来访的官员名录。”
  戚暮山启信端详,高芩凑近旁观:“你要这个做什么?”
  “孟道成知道我在南溟搞出的动静,估计坐不住,可能会遣人来探个口风,若是在我这吃了闭门羹,定会想再去试探萧衡。”
  戚暮山停住视线,盯着信纸上几个名字。
  高芩:“孟道成?”
  戚暮山:“林州的知府,与陈术合谋的嫌疑人。”
  他指着“锦衣卫镇抚使”和“户部侍郎”的名字,抬眼示意江宴池,江宴池会意点头。
  高芩置身事外,云里雾里看着两人交换眼神,不明觉厉,但自觉不再追问。
  “还有一事。”江宴池忽然说,“方才萧宅的人来送信时,我察觉到周围似有人暗中监视,但那人有些功夫,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戚暮山将信纸伸向油灯,点燃纸张一角:“是跟踪萧宅的,还是来确认我们的?”
  “花念去追踪了。”
  火舌起先缓慢靠近,待到发现毫无阻碍,顿时蹿起,迅速吞没半边信纸。
  火光倒映在戚暮山眼底,他随手扔进炭盆,看着最后一点纸张消失殆尽化作齑粉。
  -
  佛殿薄烟弥漫,寂寥空荡,唯有一人跪在地藏菩萨像前,手捻佛珠,双手合掌。
  菩萨持宝珠、执锡杖,坐于千叶青莲之上,暮色涔染,原本垂眼慈笑的佛像似是敛了笑意,凝视着身前的华服男子,目光冷峻。
  佛前香烛将尽,华服男子这才叩首三伏拜,而后起身。
  一旁打坐的僧人头也不抬,闭目默念,待到男子走过时,才开口:“施主,寺里备了晚斋,可需要用膳?”
  男子驻足回望:“多谢师父好意,但某今日家中有事,不便留下。”
  “那烦请施主再听贫僧叨唠一句,贫僧见施主每月初一和十五都来地藏殿拜佛,然求地藏者需心至纯至诚,施主心有外物,更应该先去普贤殿平心静气。”
  男子沉默了片刻:“……多谢师父指点。”
  说罢,他转身离去,听那僧人出声念诵。临到殿门,听见一句:“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他走出地藏殿,看石阶下候立一名劲装男子,似乎已等候多时了。
  “殿下。”劲装男子说道,“萧少卿今日仍闭门不出,不过晚间时遣人去了趟靖安侯府送信,至于靖安侯那边,只放了个江湖郎中进去。”
  福王道:“看来他俩是有意躲人了。”
  “他俩一直这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不是办法,殿下是否需要属下潜入探查一二?”
  福王略作思忖:“那靖安侯心思缜密,身边还有个棘手的家伙,若是让他们起疑恐怕更难对付。你只管先盯好萧宅,剩下的本王自有定夺。”
  “属下明白。”
  福王进到马车,又看了劲装男子一眼:“陛下最后决定命谁与本王同行?”
  “大理寺少卿,程坚程大人。”
  福王点了点头,摩挲起指间佛珠。
  寺庙暮钟敲响,余音震荡人心魄,珠线颓然绷断,散落一地菩提子。
  他手里还留了一颗佩珠,端详一阵,忽而冷笑一声,便随手丢到地上。
  -
  几日后,万林运河。
  万平到林州本隔着山岭对望,然而自运河开凿,使得两地水路通畅,往来方便。
  碧波河上船只飘飘荡荡,除商船外,还有几艘客船。
  戚暮山坐在客舱里,慢条斯理地剥着橘子皮,经历过喀里夫那场海难,他现在坐什么船都觉得如履平地了。
  不过他旁边那位仁兄就不太行了。
  大理寺少卿程子尧大概是鲜少坐船,船刚开后没多久就有些晕乎了,于是婉拒了福王到外头赏江景的邀请,决定一觉睡到林州。
  戚暮山拍了拍程子尧的肩膀,递去一只剥好的橘子,说:“程大人,吃点酸的会好受些。”
  程子尧微愣,喜出望外接了过来:“谢谢侯爷。”
  戚暮山见程子尧吃下橘子,脸色稍好了点,又拿起一个橘子开始剥皮。
  至于他为何在此,还要属戚萧两人的装病计划尚且实施了没几天,就因昭帝的一道皇命而中道崩殂了。
  不过殂的是戚暮山这边,不知哪位臣子谏言说靖安侯既在南溟帮助过王室调查,想来亲赴林州协助福王更是如虎添翼。
  朝中无人不知靖安侯这才回国多久,刚经历完长途跋涉,又要赶着舟车劳顿,只怕这具病躯要折在半路了。
  可当他们的圣上面露踌躇时,他们就知道靖安侯大抵是推脱不了了。
  然而那位临时奉诏上朝的靖安侯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乃至欣然受命。
  戚暮山又剥完一个橘子,连橘络也撕了个干净,他看向程子尧问:“还要吗?”
  程子尧忙摆手:“不了不了,多谢侯爷。”
  戚暮山于是扯下一瓣自己吃,嚼着嚼着,忽然感到有人盯着自己,待及咽下,偏头斜瞥向程子尧,露出与那日朝堂上如出一辙的微笑:“程大人老是偷看本侯作甚?”
  程子尧似是被识破了,干脆破罐破摔地看着戚暮山,解释道:“下官看侯爷有些面熟。”
  戚暮山有些莫名:“同朝为官,怎会面生?”
  “不,侯爷有所不知,以往下官连侯爷的面都见不着,如今有幸近观,才觉愈发眼熟,仿佛旧时曾萍水相逢。”
  若非程子尧说得恳切,戚暮山还真要信了。
  他只记得初次知晓这人是在五年前,那年的探花郎,叫程坚,字子尧,除此以外毫无印象,便当这家伙是在恭维,莞尔不语。
  程子尧立马看出戚暮山的心思,方欲继续说,忽听舱外传来两人嬉笑的声音,
  接着外面进来两人,一人正是福王墨如谭,另一人则是个叫徐忠的锦衣卫。
  徐忠是个直性子人,说话也大喇,见戚暮山与程子尧分橘子,也过去拿了两个:“程大人还没睡呐!不赏我们殿下的光,原来是和戚侯爷偷吃来了。”
  他说着,快速睐了戚暮山一眼,顿时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咧嘴笑道:“哟,想不到堂堂靖安侯,竟学姑娘家的穿耳眼,当真雅兴!”
  未及戚暮山回话,墨如谭便替他解围道:“徐忠,对侯爷说话不可失了礼数。”
  徐忠仿佛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得罪人般:“哦,对不住啊戚侯爷,我这人生来嘴比脑子快,望侯爷莫要怪罪。”
  戚暮山不为所动,闻言略微抬眼看他,温和笑着:“无妨,都是内人的爱好罢了,徐大人若是觉得雅兴,本侯亦可亲手给你穿一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