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穆摇光倏地捏起穆暄玑的下巴,极尽温柔地擦去他嘴角血迹。
“我想……”穆暄玑蜷起手指,一双眼又凶又狠地盯着穆摇光,“要他们血债血偿。”
话音甫落,帐内静默了片刻,穆摇光目光恢复惯常的冷漠,抬手抚过穆暄玑脸颊淤痕,像是在安抚一只受伤的幼兽。
“总要有人作出牺牲的,但我没想过害你,阿古拉。”穆摇光微叹,“这样还不够吗?”
穆暄玑冷静过后,语气稍缓和道:“那阿妮苏就该牺牲么?”
穆摇光下移视线,将这张流畅漂亮的面容尽收眼底,穆暄玑的一切都生得恰到好处,尤其是那道眉眼,甚至比穆天璇还要像先王。
“阿妮苏……本就不该出生。”穆摇光说着,加重手中力道,按住躁动的穆暄玑,“若非昭国人,北辰姑母岂会怀上异国子嗣?阿妮苏在一日,我们就越要和昭国维系表面上的和平,姑母的痛苦、失地的仇恨、同胞的苦难,就越是无法平息。”
穆暄玑又怎会不知阿妮苏是母亲被迫生下的?论对昭国的恨,他不比穆摇光少,非要说的话,他才是最应对昭国恨之入骨,只是——
穆暄玑挣开穆摇光的手,负气地别过脸:“你要怎么做?”
穆摇光耐心道:“原本如果祈天大典能‘照常’进行,我们可将罪行嫁祸给昭国使团,斩使臣,借此出兵,与我们在昭国的线人里应外合,收复旧都格留那。不过现在计划被打乱太多,出兵的事要暂且延后了。”
“既然阿妮苏活下来了,王叔又加强她身边的护卫,我们也不准备再动手了,这点你放心。当然,你也可以将此事告诉那位使臣,但使团能不能活着离开溟国,就不是我能保证的了。”
此前鉴议院内对使团的猜疑,如今想来都是有人刻意而为。
可穆摇光远在喀里夫,不常在鉴议院露面,理应很难趁祈天大典回瓦隆的那几日扰乱鉴议院风声。
除非鉴议院内也沦陷了。
穆暄玑觉得现在没有比得知元凶竟是穆摇光更能让他震惊的了,他在心里做了准备,而后问:“芙雅舅母知道么?”
鉴议院的几位主事里,天枢亲王把持着贵族那边,而天枢王妃则是平民的代表。
穆暄玑本意想问是不是天枢舅父在协助他,而芙雅舅母尚未知情,不料穆摇光误解了他的意思,沉默一瞬,说:“是母亲。”
这下穆暄玑也沉默了。
穆摇光深深看了他一眼,默默收拾着地上被撞倒的杂物。
天枢王妃乌芙雅,平民出身,年少困顿,幸得当时还是公主的穆北辰慧眼进入鉴议院,之后又凭借过人的才能平步青云,在穆北辰甫登基不久便被提拔为主事。
她任主事时,深受百姓爱戴,很快与同为主事的贵族代表、穆北辰的长兄穆天枢结为婚姻。
她曾是母亲最好的知己,也是最信赖的臣子。
穆摇光捡起散乱的文书,忽然道:“阿古拉,你怨我恨我,我都无所谓,但是不要恨我母亲,母亲……也是为了北辰姑母。”
“……我明白了……”
-
“以你对你大哥的了解,他说了多少真话?”
戚暮山只披一件单衣,半束头发,坐在床边审视着穆暄玑。
穆暄玑低垂着脑袋,没敢正视:“大部分。”
以戚暮山对穆暄玑的了解,他所言也非虚。
倘若这一切是天枢王妃一手策划,那许多事就能说得通了。
能号令百官,让图勒莫与海勒德及其党羽不惜被革职处死,又能拉拢民间势力,将织物楼、瑶音乐坊、里坊、明镜堂,乃至义云寨都收为己用。这样的人既需身居要职,同时在民间站得住脚跟。
此外,她还得了解王室众员,不说悉数了如指掌,至少也要深谙公主、少主和国王,并深得其信任,能做到这一步的,非南溟旧臣莫属。
更重要的是,她能及时掌握昭国使团的动向,看似被搅乱计划,实则以不变应万变,引导他们一步步查下去。
虽不知什么原因令她最后放过了使团,但等使团归国后,必然要继续追查兴运镖局,不过她显然有把握黑硝外运一事暂且不会泄露。
或者说,待此事败露时,正是南溟出兵之时。
戚暮山接着问:“还有谁知道?”
穆暄玑道:“我没告诉阿妮苏。”
“哦?我还以为此次出使提早半月,是有备而来的。”
“阿妮苏来看望秦姨是她自己的意愿,我出使昭国也是……”
“我知道。”戚暮山打断道,握住穆暄玑的手腕,方才没控制住掐得有些狠劲,“我是问,除了你、穆摇光和天枢夫妇,王室中还有谁知道此事?”
假使穆天权与乌芙雅不同心,尚有挽回的余地,但若事与愿违,昭溟两国便当真要再起干戈了。
穆暄玑也明白这点,却缓缓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戚暮山想他大概真的还没告诉穆天权,否则以乌芙雅的眼线,应能迅速察觉,继而不会放使团这个最大的隐患归昭。
至于穆天权身为国君,对身边近臣密谋引战的计划知晓多少,也很难说。
然而眼下再纠结穆天权的立场已毫无意义,墨石一事已经如乌芙雅所料追查到了福王头上。
瑞王在等福王分崩离析,昭帝在坐观两方操戈,乌芙雅则在等昭帝发现福王通敌后,怒而撕毁十五年前的条约。
如今势态早就失控,一切都在顺遂她的操盘。
戚暮山有些头疼,揉着太阳穴,轻轻叹了口气:“明晚还有宫宴,明早我就派人送你回驿馆,你……”
穆暄玑倏地抬头:“暮山。”
戚暮山现在脑子里一团乱麻,浑然未觉穆暄玑的心绪变化,继续说:“你向萧大人了解一下宫宴的礼数章程,我明天没时间与你详说。”
“暮山……”穆暄玑声音有些干涩,与生俱来的傲骨仿佛瞬间碎裂一地。
戚暮山估计今夜难眠了,正好他也需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理清头绪,便起身离榻,拿走床头油灯:“时候不早了,我先回房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说吧。”
临到门前,戚暮山方觉身后的目光似乎不大对,回头看穆暄玑欲言又止的失落模样,想起每晚睡前都会说的那句话,于是道:“晚安,阿古拉。”
第92章
素手拨弦, 琵琶声泛起层层细碎涟漪,荡在福王府中。
日光自窗棂洒入,氤氲出古丽如玉似的侧脸。
墨如谭把玩着黄金刀, 摩挲起桌上的五色宝石, 半眯着眼看向跟前徐忠, 扬起一边眉毛:“穆少主回驿馆了?”
徐忠道:“是,属下一路跟至鸿胪寺, 亲眼看到少主下马车, 而且这一路也没有碰见侯府的那个家伙。”
琴弦陡然绷断,如石子掷入水中,但古丽却置若罔闻,停顿了一下便继续拨弄着余下三弦。
墨如谭将指间宝石嵌进刀柄凹陷,冷笑道:“看来靖安侯也等不及了。”
从南溟使团踏进万平的城门时起,他们便紧随而至, 直到被靖安侯的人撞破。侯府那位混血的月挝刺客行踪隐秘,刀过不留痕,切断了众多眼线。
墨如谭不得已, 加之侯府与瑞王府都在戒备,只好暂且将人撤去。
然而此番放人又不安插侯府护卫, 似有引蛇出洞之意。
“不过我们不着急。”墨如谭又拣出一颗宝石, 找寻着合适的凹孔, “梁方非和孙延已死,吴鸿永也被大理寺调查,陈门镖局又遭到重创, 下一个就要轮到我了。”
话是这么说,却丝毫不慌张。
徐忠见状问:“殿下可是想好对策?”
墨如谭翻动手腕,刀柄上的宝石并不适配缺口, 嘈嘈切切抖落满桌:“我能有什么好的对策呢?还不全凭南溟那位大人的指示,毕竟她帮了我们这么多忙,对吧,古丽?”
琵琶声乍停,古丽抬眼望向墨如谭,轻轻点了点头。
“但我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墨如谭掠过她的目光,兀自继续道,“好对策虽没有,要想全身而退更是不可能了,这回,唯有一条出路。”
徐忠吃了一惊,压低声音道:“殿下,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要三思啊……”
墨如谭不禁哂笑,饶有兴致地睨着徐忠:“想什么呢,皇兄当年干的事,我不会再东施效颦。如今朝中半数官员都已倒向我们,只需稍加提点,他们自然能明白要做什么。”
“可陛下现在龙体尚且安康,该怎么……”徐忠越说越小声。
墨如谭放下黄金刀,眸光微沉:“为君者止于仁,为臣者止于敬,君不仁,臣亦不敬。皇兄此生凌云峥嵘,但最是惧怕一个人。”
“莫非是……”
“不过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墨如谭眼睛一转,“趁着今晚宫宴,该与瑾言叙叙旧了。”
徐忠会意:“属下明白。”
待徐忠退下,古丽也抱琴起身:“那妾身便不多打扰殿下了。”
“我想……”穆暄玑蜷起手指,一双眼又凶又狠地盯着穆摇光,“要他们血债血偿。”
话音甫落,帐内静默了片刻,穆摇光目光恢复惯常的冷漠,抬手抚过穆暄玑脸颊淤痕,像是在安抚一只受伤的幼兽。
“总要有人作出牺牲的,但我没想过害你,阿古拉。”穆摇光微叹,“这样还不够吗?”
穆暄玑冷静过后,语气稍缓和道:“那阿妮苏就该牺牲么?”
穆摇光下移视线,将这张流畅漂亮的面容尽收眼底,穆暄玑的一切都生得恰到好处,尤其是那道眉眼,甚至比穆天璇还要像先王。
“阿妮苏……本就不该出生。”穆摇光说着,加重手中力道,按住躁动的穆暄玑,“若非昭国人,北辰姑母岂会怀上异国子嗣?阿妮苏在一日,我们就越要和昭国维系表面上的和平,姑母的痛苦、失地的仇恨、同胞的苦难,就越是无法平息。”
穆暄玑又怎会不知阿妮苏是母亲被迫生下的?论对昭国的恨,他不比穆摇光少,非要说的话,他才是最应对昭国恨之入骨,只是——
穆暄玑挣开穆摇光的手,负气地别过脸:“你要怎么做?”
穆摇光耐心道:“原本如果祈天大典能‘照常’进行,我们可将罪行嫁祸给昭国使团,斩使臣,借此出兵,与我们在昭国的线人里应外合,收复旧都格留那。不过现在计划被打乱太多,出兵的事要暂且延后了。”
“既然阿妮苏活下来了,王叔又加强她身边的护卫,我们也不准备再动手了,这点你放心。当然,你也可以将此事告诉那位使臣,但使团能不能活着离开溟国,就不是我能保证的了。”
此前鉴议院内对使团的猜疑,如今想来都是有人刻意而为。
可穆摇光远在喀里夫,不常在鉴议院露面,理应很难趁祈天大典回瓦隆的那几日扰乱鉴议院风声。
除非鉴议院内也沦陷了。
穆暄玑觉得现在没有比得知元凶竟是穆摇光更能让他震惊的了,他在心里做了准备,而后问:“芙雅舅母知道么?”
鉴议院的几位主事里,天枢亲王把持着贵族那边,而天枢王妃则是平民的代表。
穆暄玑本意想问是不是天枢舅父在协助他,而芙雅舅母尚未知情,不料穆摇光误解了他的意思,沉默一瞬,说:“是母亲。”
这下穆暄玑也沉默了。
穆摇光深深看了他一眼,默默收拾着地上被撞倒的杂物。
天枢王妃乌芙雅,平民出身,年少困顿,幸得当时还是公主的穆北辰慧眼进入鉴议院,之后又凭借过人的才能平步青云,在穆北辰甫登基不久便被提拔为主事。
她任主事时,深受百姓爱戴,很快与同为主事的贵族代表、穆北辰的长兄穆天枢结为婚姻。
她曾是母亲最好的知己,也是最信赖的臣子。
穆摇光捡起散乱的文书,忽然道:“阿古拉,你怨我恨我,我都无所谓,但是不要恨我母亲,母亲……也是为了北辰姑母。”
“……我明白了……”
-
“以你对你大哥的了解,他说了多少真话?”
戚暮山只披一件单衣,半束头发,坐在床边审视着穆暄玑。
穆暄玑低垂着脑袋,没敢正视:“大部分。”
以戚暮山对穆暄玑的了解,他所言也非虚。
倘若这一切是天枢王妃一手策划,那许多事就能说得通了。
能号令百官,让图勒莫与海勒德及其党羽不惜被革职处死,又能拉拢民间势力,将织物楼、瑶音乐坊、里坊、明镜堂,乃至义云寨都收为己用。这样的人既需身居要职,同时在民间站得住脚跟。
此外,她还得了解王室众员,不说悉数了如指掌,至少也要深谙公主、少主和国王,并深得其信任,能做到这一步的,非南溟旧臣莫属。
更重要的是,她能及时掌握昭国使团的动向,看似被搅乱计划,实则以不变应万变,引导他们一步步查下去。
虽不知什么原因令她最后放过了使团,但等使团归国后,必然要继续追查兴运镖局,不过她显然有把握黑硝外运一事暂且不会泄露。
或者说,待此事败露时,正是南溟出兵之时。
戚暮山接着问:“还有谁知道?”
穆暄玑道:“我没告诉阿妮苏。”
“哦?我还以为此次出使提早半月,是有备而来的。”
“阿妮苏来看望秦姨是她自己的意愿,我出使昭国也是……”
“我知道。”戚暮山打断道,握住穆暄玑的手腕,方才没控制住掐得有些狠劲,“我是问,除了你、穆摇光和天枢夫妇,王室中还有谁知道此事?”
假使穆天权与乌芙雅不同心,尚有挽回的余地,但若事与愿违,昭溟两国便当真要再起干戈了。
穆暄玑也明白这点,却缓缓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戚暮山想他大概真的还没告诉穆天权,否则以乌芙雅的眼线,应能迅速察觉,继而不会放使团这个最大的隐患归昭。
至于穆天权身为国君,对身边近臣密谋引战的计划知晓多少,也很难说。
然而眼下再纠结穆天权的立场已毫无意义,墨石一事已经如乌芙雅所料追查到了福王头上。
瑞王在等福王分崩离析,昭帝在坐观两方操戈,乌芙雅则在等昭帝发现福王通敌后,怒而撕毁十五年前的条约。
如今势态早就失控,一切都在顺遂她的操盘。
戚暮山有些头疼,揉着太阳穴,轻轻叹了口气:“明晚还有宫宴,明早我就派人送你回驿馆,你……”
穆暄玑倏地抬头:“暮山。”
戚暮山现在脑子里一团乱麻,浑然未觉穆暄玑的心绪变化,继续说:“你向萧大人了解一下宫宴的礼数章程,我明天没时间与你详说。”
“暮山……”穆暄玑声音有些干涩,与生俱来的傲骨仿佛瞬间碎裂一地。
戚暮山估计今夜难眠了,正好他也需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理清头绪,便起身离榻,拿走床头油灯:“时候不早了,我先回房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说吧。”
临到门前,戚暮山方觉身后的目光似乎不大对,回头看穆暄玑欲言又止的失落模样,想起每晚睡前都会说的那句话,于是道:“晚安,阿古拉。”
第92章
素手拨弦, 琵琶声泛起层层细碎涟漪,荡在福王府中。
日光自窗棂洒入,氤氲出古丽如玉似的侧脸。
墨如谭把玩着黄金刀, 摩挲起桌上的五色宝石, 半眯着眼看向跟前徐忠, 扬起一边眉毛:“穆少主回驿馆了?”
徐忠道:“是,属下一路跟至鸿胪寺, 亲眼看到少主下马车, 而且这一路也没有碰见侯府的那个家伙。”
琴弦陡然绷断,如石子掷入水中,但古丽却置若罔闻,停顿了一下便继续拨弄着余下三弦。
墨如谭将指间宝石嵌进刀柄凹陷,冷笑道:“看来靖安侯也等不及了。”
从南溟使团踏进万平的城门时起,他们便紧随而至, 直到被靖安侯的人撞破。侯府那位混血的月挝刺客行踪隐秘,刀过不留痕,切断了众多眼线。
墨如谭不得已, 加之侯府与瑞王府都在戒备,只好暂且将人撤去。
然而此番放人又不安插侯府护卫, 似有引蛇出洞之意。
“不过我们不着急。”墨如谭又拣出一颗宝石, 找寻着合适的凹孔, “梁方非和孙延已死,吴鸿永也被大理寺调查,陈门镖局又遭到重创, 下一个就要轮到我了。”
话是这么说,却丝毫不慌张。
徐忠见状问:“殿下可是想好对策?”
墨如谭翻动手腕,刀柄上的宝石并不适配缺口, 嘈嘈切切抖落满桌:“我能有什么好的对策呢?还不全凭南溟那位大人的指示,毕竟她帮了我们这么多忙,对吧,古丽?”
琵琶声乍停,古丽抬眼望向墨如谭,轻轻点了点头。
“但我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墨如谭掠过她的目光,兀自继续道,“好对策虽没有,要想全身而退更是不可能了,这回,唯有一条出路。”
徐忠吃了一惊,压低声音道:“殿下,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要三思啊……”
墨如谭不禁哂笑,饶有兴致地睨着徐忠:“想什么呢,皇兄当年干的事,我不会再东施效颦。如今朝中半数官员都已倒向我们,只需稍加提点,他们自然能明白要做什么。”
“可陛下现在龙体尚且安康,该怎么……”徐忠越说越小声。
墨如谭放下黄金刀,眸光微沉:“为君者止于仁,为臣者止于敬,君不仁,臣亦不敬。皇兄此生凌云峥嵘,但最是惧怕一个人。”
“莫非是……”
“不过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墨如谭眼睛一转,“趁着今晚宫宴,该与瑾言叙叙旧了。”
徐忠会意:“属下明白。”
待徐忠退下,古丽也抱琴起身:“那妾身便不多打扰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