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本宫可以等景坤宫的其他宫女来为贤妃辩白。”陈瑾言对上阿妮苏的视线,朱唇勾起,“不过公主虽宽宏大量,但本宫还是为公主打抱不平啊。”
贤妃瞪着她:“皇后若当真替公主不平,就应彻查此事。”
陈瑾言笑意更深:“好,本宫自然会彻查,至于当下该如何处置你,就交由陛下来定夺。”
“陛下……”贤妃跪伏在地,发丝稍乱,仰头望着昭帝。
可帝王眼神淡漠:“在皇后查明真相前,你且到静心苑清修思过,就当是为生民祈福。”
贤妃:“陛下,那容儿呢?”
昭帝瞥向陈瑾言,说:“贤妃在静心苑期间,太子就姑且由皇后代为抚养。”
贤妃心如死灰,缓缓俯下身:“……臣妾遵旨。”
如果全让皇后彻查,贤妃恐怕永无翻身之日。墨望宁于是试探性地上前道:“父皇,儿臣愿帮母后分忧。”
昭帝意味不明地看着墨望宁,最终还是同意了。
-
半个时辰前。
江宴池驾马载着墨望宁直往皇宫赶。
临到进宫前,墨望宁又犹豫了:“我未曾参与过后宫之事,真的要我去吗?”
“殿下不信我也得信侯爷呀。”江宴池劝道,“现在陛下想借瑞王之手铲除福王,而陈家人是最大的阻碍。侯爷说了,您只管以保全公主为先,再与陈皇后对着来便是。”
墨望宁:“……”
“放心吧殿下,事成之后侯爷就欠您两个人情了。”江宴池压低声音道,“而且您不是早就站好队了吗?”
-
须臾。
阿妮苏在禁军的护送下出了禁苑,迎着金黄雪色,远远便瞧见宫门前一道熟悉的身影。
她加快步伐,扑到那人身上:“阿哥……”
穆暄玑微愣,将她抱紧。
兰缇雅跟在身后欲言又止:“少主,我……”
穆暄玑知道她想说什么,直接打断道:“军罚免了。”
说着,捧起阿妮苏的脸,轻轻摩挲着她颊侧的三道指印,眸光晦涩。
阿妮苏眼尾泛红,说:“那个太医被我杀了,我以为会牵连到你们。”
“想什么呢?我们怎么会怕牵连?”穆暄玑失笑,拭去她眼尾的一滴泪,“我们只怕你出事。”
随后,窗边车帘掀起一角,帘后之人哑声道:“快上车吧。”
两人正要登车,忽听身后有人道:“二位使君且慢。”
回过头,发现是墨望宁改道停车,朝这边走来。
她说:“我对姑姑方才提到的‘帕尔黛’很感兴趣,不知公主与少主是否愿意载我一程?”
阿妮苏欣然道:“殿下愿听帕尔黛真言,载一程又何妨?”
然而穆暄玑面露难色:“可是里面还有人。”
阿妮苏:“四个人也能坐吧。”
穆暄玑:“……其实不止。”
阿妮苏疑惑,这车上除了暮山哥还有谁?
接着牧仁打开车门,然后就看到戚暮山、闻非、玄青,还有一个郎中,整整齐齐地朝她们打了个招呼。
“见过公主。”
阿妮苏、墨望宁:“……这是?”
牧仁用南溟语小声说:“少主说不知道您喜欢什么类型的,车里也载不下多少人,就先随便挑了几个。”
-
乾宁宫。
陈瑾言为昭帝边倒茶,边说:“陛下刚为春祭的事奔波,回来又为这些事操劳,来不及歇息,稍后不如就在臣妾宫中午休。”
“晚些吧,宜川的灾况尚未平息,朕岂能歇息?”昭帝饮下一口,“待会还需命人送些赔礼给琼华,那孩子难得回来一趟,竟险遭人所害,你就是这么打理六宫的么?这叫朕如何告慰先帝之灵?”
陈瑾言赔笑道:“也是贤妃糊涂了,赔礼的事交给臣妾就好。”
昭帝晃着盏中茶水,凝眉道:“这是什么茶?”
“是臣妾的娘家送来的,采的是洛城的黑茶叶,臣妾欢喜,便也给陛下准备了一些。”
“……朕还是更喜欢之前的茶叶。”
陈瑾言眸光微黯,又往昭帝的茶盏添茶:“之前的茶叶受潮起霉,臣妾全给扔了,还请陛下将就吧。”
第105章
“你真的杀了何太医吗?”闻非问道, 脸上由惊转喜,“太好了,我看他不爽很久了!”
阿妮苏:“啊?”
“你是不知道啊, 我以前跟着师父学医时, 那家伙仗着自己前辈老是让我跑腿去给田家的小姐送情书, 说是为了锻炼我,结果每次都不给跑腿费!”
闻非越说越义愤填膺:“有次还被田家家丁当成小贼打了, 还是戚侯爷路见不平、出手相助呢!”
阿妮苏噗嗤一笑。
墨望宁原是来听阿妮苏讲有关帕尔黛的传说的, 这会儿也听闻非讲得入迷。
玄青偶尔搭个腔,两人一唱一和,把两位公主逗得欢。
高芩看四个小孩挤在一块,甚感欣慰,下意识拍着戚暮山的大腿:“还是少年了解少年心事啊。”
得亏黑骑来报禁苑情况后,戚暮山当机立断就去瑞王府抓人过来。
然而刚拍没两下, 高芩就感到一道阴恻恻的视线扎在手上。
他幽幽抬眼,穆暄玑也跟着挪开目光。
高芩还在为穆暄玑害得戚暮山摔下榻的事耿耿于怀——他都不敢磕着碰着的义弟,就这么让人给摔了, 真是气煞人也。
穆暄玑也心中郁结,既没能第一时间赶到阿妮苏身边, 还让戚暮山又咳又摔的, 这少主当的可太憋屈了。
戚暮山与穆暄玑面对面, 看出他心中烦闷,但身旁闻非还在叽叽喳喳喋喋不休,无从安抚。又生怕他给自己憋坏了, 便悄然伸出腿靠在穆暄玑膝间,接着就被夹住了。
高芩眼睁睁看着两人这般明目张胆,刚要发作, 忽听闻非讲道:“真的,他不仅送情书被拒,相亲被拒,上回我看到他还和皇后身边的宫女来往。”
墨望宁奇道:“他是怎么做到失败这么多次还这么自信的?”
戚暮山清了清嗓:“容我打断一下,你说何太医之前与陈皇后的宫女有来往?”
闻非点头:“对啊,我不会认错的,乾宁宫的大宫女,有点凶凶的那个。”
墨望宁道:“我想起来了,刚刚父皇与母后进宫时后面还有一个宫女,应该是你说的这人。”
戚暮山思忖片刻,忽然道:“殿下,贤妃的案子先从何太医这边查起吧,禁苑那边交由秦太妃负责盘查。”
“为什么?”
“有陈家作倚仗,陈皇后在禁苑的势力庞大,不会轻易让你查清案子,秦太妃在宫中尚有威信,可以与之暂时抗衡,而你的优势则在于能自由出入禁苑。”
墨望宁了然颔首。
“此案不能拖久,虽然瑞王党在朝堂上开始崭露头角,但一旦陈家同时掌握商路与禁苑,福王党又可死灰复燃。”
街坊人声隔着马车沉闷地传来,比年前时冷清了不少。
戚暮山看向穆暄玑,在这片狭小的车厢里,继续说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已无退路。”
-
昭帝出城春祭这段时日里,林州知府、吏部侍郎、文国公等人奏报万平,灾后重建工程进行得有条不紊,灾民们得以安置。
宜川那边经过武力镇压,也安排了京官前往赈灾,效果虽不及林州如人意,但也算是有了好转。
国库这几日出去的多,进来的也不少。
大理寺顺着吴鸿永的线索又查到其他卖官鬻爵的朝臣,将相关涉事官员一纸诉状告到了御前,御林军由此查抄出大批用以私下行贿的真金白银,统统用以充盈国库。
与此同时,瑞王还加紧上疏谏议捐出各自府邸中的半数粮米收集至粮库,直待来日发往各地应对饥荒。
捐粮并非长久之计,起初遭到许多官员的强烈反对,但因吴鸿永案使得朝中大兴反贪查腐之风,瑞王又与门客一通里应外合。
最终官员们退而求其次,将原本捐半数的条件改为按家底资财进行调整。
御林军来靖安侯府收缴粮仓时,家仆们看着他们一袋一袋往外搬,颇为心痛道:“那袋是塞北贡米,我还没吃过几次呢……”
“算啦,这贡米本就是稀罕物,吃不到贡米日子又不是不能过了。”
然而,比起捐收粮米,接下来的消息才更叫他们揪心——侯府为了节流,决定遣散侍从。
一大清早,江宴池门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江大哥!侯爷真的要赶人了吗?”
“府里吃紧大家伙儿都可以挨一挨,求你不能赶我们走啊!”
“是啊,侯爷不要我们了,我们能去哪儿呢?”
……
江宴池被他们簇拥着迈不开步子,只好站在门后说:“静一静!各位!先听我说,这五年有劳大家为侯府大小事操劳了,我知道各位有万般不舍,但是皇令难违。”
贤妃瞪着她:“皇后若当真替公主不平,就应彻查此事。”
陈瑾言笑意更深:“好,本宫自然会彻查,至于当下该如何处置你,就交由陛下来定夺。”
“陛下……”贤妃跪伏在地,发丝稍乱,仰头望着昭帝。
可帝王眼神淡漠:“在皇后查明真相前,你且到静心苑清修思过,就当是为生民祈福。”
贤妃:“陛下,那容儿呢?”
昭帝瞥向陈瑾言,说:“贤妃在静心苑期间,太子就姑且由皇后代为抚养。”
贤妃心如死灰,缓缓俯下身:“……臣妾遵旨。”
如果全让皇后彻查,贤妃恐怕永无翻身之日。墨望宁于是试探性地上前道:“父皇,儿臣愿帮母后分忧。”
昭帝意味不明地看着墨望宁,最终还是同意了。
-
半个时辰前。
江宴池驾马载着墨望宁直往皇宫赶。
临到进宫前,墨望宁又犹豫了:“我未曾参与过后宫之事,真的要我去吗?”
“殿下不信我也得信侯爷呀。”江宴池劝道,“现在陛下想借瑞王之手铲除福王,而陈家人是最大的阻碍。侯爷说了,您只管以保全公主为先,再与陈皇后对着来便是。”
墨望宁:“……”
“放心吧殿下,事成之后侯爷就欠您两个人情了。”江宴池压低声音道,“而且您不是早就站好队了吗?”
-
须臾。
阿妮苏在禁军的护送下出了禁苑,迎着金黄雪色,远远便瞧见宫门前一道熟悉的身影。
她加快步伐,扑到那人身上:“阿哥……”
穆暄玑微愣,将她抱紧。
兰缇雅跟在身后欲言又止:“少主,我……”
穆暄玑知道她想说什么,直接打断道:“军罚免了。”
说着,捧起阿妮苏的脸,轻轻摩挲着她颊侧的三道指印,眸光晦涩。
阿妮苏眼尾泛红,说:“那个太医被我杀了,我以为会牵连到你们。”
“想什么呢?我们怎么会怕牵连?”穆暄玑失笑,拭去她眼尾的一滴泪,“我们只怕你出事。”
随后,窗边车帘掀起一角,帘后之人哑声道:“快上车吧。”
两人正要登车,忽听身后有人道:“二位使君且慢。”
回过头,发现是墨望宁改道停车,朝这边走来。
她说:“我对姑姑方才提到的‘帕尔黛’很感兴趣,不知公主与少主是否愿意载我一程?”
阿妮苏欣然道:“殿下愿听帕尔黛真言,载一程又何妨?”
然而穆暄玑面露难色:“可是里面还有人。”
阿妮苏:“四个人也能坐吧。”
穆暄玑:“……其实不止。”
阿妮苏疑惑,这车上除了暮山哥还有谁?
接着牧仁打开车门,然后就看到戚暮山、闻非、玄青,还有一个郎中,整整齐齐地朝她们打了个招呼。
“见过公主。”
阿妮苏、墨望宁:“……这是?”
牧仁用南溟语小声说:“少主说不知道您喜欢什么类型的,车里也载不下多少人,就先随便挑了几个。”
-
乾宁宫。
陈瑾言为昭帝边倒茶,边说:“陛下刚为春祭的事奔波,回来又为这些事操劳,来不及歇息,稍后不如就在臣妾宫中午休。”
“晚些吧,宜川的灾况尚未平息,朕岂能歇息?”昭帝饮下一口,“待会还需命人送些赔礼给琼华,那孩子难得回来一趟,竟险遭人所害,你就是这么打理六宫的么?这叫朕如何告慰先帝之灵?”
陈瑾言赔笑道:“也是贤妃糊涂了,赔礼的事交给臣妾就好。”
昭帝晃着盏中茶水,凝眉道:“这是什么茶?”
“是臣妾的娘家送来的,采的是洛城的黑茶叶,臣妾欢喜,便也给陛下准备了一些。”
“……朕还是更喜欢之前的茶叶。”
陈瑾言眸光微黯,又往昭帝的茶盏添茶:“之前的茶叶受潮起霉,臣妾全给扔了,还请陛下将就吧。”
第105章
“你真的杀了何太医吗?”闻非问道, 脸上由惊转喜,“太好了,我看他不爽很久了!”
阿妮苏:“啊?”
“你是不知道啊, 我以前跟着师父学医时, 那家伙仗着自己前辈老是让我跑腿去给田家的小姐送情书, 说是为了锻炼我,结果每次都不给跑腿费!”
闻非越说越义愤填膺:“有次还被田家家丁当成小贼打了, 还是戚侯爷路见不平、出手相助呢!”
阿妮苏噗嗤一笑。
墨望宁原是来听阿妮苏讲有关帕尔黛的传说的, 这会儿也听闻非讲得入迷。
玄青偶尔搭个腔,两人一唱一和,把两位公主逗得欢。
高芩看四个小孩挤在一块,甚感欣慰,下意识拍着戚暮山的大腿:“还是少年了解少年心事啊。”
得亏黑骑来报禁苑情况后,戚暮山当机立断就去瑞王府抓人过来。
然而刚拍没两下, 高芩就感到一道阴恻恻的视线扎在手上。
他幽幽抬眼,穆暄玑也跟着挪开目光。
高芩还在为穆暄玑害得戚暮山摔下榻的事耿耿于怀——他都不敢磕着碰着的义弟,就这么让人给摔了, 真是气煞人也。
穆暄玑也心中郁结,既没能第一时间赶到阿妮苏身边, 还让戚暮山又咳又摔的, 这少主当的可太憋屈了。
戚暮山与穆暄玑面对面, 看出他心中烦闷,但身旁闻非还在叽叽喳喳喋喋不休,无从安抚。又生怕他给自己憋坏了, 便悄然伸出腿靠在穆暄玑膝间,接着就被夹住了。
高芩眼睁睁看着两人这般明目张胆,刚要发作, 忽听闻非讲道:“真的,他不仅送情书被拒,相亲被拒,上回我看到他还和皇后身边的宫女来往。”
墨望宁奇道:“他是怎么做到失败这么多次还这么自信的?”
戚暮山清了清嗓:“容我打断一下,你说何太医之前与陈皇后的宫女有来往?”
闻非点头:“对啊,我不会认错的,乾宁宫的大宫女,有点凶凶的那个。”
墨望宁道:“我想起来了,刚刚父皇与母后进宫时后面还有一个宫女,应该是你说的这人。”
戚暮山思忖片刻,忽然道:“殿下,贤妃的案子先从何太医这边查起吧,禁苑那边交由秦太妃负责盘查。”
“为什么?”
“有陈家作倚仗,陈皇后在禁苑的势力庞大,不会轻易让你查清案子,秦太妃在宫中尚有威信,可以与之暂时抗衡,而你的优势则在于能自由出入禁苑。”
墨望宁了然颔首。
“此案不能拖久,虽然瑞王党在朝堂上开始崭露头角,但一旦陈家同时掌握商路与禁苑,福王党又可死灰复燃。”
街坊人声隔着马车沉闷地传来,比年前时冷清了不少。
戚暮山看向穆暄玑,在这片狭小的车厢里,继续说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已无退路。”
-
昭帝出城春祭这段时日里,林州知府、吏部侍郎、文国公等人奏报万平,灾后重建工程进行得有条不紊,灾民们得以安置。
宜川那边经过武力镇压,也安排了京官前往赈灾,效果虽不及林州如人意,但也算是有了好转。
国库这几日出去的多,进来的也不少。
大理寺顺着吴鸿永的线索又查到其他卖官鬻爵的朝臣,将相关涉事官员一纸诉状告到了御前,御林军由此查抄出大批用以私下行贿的真金白银,统统用以充盈国库。
与此同时,瑞王还加紧上疏谏议捐出各自府邸中的半数粮米收集至粮库,直待来日发往各地应对饥荒。
捐粮并非长久之计,起初遭到许多官员的强烈反对,但因吴鸿永案使得朝中大兴反贪查腐之风,瑞王又与门客一通里应外合。
最终官员们退而求其次,将原本捐半数的条件改为按家底资财进行调整。
御林军来靖安侯府收缴粮仓时,家仆们看着他们一袋一袋往外搬,颇为心痛道:“那袋是塞北贡米,我还没吃过几次呢……”
“算啦,这贡米本就是稀罕物,吃不到贡米日子又不是不能过了。”
然而,比起捐收粮米,接下来的消息才更叫他们揪心——侯府为了节流,决定遣散侍从。
一大清早,江宴池门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江大哥!侯爷真的要赶人了吗?”
“府里吃紧大家伙儿都可以挨一挨,求你不能赶我们走啊!”
“是啊,侯爷不要我们了,我们能去哪儿呢?”
……
江宴池被他们簇拥着迈不开步子,只好站在门后说:“静一静!各位!先听我说,这五年有劳大家为侯府大小事操劳了,我知道各位有万般不舍,但是皇令难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