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村长的独自鼓掌中,一行人走进村。村口有大片空地, 水泥和沙滩交汇, 分不清界限。充当停车场,停着些车辆。
  海岸码头边, 有一条条小船排成行, 还有些大船停在海面上, 静止不动, 看上去风平浪静、宁静祥和。
  尺绫还盯着那辆黑车, 车内无人, 是锁着的。村长引导他们往里面走,尺绫突然问:“那些车是村里的吗?”
  “啊,对啊。”村长愣愣,点头应道, “村里的公共停车场。”
  “我们这, 有车的人不多。村子几十户人口,也就四五辆。”村长顺着话题接上, 在镜头前卖惨, “摩托车倒很多, 出行方便嘛。摩托车停在另一边, 那里有树,阴凉一点。”
  尺绫继续问:“那辆黑车也是村里的吗?”
  村长听到黑车两个字, 回回头,顿滞半秒, 突然笑道:“……那是我侄子的,他刚回来。怎么了?”
  尺绫没继续追问,“没什么。我看那车好看,是最新款,想买一辆。”
  “我也不知道那什么车,”村长听到这句话,尴尬挠头,磕磕绊绊哑言,“很,很贵吗。”
  李沉星笑:“你听他乱吹。”
  尺绫看到渔村里面的风景,这里还算是有一点青壮力,毕竟出海等工作还是要年轻人。
  村长脱离短暂的打诨后,又开始满是官腔地给他们介绍,这是哪里哪里,有多少年的历史,有过什么传说。
  他们虽然听得索然无味,但还是竭力装出感兴趣的样子,给他鼓掌。
  这些地方大差不差,无非都是有个出海祭拜的小庙社,还没尺绫腿高。
  简单参观完西渔村后,村长领他们到海滩边的桌子上坐,说要给他们整点当地独创的椰子冻。
  向晓说:“这里好像长椰子,我看品种都不一样,五颜六色的。椰子冻听上去好高级。”
  李沉星说:“这哪是洱南的特色,这是东南亚的。什么自创。”
  向晓抬头环绕一圈:“我也没见椰子树啊。”
  尺绫在海滩椅上做好,这就是普通的便利店门前一体连椅桌,表面橘红色。虽然说用的镀锌管,尺绫看了看,黑色的支架上,还是长出铁锈。
  其他三人还在等待中聊天。尺绫拿出手机,把手靠在桌面上,手一拨打开短信。
  【你还是,】
  【过来吧。】
  对司徒辅发完这三个字后,他转出页面,看一会儿朋友圈。没过多久,村长就端着四个小椰子冻前来。
  椰子并不如向晓所想象的特殊,没有五颜六色,而是简朴,大概是在冷藏放久后,还有点丑陋。
  椰子冻围着顶部,切开碗口大小的圈,可以看见里面满满当当的椰冻,奶白色,还挺好看。里面放着一个薄薄的黑色塑料勺,尺绫的勺子还是战损版,带着出厂灰尘。
  “这里有椰蓉碎,加上去就可以了,”村长手上还夹着几包黄碎碎,“今天早上新鲜做的,是我们村的‘西海岸甜屋’出品。”
  “嚯,西海岸。”向晓抽一口凉气,拿起勺子,“还给干到大洋彼岸去了。”
  尺绫拿起椰蓉碎,里面沉着粉末一样的东西。他看一眼村长,村长殷切地望着他们,尺绫拆开袋子,把椰蓉倒到椰子奶冻上。
  奶白色的椰冻,配合着酥松的椰蓉,看上去瞬间上一个档次,闻着都香几许。
  “试,试一下。”村长邀请。
  尺绫挖了一勺,舀进嘴里。甜甜的,软软的,冰冰凉凉,有浓郁的椰奶香味。配合着椰蓉的口感,更是味蕾大开,更上一层。
  椰奶冻底下,露出透明的水冻,那是椰汁做的,比起椰奶,更还原椰汁的味道,非常清爽。
  容姚开始营业,夸赞这个甜点,镜头特意给吃过的椰子冻特写。
  李沉星向晓也不甘落后,一句又一句说好吃,竖起大拇指。
  尺绫什么都没说,他一只手挨在桌面上,一只手不断用小勺挖椰冻,嘴没停下来。快吃完就啜里面的椰汁,过程有点艰难。
  “尺绫诱捕器。”向晓看这副场面,忍不住调侃。他们是客气一下,尺绫倒真的是爱吃。
  虽然味道是不差,但太甜了。他们作为偶像,需要管控身材,昨天喝了啤酒吃了烧烤,今天再吃这么大碗甜食就说不过去。
  容姚把自己才吃了几口的椰子冻,推到他面前:“你要不要把我的也吃了。”
  “吃吃我的。”李沉星憋笑。
  向晓立马给他一记眼刀,在镜头前玩烂梗,是不想混这行了是吧。李沉星收起笑容,正襟危坐。
  尺绫吃完自己那份就够了,看模样是不用吃中午饭。
  他们接着去晒咸鱼的晒场看看,还没走近,就看到晾晒的竹竿周围,飞着好多咸鱼小蜜蜂。
  村长立马慌忙,让摄像师先别拍,他上前去驱赶一番后,才开始正式拍摄。
  宽敞的海边,支起一排排竹竿,上面无疑都用红线绑着鱼嘴,挂着上百条咸鱼。
  李沉星:“哇,好多尺绫。”
  旁边还放着鲜鱼和红绳,一个戴帽子的阿姨在不断做工。村长让他们来操作一下,每人亲手晾晒一条鱼。
  等到十几天晒好后,就分四个包裹寄给他们吃,让他们尝尝海货的味道。
  阿姨介绍了这是什么鱼,该怎么穿,四个人有样学样,将红绳穿进鱼嘴里。村长特意给他们支起一根新竹竿,挂上去。
  “做个标记吧。”容姚建议。
  大家有的给红绳绑了三重蝴蝶结,有的挂了牌牌,村长分给尺绫塑料小牌,写上他的名字。
  尺绫挂到咸鱼上,蔫下去的鱼和褪色的名牌悬空,其他人纷纷对着咸鱼,绷不住说:“尺绫,尺绫,你怎么了?”
  转眼午饭时间已经过去,到下午,本来艳阳高照的天气急转直下,刮起大风。海上漂浮的小船纷纷上岸,没一阵儿,雷公大作,眼见风雨交驰。
  阿姨立即停下串咸鱼,草帽都来不及戴正,急忙忙连绳带杆收咸鱼。村长也赶忙上前收,唰啦啦取下一排。
  咸鱼小蜜蜂们在风雨之中,都飞得漫天乱窜,四人见这模样,就跟随阿姨脚步,动作笨拙地收起被吹得摇摇晃晃的咸鱼,往最近的屋子里跑去。
  “尺绫,尺绫还没收。”众人往回跑的时候,向晓突然喊道,回头看见竹竿上唯一一条孤单飘零的咸鱼。
  尺绫的牌被吹起,那条鲜鱼在风雨海浪之中,是如此渺茫无助,孤苦伶仃。
  “咸鱼不能打湿!来不及了!快跑。”其他人喊道。
  瞬时,雷雨倾盆而下,众人全部被淋成落汤鸡。
  干瘪翻白眼的咸鱼们,在四个美男的怀中,隔绝了罪恶的雨水,保持干燥洁净。
  六个人坐在有天花板的屋子里,望着外面如瀑布的雨势,心头一阵冰凉,如同发型一样塌下来。村长不知该说什么,只得介绍道:
  “这是我们西渔村的雨,是不是,很壮观。”
  尺绫不怎么喜欢晴天,也不怎么喜欢雨天。在众人擦干头发上的雨水,用风筒吹身体时,尺绫坐到村长边上。
  村长转头看他一眼,“怎么了帅哥。”
  尺绫摘下收音麦,让村长也摘下,塞口袋里。才问他:“那车,真是你家里人的吗。”
  村长受宠若惊,“我,我还能有假?”
  “你说假话。”尺绫看着他眼睛,沉声犀利道。他很少用这种语气说话,也很少主动直视别人眼睛。
  但只要一直视,对方的思绪就全然暴露在他眼皮底下。
  村长立即拘束,反复磨蹭两只手,满身心虚,明显是被戳穿了。尺绫说:“我不和别人说,我想知道一下。”
  面前这个人,今日一天都称得上沉默寡言,如今却突然连片出言。村长内心不安,禁不住对方讯问的目光,倾斜着身子,凑过去,嘘声道:“你不要和别人说。”
  他声音很小,生怕被发现:“那车不是我侄的,是前天突然有个男的来,说自己是狗仔,想要来借地偷拍点料。”
  给了不少好处费封口费,顶得上村长半年的收入。明星花花新闻,拍了也无妨,他当然昧着良心收下。
  “那个人呢。”尺绫直问。
  “在我们村里租了个房,人挺大只的,扛着个相机,就在上面呢。”村长目光往外面相隔十多米的自建房投去,有数不清的防盗网,好多个房间。
  “租了多少天。”尺绫低眼。
  “有半个月吧。他说你们拍二十来天。”村长突然又急起来强调,“你可别告诉节目组,也别告我。”
  他们是要在这里停留二十来天,他的确是被跟踪了,但对方还没开始动手,估计也不会趁着现下风头动手。
  尺绫没再接话,安静坐着。
  这场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一小时后,就逐渐消停,天完全变为灿烂太阳,艳阳高照,海水澄清。
  “……”
  众人回到刚才的晒场上,只见挂尺绫咸鱼的那条竹竿,已经倒在沙子里,而尺绫的咸鱼,不见鱼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