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温兰殊咬牙切齿,一字一句,“你知道自己活下来有多不容易么?为什么要轻飘飘说生死?你以为死很简单?”
“你也知道死很难,可你能为了我差点死掉,却不会爱我,对么?”
“歪理……这完全不是一码事!你是皇帝,你是天下共主,我是来辅佐你的!”
“可我喜欢你,我只是喜欢你而已,权从熙能去打仗,你不行,你知道我有多怕么,我怕你在战场上有闪失,我怕你一去不回,一个月不见你我就要疯了!”李昇越说越激动,双手紧握温兰殊的手腕,“我也是人,我也有喜欢人的能力,你不能让我喜欢上你,就冷漠无情地走了……”
温兰殊简直难以置信,他一直理解不了李昇的想法。明明在外人面前,李昇的表现还算得上是正常,为何只要一面对他,就变得如同一只穷途末路的野兽?
他还是挣脱了李昇的手掌,“陛下,我们是君臣,仅此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萧遥:森么情呀森么爱呀的,不健康。
卢彦则:森么情呀森么爱呀的,不健康。
卢英时:[白眼]你最好是,我一个青少年为了你的爱情奔波操心,谁来替我发声!
那个不知道是不是剧透,目前,卢彦则和钟少韫的感情,石榴不知道,而石榴和獭子的感情,卢彦则也不知道。
卢英时承担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责任……
第44章 业火
到日中的时候, 温兰殊好得差不多了,他一睁眼,院子里钟少韫和另一个男子在叽叽喳喳说些什么, 红线和何老蹲在一边,皱眉看着一张张纸,实在是看不懂, 就又还给了钟少韫。
“少韫你要是想考进士的话, 会更困难一些。不过我们先不管这些, 在年底之前把监生的名额拿到手, 才有心思考虑来年考进士还是明经。”男子压着声音说话,生怕吵醒了里面的温兰殊。
大周官吏要么走门荫,就是有后台, 要么走吏部, 考进士或明经。而进士和明经无一例外都需要拿到“监生”或“乡贡”的资格,前者来自京师太学、崇文馆这种学校,后者则来自地方的学校。一年来考试的监生和乡贡加起来大约一千个左右,能中选的只有二十几个, 甚至有时候还不到二十。
“哦,可我看, 好像要交很多东西。”钟少韫翻着自己手里的文牒, 跟一旁的男子比起来, 他手里的很少, 只有薄薄的一沓, “君遂, 选拔监生是看这些吧?”
高君遂翻了翻这些纸张, 旋即皱眉, “这个有点少啊, 你没行过卷吗?平时诗会没有参与?太学的老师有很多都认识朝廷大员,在他们面前混脸熟很重要,如果没有很吃亏的,他们不会因为你给了一次文章就对你刮目相看,大多会拿去当蜡烛。更何况,本次监生的名额比往年少,太学满打满算分到了三十个,更困难了。”
钟少韫垂头丧气,他俩坐在堂下,红线手握扫帚,下巴支在扫帚的棍子上,“那就不考呗。你这么一说,好像钟郎君哪哪儿都不行,可是钟郎君已经很厉害了呀,能看那么多书。”
“不是的红线姑娘,在大周,考进士不是只看你读多少书的,还要学会和别人打交道套近乎,熟悉联络往来又不至于太谄媚,是一门功夫呢。”高君遂解释道,“而且,大周考试的卷子不糊名,大家都知道你是谁,所以事先一定要做好准备呢。”
红线看了眼何老,“都知道是谁,那还考什么。”
高君遂有些无奈,“总要公开,要都走后门,那还考什么。”
“我家公子就不走后门。”
高君遂汗颜了,心也狂跳起来,温兰殊十八岁中进士,一半靠温行,一半靠才华,那篇《鹤论》,他们谁不是抄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背得滚瓜烂熟?先是用卫懿公爱鹤亡国作为起,然后论鹤本身无罪,进而推及到前朝偏听偏信的皇帝,谁看了不说一声绝?骈四俪六,最考验文墨,温兰殊不仅文笔过人,句句用典,还都不是废话和卖弄,均衡文采和文意。
还只有十八岁!
世上不乏天才,诸如曹子建。不过天才往往会被弃置闲散,因为太天真又卓尔不群,以为他们能明白的道理,身边人理所应当也该明白,全然不知道并非所有人都有他们的际遇和天分。是以来温兰殊宅子的时候,高君遂其实做好了心理准备,觉得自己可能会被温兰殊轻视,就像当年钟会见嵇康一样。
高君遂应该是温兰殊最看不起的“能吏”。
温兰殊伸了个懒腰,走到廊下,“哟,这么热闹。”
那一瞬间,高君遂觉得自己心脏快要停跳了,“温……温侍御!”
温兰殊摆摆手,“进来坐着呗,哦,我们去前院吧,红红,你看想吃什么就去做点儿,之前灌的广陵腊肠是不是能吃了?配着葵菜炒一炒吧,让客人尝尝你的手艺。”
高君遂心想刚刚自己对红线的态度,不禁咽了口唾沫,“红线姑娘是您的……”
妾室?高君遂心想,温兰殊不是还没成婚,还没成婚就纳妾养美姬吗?这好像跟听说的不大一样啊!
温兰殊扶额,“这是我的侍卫。”
高君遂:“……”
钟少韫对高君遂说,“走吧君遂,你不是有很多想问温侍御?”
的确,高君遂来找温兰殊是抱着目的来的,他想照顾生性内向的钟少韫,得知钟少韫来温兰殊这里除了做饼子就是谈天说地后,不禁表示怎么能不把握住这个机会呢?温兰殊的亲爹是谁啊,那是同平章事、中书侍郎温行,下次主持科考的礼部侍郎说不定就落到温行这边的人手里,现成的机会怎么能不把握呢?
诗会不参加,行卷不积极,也就算了,手头的机会再不把握说不过去了!
温兰殊带他们来到中堂,聊了最近关于考试的事情。对于太学什么情况,温兰殊不大懂,他因为温行的缘故,所以一直在崇文馆,听高君遂说了几句后,就问起高君遂的家境来。
“我舅舅是建宁王行军司马,他说文人一定要读书,最好考上进士,要是考不上,就去节度使幕下,别像他一样死磕快十年才有官做。”高君遂揉了揉脑袋,面对温兰殊总是局促,他见过这种出身的人毕竟太少,又大多对他冷眼相加,看见温兰殊这种如沐春风的,倒有点不知如何应付。
“桓司马?那你舅舅今日刚返京啊。”温兰殊笑道,同时攥紧了袍摆的布料。
怎么会和桓兴业扯上关系!天杀的,他跟建宁王不睦,虽说这次回来建宁王看起来并不像是记仇的样子……可是吧,人心隔肚皮,他温兰殊跟韩党的萧遥互通有无就算了,现在又和权从熙手底下行军司马的外甥共处一室,让卢彦则和卢臻知道了怎么解释!
高君遂显然没意识到这点,温兰殊在文人堆里名气太大,慕名而来总不能和党争掺上关系吧?更何况桓兴业现在不过是个行军司马,谁在乎一个行军司马站那边,谁不是两头押宝?到底和独孤逸群那种娶人家的女儿不同呀。
钟少韫自始至终都不发一言,为了解开尴尬,温兰殊问钟少韫,“少韫,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他拿着自己少得可怜的文牒,那是他在自己诗集里找到的几篇好习作,不过经由高君遂那么一说,再好的心血之作,现在看起来也像蜡烛了,“这些,还没来得及投石问路。”
温兰殊接过去,仔细研读了会儿,“你是不是着重模仿鲍照的诗?不是说不能,而是这种诗歌,在应举的时候不会有太多考官喜欢。我看你很擅长模仿,不如回去读一读谢灵运和谢朓的诗,或者庾信的也可以。”
钟少韫低头片刻,“我学不来,他们的诗圆润清丽,淡定从容,我只要一拿笔,就觉得自己胸中不平。”
谢灵运和谢朓都是陈郡谢氏,而庾信更是优越,从小前簇后拥长大,优越的环境,都是他们锦心绣口的前提,反观钟少韫呢?有什么?
目之所见,都是不公、调笑,若说有不一样的,也就只有卢彦则的慧眼识珠,把他从泥沼里挽救了出来。
此前温兰殊曾觉得卢彦则只是把钟少韫当棋子,不惜以太学游街示威和登闻鼓来挑动两党相争,事到如今也恍惚起来,这些天,钟少韫好像被照顾得很好啊?不仅比上次见的时候精神好多了,深陷眼眶也稍微饱满了些。
温兰殊轻咳了声,“少韫,我这个进士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天上掉馅饼给的,我也得去给人家行卷呀,包括什么诗社,几个学士都得前前后后打点。科举不糊名,你不这么做不行,而且展示自己的才华也没什么不好的。嗯,你要是想这么写也没什么,鲍照的诗在历代评选里并非上品,大家应试也很少会学他。你那么有悟性,学其他的应付应付肯定可以的。”
钟少韫若有所思,“好。”
他们又聊了会儿关于监生选拔考试的内容,温兰殊悉心教导着,高君遂也放松了下来,这一聊,差不多就到午饭时间了。
“你也知道死很难,可你能为了我差点死掉,却不会爱我,对么?”
“歪理……这完全不是一码事!你是皇帝,你是天下共主,我是来辅佐你的!”
“可我喜欢你,我只是喜欢你而已,权从熙能去打仗,你不行,你知道我有多怕么,我怕你在战场上有闪失,我怕你一去不回,一个月不见你我就要疯了!”李昇越说越激动,双手紧握温兰殊的手腕,“我也是人,我也有喜欢人的能力,你不能让我喜欢上你,就冷漠无情地走了……”
温兰殊简直难以置信,他一直理解不了李昇的想法。明明在外人面前,李昇的表现还算得上是正常,为何只要一面对他,就变得如同一只穷途末路的野兽?
他还是挣脱了李昇的手掌,“陛下,我们是君臣,仅此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萧遥:森么情呀森么爱呀的,不健康。
卢彦则:森么情呀森么爱呀的,不健康。
卢英时:[白眼]你最好是,我一个青少年为了你的爱情奔波操心,谁来替我发声!
那个不知道是不是剧透,目前,卢彦则和钟少韫的感情,石榴不知道,而石榴和獭子的感情,卢彦则也不知道。
卢英时承担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责任……
第44章 业火
到日中的时候, 温兰殊好得差不多了,他一睁眼,院子里钟少韫和另一个男子在叽叽喳喳说些什么, 红线和何老蹲在一边,皱眉看着一张张纸,实在是看不懂, 就又还给了钟少韫。
“少韫你要是想考进士的话, 会更困难一些。不过我们先不管这些, 在年底之前把监生的名额拿到手, 才有心思考虑来年考进士还是明经。”男子压着声音说话,生怕吵醒了里面的温兰殊。
大周官吏要么走门荫,就是有后台, 要么走吏部, 考进士或明经。而进士和明经无一例外都需要拿到“监生”或“乡贡”的资格,前者来自京师太学、崇文馆这种学校,后者则来自地方的学校。一年来考试的监生和乡贡加起来大约一千个左右,能中选的只有二十几个, 甚至有时候还不到二十。
“哦,可我看, 好像要交很多东西。”钟少韫翻着自己手里的文牒, 跟一旁的男子比起来, 他手里的很少, 只有薄薄的一沓, “君遂, 选拔监生是看这些吧?”
高君遂翻了翻这些纸张, 旋即皱眉, “这个有点少啊, 你没行过卷吗?平时诗会没有参与?太学的老师有很多都认识朝廷大员,在他们面前混脸熟很重要,如果没有很吃亏的,他们不会因为你给了一次文章就对你刮目相看,大多会拿去当蜡烛。更何况,本次监生的名额比往年少,太学满打满算分到了三十个,更困难了。”
钟少韫垂头丧气,他俩坐在堂下,红线手握扫帚,下巴支在扫帚的棍子上,“那就不考呗。你这么一说,好像钟郎君哪哪儿都不行,可是钟郎君已经很厉害了呀,能看那么多书。”
“不是的红线姑娘,在大周,考进士不是只看你读多少书的,还要学会和别人打交道套近乎,熟悉联络往来又不至于太谄媚,是一门功夫呢。”高君遂解释道,“而且,大周考试的卷子不糊名,大家都知道你是谁,所以事先一定要做好准备呢。”
红线看了眼何老,“都知道是谁,那还考什么。”
高君遂有些无奈,“总要公开,要都走后门,那还考什么。”
“我家公子就不走后门。”
高君遂汗颜了,心也狂跳起来,温兰殊十八岁中进士,一半靠温行,一半靠才华,那篇《鹤论》,他们谁不是抄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背得滚瓜烂熟?先是用卫懿公爱鹤亡国作为起,然后论鹤本身无罪,进而推及到前朝偏听偏信的皇帝,谁看了不说一声绝?骈四俪六,最考验文墨,温兰殊不仅文笔过人,句句用典,还都不是废话和卖弄,均衡文采和文意。
还只有十八岁!
世上不乏天才,诸如曹子建。不过天才往往会被弃置闲散,因为太天真又卓尔不群,以为他们能明白的道理,身边人理所应当也该明白,全然不知道并非所有人都有他们的际遇和天分。是以来温兰殊宅子的时候,高君遂其实做好了心理准备,觉得自己可能会被温兰殊轻视,就像当年钟会见嵇康一样。
高君遂应该是温兰殊最看不起的“能吏”。
温兰殊伸了个懒腰,走到廊下,“哟,这么热闹。”
那一瞬间,高君遂觉得自己心脏快要停跳了,“温……温侍御!”
温兰殊摆摆手,“进来坐着呗,哦,我们去前院吧,红红,你看想吃什么就去做点儿,之前灌的广陵腊肠是不是能吃了?配着葵菜炒一炒吧,让客人尝尝你的手艺。”
高君遂心想刚刚自己对红线的态度,不禁咽了口唾沫,“红线姑娘是您的……”
妾室?高君遂心想,温兰殊不是还没成婚,还没成婚就纳妾养美姬吗?这好像跟听说的不大一样啊!
温兰殊扶额,“这是我的侍卫。”
高君遂:“……”
钟少韫对高君遂说,“走吧君遂,你不是有很多想问温侍御?”
的确,高君遂来找温兰殊是抱着目的来的,他想照顾生性内向的钟少韫,得知钟少韫来温兰殊这里除了做饼子就是谈天说地后,不禁表示怎么能不把握住这个机会呢?温兰殊的亲爹是谁啊,那是同平章事、中书侍郎温行,下次主持科考的礼部侍郎说不定就落到温行这边的人手里,现成的机会怎么能不把握呢?
诗会不参加,行卷不积极,也就算了,手头的机会再不把握说不过去了!
温兰殊带他们来到中堂,聊了最近关于考试的事情。对于太学什么情况,温兰殊不大懂,他因为温行的缘故,所以一直在崇文馆,听高君遂说了几句后,就问起高君遂的家境来。
“我舅舅是建宁王行军司马,他说文人一定要读书,最好考上进士,要是考不上,就去节度使幕下,别像他一样死磕快十年才有官做。”高君遂揉了揉脑袋,面对温兰殊总是局促,他见过这种出身的人毕竟太少,又大多对他冷眼相加,看见温兰殊这种如沐春风的,倒有点不知如何应付。
“桓司马?那你舅舅今日刚返京啊。”温兰殊笑道,同时攥紧了袍摆的布料。
怎么会和桓兴业扯上关系!天杀的,他跟建宁王不睦,虽说这次回来建宁王看起来并不像是记仇的样子……可是吧,人心隔肚皮,他温兰殊跟韩党的萧遥互通有无就算了,现在又和权从熙手底下行军司马的外甥共处一室,让卢彦则和卢臻知道了怎么解释!
高君遂显然没意识到这点,温兰殊在文人堆里名气太大,慕名而来总不能和党争掺上关系吧?更何况桓兴业现在不过是个行军司马,谁在乎一个行军司马站那边,谁不是两头押宝?到底和独孤逸群那种娶人家的女儿不同呀。
钟少韫自始至终都不发一言,为了解开尴尬,温兰殊问钟少韫,“少韫,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他拿着自己少得可怜的文牒,那是他在自己诗集里找到的几篇好习作,不过经由高君遂那么一说,再好的心血之作,现在看起来也像蜡烛了,“这些,还没来得及投石问路。”
温兰殊接过去,仔细研读了会儿,“你是不是着重模仿鲍照的诗?不是说不能,而是这种诗歌,在应举的时候不会有太多考官喜欢。我看你很擅长模仿,不如回去读一读谢灵运和谢朓的诗,或者庾信的也可以。”
钟少韫低头片刻,“我学不来,他们的诗圆润清丽,淡定从容,我只要一拿笔,就觉得自己胸中不平。”
谢灵运和谢朓都是陈郡谢氏,而庾信更是优越,从小前簇后拥长大,优越的环境,都是他们锦心绣口的前提,反观钟少韫呢?有什么?
目之所见,都是不公、调笑,若说有不一样的,也就只有卢彦则的慧眼识珠,把他从泥沼里挽救了出来。
此前温兰殊曾觉得卢彦则只是把钟少韫当棋子,不惜以太学游街示威和登闻鼓来挑动两党相争,事到如今也恍惚起来,这些天,钟少韫好像被照顾得很好啊?不仅比上次见的时候精神好多了,深陷眼眶也稍微饱满了些。
温兰殊轻咳了声,“少韫,我这个进士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天上掉馅饼给的,我也得去给人家行卷呀,包括什么诗社,几个学士都得前前后后打点。科举不糊名,你不这么做不行,而且展示自己的才华也没什么不好的。嗯,你要是想这么写也没什么,鲍照的诗在历代评选里并非上品,大家应试也很少会学他。你那么有悟性,学其他的应付应付肯定可以的。”
钟少韫若有所思,“好。”
他们又聊了会儿关于监生选拔考试的内容,温兰殊悉心教导着,高君遂也放松了下来,这一聊,差不多就到午饭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