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据说官府的盐价格四十一斗,每斗比现在的盐价高了将近十钱。
朝廷又要抢钱了!
不过政策实施过后,百姓们的这些担心也都随着那些旧盐旧铁一起消失了。
官府售卖的盐铁质量怎么这么好?!
在计算自己的衣食住行这一方面,百姓们的智商堪比算学大师。
就比如现在,官府中的盐虽然每斗要贵十钱,可味道却比私人的盐纯正许多,做羹时只需要放从前的一半就能得到相同的咸味,而且还不苦,自己一家五口平均每两月吃完一斗盐,现在可以吃四个月,这样一来一回……
有人扒拉自己的手指头计算,最后算出的结论是自己一家每月可以省七个钱!
还有铁器,平常人家唯一能用到铁的地方大概就是农具了,装有新铁的农具在开垄、割麦、除草等农活上既省力气,又省时间,用省下来的时间去开荒、编织、纺织等,也可以得到更多的钱,
他算啊算,最后发现……
算了,条件太多,有点算不明白。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新铁和新盐对百姓有很大好处。
而且考虑到有些百姓居住的里闾偏远,官府每三月都会派专门的贩吏驾车马沿途售卖。
王葭:我赌五个钱,新的盐铁肯定也是世上最厉害最善良最好的广牧君研发出来的。
这也间接导致闻棠图书馆里的积分又增加了一波。
单独增加的数目不大,都是一分两分的,但合起来居然比朝中百官给她写赋那次得到的积分还要多。
“宿主。”系统声音在闻棠脑中响起,“你还记得你的任务吗?”
它贴心提醒:“一个主线任务和一个支线任务。”
闻棠:“记得。”
“我最近一直都在学习啊,那天在殿中把博士们气晕后,学海无涯进度条蹭蹭蹭往上涨,也在努力建功立业了。”
系统:……
这次轮到系统默然不语了。
算了,宿主这样做一定有她自己的道理。
系统开始通过大数据计算,(敲击键盘声)——
最后计算出闻棠完成支线任务的最优方法。
场景是这样的,闻棠和霍去病面对面坐在同一张书案上,闻棠拿出一卷火药制作方法,问道:你的日常爱好是什么?
霍去病:骑射、蹴鞠……
闻棠再拿出一卷燧发枪图纸,问道:你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
霍去病如实回答。
闻棠拿出别的图纸继续问,然后霍去病再挨个回答。
一个时辰后,闻棠完成任务,霍去病获得更多新式武器的图纸,大家都有完美的结局。
系统:“完美。”
“刺激!”
闻棠:?
又在发什么癫,不会是中病毒了吧?
从老板到同事再到系统,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
因为造纸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所以造纸厂选址在城外渭河边上,能用来造纸的材料很多,北方用树木、桑麻等,南方可以用竹,甚至秸秆芦苇都可以造纸。
若问古代哪种资源比现代丰富,林木资源一定榜上有名,漫山遍野的树木桑麻和满河沟的芦苇丛。
纸厂中的第三批纸已经晾晒完毕,裁剪装订,实际上,做出一件新工具,最先见到、使用它们的不是天子,也不是府中官吏,而是呕心沥血亲手将它们打造出来的工匠。
无数人围了过来,只为参观这一本本被裁剪成一寸长,半寸宽,每二百页装订成一本的纸书。
有裁纸的女郎,熬煮的力士,晾晒的工匠,许多颗脑袋凑到一起,眼中充满兴奋与骄傲,纸书在一个个人的手里传递,有人“哇”了一声,有人则完全沉浸在新纸张的洁白、光滑中。
“好神奇。”亲眼看到一棵高大粗壮的树木变成手中这本洁白轻薄的书,众人忍不住对此感叹。
光是外表好看也不行,还要看看实际应用到书写上效果如何,之前的赫蹄纸书写效果就很不好,要么不沾墨汁,要么就直接洇一大片纸,扩散程度和长安城里的谣言一样快。
有人拿起毛笔,正要提笔却忽然被人阻止:“就你那好似蜚蠊爬的烂字,还是不要写在这无字纸书上了,吾甚心疼啊!”
心疼纸。
周围响起一阵笑声,这人脾气好,被人调侃了也不恼,只默默地换成一张小一点的白纸,在上面写了自己的名字。
字迹连续,不吞墨,也不断墨,要比在布帛上写字还丝滑。
他将写字时的感受告诉众人,这就证明新的纸张成了,众人闻言皆喜,也都纷纷提笔在用来试验的纸上写字,那些不会写字的,就在新纸上小心翼翼地画一棵树,一株芦苇,或者是一枚四诛钱。
在自己手中制造出一件原本不存于世的东西,那种骄傲感几乎要突破天际,甚至自豪到大街上看到谁都想将他抓过来说上一句“对,新纸,我裁剪的!”
写字的人也逐渐加入绘画大军,片刻功夫,就已经玩到不亦乐乎了。
正欢喜着呢,有人抬头一看了一眼,这一瞥,恰好看见站在门旁,注视着他们的闻棠。
工匠:……
他咳了两声,工匠们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也都停下手中动作,多余t的墨汁顺着毛笔滴到纸上,世界突然变得好安静。
今天就摸了这么一次鱼,正好赶上上司视察工作。
就很悲伤。
然后他们发现,上司测试纸的方法……也是画画。
而且画得好栩栩如生好漂亮啊。
闻棠:多谢夸奖,汉武严选的专业约稿画师,技术当然过关。
前面已经造过两批纸,不过都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新出的一批倒是还行,虽然品质远比不上现代的A4纸,但也能用。
纸质有点像她初中时做的那种英语报纸。
闻棠在这批新纸上找出一堆有待改进的地方,但在别人看来,这纸张已经先进到能当礼物送给其余诸国了。
拿上几本裁剪好的空白本子,还有不同尺寸的单张纸,闻棠就去未央宫做工作汇报了。
守在刘彻殿门前那几位的小黄门已经对闻棠很熟了,别的官员十几天几十天来一次未央宫,闻棠可倒好,从清凉殿到温室殿,来这里的次数像回家一样勤。
广牧君府的仆人们:没这么勤快,我们家县君经常不回家。
清凉殿内,刘彻正在和卫青下棋。
三年前,闻棠来未央宫,要么是刘彻下诏书命郎卫们去邀请她,要么她提前上文书禀告刘彻,现在则不同了。
刘彻:来!
无论什么时间,闻卿想来就来,一个人来可以,能带点东西最好,要是对大汉有大用处的发明或政策,半夜来也行。
刘彻根本没把闻棠当外人,她进殿后,将她唤到旁边,询问她如何看待这盘棋局。
闻棠:哦,懂了,陛下下棋下不过卫将军,想耍赖找外援。
但他肯定想不到,闻棠也不精棋艺,看不明白这局棋局。
真诚才是必杀技,于是闻棠直接坦白自己看不明白这棋局。
刘彻/卫青:……
棋局已将近尾声,刘彻一边下一边同卫青商量在河西之地建立郡县这回事。
闻棠下意识说了一句:“可以建马场!”
刘彻闻言,有了兴趣,也不顾手中棋局了,带上卫青,和闻棠一起商讨建马场这件事。
建马场这个方案,是闻棠从《河西走廊》里看到的,焉支山下,有一片水草丰美、地势平坦的草场,匈奴人自古以来就在这里饲养良种战马,原本是亚洲第二大的军马场,后来邻居分家了,这里便成了亚洲最大的马场。
高原环境下培养出来的马匹质量肯定要比中原马强得多,
刘彻:你看,朕就说这世上每一片土地都是有用的。
不知不觉间,殿中众人已经忘记了开始的那盘棋,甚至刘彻连这些郡名都想好了。
就叫武威和酒泉。
武威,武功威武!
酒泉,因为据军报所言,那里“城下有泉,其水若酒”!
至于为什么没有张掖和敦煌?
那是因为刘彻现在还暂时只想在河西之地建两个郡,后来发现这片地盘实在是太大了,两个郡管不过来,所以才又加了两个郡。
一段时间后,刘彻终于从自己的取名艺术中走出,翻开闻棠献上的新纸。
和所有人反应一样,刘彻看完新纸的模样,也提笔在上面写字,他写的是:
“汉。”
这是他的国家,里面有他的子民,和正在不断开拓的疆土。
闻棠:哟,咋没写长生。
工作狂就是工作狂,他之后的反应居然是……有了新纸,朕要将每日处理的政务再多一半!
然后想得是,每年上计时,诸郡官员也不用再往长安拉那一车又一车的竹简了,朝中百官处理政务亦会方便许多。
朝廷又要抢钱了!
不过政策实施过后,百姓们的这些担心也都随着那些旧盐旧铁一起消失了。
官府售卖的盐铁质量怎么这么好?!
在计算自己的衣食住行这一方面,百姓们的智商堪比算学大师。
就比如现在,官府中的盐虽然每斗要贵十钱,可味道却比私人的盐纯正许多,做羹时只需要放从前的一半就能得到相同的咸味,而且还不苦,自己一家五口平均每两月吃完一斗盐,现在可以吃四个月,这样一来一回……
有人扒拉自己的手指头计算,最后算出的结论是自己一家每月可以省七个钱!
还有铁器,平常人家唯一能用到铁的地方大概就是农具了,装有新铁的农具在开垄、割麦、除草等农活上既省力气,又省时间,用省下来的时间去开荒、编织、纺织等,也可以得到更多的钱,
他算啊算,最后发现……
算了,条件太多,有点算不明白。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新铁和新盐对百姓有很大好处。
而且考虑到有些百姓居住的里闾偏远,官府每三月都会派专门的贩吏驾车马沿途售卖。
王葭:我赌五个钱,新的盐铁肯定也是世上最厉害最善良最好的广牧君研发出来的。
这也间接导致闻棠图书馆里的积分又增加了一波。
单独增加的数目不大,都是一分两分的,但合起来居然比朝中百官给她写赋那次得到的积分还要多。
“宿主。”系统声音在闻棠脑中响起,“你还记得你的任务吗?”
它贴心提醒:“一个主线任务和一个支线任务。”
闻棠:“记得。”
“我最近一直都在学习啊,那天在殿中把博士们气晕后,学海无涯进度条蹭蹭蹭往上涨,也在努力建功立业了。”
系统:……
这次轮到系统默然不语了。
算了,宿主这样做一定有她自己的道理。
系统开始通过大数据计算,(敲击键盘声)——
最后计算出闻棠完成支线任务的最优方法。
场景是这样的,闻棠和霍去病面对面坐在同一张书案上,闻棠拿出一卷火药制作方法,问道:你的日常爱好是什么?
霍去病:骑射、蹴鞠……
闻棠再拿出一卷燧发枪图纸,问道:你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
霍去病如实回答。
闻棠拿出别的图纸继续问,然后霍去病再挨个回答。
一个时辰后,闻棠完成任务,霍去病获得更多新式武器的图纸,大家都有完美的结局。
系统:“完美。”
“刺激!”
闻棠:?
又在发什么癫,不会是中病毒了吧?
从老板到同事再到系统,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
因为造纸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所以造纸厂选址在城外渭河边上,能用来造纸的材料很多,北方用树木、桑麻等,南方可以用竹,甚至秸秆芦苇都可以造纸。
若问古代哪种资源比现代丰富,林木资源一定榜上有名,漫山遍野的树木桑麻和满河沟的芦苇丛。
纸厂中的第三批纸已经晾晒完毕,裁剪装订,实际上,做出一件新工具,最先见到、使用它们的不是天子,也不是府中官吏,而是呕心沥血亲手将它们打造出来的工匠。
无数人围了过来,只为参观这一本本被裁剪成一寸长,半寸宽,每二百页装订成一本的纸书。
有裁纸的女郎,熬煮的力士,晾晒的工匠,许多颗脑袋凑到一起,眼中充满兴奋与骄傲,纸书在一个个人的手里传递,有人“哇”了一声,有人则完全沉浸在新纸张的洁白、光滑中。
“好神奇。”亲眼看到一棵高大粗壮的树木变成手中这本洁白轻薄的书,众人忍不住对此感叹。
光是外表好看也不行,还要看看实际应用到书写上效果如何,之前的赫蹄纸书写效果就很不好,要么不沾墨汁,要么就直接洇一大片纸,扩散程度和长安城里的谣言一样快。
有人拿起毛笔,正要提笔却忽然被人阻止:“就你那好似蜚蠊爬的烂字,还是不要写在这无字纸书上了,吾甚心疼啊!”
心疼纸。
周围响起一阵笑声,这人脾气好,被人调侃了也不恼,只默默地换成一张小一点的白纸,在上面写了自己的名字。
字迹连续,不吞墨,也不断墨,要比在布帛上写字还丝滑。
他将写字时的感受告诉众人,这就证明新的纸张成了,众人闻言皆喜,也都纷纷提笔在用来试验的纸上写字,那些不会写字的,就在新纸上小心翼翼地画一棵树,一株芦苇,或者是一枚四诛钱。
在自己手中制造出一件原本不存于世的东西,那种骄傲感几乎要突破天际,甚至自豪到大街上看到谁都想将他抓过来说上一句“对,新纸,我裁剪的!”
写字的人也逐渐加入绘画大军,片刻功夫,就已经玩到不亦乐乎了。
正欢喜着呢,有人抬头一看了一眼,这一瞥,恰好看见站在门旁,注视着他们的闻棠。
工匠:……
他咳了两声,工匠们顺着她的视线看去,也都停下手中动作,多余t的墨汁顺着毛笔滴到纸上,世界突然变得好安静。
今天就摸了这么一次鱼,正好赶上上司视察工作。
就很悲伤。
然后他们发现,上司测试纸的方法……也是画画。
而且画得好栩栩如生好漂亮啊。
闻棠:多谢夸奖,汉武严选的专业约稿画师,技术当然过关。
前面已经造过两批纸,不过都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新出的一批倒是还行,虽然品质远比不上现代的A4纸,但也能用。
纸质有点像她初中时做的那种英语报纸。
闻棠在这批新纸上找出一堆有待改进的地方,但在别人看来,这纸张已经先进到能当礼物送给其余诸国了。
拿上几本裁剪好的空白本子,还有不同尺寸的单张纸,闻棠就去未央宫做工作汇报了。
守在刘彻殿门前那几位的小黄门已经对闻棠很熟了,别的官员十几天几十天来一次未央宫,闻棠可倒好,从清凉殿到温室殿,来这里的次数像回家一样勤。
广牧君府的仆人们:没这么勤快,我们家县君经常不回家。
清凉殿内,刘彻正在和卫青下棋。
三年前,闻棠来未央宫,要么是刘彻下诏书命郎卫们去邀请她,要么她提前上文书禀告刘彻,现在则不同了。
刘彻:来!
无论什么时间,闻卿想来就来,一个人来可以,能带点东西最好,要是对大汉有大用处的发明或政策,半夜来也行。
刘彻根本没把闻棠当外人,她进殿后,将她唤到旁边,询问她如何看待这盘棋局。
闻棠:哦,懂了,陛下下棋下不过卫将军,想耍赖找外援。
但他肯定想不到,闻棠也不精棋艺,看不明白这局棋局。
真诚才是必杀技,于是闻棠直接坦白自己看不明白这棋局。
刘彻/卫青:……
棋局已将近尾声,刘彻一边下一边同卫青商量在河西之地建立郡县这回事。
闻棠下意识说了一句:“可以建马场!”
刘彻闻言,有了兴趣,也不顾手中棋局了,带上卫青,和闻棠一起商讨建马场这件事。
建马场这个方案,是闻棠从《河西走廊》里看到的,焉支山下,有一片水草丰美、地势平坦的草场,匈奴人自古以来就在这里饲养良种战马,原本是亚洲第二大的军马场,后来邻居分家了,这里便成了亚洲最大的马场。
高原环境下培养出来的马匹质量肯定要比中原马强得多,
刘彻:你看,朕就说这世上每一片土地都是有用的。
不知不觉间,殿中众人已经忘记了开始的那盘棋,甚至刘彻连这些郡名都想好了。
就叫武威和酒泉。
武威,武功威武!
酒泉,因为据军报所言,那里“城下有泉,其水若酒”!
至于为什么没有张掖和敦煌?
那是因为刘彻现在还暂时只想在河西之地建两个郡,后来发现这片地盘实在是太大了,两个郡管不过来,所以才又加了两个郡。
一段时间后,刘彻终于从自己的取名艺术中走出,翻开闻棠献上的新纸。
和所有人反应一样,刘彻看完新纸的模样,也提笔在上面写字,他写的是:
“汉。”
这是他的国家,里面有他的子民,和正在不断开拓的疆土。
闻棠:哟,咋没写长生。
工作狂就是工作狂,他之后的反应居然是……有了新纸,朕要将每日处理的政务再多一半!
然后想得是,每年上计时,诸郡官员也不用再往长安拉那一车又一车的竹简了,朝中百官处理政务亦会方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