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同窗是女郎 第3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舟沉默,心中却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瑀王心计不深,却在带兵打战一事上颇有天赋。
  或是他手底下的军队,早就成了太子的眼中钉了吧。
  瑀王目光一垂,落在了林舟身上,“本王若是记得没错,你便是那个寒门探花林舟吧?”
  林舟有些惊讶,“殿下竟记得臣。”
  她原以为这位瑀王根本没有在乎过朝堂之上站着的人是谁。
  瑀王哈哈一笑,“本王怎会不记得……”
  “曾经在父皇授予官爵时夸赞的寒门探花,如今也学会了一盆盆脏水往别人身上泼了。”
  林舟沉默了一会儿,“殿下慎言,此事已由陛下定罪,殿下莫不是在质疑陛下?”
  “定罪?”
  瑀王猛地上前,抓住牢狱的栏杆,“若不是你们这些佞臣小人在背后作祟,无所不用其极地去栽赃陷害,将本王逼至绝境,本王又怎会如此?”
  他瞪大了眼,死死盯着林舟,哑声道:“齐承沅到底给了你们什么好处?让你们这般抛去良知地替他做事?你们以为齐承沅是什么好人?你们都不过是他的一颗棋子……哈哈哈不过是他会摇尾巴的狗!”
  牢狱里头传来铁链被拖拽的声音,只见瑀王拼命地朝前伸手。
  林舟想,若不是隔着那栏杆,瑀王的手恐怕已经掐到她脖子上了。
  她后退了一步,看着眼前情绪十分激动的人,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在铁链撞击栏杆的声音中,林舟走出了地牢。
  不会有人在意,那夜地牢的撞击声里,含了多少怨恨与绝望。
  从此以后,大钺再也没有瑀王了。
  瑀王倒台后,太子党便在朝堂之上一家独大。
  就算太子偶尔会有一些过分之举,圣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也是默许太子的行为了吧。
  太子重视的属官只有几个,林舟便是其一。
  因着太子的器重,林舟也逐渐成为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存在。
  她想着,只要等太子顺利登上皇位,她便能彻查当年宋家之事,让太子为宋家平复。
  只是往往天不如人意。
  有一日她在东宫听到了那个许久没有听见的名字。
  江赜。
  第22章
  瑀王被废后,接替他在蜀地军权的人选一直未定下。
  因涉及军权,太子自然想争,圣上却有些犹豫。
  毕竟太子已监国,若手下再有军队,便是如虎添翼,权势再度扩大,这定然不是圣上想看到的。
  毕竟圣上才经历了瑀王造反一事,实在不敢将权力放给太子。
  但瑀王刚倒,太子一派在朝野之上一家独大,不管哪个纯臣接了这个烫手洋芋,都会得罪到太子。
  太子咬定了这块军权不放,只要最终军权在手,不管圣上拖多久,他都宁愿等下去。
  一边是圣上不愿放权,一边是太子虎视眈眈。
  于是人选一事,便一直搁置着。
  这么一搁置,便是三个月。
  直到蜀地传来军报,边界疑似有兵马集结。
  蜀地属南,近原瓦拄之地,多年前安定王率兵平定了瓦拄后,蜀地边界一直相安无事。
  如今忽而传来兵马集结一事,朝中人只道是蜀地军队群龙无首已久,无视军规,私自出兵,造成兵马集结假象。
  只是这军报已呈到朝堂中来,圣上不可能坐视不管,于是思虑再三,亲封一人为佘翎大将军,统管蜀地军营。
  那佘翎大将军乃是一武将世家,先前从未站队任何一派,是圣上挑选出来的纯臣。
  此事一出,给太子气得不轻。
  他原以为只要耗下去,军权迟早是他的。
  而圣上做了这么一出,差点就把不信任太子写在明面上了。
  “诸位怎么看待这位佘翎大将军?”
  东宫,齐承沅将诸位心腹都召集出来。
  幕僚们众说纷纭,最后也没有得出个结论来。
  齐承沅听得头疼,他瞥了一眼一直沉默不语的林舟,“林卿,你来说。”
  顿时,殿中的目光纷纷向林舟投来。
  方才听着众幕僚们商议,她心中已有个初步的想法。
  林舟一拱手,“臣以为,圣令已下,选任佘翎大将军一事已无可避免。不如待佘翎大将军上任后,叫那大将军无以统管边疆军权,叫圣上再思虑统管蜀地人选。”
  至于让其无法统管军权的手段,她相信太子定有法子的。
  林舟话音刚落,就听殿内传来哈哈大笑声。
  她寻声望去,便见大笑的人就坐在她对面,同她一样仅次于齐承沅之下。
  陆之石。
  当年的状元,后来的政令台鸾阁承徽使。
  陆之石原先是不站任何一派的,一直在政令台做着纯臣。
  陆氏家大业大,他背后有一整个家族支撑,确实没有必要在那个时候站队。
  而此时不一样了,如今朝野一边倒,谁都想乘机攀住太子这棵大树往上爬。
  因此瑀王与太子之争尘埃落定后,他便送了帖子来,投于太子门下。
  而太子向来是个爱惜人才的,只要诚心向他投靠的,他都统统收于座下。
  陆之石道:“林大人说的轻巧,蜀地路远,我们的手如何能伸到蜀地去?而且待佘翎大将军上任后,军权已定,圣上恐怕很难改主意重新考虑人选,另外就算圣上当真考虑了,谁又能保证圣上一定会考虑我们的人?”
  毕竟这一次,圣上就没有将军权交给东宫。
  陆之石上前一步,“臣以为,不如在这位佘翎大将军出任路上制造些意外……”
  他抬起手,在脖子处一划,“既能早些让圣上知晓我们的决心,又能提早将军权拿回手中。”
  林舟一听,立马皱眉。
  她站起身来,“臣认为不可。此计一出,便是将夺权摆在了明面上,臣认为还不到与圣上撕破脸皮的时候。”
  陆之石嗤笑一声,瞥了眼林舟,“林大人恐怕不知,世家之争向来如此。圣上膝下适龄之子只有太子殿下一人,难道圣上还要考虑哪个远亲国戚?”
  说罢,跟着陆之石一同来的几个幕僚发出了哄笑声。
  林舟抿唇,“无论如何,只要圣上还是圣上,若无十足把握,与其撕破脸皮便是下下计,更何况……”
  她抬头看了一眼齐承沅,拱手弯下腰,“臣还有一事顾虑,边界传来兵马集结的消息,众大臣都默认了是驻扎在蜀地的军队违了军律造成的,可还未证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林大人!”
  陆之石高声打断她,仰头道:“蜀地自被安定王平定以来,一直相安无事,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风波。当年瓦拄人可是被全灭了的,难道你担心哪里蹦出来的野人反抗我大钺?”
  说罢,他哈哈大笑。
  林舟没有理会陆之石的嘲笑,她继续道:“臣以为,涉及边界兵马,还是小心为好。”
  高座之上的齐承沅先是听了诸位幕僚的七嘴八舌的议论,又是听了林舟和陆之石的争执,此时也有些烦了。
  他拿起玉板重重拍了拍桌,“好了。”
  齐承沅直起身来,“此事就依陆卿所言。”
  他看向陆之石,“此事交给你去做,务必谨慎小心。”
  陆之石得了齐承沅的肯定,面上有些欣喜,他拱手道:“臣一定不负殿下所托。”
  说罢,他仰头颇为得意地看了林舟一眼。
  林舟垂下眼,只当没有看见他的挑衅。
  齐承沅目光又看向林舟,笑了笑,“林卿可不要多想,但此事确如陆卿所说,世家之道,皇家之道,向来如此。”
  他目光里带着对权力的渴望与急迫。
  自从彻底搞垮瑀王之后,太子一派在朝野上肆无忌惮惯了,如今就连太子也丝毫不掩饰对争夺权力的野心了。
  既然齐承沅已发话,林舟只好拢袖,“是,殿下。”
  十天后,边界传来了震惊整个朝野的消息。
  佘翎大将军还未至蜀地军营,便死在了乱剑之下。
  陛下震怒,连忙召集诸位大臣。
  朝野之上,齐承沅镇定地对圣上对峙,话语间找不出任何破绽。
  陛下虽怀疑太子,但没有证据,只好命人彻查此事,择日再另选他人前往蜀地。
  退朝后,齐承沅找到陆之石,“陆卿,你此事办得十分不错,原以为佘翎大将军远在蜀地,对你来说或许有些困难,却不想你做得如此不露马脚。”
  回应他的,却是陆之石有些沉重的神色。
  他忍了忍,思虑一番后才敢道:“殿下恕罪!佘翎大将军……并非死于我的人手下。”
  蜀地之远,陆家买下的杀手还未到蜀地,便先得了佘翎大将军被害的消息。
  方才在朝堂上,他表面上虽看着镇定,实则出了一背的冷汗。
  听闻,齐承沅脸色也沉了下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