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同窗是女郎 第31节
既然不是他动的手,那这件事里就还有第三方。
是瑀王旧党?还是哪个韬光养晦的亲王?
一瞬间,齐承沅将所有可能的人选都想了个遍,却毫无头绪。
最可怕的是,直到现在,齐承沅都不知道对佘翎大将军下手的人是谁。
敌在暗,我在明。
齐承沅头一次有了危机感。
他立即召了幕僚们。
林舟听闻此事,先是讶然,后是不安。
只论朝堂之上,她和太子一样想不到对手是谁。
若那人原本就不是哪一个亲王呢?
林舟想到一个人。
一个许久没有见过的人,久到她以为那人已经死了。
“林卿,你以为呢?”
林舟猛然回神,对上了齐承沅的目光。
齐承沅此时隐隐地有些着急,眉目间带着焦虑。
林舟沉默了一会儿,“臣以为,不论佘翎大将军是被何人所害,约莫圣上已经认定是殿下所为。不如以不变应万变,先将蜀地军权拿到手,届时再去蜀地就能知道到底是何人做祟了。”
她看着齐承沅揉着额头,显然这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对手实在让他烦躁。
林舟又道:“就算对方已结集兵马,但好在发现及时,未成大患,如今他们的兵马对于我大钺来说,也只算得上是流寇之辈,不足以为惧。”
听林舟这么一说,齐承沅觉得有几分道理。
他沉思了一会儿,再次抬眸,眼中便已恢复了往日的冷静。
齐承沅对陆之石道:“继续按原计划,盯紧皇宫那边,这次无论如何都要让父皇将蜀地军权交给我。”
“是。”
陆之石朝齐承沅拱手,同时瞥了眼旁边的林舟,眼中似还有些不甘。
林舟坦然接受他的目光,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自从陆之石投靠东宫后,便处处与她作对,言语间尽是对她的轻蔑。
她唯一能想到的便是授爵那日,陛下在众人面前点了她的名字。
可就算如此,能被记恨到今天,这位陆大人实在是有些小心眼。
*
蜀地。
月黑风高,冷风簌簌。
军营之中,一把把铮亮的刀上反着火焰的光。
寂静的夜里,只有火把发出噼啪声。
一人骑在马上,幽幽行来,马蹄声踏碎了夜晚的宁静,叫人心中升起一阵惶恐。
他单手勒住马绳,火光照清了他的脸。
玄铁头盔之下,露出了一双深黑的双眸,似饱经风霜后磨砺出的刀子般锋利。
见到他来,有人跑至他身边,“大将军,人都已押下。”
江赜目光在地上躺着的几具尸体上一扫而过,最终落在了眼前被绳索牢牢绑住,动弹不得的士兵身上。
“蜀地琮历军,原属瑀王麾下,自瑀王被废后,便一直没有人接管,群龙无首。”
听到瑀王的名讳,前头跪着的人往前一挣,吼道:“要杀要剐,给一个痛快!我琮历军里没有人是孬种!”
说罢立即就有枪尖抵住了那人的胸膛,可那人无畏无惧,瞪着眼看着江赜。
江赜抬手,示意旁边的人退下。
他看着眼前黑压压的将士们,看着他们或惊惧或悲愤的面孔,慢慢道:“难道你们就不想为瑀王殿下报仇?”
将士们一愣,没想到江赜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暗潮流动。
他们自然是想的。
琮历军是瑀王带出来的,若是有谁能真正让他们臣服,那就只有瑀王一个人。
先前传来朝中要派一个大将军下来统管他们,他们还十分愤怒。
毕竟边境的一切,都是瑀王一点点带着他们打拼出来的,现在要让他们听从于另一个不明不白的人,他们自然是不服的。
站在前头的人脑子转得很快,“你与我们说这些,不过是想利用我们罢了,难道真会为瑀王殿下报仇不成?”
江赜被对方戳破了心思,便直接坦诚了。
“不错,我是需要你们的军力,但我们的敌人是同一个。”
他神色一暗,眼眸中涌出浓浓恨意。
“我不勉强你们,若想为瑀王报仇的,自可留下,若不愿搅到这浑水里的,现在就能离开。”
江赜一抬手,压在将士们脖颈上的刀剑便齐刷刷地收了起来。
前头的人有些惊讶,他上下打量着江赜,“难不成你要与整个朝廷为敌?”
江赜问:“有何不可?”
他行至北面,那便是京城的方向。
“如今的朝廷,只是一个谋权算计的壳子,毫无家国可言,这样的朝廷,配让你们效忠吗?”
瑀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边疆驻扎多年,一朝回京,便被太子视为眼中钉,最终也是沦落到被废除的地步。
将士们神色有些动容。
江赜问:“安定王平定瓦拄时,在蜀地戍州刨山为百姓运药材,你们当中可有戍州子弟?”
人群中接二连三地有人回:“有!”
江赜又问:“吴州之役,安定王带着众将士拼死守城,奋战三天三夜,最终扛住了瓦拄人的进攻,此事可有人知晓?”
有人立即道:“知道!”
江赜转身,面向将士们又道:“我军要守的,不是朝堂之上的朱门酒肉,而是万家百姓的安宁。愿随我军者,解下右臂系带,不愿者,现在就可走。”
话音一落,有人犹豫道:“敢问将军是?”
冷风中,江赜道:“我乃赤云军江赜。”
闻言,就有人惊呼:“安定王的赤云军!”
当年安定王平定瓦拄,便在蜀地征战过,蜀人自然记得一清二楚。
只是安定王已死。
他们看着江赜,迟疑道:“莫非……你是那小世子?”
江赜垂下眼,“安定王,便是家父。”
将士们沉默地看着江赜,心中有些震撼。
良久,有人道:“当年多亏了安定王守城,我们一家才能活下来!我愿意留下!”
也有人道:“对不住,三哥,我家里还有妻子……”
“俺这条命是瑀王殿下救的!俺不走!”
陆陆续续的,有人离开,也有人坚持在原地不挪一步。
当晨光从山那头爬出,照射在军营场地上时,军营中还笔直地站着黑压压的一片人。
江赜目光转动,看着面前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晨光照射在他们身上的盔甲上泛出金色的光芒。
他抱拳道:“江赜在此,谢过诸位!”
第23章
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吵醒了林舟。
她有些烦躁地睁开眼,却见自己躺在了一片草地上,眼前阳光明媚。
林舟呆愣起身。
清风吹拂在她脸上,远处是汩汩溪流和高山。
“你醒了?”
林舟猛地转身,却在看到来人的时候僵住了。
江赜手里拿着一堆果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杂草走过来。
他拿着一个果子在衣摆处擦了擦,递给林舟,“腿伤如何?”
“腿伤?”
林舟看向自己的腿,才发现小腿被包得严严实实的。
“拿着啊。”
江赜将果子塞到她手中,在她身边盘腿坐下,咬了一口手里的果子。
林舟盯着江赜,眼前的人一举一动都如此真实,就和她记忆中长得一模一样。
江赜目光转了过来,“怎的不吃?不吃怎么走出这大山?”
林舟回头一看,却见四处围住她的是高大的山峰,如同四面笼子,将她死死困住。
是瑀王旧党?还是哪个韬光养晦的亲王?
一瞬间,齐承沅将所有可能的人选都想了个遍,却毫无头绪。
最可怕的是,直到现在,齐承沅都不知道对佘翎大将军下手的人是谁。
敌在暗,我在明。
齐承沅头一次有了危机感。
他立即召了幕僚们。
林舟听闻此事,先是讶然,后是不安。
只论朝堂之上,她和太子一样想不到对手是谁。
若那人原本就不是哪一个亲王呢?
林舟想到一个人。
一个许久没有见过的人,久到她以为那人已经死了。
“林卿,你以为呢?”
林舟猛然回神,对上了齐承沅的目光。
齐承沅此时隐隐地有些着急,眉目间带着焦虑。
林舟沉默了一会儿,“臣以为,不论佘翎大将军是被何人所害,约莫圣上已经认定是殿下所为。不如以不变应万变,先将蜀地军权拿到手,届时再去蜀地就能知道到底是何人做祟了。”
她看着齐承沅揉着额头,显然这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对手实在让他烦躁。
林舟又道:“就算对方已结集兵马,但好在发现及时,未成大患,如今他们的兵马对于我大钺来说,也只算得上是流寇之辈,不足以为惧。”
听林舟这么一说,齐承沅觉得有几分道理。
他沉思了一会儿,再次抬眸,眼中便已恢复了往日的冷静。
齐承沅对陆之石道:“继续按原计划,盯紧皇宫那边,这次无论如何都要让父皇将蜀地军权交给我。”
“是。”
陆之石朝齐承沅拱手,同时瞥了眼旁边的林舟,眼中似还有些不甘。
林舟坦然接受他的目光,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自从陆之石投靠东宫后,便处处与她作对,言语间尽是对她的轻蔑。
她唯一能想到的便是授爵那日,陛下在众人面前点了她的名字。
可就算如此,能被记恨到今天,这位陆大人实在是有些小心眼。
*
蜀地。
月黑风高,冷风簌簌。
军营之中,一把把铮亮的刀上反着火焰的光。
寂静的夜里,只有火把发出噼啪声。
一人骑在马上,幽幽行来,马蹄声踏碎了夜晚的宁静,叫人心中升起一阵惶恐。
他单手勒住马绳,火光照清了他的脸。
玄铁头盔之下,露出了一双深黑的双眸,似饱经风霜后磨砺出的刀子般锋利。
见到他来,有人跑至他身边,“大将军,人都已押下。”
江赜目光在地上躺着的几具尸体上一扫而过,最终落在了眼前被绳索牢牢绑住,动弹不得的士兵身上。
“蜀地琮历军,原属瑀王麾下,自瑀王被废后,便一直没有人接管,群龙无首。”
听到瑀王的名讳,前头跪着的人往前一挣,吼道:“要杀要剐,给一个痛快!我琮历军里没有人是孬种!”
说罢立即就有枪尖抵住了那人的胸膛,可那人无畏无惧,瞪着眼看着江赜。
江赜抬手,示意旁边的人退下。
他看着眼前黑压压的将士们,看着他们或惊惧或悲愤的面孔,慢慢道:“难道你们就不想为瑀王殿下报仇?”
将士们一愣,没想到江赜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暗潮流动。
他们自然是想的。
琮历军是瑀王带出来的,若是有谁能真正让他们臣服,那就只有瑀王一个人。
先前传来朝中要派一个大将军下来统管他们,他们还十分愤怒。
毕竟边境的一切,都是瑀王一点点带着他们打拼出来的,现在要让他们听从于另一个不明不白的人,他们自然是不服的。
站在前头的人脑子转得很快,“你与我们说这些,不过是想利用我们罢了,难道真会为瑀王殿下报仇不成?”
江赜被对方戳破了心思,便直接坦诚了。
“不错,我是需要你们的军力,但我们的敌人是同一个。”
他神色一暗,眼眸中涌出浓浓恨意。
“我不勉强你们,若想为瑀王报仇的,自可留下,若不愿搅到这浑水里的,现在就能离开。”
江赜一抬手,压在将士们脖颈上的刀剑便齐刷刷地收了起来。
前头的人有些惊讶,他上下打量着江赜,“难不成你要与整个朝廷为敌?”
江赜问:“有何不可?”
他行至北面,那便是京城的方向。
“如今的朝廷,只是一个谋权算计的壳子,毫无家国可言,这样的朝廷,配让你们效忠吗?”
瑀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边疆驻扎多年,一朝回京,便被太子视为眼中钉,最终也是沦落到被废除的地步。
将士们神色有些动容。
江赜问:“安定王平定瓦拄时,在蜀地戍州刨山为百姓运药材,你们当中可有戍州子弟?”
人群中接二连三地有人回:“有!”
江赜又问:“吴州之役,安定王带着众将士拼死守城,奋战三天三夜,最终扛住了瓦拄人的进攻,此事可有人知晓?”
有人立即道:“知道!”
江赜转身,面向将士们又道:“我军要守的,不是朝堂之上的朱门酒肉,而是万家百姓的安宁。愿随我军者,解下右臂系带,不愿者,现在就可走。”
话音一落,有人犹豫道:“敢问将军是?”
冷风中,江赜道:“我乃赤云军江赜。”
闻言,就有人惊呼:“安定王的赤云军!”
当年安定王平定瓦拄,便在蜀地征战过,蜀人自然记得一清二楚。
只是安定王已死。
他们看着江赜,迟疑道:“莫非……你是那小世子?”
江赜垂下眼,“安定王,便是家父。”
将士们沉默地看着江赜,心中有些震撼。
良久,有人道:“当年多亏了安定王守城,我们一家才能活下来!我愿意留下!”
也有人道:“对不住,三哥,我家里还有妻子……”
“俺这条命是瑀王殿下救的!俺不走!”
陆陆续续的,有人离开,也有人坚持在原地不挪一步。
当晨光从山那头爬出,照射在军营场地上时,军营中还笔直地站着黑压压的一片人。
江赜目光转动,看着面前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晨光照射在他们身上的盔甲上泛出金色的光芒。
他抱拳道:“江赜在此,谢过诸位!”
第23章
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吵醒了林舟。
她有些烦躁地睁开眼,却见自己躺在了一片草地上,眼前阳光明媚。
林舟呆愣起身。
清风吹拂在她脸上,远处是汩汩溪流和高山。
“你醒了?”
林舟猛地转身,却在看到来人的时候僵住了。
江赜手里拿着一堆果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杂草走过来。
他拿着一个果子在衣摆处擦了擦,递给林舟,“腿伤如何?”
“腿伤?”
林舟看向自己的腿,才发现小腿被包得严严实实的。
“拿着啊。”
江赜将果子塞到她手中,在她身边盘腿坐下,咬了一口手里的果子。
林舟盯着江赜,眼前的人一举一动都如此真实,就和她记忆中长得一模一样。
江赜目光转了过来,“怎的不吃?不吃怎么走出这大山?”
林舟回头一看,却见四处围住她的是高大的山峰,如同四面笼子,将她死死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