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云鉴 第37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赫连秀看着赫连绮之,扶肩的手一时用力,一时又蜷起了指。“你娘她……你娘她现在……”
  赫连绮之转目看向了一旁的风雪:“我娘六年前,就于大榆谷中病逝了。”
  两鬓已经斑白的男子,双目一瞬间凝泪,又一瞬间落下。他几乎是立刻就泣不成声了。“怎么会……怎么会……姐姐她……”
  他转身背对了赫连绮之。
  赫连绮之看了眼他的背影,下一瞬垂下了眼睛。“我当时不在娘的身边,只有木比塔陪在娘身边……我娘后来嫁给了大榆谷中一个叫阿塔的猎户,生下了木比塔,可惜那个猎户没照顾娘几年,就在谷中暴发的牛羊疫中染病去世了。后来娘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病逝前娘让木比塔出来找我,直到木比塔找到了我,我才知道娘已经病死在大榆谷中。”
  听着赫连绮之所述,寒冽的风声几乎快要掩不住赫连秀压抑的痛泣声。
  赫连绮之看着他立身于风雪中,双肩颤动已久。
  蓦然想起自己刚刚闻讯娘已经去世的消息时,一时呆驻在原地,竟没有立刻流下眼泪。
  出大榆谷时,自己明明向她承诺了,会把那人带到她面前去……最后没能做到,便觉无颜回去见她。
  只是从未想过,他竟因此,未有一日好好照顾过娘……竟因此,没能见到娘最后一面。
  风雪中,他听见赫连秀哭声里压抑的自责、愧疚和对母亲的心疼,突然也排山倒海地涌上来很多愧疚、自责、心疼和后悔。
  他至少应该有几年,好好陪在娘身边的。
  却因为那个人,因为对那个人的恨,因为娘对他的执念,因为娘对他的执念慢慢也成为了自己的执念……最后竟让他忽略了应该去照顾娘,应该陪在娘的身边,应该要让娘开心。
  所以当他得知娘已经病死在大榆谷中时,除了痛、除了愧、除了悔,更多更多的,是对那人更深的,几乎刻入骨髓的恨。
  他一定要毁了陆清漪舍弃他和娘也要去守护的这一切。
  一定要毁了——清云鉴传人。
  ……
  大夏天隆十一年暮春,姚柯迴与叶齐领兵欲克毕节城,围城两月,大夏中军严阵以待。
  然以弋仲为首的先零、卑湳兵却被姚柯迴指派,暗中绕往增防后的叙永县,不惜代价连夜再度攻克叙永县,并将指派到弋仲手下的十数万先零、卑湳兵马从叙永县,推进到了益州腹地古蔺,打算沿安乐水绕到毕节城后方,设伏前后围堵,一举歼灭中军。
  然被中军察觉,提前部署,将计就计使北部暗中援调来的虎贲军前往设伏。
  虽有“蛇子”军师提醒姚柯迴:夏国闻讯他领兵入夏,或有援军前来。但虎贲军擅长潜行,踪迹未显,加之弋仲仰仗着自己手下所率羌兵足有十五万之多,未加审慎前行,终于在安乐水边中了虎贲军埋伏,羌兵折损过两万,被弋仲推出去挡在前面的先零兵尤其死伤惨重,弋仲又怒又不甘地领兵退回到了古蔺。
  至此,反军与羌骑一分为二,以姚柯迴为主帅的十万烧当精锐铁骑、及叶齐为首的三万益州宁州兵围于毕节城外,驻扎不退,数次发动奇袭;以弋仲、木比塔为首的先零、卑湳两部羌兵还余十二万,暂驻于古蔺,与大夏来援的十万虎贲军隔安乐水对峙。
  在一众高手及武林中人的相助下,毕节城屡屡自姚柯迴、叶齐手下有惊无险地守住。安乐水岸,自“蛇子”军师被姚柯迴指派过去后,退败之势渐改,与之隔岸对峙的虎贲军渐渐吃力,不得不向中军求援,巫亚停云留孔嘉、孔懿于身边策谋,派老将郭沅与文墨染前往相助虎贲军将领,穆流霜、乐正申屠两家的人跟随护卫。
  即此,中军与安乐水岸的虎贲军遥相呼应;姚柯迴也与弋仲所率羌兵伺机而动,两地战事逐渐陷入焦灼。
  大夏天隆十一年八月,姚柯迴、叶齐大举进攻毕节城未成,被轻骑来援的虎贲军夜袭惊退,后迂回数月,与弋仲、赫连绮之分别从更北端的习水和更南端的六盘水绕往益州后方,夏军闻讯六次出击,以虎贲军为先锋,埋伏截断,均中了赫连绮之诱出之计。
  然因益州山路曲折狭隘,反军与羌骑人数优势不显,虎贲军先锋轻骑拼死突围,亦摧毁了他们绕后之路。
  后巫亚停云整军而出,一度将弋仲、赫连绮之所率羌兵逼退至昭通、彝良一带,但因壕沟瞭台等防御设施未及建好,又被姚柯迴与叶齐领兵杀回,不得以再次退回到了毕节城中。
  至此,大夏此番由反王叶齐而起,引羌兵入夏攻伐之战又持续了整整三年。
  大夏天隆十四年孟秋。中军得讯反军与羌兵粮草告罄,派出申屠家为首的一支百兽奇兵截断了他们从西羌往益州运粮的粮道,羌兵断粮三日,险些自溃。
  然无人料到,姚柯迴第四日竟带着麾下羌骑翻山越岭,往南杀入了最多羌人汉人混居、且暗中已向叶齐投诚的宁州属地宣威、富源。焚烧杀掠,无所不为。将从两地抢来的钱粮充当粮草军饷,更行屠城之举,所到之处血流漂橹,只余鸦鸣,惨不忍睹。
  中军闻讯惊怒。大夏之境,民怨民恨亦随之而沸腾,一时间夏民对羌人与反军的骂声响彻国境。便是西羌境内,亦有斥声。
  益州毕节城西面,陷入反军与羌兵联合大军手中的赫章地界。叶齐率两万益州宁州兵驻扎于此。弋仲与赫连绮之率领的十万先零、卑湳兵亦驻扎在附近。
  叶齐帐中。一袭烟锦长衣的人,拂袖“砰”的一声,扫落了长案上堆积的无数军文、笔砚。
  叶齐大怒道:“羌兵入夏是助本王夺回皇位!姚柯迴却带兵到投诚于本王的宁州!行屠城之举!陷本王于背信弃义!不仁不义!这老匹夫!是看见本王手里只剩两万兵马,半丝也不欲把本王放在眼里了!”
  叶萍立身一侧,紧紧蹙眉看着叶齐,默声不语。
  想到当日毕节城前,云萧所言他是在与虎谋皮之辞。叶齐不得不恨声,紧紧咬牙道:“竟真被那竖子说中了,本王如今当真是骑虎难下……”
  “赫连绮之已不能为谋。往下,本王若再随同姚柯迴、弋仲所率共计二十万大军联合伐夏,即便胜了,姚柯迴也依旧会轻视本王,更不会予本王半分好处。反倒夏国之内,人人唾骂。然不与西羌联合伐夏之心若显,姚柯迴为防腹部受敌,必先剪灭我等以防后患。”
  叶齐按在长案上的五指一点一点收紧,脸色沉如晦。“本王竟一步步,陷入了如此被动之局!”
  一想到三年前赫连绮之被他唤来帐中时,那幅始终笑盈盈的模样。
  叶齐更是咬牙道:“且本王现下这样被动难言、受制于人的局面,赫连绮之那厮恐怕早就预料到了!”
  叶萍立身在旁,看着叶齐气怒之下微微起伏的背影,几次动了动唇,却不知言何。
  正抑。
  帐帘下方突然十分突兀地滚入一颗石子。
  叶萍一怔一惊,立时掀帘去看,帐外只有几个刚刚巡逻走近的兵卒,和一个年近七旬的伙夫挑水走过。未见可疑之人。
  叶萍从后看了那伙夫脚下落步。只是个不会武的寻常伙夫。
  叶齐亦已闻声回头。
  叶萍从地上捡起了那颗滚入帐中的石子,左右未看出异常,微用力一捏,石子立时粉碎,露出了内里一张半指长短的纸条。
  叶萍目中一震,再要掀帘去寻那几名巡逻走近的兵卒和伙夫,均已不见人影。
  “未看清人影。”叶萍将纸条递到了叶齐手中。
  叶齐低头看了一眼纸条上:
  ——破局之法,明日酉时,营中最西。
  “即便看清,也必是乔装过了,不必在意。”叶齐转指捏碎了手中的纸条,目中沉吟。
  叶萍眉间浮现忧色,看着叶齐:“父王觉得这会是哪股势力?”
  叶齐慢慢道:“应该是一个看清了本王的处境,知道怎么利用这个处境里的本王,去达成自己目的的人。”
  “父王打算怎么做?”
  “他想达成的目的,未必不会与本王不谋而合。”叶齐眼望前方,一面思索一面沉吟道:“且来人应也不想眼下的形势继续下去。”
  叶萍微蹙眉:“如何能知?”
  叶齐道:“否则他便不会于此形势下现身出来。”
  眸中深意浮沉一瞬,叶齐轻轻摩挲了两下指尖。“若当真能助本王破局,便是被其利用,也并无不可。”
  第366章 野径云俱黑
  毕节城中。县衙议事堂。
  巫亚停云怒极道:“姚柯迴屠城之举!已扬民恨,使战地四周百里之内的百姓城池尽皆惶惶不可安!军中请战之声亦此起彼伏,如此民怨民恨沸腾之下,百姓与朝中都迫切央我等出军挫之,如此形势下,一味闭守城中已不可取,我欲尽快整合大军,出城击之!”
  堂内诸将尽皆同仇敌忾,怒气勃然,高声喝应。
  唯孔嘉蹙眉,坐于椅中道:“断粮,欲速。我等,不然。”
  自文墨染与老将郭沅前往协助城外虎贲军后,城中主军师由他代之。
  孔懿立身在孔嘉身后,此刻翻了一下白眼替他说道:“姚柯迴是因为断粮才会率军突袭宁州宣威、富源两地,不惜屠城。虽然抢了一些钱粮,但二十万大军的粮饷可没那么容易凑出来,他们肯定仍旧缺粮。羌军缺粮的情况下,姚柯迴最想要的就是和我们速战速决,但我们眼下粮草充沛,没有和他们速战速决的必要,反倒是耗死他们对我们更有利。”
  有副将不认同道:“如若他们狗急跳墙,又去突袭其他的边城,杀人夺粮,甚至屠城,又当如何?”
  “对啊!要是再有宁益两地的百姓城池遭殃,我们如何向身后的百姓和皇上交待?!大夏境内,恐怕都会唾骂我等前线军卒只知闭守,毫无作为!”
  巫亚停云一面听进了孔嘉之言,觉得言之有理;一面又想到羌兵多为骑兵,最擅奔袭,他们如若绕过毕节城再往更北亦或更南的地方奔袭劫掠、杀人屠城,真是去援不及,百姓又将陷于水火。
  如果能洞察他们的动向,通晓他们欲前往劫掠之地便可取得先机……
  正在这时,议事堂合起的大门下方,突然被从外射进了一颗石子。门外守卫的呼喝之声紧随之响起:“干什么!?”
  诸将噤声,前军将军林海得巫亚停云示意,出门来看。
  数名守卫抓着一个额发蜷曲貌似羌人的孩童正摁在地上,厉声以斥。
  那小孩哭嚷:“不干什么!不干什么!我就是对着县衙里打了一个弹弓……呜呜我不是故意的……”
  林海走近询声:“是羌人小孩?”
  不等守卫应声,那小孩便自己哭道:“我不是!我不是羌人!我是汉人!是因为我娘是羌人,所以我也长得有点像羌人……但我真的不是羌人!我爹就在伙夫营中做饭!和他同营的叔叔们都认得我!”
  林海仔细看他,确实不是全像羌人,只是蜷发高鼻,一眼容易看岔。
  大夏允羌人内迁已久,军中夏羌混血者繁多。小孩所说的情况,并不少见。想到这里,林海便只道:“将他爹叫过来指认。”
  后指认无误,那名伙夫营兵卒便领着小孩回去了。
  小孩临走时回头来说道:“将军大叔,我在衙门外玩弹弓的时候,旁边走过来一个小姐姐,说我的石子不好,让我用她的石子……”
  几乎同时,衙内的议事堂上,孔嘉注视着滚落在堂上的那颗石子,忽道:“石异。”
  孔懿听之微愣,不明所以道:“那颗石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他说话同时孔嘉已然立身而起,走近用仅余的右臂拾起了地上的石子。孔懿知道孔嘉即便石子只是颜色、纹路稍有一些异乎寻常,也能看出区别,故立时上前凑到了孔嘉身旁来看。
  孔嘉三指运力一揉,将面粉混合砂砾尘灰的“石子”揉碎了开来。
  这时那小孩向林海描述完见到的小姐姐样貌,已被守卫放走归家。
  孔嘉看了一眼,将“石子”中揉出的纸条递向了巫亚停云。堂上诸将皆惊。
  林海回到大堂后,向巫亚停云阐述了那小孩口中的少女模样。
  巫亚停云有疑小孩,但思及哪怕有人欲传信于他们,也不太可能派个一眼看来便似羌人的……便未再疑。
  只是少女模样寻常,寻之不易,恐再无线索。
  巫亚停云看着手中纸条上所写,沉吟已久:
  ——若夏军大举出击与西羌战,则生灵涂炭,正中下怀。
  就算羌军断粮欲速,此举正合他们之意,但屠城之愤摆在面前,如若毫无作为,必引起大夏国内的百姓不满,备受责难。
  正思之,巫亚停云将手中纸条翻转过来,又见三字:
  ——缓三日。
  纸条此面字迹之下,隐约可见红泥印章,印迹方正,刻有朱红字样的四个大字——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巫亚停云疑道:“这是哪股势力?”
  右军将军南冥接过巫亚停云手中纸条看过后,低声询:“会不会是敌计?欲使我等错失眼下军民同仇敌忾之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