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特殊成就那一块就是地狱模式,想要通关,必须完成一个接一个的任务,过程艰难,结局收益也不高,非常符合现实。
  现实就是,亡国可以顺应天下大势,轻松完成,而想要当明君,那是得奋斗一辈子的事情。
  真是学好一辈子,学坏一瞬间。
  可问题是,为什么她亡国就那么艰难呢?搞得她不得不开启地狱模式!对她来说,最简模式的难度怎么好像比地狱模式还要难?
  沈知微想到这儿,心里一梗,突然想起了北王。
  比起她,北王还有前头的汴王,做亡国之君可真是轻轻松松,尤其是汴王,都没撑到称王阶段就亡国了。
  真是羡慕死她了!她怎么就做不到?
  “如今谶言传遍天下,北王可有什么反应?”
  沈知微很想看看北王会怎么做,或许以后能做个参考。
  特殊任务周期长难度高,沈知微每次被迫卷工作的时候都会生出重走主线任务的心,真不怪她,努力真的好难,而摆烂却那么轻松!
  人总不能老为难自己吧?
  “回大王,奉宝一直没有传出话来,听说,一切如常。”
  沈知微闻言有些惊讶地挑了下眉:“一切如常?可真是沉得住气。”
  她不是说北王沉得住气,她是说其他诸侯王沉得住气,这件事上,北王什么反应都可以有,无论是辩解、否认、承认还是沉默,对沈知微来说都一样。
  她只是没想到,其他诸侯王到现在都没出手,这是在等什么?
  沈知微想,不会是在等景昌的动作吧?
  从谶言表面意思看,北王以后也算是天命之子了,那被这则谶言攻击的人,首当其冲便是身在景昌的周天子,也就是沈知微本人。
  一群狡猾的老狐狸!
  “就知道他们没那么容易上当,妫央呢?召他入宫。”
  北王没有反应无所谓,沈知微可以让他有反应。
  就看那些诸侯王愿意相信谎言,还是愿意相信真相了。
  以沈知微对人的了解,谎言多说几遍就会成为现实,现实真相如何根本不会有人在意,只要妫央谣言说得次数够多,一切还是会如沈知微设想的那样,北王注定走向与天下为敌的道路。
  等那时景昌大军临城,诸侯之间脆弱的联盟,会瞬间土崩瓦解。
  第73章 安王心里委屈,安王得说……
  沈知微找妫央就只有一件事要做, 那就是让妫央去继续散播谣言。
  如果这是一个游戏,那妫央这张卡点满的技能就是挑拨离间,散播谣言。
  沈知微在心里默默给妫央贴上了两个标签,她自有一套用人的方法, 那就是分门别类, 贴标志, 像是玩游戏一样,当对应的局面出现, 就去寻找有对应标签的卡牌。
  人当然不能简单的用数据去衡量, 但是,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巨大的游戏场, 大家都是NPC,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妫央并不知道自己在大王心中究竟是什么模样,他只知道将大王吩咐的每一件事都做好, 包括大王让他去散播谣言这件事。
  游侠群体是妫央身上抹不去的污点,这让许多贵族看见他都只想绕着走,同时也成了他身上其他人难以替代的特殊, 只要他还有那么一大批人为他做事, 沈知微就永远忘不了他这个好用的卡牌。
  等事情都吩咐完, 按照惯例, 妫央就可以离宫去做事了。
  今日与以往不同,沈知微等妫央告辞没等来, 等来了妫央想要留在景昌的请求。
  “留在景昌?”
  “是, 央在外时,大王想让央做什么事,都需传书,一路人多眼杂, 一些事又十分机密,很容易出差错,若是央留在景昌,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了。”
  妫央的意思是,以后沈知微就不用叫他来回往返景昌和永明之间了,来回一趟要花费不少时间,而且有些事情比较紧急,传信有些耽误正事。
  妫央确实是很了解沈知微,他要是说自己想留下,又或者是拿朝堂局势来劝沈知微,沈知微都不一定会动心,他从省时省力的角度讲,沈知微一下子就动心了。
  朝堂局势如何,沈知微懒得管。
  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这些事情沈知微都很有兴趣。
  “只是,你在永明当郡守当得很不错,如果你离开了,永明郡守之位,你打算让谁来顶替?”
  沈知微不能光考虑自己,她还得想想永明城和汴地。
  妫央当郡守确实当得很不错,这几年来,永明城发展的越来越好,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妫央的政绩。
  “下臣也很是不舍永明城的人,可如今比起永明,大王更需要下臣效忠,无论在何地,臣都是为大王做事,还请大王应允下臣僭越,举荐朝中良才继任永明郡守一位。”
  妫央一再强调自己的忠心,不仅是为了赢得大王的青睐,让大王同意他留下来一事,更是为了让大王不疑心他的阵营,毕竟他要举荐的人,身份有点儿特殊。
  “直言便是,无甚僭越。”
  “喏,下臣举荐吏部琼玉为永明郡守。”
  琼玉是第一届科举的状元,她入朝便是六品官,被沈知微放在了吏部,等之后她熟悉了手头的工作,立一些功劳,她就能往上动一动。
  只是正常来说,她的官职升得不会特别快,新人总得多适应适应官场。
  “六品升四品,连跳两个大品级,怕是会惹来朝臣非议啊,而且琼玉年岁尚轻,恐难以掌控整个永明城。”
  沈知微不觉得年轻的琼玉能挑起一整个永明城,这个举荐人选她不满意。
  妫央听出了大王的言下之意,没想到事情不顺之处,竟是这一步。
  还以为大王会担心闻桃一脉的官员把持整个汴地,太过威胁,结果大王最担心的是琼玉能力不足,耽误永明城。
  大王是真心为子民着想,为汴地着想,倒是让妫央这个一直担忧朝堂争斗的官员心生惭愧,他想得太简单了。
  “永明如今已经稳定下来,当地还残存着许多汴国时的东西,好的可以留下,糟粕则应该被清除,正需要一位少年英才前去治理,方能彻底根除隐患,还永明城一个朗朗乾坤。”
  少年人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干的劲头是上了年纪的官员所没有的,妫央当初选定琼玉进行举荐,不光是考虑到闻桃,也考虑到了永明城的需要。
  他为永明城也花过不少心思,看不得永明城衰落。
  沈知微眉眼舒展些许,这段话倒是有些道理:“但太过冲动,真的不会给永明城的庶民带去灾难吗?”
  官场上万事求稳不是没有原因,太过激进,自以为是对庶民好,其实是很危险的行为。
  庶民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很差,稍微一点儿风吹草动,落在庶民头上,都有可能是一座大山压顶,天降横祸。
  “大王放心,琼玉乃是太宰的师妹,性情稳重,才华横溢,她既能成为状元,就绝不可能是那等不知轻重的蠢材。”
  沈知微缓缓点头,科举的试题都经过了她的手,她知道科举选出来的绝不可能是那种做事轻狂的糊涂蛋,而且琼玉是状元,那么多有才之士里只有一个状元。
  年轻也没什么,她刚穿过来的时候,闻桃也不过十七八,她做事就没出过大问题,琼玉比之闻桃当初差不多。
  “嗯,你还有事吗?”
  沈知微本来想点头,后来一想还是要问问闻桃和琼玉的意见,人家万一不想离开景昌呢?
  妫央没事了,这次他是真告辞了。
  等他离开后,沈知微又喊了琼玉和闻桃入宫,琼玉刚在商司登记过户宅院,就被喊到王宫里来,商量她之后要不要去永明的事。
  看来那宅院她是一天都住不上了。
  琼玉当然愿意,在景昌时,她看似风光其实处处受限,她倒不是别人故意压制她,而是她头顶有闻桃在,她不能出太多风头。
  当上状元就已经很出风头了,但若为了低调就故意考砸,琼玉也做不出这种事。
  所以这种憋屈的处境该改一改了,她出去后,天高海阔,还不是任她遨游?
  沈知微见双方都没意见,也就同意了下来,随后她询问闻桃,妫央留在景昌,该给妫央什么官职。
  之前太宰一位就是妫央的,沈知微如果再给妫央封官,决不能比太宰低,而且当初妫央离开景昌就是为了积累资历,他立了不少功劳,那些功劳也该有所赏赐才是。
  闻桃直接提议,将太宰之位还给妫央。
  她没说自己之后要什么位置,因为朝堂上高官的位置空的有点儿多,把闻桃调到哪一个都行。
  原本的高官们,不是请辞回家养老了,就是很低调,基本上什么事儿都不管了。
  管也管不了,沈知微最近脾气不好,压根不惯着那群老东西,那群老东西想拿资历压人,又或者拿年龄说事,沈知微最烦这种论资排辈,倚老卖老的家伙,当然没让那群人好过,有一个算一个,全被她给撸下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