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包拯听蒋星宇的话,立刻重视起来,派人去了。
恰恰此时,马汉从旁厅走进来,凑到包拯的耳边:“大人,曾丞相派人来要人,说是这三个考生大闹贡院,必须由刑部发落,以儆效尤。”
包拯一下从里面听出猫腻,李寻欢把人送来的时候可是说过劫持这三个书生的人手拿着刑部的腰牌。且曾布以自己的身份要人这行为本身就不正常。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断然拒绝:“不给。”
马汉犹豫:“可那是曾布大人。”
包拯:“只是丞相私人来找,没有刑部公文,没有一等腰牌,还能抗。但也别直接把人堵回去,能拖一阵是一阵。你就回报,说他们三人在进来的时候破坏了开封府的物品,需要扣在开封府赔偿。开封府处罚完了再说。”
马汉领命走了,包拯看向堂下三人,担心他们知道被丞相要人,会害怕,所以并没有提到这点,当做无事发生,继续追问:“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蒋宇星:“考试之前我去寻田兄和殷兄,本来打算一起温习,但那天我有些浮躁,又听说新开了一家全都是新奇玩意的店,就邀请田兄和殷兄一同去了那家店。等我们去过回来之后,听说沈兄在我们走后来找过我们,但是不巧当时我们已经不在那间客栈,所以他没有寻到我们。不知道这中间出了什么差错,他惹到了郭家少爷,被郭少爷打了。我们也是听跑堂说,仿佛是被打得很重,手……好像是断了。”
包拯追问:“你们口中的郭家少爷又是谁?”
蒋星宇这次却没有直接说出名字,皱着眉头面色犹豫。
包拯看他的面相,立刻道:“只要你说,无论是谁,本官都一定一视同仁。”
但这句包拯的保证非但没有打消蒋宇星的疑虑,反而让蒋宇星更加沉默。
堂下的蒋宇星沉默大概几息,像是在叙述的过程中因为某些线索,把所有的事情都想明白了。
突然瞪大双目,瞳孔微张。只几个呼吸间,冷汗就顺着额角淌了下来。“这……没有,没有,大人。”
蒋宇星跪到地上,低垂着头:“许是我们想错了。没有什么。其他也是我们道听途说,做不得数……”
包拯皱起的眉头之中沟壑更深,从丞相要人,到蒋宇星脸色大变。他意识到,蒋宇星将要提到的人,可能势力要比他想象中的大上许多。
但是面对那未知的巨峰阴影,包拯如果怂下去,那他就不是包拯了。
他连丞相都堵回去了,还有什么不能干?
于是,包拯道“你且说无妨,本官用性命担保,只要本官还活着一天,就一定保你性命无虞。”
蒋宇星还是低头不言。
田光和殷得荣两个人都看出了事情不对头,纷纷后撤,退堂鼓比谁都快:“大人,我二人自请回乡。”
不是他三人没有风骨,而是三人背后不止是他们本身,还代表了他们的出身家族。若是真的牵扯上了什么了不得碰不了的贵人,对方一夜之间灭他们全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古往今来,拼上爹妈家族都不要了,就为了争一口气的文人又能有几个?大部分人都是俗人。爹娘生养,怎么可能豁出去为了一口气就什么都不顾。
拼不过就没必要拼。
识时务者为俊杰。
包拯心里着急。如果这事放在平常,会暂时让他们休息一下,安抚他们。可刚刚曾布过来要人,他是顶着来自丞相的压力在护他们。
曾布若是被堵回去之后,直接走刑部,过了明路,用刑部的一等腰牌提人,包拯自然就不可能公然对抗,那时就不得不把人交出去了。
事到如今,必须的得给他们压力了包拯正要说出曾布要人的事情:“你三人可知道刚刚发生的事情?”
三人迷惑,刚好马汉回完了曾布,回来,又凑到了包拯旁边,看似有话要说。包拯便一收话头,没有把即将说出口的话继续下去,而是侧耳听马汉所说。
马汉叙述,虽然曾布是生气地离开了,但出去寻找沈秉坤的衙役也回来了,他们上报了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他们循着蒋宇星提供的地址找过去,却发现,沈秉坤的家空了。
他家大门紧锁,敲门不开,从院墙翻进去,就发现院子里面一片狼藉,但是却空无一人。
屋里的木桌上有打翻的水杯,但桌子上却一滴水都没有,桌子上落了一小层浮土。
这屋子的主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这——
包拯握紧拳头,心里着急。
生怕眼前三个人走出开封府,就像是他们的那个叫做沈秉坤的朋友一般,凭空消失。正要继续说出曾布来开封府要过人的事。
突然听到传报——
“皇上驾到!”
——————————
今天更早些时候,赵霁好好在书房披着奏折,曾布这老头突然闯入,一张口就开始告状。
先是说开封府的包拯目无法纪,后又抱怨李寻欢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赵霁双手撑在奏折上,眨眨眼,又眨眨眼,有点没能第一时间理解这两个人的联系。
包拯替他查后宫案件,李寻欢被他安排全城调查有无皇后被掉包的皇子的踪迹。
这两个人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都不一致,怎么能惹得这老头过来跟他告状的?
曾布说,今日科举,有几个无赖大闹贡院,污蔑朝廷,被监考官叉出去打算审理,却被李寻欢中途把人劫走,又送去了开封府。
赵霁把笔放下,目光炯炯盯着曾布反问:“污蔑朝廷?士子如何会在贡院污蔑朝廷?他们污蔑什么?”
曾布说:“回陛下,是舞弊。他们污蔑朝廷舞弊。我堂堂大宋,怎么可能会出现舞弊?!不过是一些郁郁不得志的人,眼看考题艰难,考中无妄,所以信口雌黄。”
赵霁追问:“那大人怎么肯定一定没有作弊?”
曾布被赵霁反问得暴怒:“陛下如此说来,是不信微臣?陛下若不信老臣,那老臣不若致仕回乡!”这句话一出,就颇有些威胁的味道了。
恩??赵霁小问号。
继而,是大大的感叹号。威胁我!
这老头威胁我!
被威胁的赵霁先是不可思议,然后立刻虚起眼睛。
要说这二府两院里,章惇是个刺头,韩忠彦是个老顽固,蔡卞滑不溜秋老狐狸,滑头得紧。但是唯有曾布,脾气算是最好的。
章惇顶撞向太后,曾布出来劝架。韩忠彦和章惇两个人撕吧起来了,曾布出来劝架。
曾布好似最常见的就是劝架。劝大家心平气和冷静下来。这么一个老好人的曾布,现在竟然因为这件事威胁朕?!
有鬼!
赵霁头脑之中发现事情的雷达一下子就点亮了。
这中间有问题!
本来赵霁还对管不管这件事情存疑,毕竟现在后宫一堆烂摊子就已经让他自顾不暇,如果只是曾布跑来打小报告,赵霁可能就拉偏架两不管了。反正他相信包拯的实力和情商,曾布就算官大包拯三级,关键时刻该不好使的也不会好使。
但——
赵霁放下奏折,走到曾布前面,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道:“曾丞相所言是极,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走,朕和你一起,朕陪你主持公道。”
于是,赵霁就亲自监工,来到现场‘主持公道’了。
至于这公道到底是为谁主持的,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136章
底下的所有人一同见礼之后, 赵霁就找着最前面的位子坐下了。
坐下之后,目光很自然地就落在了他笔直的正前方跪着的蒋宇星和他身后两个学子身上。
赵霁清清嗓子,询问:“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大闹贡院?”
按理说,皇上都过来了。在平民和士子眼里, 这天下怕是不会有比皇上更能为民做主的人物了。
偏偏让包拯很意外的是, 蒋宇星依旧一字不谈。
就只是紧闭着嘴巴, 不停白着脸磕头。
包拯却是从蒋宇星的态度中,找到了端倪和方向。
蒋宇星进来的时候,衣服略有杂乱,尚且顾得上整理一下之后再和包拯见礼。
这个漫不经心的动作,不止说明蒋宇星对自己形象非常在意,并且说明蒋宇星是有底气的。
他的底气可能来源于对开封以及李寻欢和陛下的了解, 也可能是自己背后有人能够保他,总之,在当时的蒋宇星眼里,他哪怕是大闹贡院,都丝毫没觉得自己会有什么性命不保的危险。
但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蒋宇星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的?
是从他故事的叙述中,所谓的‘郭少爷’出场的时候。
包拯问完了郭少爷是谁, 他就一脸震惊地呆住了。
那这‘郭少爷’便必定是个关键人物。
那问题就来了。
陛下来了就坐在这里, 蒋宇星却并没有一种有了后台的感觉和表现,这和他一开始的从容自信完全不符。
恰恰此时,马汉从旁厅走进来,凑到包拯的耳边:“大人,曾丞相派人来要人,说是这三个考生大闹贡院,必须由刑部发落,以儆效尤。”
包拯一下从里面听出猫腻,李寻欢把人送来的时候可是说过劫持这三个书生的人手拿着刑部的腰牌。且曾布以自己的身份要人这行为本身就不正常。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断然拒绝:“不给。”
马汉犹豫:“可那是曾布大人。”
包拯:“只是丞相私人来找,没有刑部公文,没有一等腰牌,还能抗。但也别直接把人堵回去,能拖一阵是一阵。你就回报,说他们三人在进来的时候破坏了开封府的物品,需要扣在开封府赔偿。开封府处罚完了再说。”
马汉领命走了,包拯看向堂下三人,担心他们知道被丞相要人,会害怕,所以并没有提到这点,当做无事发生,继续追问:“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蒋宇星:“考试之前我去寻田兄和殷兄,本来打算一起温习,但那天我有些浮躁,又听说新开了一家全都是新奇玩意的店,就邀请田兄和殷兄一同去了那家店。等我们去过回来之后,听说沈兄在我们走后来找过我们,但是不巧当时我们已经不在那间客栈,所以他没有寻到我们。不知道这中间出了什么差错,他惹到了郭家少爷,被郭少爷打了。我们也是听跑堂说,仿佛是被打得很重,手……好像是断了。”
包拯追问:“你们口中的郭家少爷又是谁?”
蒋星宇这次却没有直接说出名字,皱着眉头面色犹豫。
包拯看他的面相,立刻道:“只要你说,无论是谁,本官都一定一视同仁。”
但这句包拯的保证非但没有打消蒋宇星的疑虑,反而让蒋宇星更加沉默。
堂下的蒋宇星沉默大概几息,像是在叙述的过程中因为某些线索,把所有的事情都想明白了。
突然瞪大双目,瞳孔微张。只几个呼吸间,冷汗就顺着额角淌了下来。“这……没有,没有,大人。”
蒋宇星跪到地上,低垂着头:“许是我们想错了。没有什么。其他也是我们道听途说,做不得数……”
包拯皱起的眉头之中沟壑更深,从丞相要人,到蒋宇星脸色大变。他意识到,蒋宇星将要提到的人,可能势力要比他想象中的大上许多。
但是面对那未知的巨峰阴影,包拯如果怂下去,那他就不是包拯了。
他连丞相都堵回去了,还有什么不能干?
于是,包拯道“你且说无妨,本官用性命担保,只要本官还活着一天,就一定保你性命无虞。”
蒋宇星还是低头不言。
田光和殷得荣两个人都看出了事情不对头,纷纷后撤,退堂鼓比谁都快:“大人,我二人自请回乡。”
不是他三人没有风骨,而是三人背后不止是他们本身,还代表了他们的出身家族。若是真的牵扯上了什么了不得碰不了的贵人,对方一夜之间灭他们全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古往今来,拼上爹妈家族都不要了,就为了争一口气的文人又能有几个?大部分人都是俗人。爹娘生养,怎么可能豁出去为了一口气就什么都不顾。
拼不过就没必要拼。
识时务者为俊杰。
包拯心里着急。如果这事放在平常,会暂时让他们休息一下,安抚他们。可刚刚曾布过来要人,他是顶着来自丞相的压力在护他们。
曾布若是被堵回去之后,直接走刑部,过了明路,用刑部的一等腰牌提人,包拯自然就不可能公然对抗,那时就不得不把人交出去了。
事到如今,必须的得给他们压力了包拯正要说出曾布要人的事情:“你三人可知道刚刚发生的事情?”
三人迷惑,刚好马汉回完了曾布,回来,又凑到了包拯旁边,看似有话要说。包拯便一收话头,没有把即将说出口的话继续下去,而是侧耳听马汉所说。
马汉叙述,虽然曾布是生气地离开了,但出去寻找沈秉坤的衙役也回来了,他们上报了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他们循着蒋宇星提供的地址找过去,却发现,沈秉坤的家空了。
他家大门紧锁,敲门不开,从院墙翻进去,就发现院子里面一片狼藉,但是却空无一人。
屋里的木桌上有打翻的水杯,但桌子上却一滴水都没有,桌子上落了一小层浮土。
这屋子的主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这——
包拯握紧拳头,心里着急。
生怕眼前三个人走出开封府,就像是他们的那个叫做沈秉坤的朋友一般,凭空消失。正要继续说出曾布来开封府要过人的事。
突然听到传报——
“皇上驾到!”
——————————
今天更早些时候,赵霁好好在书房披着奏折,曾布这老头突然闯入,一张口就开始告状。
先是说开封府的包拯目无法纪,后又抱怨李寻欢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赵霁双手撑在奏折上,眨眨眼,又眨眨眼,有点没能第一时间理解这两个人的联系。
包拯替他查后宫案件,李寻欢被他安排全城调查有无皇后被掉包的皇子的踪迹。
这两个人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都不一致,怎么能惹得这老头过来跟他告状的?
曾布说,今日科举,有几个无赖大闹贡院,污蔑朝廷,被监考官叉出去打算审理,却被李寻欢中途把人劫走,又送去了开封府。
赵霁把笔放下,目光炯炯盯着曾布反问:“污蔑朝廷?士子如何会在贡院污蔑朝廷?他们污蔑什么?”
曾布说:“回陛下,是舞弊。他们污蔑朝廷舞弊。我堂堂大宋,怎么可能会出现舞弊?!不过是一些郁郁不得志的人,眼看考题艰难,考中无妄,所以信口雌黄。”
赵霁追问:“那大人怎么肯定一定没有作弊?”
曾布被赵霁反问得暴怒:“陛下如此说来,是不信微臣?陛下若不信老臣,那老臣不若致仕回乡!”这句话一出,就颇有些威胁的味道了。
恩??赵霁小问号。
继而,是大大的感叹号。威胁我!
这老头威胁我!
被威胁的赵霁先是不可思议,然后立刻虚起眼睛。
要说这二府两院里,章惇是个刺头,韩忠彦是个老顽固,蔡卞滑不溜秋老狐狸,滑头得紧。但是唯有曾布,脾气算是最好的。
章惇顶撞向太后,曾布出来劝架。韩忠彦和章惇两个人撕吧起来了,曾布出来劝架。
曾布好似最常见的就是劝架。劝大家心平气和冷静下来。这么一个老好人的曾布,现在竟然因为这件事威胁朕?!
有鬼!
赵霁头脑之中发现事情的雷达一下子就点亮了。
这中间有问题!
本来赵霁还对管不管这件事情存疑,毕竟现在后宫一堆烂摊子就已经让他自顾不暇,如果只是曾布跑来打小报告,赵霁可能就拉偏架两不管了。反正他相信包拯的实力和情商,曾布就算官大包拯三级,关键时刻该不好使的也不会好使。
但——
赵霁放下奏折,走到曾布前面,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道:“曾丞相所言是极,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走,朕和你一起,朕陪你主持公道。”
于是,赵霁就亲自监工,来到现场‘主持公道’了。
至于这公道到底是为谁主持的,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136章
底下的所有人一同见礼之后, 赵霁就找着最前面的位子坐下了。
坐下之后,目光很自然地就落在了他笔直的正前方跪着的蒋宇星和他身后两个学子身上。
赵霁清清嗓子,询问:“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大闹贡院?”
按理说,皇上都过来了。在平民和士子眼里, 这天下怕是不会有比皇上更能为民做主的人物了。
偏偏让包拯很意外的是, 蒋宇星依旧一字不谈。
就只是紧闭着嘴巴, 不停白着脸磕头。
包拯却是从蒋宇星的态度中,找到了端倪和方向。
蒋宇星进来的时候,衣服略有杂乱,尚且顾得上整理一下之后再和包拯见礼。
这个漫不经心的动作,不止说明蒋宇星对自己形象非常在意,并且说明蒋宇星是有底气的。
他的底气可能来源于对开封以及李寻欢和陛下的了解, 也可能是自己背后有人能够保他,总之,在当时的蒋宇星眼里,他哪怕是大闹贡院,都丝毫没觉得自己会有什么性命不保的危险。
但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蒋宇星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的?
是从他故事的叙述中,所谓的‘郭少爷’出场的时候。
包拯问完了郭少爷是谁, 他就一脸震惊地呆住了。
那这‘郭少爷’便必定是个关键人物。
那问题就来了。
陛下来了就坐在这里, 蒋宇星却并没有一种有了后台的感觉和表现,这和他一开始的从容自信完全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