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徐大夫边给戚暮山搭脉,边说:“使君的身体确实无碍了。”
然而他嘴上这么说,面上仍有些凝重。
奇了怪了,那条诡异的脉象怎么也没了?
自那晚确诊出来后,他彻夜挑灯翻遍了杏林堂内所有医书,终是没翻出个所以然。
戚暮山看徐大夫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问:“徐大夫有话要讲?”
“哦,对了。”徐大夫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听闻使君本就先天不足,此番又遭此劫难,元气大伤,往后定当静心调摄,尤其三餐不可少。少主若再饿您一顿,老夫远在东泽鞭长莫及,您大可找陛下管教他。”
戚暮山失笑:“一定。”
接着徐大夫看向站在一旁的花念:“这位姑娘是使君的女眷吧?姑娘总比那位小兄弟更心细些,平日要多多关照你家公子,切莫让他太过劳心伤神啊。”
花念盯着戚暮山:“我知道了。”
徐大夫还想再唠叨几句,忽听门外传来闷实的叩门声,不是江宴池的作风,立刻噤了声。
房门打开,是丘林。
这个男人自带威压,一如既往地不苟言笑,看了眼戚暮山,言简意赅道:“戚公子,陛下牵挂您,望能巳时启程回瓦隆。”
不及戚暮山应声,徐大夫倏地小心开口:“呃,丘林大人,使君大病初愈,舟车劳顿怕是熬不住,不如再在这休养几日。”
丘林道:“徐大夫不必担心,我们带了御驾宫车和随行医官,绝不劳顿使君半分。”
许是医者父母心,徐大夫似乎不想这会儿就让戚暮山回去,但无奈穆天权的旨意下达,只得作罢。
-
辰时甫过,王室车驾准时出现在了杏林堂门前,禁军提前清了道,仍有不少人探头探脑地张望。
戚暮山告别徐大夫,准备登上马车。
忽然,不远处传来少女的喊声:“戚公子!”
戚暮山回头,见是方世乐与萧二娘。穆暄玑在同禁军交接时说了她们的情况,禁军认得她俩,便没阻拦两人闯入。
丘林这时候倒很近人情,自觉走开了。
方世乐一点也不怕这些穿盔甲的士兵,穿过人群小跑到戚暮山面前,对戚暮山上下一打量,这回没了敌意,多了怜悯:“公子你瘦了好多啊。”
戚暮山却笑道:“怎么不叫病秧子了?怪不习惯的。”
方世乐讪讪地笑了一下:“还是叫公子好听。我和二娘听说你要走了,过来送送你。”
“多谢二位了。”戚暮山莞尔,“哎,其她姑娘呢?”
“那个少主给想留在南溟的姐姐们安排了各种活计,忙得抽不开身,就托我们来相送了。”
“你俩呢?”
方世乐表情顿时幽怨起来,萧二娘则在一旁笑说:“我们手头还有些钱,准备开家自己的酒铺,不过呀,得等乐乐修完学堂的课业了。”
“学堂?”
萧二娘搂过气鼓鼓的方世乐,拍着她的肩膀:“那位少主说,既要入乡随俗,那以乐乐的年纪就该去读书,于是给她办了入学,让我陪她一起读。”
方世乐:“可那全是溟文书!我还要先学溟语!”
戚暮山忍俊不禁:“其实溟语学起来挺容易的,以方姑娘的聪明才智一定不在话下。”
“唔,公子叫我世乐就好了,若是往后还能再见的话。”方世乐挠头道,“说来我们还不知道公子的名字呢。”
“我叫戚暮山。”
方世乐微愣:“好耳熟的名字,感觉在哪听过……”
萧二娘忽然说:“好啦,公子该走了,我们就送到这吧。”
戚暮山:“那我也不打扰你们的课业了,在此先祝二位学业有成。”
方世乐笑道:“嗯!也祝你事事常乐。”
萧二娘温婉一笑:“祝公子身体安康。”
两人告别完戚暮山,又挥别花念和江宴池。
登临马车后,一直沉默的徐大夫又敲了敲车窗,戚暮山撩开车帘,凝望那张带着笑意的苍老面庞,只听他说:“戚公子……您要保重身体啊。”
马车缓缓驶离了杏林堂。
江宴池看戚暮山出神地望着窗外,一看外边只是街道,便凑到他面前晃了晃手:“在想什么呢?这么入迷。”
戚暮山轻叹道:“……我在想,那个徐大夫,本名应该叫许怀仁。”
第34章
绿竹掩映, 曲径通幽。
无论何时踏入岁安郡主的府邸,都给人以幽僻清冷之感。
然而庭院内珠落玉盘般的琵琶声起起伏伏,又平添了一分生气。
许怀仁提着药箱, 跟随府中侍女穿过层掩的竹林来到后院, 只见岁安郡主怀抱琵琶坐在秋千上, 身边坐着戚小世子。
他不想打扰母子俩嬉乐,但岁安郡主注意到了他, 琵琶声戛然而止。
郡主抬头望去, 微微一笑。
许怀仁便上前行礼:“微臣给郡主和世子请安。”
郡主莞尔道:“起来吧,许大人。在本宫的府邸,不必这么拘谨。”
“谢郡主。”
郡主把琵琶交给候在一旁的侍女,发髻上的步摇随着她转头时轻轻晃动,她看向戚世子,摸了摸他的小脑瓜, 语气温和道:“山儿,这是你许叔叔。”
“许叔叔好。”戚世子声音稚嫩,却有些沙哑。
“小世子安。”许怀仁回以微笑, 随即略微蹙眉道,“郡主, 微臣听小世子的声音, 似是感了风寒。”
郡主抚着戚世子的后脑勺, 点头说:“今早起来时,山儿的嗓子就不舒服,这才辛苦大人跑一趟。”
许怀仁忙摆手:“哎, 郡主哪里的话,一点也不辛苦,再怎么说世子小时候也是被微臣抱过的。”
郡主笑了笑, 以手作脉枕捧住戚世子的手腕,递到许怀仁面前:“来,山儿,给你许叔叔看看。”
许怀仁坐在侍女搬来的凳子上,抬手搭住戚世子纤细的手腕。这截手腕惯是养尊处优的,生得白皙净透,与掌相连处的青筋仿佛画在腕上的花钿。
此刻寸关尺的脉搏在许怀仁的指腹下鼓动着,缓和而有力。
他说:“小世子的脉象确是感了风寒,许是近来换季入春,世子尚且年幼,比大人更易受风寒侵袭,这几天要格外注意保暖啊。”
郡主闻言拢了拢戚世子身上狐裘,叹道:“山儿感了风寒,也有为娘的错。”
许怀仁笑道:“郡主别自责,世子这个年纪最是爱玩闹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小世子贪玩,这才不小心染了风寒。”
戚世子听罢,侧过头轻轻地蹭了蹭郡主的肩膀,沙哑着嗓子黏糊又小声地说:“娘亲,我没有……”
此招对郡主百试百灵,每当戚世子闯出什么祸,只要一撒娇,郡主就拿他没辙,更何况现在还生着病,但凡再哼唧一句,郡主怕是连以前那些祸都要一笔勾销了。
她只好笑着把戚世子往怀里搂,说道:“好,娘知道。”
许怀仁不禁心道,世子还小,若长大了还这般卖乖,等将来娶了世子妃,可不得被夫人管得死死的。
随后郡主看回许怀仁,说:“其实本宫此次请大人来还有一事,先前托大人去给质子府的那个孩子看病,不知那孩子现在情况如何了?”
许怀仁本不喜那些异国囚徒,但碍于与岁安郡主的情分,还碍于那毕竟是个孩子,便受命去了趟质子府,见到了那位传闻中的南溟质子。
终是医者怀仁,他于是为这无亲无故的可怜孩子忙前忙后跑了好几趟。
“穆小公子在万平水土不服,身子本就发虚,再经凛冬一场,故而发起高热。不过前几日微臣去时,小公子已退烧,现如今已无大碍。”
“如此甚好。”郡主缓缓拍了拍戚世子的肩头,低眉浅笑道,“山儿对这位朋友格外担心,这下终于可以放心了吧?”
许怀仁顿时明白过来被郡主娇生惯养的戚世子到底是怎么感的风寒了。
戚世子见娘亲早知他是去了质子府被阿九传染的,心虚地把脸埋进毛领,隔着狐绒闷闷地说:“唔,放心了……”
许怀仁忍俊不禁,十分体贴地转移话题道:“对了,郡主,今日怎么不见得侯爷?”
郡主意味深长道:“侯爷今日上朝,不过听说一下朝就坐着景王的马车去了酒楼,到现在还没回来。”
许怀仁理解道:“侯爷同景王殿下是故交了,这大半年未见,难免要喝上一杯,这会儿还不归估计是醉倒了吧。”
然而郡主却眼尾弯弯,笑意更深:“大人说得对,侯爷此去塞北半载,大概把本宫的家规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许怀仁:“……”
对不住了侯爷,下官本意是想给你辩解的!
不过以防镇北侯捉他归案,许怀仁忙打起哈哈:“那什么,太医院今日当值繁忙,微臣方才接到郡主传召急急忙忙过来,现下等给小世子开完药方,微臣就该回去了。”
然而他嘴上这么说,面上仍有些凝重。
奇了怪了,那条诡异的脉象怎么也没了?
自那晚确诊出来后,他彻夜挑灯翻遍了杏林堂内所有医书,终是没翻出个所以然。
戚暮山看徐大夫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问:“徐大夫有话要讲?”
“哦,对了。”徐大夫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听闻使君本就先天不足,此番又遭此劫难,元气大伤,往后定当静心调摄,尤其三餐不可少。少主若再饿您一顿,老夫远在东泽鞭长莫及,您大可找陛下管教他。”
戚暮山失笑:“一定。”
接着徐大夫看向站在一旁的花念:“这位姑娘是使君的女眷吧?姑娘总比那位小兄弟更心细些,平日要多多关照你家公子,切莫让他太过劳心伤神啊。”
花念盯着戚暮山:“我知道了。”
徐大夫还想再唠叨几句,忽听门外传来闷实的叩门声,不是江宴池的作风,立刻噤了声。
房门打开,是丘林。
这个男人自带威压,一如既往地不苟言笑,看了眼戚暮山,言简意赅道:“戚公子,陛下牵挂您,望能巳时启程回瓦隆。”
不及戚暮山应声,徐大夫倏地小心开口:“呃,丘林大人,使君大病初愈,舟车劳顿怕是熬不住,不如再在这休养几日。”
丘林道:“徐大夫不必担心,我们带了御驾宫车和随行医官,绝不劳顿使君半分。”
许是医者父母心,徐大夫似乎不想这会儿就让戚暮山回去,但无奈穆天权的旨意下达,只得作罢。
-
辰时甫过,王室车驾准时出现在了杏林堂门前,禁军提前清了道,仍有不少人探头探脑地张望。
戚暮山告别徐大夫,准备登上马车。
忽然,不远处传来少女的喊声:“戚公子!”
戚暮山回头,见是方世乐与萧二娘。穆暄玑在同禁军交接时说了她们的情况,禁军认得她俩,便没阻拦两人闯入。
丘林这时候倒很近人情,自觉走开了。
方世乐一点也不怕这些穿盔甲的士兵,穿过人群小跑到戚暮山面前,对戚暮山上下一打量,这回没了敌意,多了怜悯:“公子你瘦了好多啊。”
戚暮山却笑道:“怎么不叫病秧子了?怪不习惯的。”
方世乐讪讪地笑了一下:“还是叫公子好听。我和二娘听说你要走了,过来送送你。”
“多谢二位了。”戚暮山莞尔,“哎,其她姑娘呢?”
“那个少主给想留在南溟的姐姐们安排了各种活计,忙得抽不开身,就托我们来相送了。”
“你俩呢?”
方世乐表情顿时幽怨起来,萧二娘则在一旁笑说:“我们手头还有些钱,准备开家自己的酒铺,不过呀,得等乐乐修完学堂的课业了。”
“学堂?”
萧二娘搂过气鼓鼓的方世乐,拍着她的肩膀:“那位少主说,既要入乡随俗,那以乐乐的年纪就该去读书,于是给她办了入学,让我陪她一起读。”
方世乐:“可那全是溟文书!我还要先学溟语!”
戚暮山忍俊不禁:“其实溟语学起来挺容易的,以方姑娘的聪明才智一定不在话下。”
“唔,公子叫我世乐就好了,若是往后还能再见的话。”方世乐挠头道,“说来我们还不知道公子的名字呢。”
“我叫戚暮山。”
方世乐微愣:“好耳熟的名字,感觉在哪听过……”
萧二娘忽然说:“好啦,公子该走了,我们就送到这吧。”
戚暮山:“那我也不打扰你们的课业了,在此先祝二位学业有成。”
方世乐笑道:“嗯!也祝你事事常乐。”
萧二娘温婉一笑:“祝公子身体安康。”
两人告别完戚暮山,又挥别花念和江宴池。
登临马车后,一直沉默的徐大夫又敲了敲车窗,戚暮山撩开车帘,凝望那张带着笑意的苍老面庞,只听他说:“戚公子……您要保重身体啊。”
马车缓缓驶离了杏林堂。
江宴池看戚暮山出神地望着窗外,一看外边只是街道,便凑到他面前晃了晃手:“在想什么呢?这么入迷。”
戚暮山轻叹道:“……我在想,那个徐大夫,本名应该叫许怀仁。”
第34章
绿竹掩映, 曲径通幽。
无论何时踏入岁安郡主的府邸,都给人以幽僻清冷之感。
然而庭院内珠落玉盘般的琵琶声起起伏伏,又平添了一分生气。
许怀仁提着药箱, 跟随府中侍女穿过层掩的竹林来到后院, 只见岁安郡主怀抱琵琶坐在秋千上, 身边坐着戚小世子。
他不想打扰母子俩嬉乐,但岁安郡主注意到了他, 琵琶声戛然而止。
郡主抬头望去, 微微一笑。
许怀仁便上前行礼:“微臣给郡主和世子请安。”
郡主莞尔道:“起来吧,许大人。在本宫的府邸,不必这么拘谨。”
“谢郡主。”
郡主把琵琶交给候在一旁的侍女,发髻上的步摇随着她转头时轻轻晃动,她看向戚世子,摸了摸他的小脑瓜, 语气温和道:“山儿,这是你许叔叔。”
“许叔叔好。”戚世子声音稚嫩,却有些沙哑。
“小世子安。”许怀仁回以微笑, 随即略微蹙眉道,“郡主, 微臣听小世子的声音, 似是感了风寒。”
郡主抚着戚世子的后脑勺, 点头说:“今早起来时,山儿的嗓子就不舒服,这才辛苦大人跑一趟。”
许怀仁忙摆手:“哎, 郡主哪里的话,一点也不辛苦,再怎么说世子小时候也是被微臣抱过的。”
郡主笑了笑, 以手作脉枕捧住戚世子的手腕,递到许怀仁面前:“来,山儿,给你许叔叔看看。”
许怀仁坐在侍女搬来的凳子上,抬手搭住戚世子纤细的手腕。这截手腕惯是养尊处优的,生得白皙净透,与掌相连处的青筋仿佛画在腕上的花钿。
此刻寸关尺的脉搏在许怀仁的指腹下鼓动着,缓和而有力。
他说:“小世子的脉象确是感了风寒,许是近来换季入春,世子尚且年幼,比大人更易受风寒侵袭,这几天要格外注意保暖啊。”
郡主闻言拢了拢戚世子身上狐裘,叹道:“山儿感了风寒,也有为娘的错。”
许怀仁笑道:“郡主别自责,世子这个年纪最是爱玩闹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小世子贪玩,这才不小心染了风寒。”
戚世子听罢,侧过头轻轻地蹭了蹭郡主的肩膀,沙哑着嗓子黏糊又小声地说:“娘亲,我没有……”
此招对郡主百试百灵,每当戚世子闯出什么祸,只要一撒娇,郡主就拿他没辙,更何况现在还生着病,但凡再哼唧一句,郡主怕是连以前那些祸都要一笔勾销了。
她只好笑着把戚世子往怀里搂,说道:“好,娘知道。”
许怀仁不禁心道,世子还小,若长大了还这般卖乖,等将来娶了世子妃,可不得被夫人管得死死的。
随后郡主看回许怀仁,说:“其实本宫此次请大人来还有一事,先前托大人去给质子府的那个孩子看病,不知那孩子现在情况如何了?”
许怀仁本不喜那些异国囚徒,但碍于与岁安郡主的情分,还碍于那毕竟是个孩子,便受命去了趟质子府,见到了那位传闻中的南溟质子。
终是医者怀仁,他于是为这无亲无故的可怜孩子忙前忙后跑了好几趟。
“穆小公子在万平水土不服,身子本就发虚,再经凛冬一场,故而发起高热。不过前几日微臣去时,小公子已退烧,现如今已无大碍。”
“如此甚好。”郡主缓缓拍了拍戚世子的肩头,低眉浅笑道,“山儿对这位朋友格外担心,这下终于可以放心了吧?”
许怀仁顿时明白过来被郡主娇生惯养的戚世子到底是怎么感的风寒了。
戚世子见娘亲早知他是去了质子府被阿九传染的,心虚地把脸埋进毛领,隔着狐绒闷闷地说:“唔,放心了……”
许怀仁忍俊不禁,十分体贴地转移话题道:“对了,郡主,今日怎么不见得侯爷?”
郡主意味深长道:“侯爷今日上朝,不过听说一下朝就坐着景王的马车去了酒楼,到现在还没回来。”
许怀仁理解道:“侯爷同景王殿下是故交了,这大半年未见,难免要喝上一杯,这会儿还不归估计是醉倒了吧。”
然而郡主却眼尾弯弯,笑意更深:“大人说得对,侯爷此去塞北半载,大概把本宫的家规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许怀仁:“……”
对不住了侯爷,下官本意是想给你辩解的!
不过以防镇北侯捉他归案,许怀仁忙打起哈哈:“那什么,太医院今日当值繁忙,微臣方才接到郡主传召急急忙忙过来,现下等给小世子开完药方,微臣就该回去了。”